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1-05-10 14:45:5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鲁朝环老师的最大特点:语言简单,没有一句废话,她在设计上运用的课件较多,尤其是在引课过程中,它通过录像展示家庭电路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课的设计顺序上,她是和邱老师的顺序是一样的,问题引出后,进行猜想,时通过课件展示串联的实质是增加了电阻的长度从而增加了电阻,进一步猜想串联后的等效电阻的长度是各串联电阻的长度之和,所以猜出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之后根据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际试验,在设计实验过程中也是有根据的,通过课件出示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画电路图(2)说出所需器材,(3)找出需测得物理量和表达式,(4)实验小贴士的展示,由学生读出,强调实验过程中注意的事项。然后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最后理论推导出串联电路等效电阻跟各串联电阻的关系,通过公式表达。这节课听后我的感触挺深,主要是在实验前的准备过程中,我平时讲课的时候在实验前这些过程也有,但是一带而过,所以学生分组实验的时间就很长,总是耽误时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耽误进度,所以我不爱进行分组实验,通过这节课的启示,还有和一些听课教师的交流,我获益良多,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的目的性相当明确,而且通过小贴士的展示,使学生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省了时间,即使学生在做实验中出现问题,虽然会耽误时间,但在找出问题的过程中,也就是实验题中故障题型的再现,也是你本节课的亮点。

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刘辉老师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应用课件,他所有的教具就是实验器材,收集实验数据的大表格。这是南岗物理教师的教学特点,因为物理课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的学科,实验过程本身就是物理课的亮点,如果做课件太多,会使整节课比较忙乱,重点不突出,使学生比较乱,但是也不是不用课件,在引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太好的的实验,可以用课件来引课,在做课堂练习时也可用课件展示,有些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重新操作。他通过两个小房子把电阻遮起来,请同学上前进行实验,发现两个房子在电路中的作用一样,打开房盖揭露真相,引入新课,引出等效电路和等效电阻的定义。在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特点他采取了分组实验比赛的方式进行研究,各组分别测出房中电阻的大小,再揭开房盖,发现各组情况不同,有的房子里的是串联,有的房子里是并联,串联电路的结论很容易得出,但并联电路只能定性得出结论,并联电路等效电阻与各并联电阻的关系无法读出,教师不给予得出结论,而是循序渐进的通过理论推导,把结论得出。她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不是太长,他的主要时间是用在了数据分析的过程侧重点和其他老师不同,2011年中考中有一道实验题就出了实验数据处理,这说明现在注重实验过程不只是对实验步骤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也被列为了重点。很完美的完成了这节的内容,课堂设计容量大,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完成效果效果很好,收到评委一致好评。

  通过对赛课的观摩,我受益良多,我感到课堂教学没必要有一定之规,每节课都有各自的特点,只要达到教学目的,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是好的,这就看教师的设计能力了。所以在学案的设计上采用五步三查法,但是顺序我认为可以改变不一定非得先对学后群学,也可以先群学后对学,也可以没有群学只用对学,设置对学问题时一定要有难度,如果没有难度就不要设置对学,只设置独学。

  对于刘辉老师分组实验的过程中不同小组任务不同的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刚听完这节课是,我有些担心,因为各组制作一个实验,而我们这节课研究两个问题,学生没有亲手操作另一个实验,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到位吗?后来我又通过多方面查找想过资料并通过实践发现我这个想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就这两个实验而言,操作过程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在数据处理上有不同,而数据处理过程实在表格中集体处理的,全员参与的,所以对于知识的掌握没有影响,通过这一思考。我想到了我校在五步三查法的教学中也有各组分任务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时间,那么任务到底怎么分,什么时候分,我个人认为在讲授新课时可以分任务,因为我们物理课一节课的知识点较多这样有些新课就可以分任务,假如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实验中,就可以先分组把实验设计好,分组实验时,将各种情况分到各组,每组只完成一个实验,根据各自的任务进行实验,若器材不充分就各组讨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交实验室的出结论。,习题课时,有些题的题型是重复的,把一样的题型不同的题分到各组,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学生也能掌握各种题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无论是练习册还是自己出的卷子最好都把题型归纳后再进行练习讲解,使学生有目的性的解题并且使学生熟悉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在萧红中学听的课主要是习题课,习题课的形式与我们差别不大,主要是讲解练习册上的习题或是讲卷子上的习题,卷子一般以专项为主,因为有实物投影,所以讲解时较方便节省时间,这些习题课与我们也有差异主要有:

  一、分组进行

  1、无论是练习册还是专项习题,如果事先发下去的,就先将准确答案对一下,然后根据正确答案自我领悟,然后再分组进行互教,最后各组派代表进行讲解,若卷子较简单,有些题则直接过,不讲了,只讲有问题的。若卷子较难,就各个击破(用我们带教老师的话---“各个放血”)。各组派代表上前讲解解题过程,教师不重复,只是在有些表达不准确的地方给予提醒,使学生找到不足,完善分析过程,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清晰地找到解题思路。

  2、若是新发的卷子,就把题分到各组,每组做几道,不全做。简单的每组都做。较难的分给各组讨论解决(这种情况是做专项习题时)。各组解题完

  毕后,用几分钟时间熟悉其他题,然后各组派代表进行讲解。

  3、专题讲授。教师先把问题以某种情况提出来,然后要解决此问题应如何操作,各组讨论。讨论后各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说出其设计思路,其它组找不足。最终确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可能不止一种,在最后总结时,通过板书总结形成这种方案的过程。不是只要结果,而是更注重过程。这样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解决学生出现遇到题不知道从何下手的困惑

  二、课堂小测

  一节课要结束时,在黑板就出两、三道上节课重点强调的题型或易错题型。让学生以小测验的形式进行解决,或者发一张小测试卷,约5、6分钟完成,下课后马上交卷,教师及时体改,若大部分做的不好就重新再考;若部分学生有问题,就课后再出相关题型,找不会的'同学再做,还做不准时就要与家长沟通,或进行一个题型做几遍的练习。这样可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克服重、难点。

  三、学生讲解

  无论是分组进行的形式还是教师随便叫学生提问的形式,学生在说完答案后并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要把这一答案得出的原因和过程说明白,其它同学补充,这样教师不用讲解,学生可以认真听。如果回答的不到位,教师就进行提示,实在没办法,采取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最终说出答案,这样答案是由学生自己得出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加深学生对题型的理解,熟悉了各种题型解题的思路和步骤。

  四、专项练习

  我听的这些课中,无论是物理还是其他学科,都是习题课,而这些习题课中大部分都是专项习题。在物理中有:极值类习题、伏安法测电阻类习题、故障和两表变化类习题、电路安全类习题、限流限压等习题。这种专项性习题设计在章复习前,这样可以对这一章的各种题型加深理解,而且这样的专项练习可以分组,各组带着各自的任务进行讨论研究,集大家所长,将各题研究透后再熟悉其它题型,找出简单思路。各组要有交叉的题(也就是要一题至少要有两组完成),有些基础题各组都要完成。这种情况分组时人不宜太多,最多4人,2人更好。这样可以使学生全部参与,各组有交叉的目的,是可以使一道题有多种解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中一组讲解时,另几组可以找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根据专项难度的不同,在处理过程中也分不同的情况,如果题型简单,可以留作作业,独立完成;个别难题在课堂上讨论完成;如果题型较难,最好在课堂上完成,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将题处理好。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的提醒、提示,起到参与而非主要的作用。如果全班学生都没有思路时,教师可以提问相关知识,来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专项习题结束后,再进行章复习,可以使学生轻松完成各题型,个别没见过的题型个别处理,就可以完美的完成一章内容。

  五、集体备课

  每周各备课组都用一下午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分为一次备课和二次备课。一次备课是个人在家里完成的,可分为备教案、备学案、备习题分到几个人,二次备课将各自备课内容展示给大家,提出困惑与疑难,共同解决,解决不了的查找相关资料或者联系区教研员帮助。整理成册,分发到个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