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跳水》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语文说课稿——《跳水》

时间:2023-12-01 12:42:4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说课稿——《跳水》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跳水》,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说课稿——《跳水》

小学语文说课稿——《跳水》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跳水》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记叙了在一艘环游世界的轮船上发生的事,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而走上横木陷入了险境,在这万分焦急的时刻,船长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船长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其伟大的人格魅力。同时告诉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果断地采取相应的行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正确读写“环游、航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理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理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故事性很强,要让学生多读,在朗读中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和结果。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学习船长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果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学这一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船长当时面对的处境,以及船长采取的方法好在哪里。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本课,要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和结局。要重点注意故事的结尾部分,体会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本课描写水手的篇幅很多,要了解这些内容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前要安排预习,课堂上安排了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师:在《田忌赛马》中,我们感受到了孙膑的聪明才智。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船长,看看他是怎样在面对危机情况时化解危机的。

  板书:跳水。

  二、学习生字词

  1.读课文,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导学生认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生字:艘 航 肆 帽 桅 撕 逗 唬 钩 扭 咧 舱 鸥 瞄

  3.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析,概括段意。

  2.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

  3.体会文章描写船长和水手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一节学习的内容,巩固字词。

  2.指名学生回答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师:刚才同学的回答很准确,这节课,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个故事。

  二、学习课文内容

  (一)了解故事的起因。

  1.读第1自然段,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提示:水手们拿一只猴子取乐,猴子放肆起来

  2.积累词语“风平浪静”。

  (二)了解故事的发展

  1.读第2-4自然段,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提示: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孩子也爬上桅杆追猴子。

  2.再读课文,体会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3.猴子爬上了桅杆,孩子有什么举动?(去追猴子,也爬上了桅杆)

  4.“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想一想,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水手们的笑刺激了孩子,迫使他去追猴子。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读“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水手们为什么“全都吓呆了”?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6.同学们,现在孩子所面临的处境很危险。有什么办法能帮助他脱离险境呢?交流讨论。

  7.指导概括第2-4自然段段意。写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山桅杆追赶猴子,面临的处境很危险。

  (三)了解故事的高潮

  1.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船长发现了这个情况,他有什么反应?

  2.读第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船长坚定沉着的语气。

  3.想一想,船长是孩子的父亲,可为什么船长说不跳就开枪呢?

  (四)了解故事的结局

  1.齐读第6自然段,指名学生概括段意。(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了船)

  2.读句子“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感受大家等待的焦急心情。

  三、拓展延伸

  1.船长是本文的中心人物,为什么只用几句话写他救孩子的情节,却用很多篇幅写水手?

  (1)这个情节虽然重要,但只是刹那间的事,船长举枪喊话同时进行,孩子立即就跳水了,这一情节前后不会超过半分钟。简单的描述,既救了孩子,又凸显了船长的镇定、机智果断、经验丰富。(2)故事情节紧张,过多的描述、铺陈会延缓叙事的节奏。(3)大篇幅描写水手,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并且水手的不知所措与船长的临危不乱形成了鲜明对比。

  2.孩子成功获救,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呢?讨论交流。

  提示:孩子只有跳到海水中,才不会直接跌在甲板上摔死,才能将他从危险的境地中解救出来,从而保全他的性命。

  四、课文小结

  课文记叙了在一艘环游世界的轮船上发生的事,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而走上横木陷入了险境,在这万分焦急的时刻,船长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船长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其伟大的人格魅力。同时告诉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果断地采取相应的行动。

  五、板书设计

  跳水

  逗 拿 命令

  水手------→猴子------→孩子←------船长

  ←------ ←------ ←------

  放肆 追 救 ↖ 跳水

  水手

小学语文说课稿——《跳水》2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小学生的认识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基本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跳水》是人教版第十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在一艘外国帆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全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划分为四段,分两课时教学。本节课着重理解课文第三、四段的内容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教育,明白道理。

  根据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事物的联系”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②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③能用“模仿”“显然”造句;④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是理解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难点是理解船长为什么要叫孩子跳水。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运用板书、板画激趣引学;录音、录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读、议、说、练”四环节读书法和“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内容,落实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板书画——激趣引学;

  二、读片断——体会险境;(感受)

  三、议方法——发散思维;(理解)

  四、说联系——落实目标;(巩固)

  五、练语言——巩固发展。(运用)

  具体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一、板书画——激趣引学

  这一环节是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教师边板画边叙述:在碧蓝的大海上,风平浪静,有一艘外国帆船完成了环球旅行,正往回航行。人们的心情愉快,聚在甲板上玩乐,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让学生回答,老师继续板画。紧接着问:课文的第一、第二段分别讲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起因)水手追猴子

  追

  (发展)猴子逗孩子

  以教师的叙述和板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让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既复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读片断——体会险境

  这是本节课的主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学习课文的第三、四段。分两步进行:

  放开、走上

  第一步,学习课文第三段。先让学生提出学习这一段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概括、归纳: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处境十分危险?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听录音,粗读课文,自己动脑筋找出答案,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精读重点句子,理解文中描写猴子戏弄孩子的两个句子,通过读议,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再抓住描写孩子走上横木的动词:“放开、走上、摇晃、发抖”以及描写水手表情变化的词语:“吓呆了,大叫一声”和“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用幻灯打出)这两组描写孩子所处位置的复句,让学生品味,(利用板画帮助理解),使学生知道孩子遇险,面临生死的险境,情节达到高潮。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如下:

  (高潮)猴子逗孩子摇晃、发抖险

  第二步:指导学生小结出学习第三段的方法——“粗、精、品”三读阅读法,进行学法迁移,学习课文第四段。通过“三读”,使学生知道:在危急的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并让学生把第四段内容归纳出来,模仿老师的板书,进行板书。

  (结果)船长命令孩子跳水脱险

  根据儿童心理学有关理论:“小学生的感知觉和有意注意还正在发展,情绪性仍很明显,学习过程中,常受到当时情绪和兴趣的影响……”为了增强直观性,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孩子所处的险境及孩子与猴子之间的联系,在以上两个环节的教学程序中,我运用板书,板画,同时运用录像、录音等电教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综合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并注意指导学生运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使学生学会读书。“粗读”能大概了解文章的内容;精读是能用“点、圈、勾”等记号画出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词语,知道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危险处境;“品读”是进行品词、品句,深入理解课文,使学生体会到孩子遇险,面临生死的险境,体会到船长的沉着、机智、果断。注意进行学法的小结、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三、议方法——发散思维

  人的创造力主要是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等角度,创造性地解决疑问。依据这一理论,我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设身处地探讨抢救孩子的妙法,老师问: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员,你准备采取什么办法使孩子脱险?让学生畅所欲言,但暂不论办法可否。再组织学生讨论:孩子从高高的横木上跳到水里,同样有危险,船长为什么要命令孩子跳水呢?你的办法和船长的办法相比,哪一个的办法好?采用小组讨论的办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它既为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在和谐、热烈气氛的学习活动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得到积极发展,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有关语句,进行种种假设、推理、分析、比较得出:船长果断命令孩子跳水是挽救儿子生命不容置疑的唯一办法,从而懂得课文以“跳水”为题的深刻含义及船长的沉着、机智、果断,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采用启发、对比、议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主体作用,体现“主体转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精神,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单向信息传递的束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

  四、说联系——落实目标

  依据小学生好动、爱玩、有旺盛的求知欲的特点,我设计这一环节,使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把所有的感官调动起来。指导学生看着板书、板画,说出孩子、猴子、船长、水手之间以及环境等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是怎样联系的,懂得这个故事就是在事物的联系中发生、发展、结束的,并让学生用简单的图示进行板画。看板书、板画来说、来画,既充分发挥了板书、板画的直观性,逻辑性等作用,又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及语言能力得到训练。

  在说、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学法上和思想上进行指导,使学生学文以明理,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体现语文教材的知识性和教育性,落实教学目标。

  五、练语言——巩固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语言的训练,这一环节只是相对集中地进行语言训练,以求得到巩固发展。语言主要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课堂上着重于口头语言的训练,书面语言的训练可留在课后进行。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

  (1)理解“模仿、显然”并口头造句。

  (2)在你熟悉的事物中举例说说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把前面学到的东西加以运用,在运用之中,逐步地巩固、熟练,形成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事物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以利于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最后让学生质疑。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机会,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长期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法学法的采用和教学程序的设计,既贯彻了教学大纲的精神,又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说课稿——《跳水》】相关文章:

语文跳水教学设计04-08

【精选】语文跳水教学设计07-05

语文跳水教学设计6篇04-08

语文跳水教学设计(6篇)04-09

语文《跳水》教学反思(精选14篇)05-26

小学语文说课稿11-12

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1-25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07-22

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11-21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