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孩子共同成长工作计划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给社会创建了又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近年来,学前教育领域不断涌入的各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使我们明显地看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这时,符合我们幼儿教育的新理念——“二期课改”深入到了幼儿园,使我们真正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教育需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需要与时代的变化接轨,需要利于孩子的终生发展,而整个教育课程又必须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和、师生共建等,这就是对幼儿教师的一次挑战,我们应当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自我成长,一年多来我的切身体验是“我与孩子同成长”。
首先,我乐于接受新事物,学习尝试探索。我想当自己对新的事物不但拒绝接受,而且拒绝认识,不想去了解的时候,那自己肯定落伍了。在刚接触到“二期课改”时,我的感觉是不知从何入手,翻阅参考资料,几乎很少有展示小班主题活动的内容,再说就算找到可以参考的小班活动内容,那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班级孩子的兴趣,怎么办?只有认真学习参考资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才有理由去判断,做取舍,才不至于成为盲目的追随模仿。有句话这样说“直接参与的经验是幼儿学习的必备要素”,我想教师也是一样,光靠纸上谈兵是没有根基,不牢固的,只有自己去实践。指南中指出“突出师生共建”,我认识到自己的定位有所改变,自己和幼儿都是课程创造的主体,我应当尝试通过观察,懂得发现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使师生之间能动态地建立起有效的互动。
实践中发现,小班孩子感兴趣的有玩具,食物、动画片、天气变化等,他们的兴趣不稳定,很容易转移,如果因为孩子兴趣的转移,教师马上跟随,那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老师也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指导,这样才会有益于幼儿更好的发展。在观察中发现,每天的户外活动,总有孩子拣到从树上掉下的树叶,孩子对幼儿园树叶的季节变化有共同的兴趣,这时我知道自己要做一个牵线者,让孩子能朝某一个兴趣靠拢,使这个兴趣成为我们课程的载体,从而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与人交流合作,与人分享成果。
于是我尝试引导幼儿观察身边植物地变化着手,因为我知道主题的开展要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我们幼儿园是花园单位,孩子每天生活在这样一个优美、变化的环境中;活动强调幼儿直接体验的过程,孩子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植物的.季节变化,观察成人的劳动,孩子也可以参与细小的劳动;在活动中幼儿还能初步感知环境与人的关系。有了主题活动的网络,我就能和孩子一起在这个网络中寻求发展,同时我也认识到幼儿是否能完全按照网络中的活动进行并不重要,只要幼儿对主题网络中的某些问题感兴趣,老师就应该为他们提供有关的材料和足够的时间,鼓励他们主动地探索研究。和孩子的学习过程一样,只有自己去尝试探索了,才会发现自己所走过的路是否有价值,自己的能力是否在提高。
其次,我敢于接受失败,学习反思调整。在教育实践中的失败是真实的,也是不能避免的。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在失败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积累经验,只有不断向前走,才能感到越来越接近高峰,虽然有时也会走不少弯路,也可能会跌入陷阱,但是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肯定会接近成功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失败也不是命运,应该从成功中汲取力量,从不足中吸收营养,和可爱的孩子们共同成长。
记得活动初期,在散步时用“你的名字叫什么?”来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我以共同参与者的身份去问幼儿园的花匠,请他介绍树名,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他们也能模仿着解决问题,有的孩子还会问家长,另外孩子识记能力比较强,他们能在短期内叫出5、6种树名。也是偶然我们散步到大班操场,当我指着较矮小的桃树问孩子,忽然发现有将近大半的孩子讲不出。在以后,我用和朋友打招呼的方法“桃树你好”,再次帮助孩子,可是效果不明显。这值得我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翻阅幼儿年龄特点,发现虽然小班孩子的认知范围在扩大,但此时他们的概念很具体,只是特指某项事物。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事物,例如:走出班级先看到的是桃树,看到大象滑梯记住桂花树……,他们没有学会从根本上认识。于是我马上调整活动设计,看到孩子对不同形状的树叶兴趣很高,就用创编的儿歌、改编的歌曲让幼儿认识理解,例如:桃树叶子像小船,松树叶子像银针,棕树叶子像扇子,紫荆叶子像爱心等。这下他们能通过自己的观察联想到生活的某样物品、某个形状,孩子的思维在发展,语言在发展,孩子会用树叶的不同形状特点来区分。反思后的活动可以看到,老师不仅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也要关心
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要让幼儿在快乐中得到满足和发展。
再次,我勤于抓住机会、创造条件,学习课程整合。活动开展一个阶段后,孩子对幼儿园的一花一木都有了感情,孩子把它们都当成了有生命的朋友。有一天早上,琦琦突发奇想:“老师,太阳出来了,我们去给小树喝喝水好吗?”,我惊喜于孩子出自内心的愿望,孩子能主动关心“朋友”了,孩子会主动产生活动了,可是当时应该户外体锻了,而且要给“小树喝水”工具也没有。由于活动是孩子偶发产生的,给老师材料安排的要求非常高,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兴趣不稳定,也许到了明天等老师精心准备好材料,孩子的兴趣已经转移了,是放弃还是进行,我的思绪在脑海里高速运转,“主题活动是师生共建的活动,那为什么不让孩子来参加材料的提供呢?”。于是我们共同解决了这个问题,没想到孩子的主意还挺多:“用我们给自然角里给豆宝宝喝水的瓶子。”“用娃娃家的小碗、水壶”“上次我们带来的酸奶瓶(区角材料)”……,听到孩子的建议我一一采纳,最后我们带着人手一份各式各样的工具出发了,孩子们在实践中显得特别地高兴,因为让孩子参与材料的提供调动了孩子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孩子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小树的嘴巴在哪里?”,这为活动的深入又铺上一个台阶,孩子在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
在实践中,我有机会就带孩子溶入到大自然中,发现主题活动多以科学知识为主线展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于是我在活动开展中将语言、计算、美术、音乐等活动进行了整合,例如:比一比树的高矮、数数大树的朋友,画画大树的帽子等,让孩子也尝试着从数概念、艺术等方面表达所体验和感受的一切。随着课题的深入,我们也涉及到了一些孩子可能观察不到的知识点,例如:叶子除尘土,叶子的呼吸,树根的秘密等,虽然有的孩子能从语言中理解,自我内化,但是指南中指出“课程目标着眼于最基本的经验积累,使每个幼儿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充分的发展”。怎样让每个幼儿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呢?我选择了多媒体活动,这样能让孩子从浅显的故事中去理解科学知识。
为了制作适合幼儿观看理解的多媒体,我常向有关老师请教专业知识,有时我会花上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但是看到孩子在活动中专注的眼神,会心的理解,我觉得自己成功了。
时常,我们以为成人在教育孩子,而事实上通过主题活动,我看到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很佩服孩子们那种积极向前的精神,孩子们不怕失败,以他们的热情、诚恳与天真不断的探索着。
【我与孩子共同成长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我与体小共成长03-21
祝福孩子的成长寄语01-30
我与学校共成长演讲稿范文精选7篇04-25
共同抗洪的标语07-30
爱与成长作文高二09-08
我只是个孩子作文03-07
2017适合孩子看的励志成长书籍10-26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文03-20
命运共同体作文03-21
《共同的家》教学设计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