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活动方案(通用11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后服务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 1
为进一步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接送难的这一社会问题,保障学校工作的稳步推进,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督促“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x教基〔20xx〕30号)、《关于印发的通知》(xx北教[20xx]12号)、《xx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x教综〔20xx〕68号)文件精神,xx实验小学经过校务研究决定在20xx年春季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学校地址
xx市xx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二、服务对象
xx实验小学在校学生(中午正常放学后有课后服务需要的学生)。优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等群体。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午托课后服务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工作小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内容:
1、制订好实施方案,落实具体的活动调查表、申请表、安排表、作息时间表、班级晚托情况一览表、协议书,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2、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及时调整有关课后服务小组(内容、指导教师、学生等等);
3、每天查看每组活动是否开展,活动是否正常,存在什么问题,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交流、总结,努力使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
四、服务时间及安排
1、时间安排
每周一至周五中午放学后三课时(120分钟),具体时间表详见附件。
2、教室安排
原则上安排在本班级教室。
3、学生安排
根据家长申请及班级审核确定的参加学生数量,30人及以上以原班级编成一个班;班级不足30人,同年级调整人数最少的班级混合编班;年级不足30人,按照相邻年级跨年级调整混合编班。
五、服务内容
课后托管服务:课后托管活动形式及内容由学校会同家长委员会协商确定。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学校在托管时间开展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作业等服务。
六、组织实施
(一)认真做好宣传。学校召开行政会议、教职工会议,传达上级工作精神,公布学校实施方案,确保全校师生及家长知晓。
(二)组织自愿报名。坚持学生自愿、家长书面申请的原则,有序组织学生报名,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审核通过后,与家长签订课后服务协议书,课后服务学生名单确定后在全校进行公示。
(三)落实课后服务管理。学校落实课后服务教师和值班领导,遵照校内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做到安全、有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做到服务有方向、有方法、有措施。
(四)具体参与课后服务人员安排及职责,由学校统一安排并认真做好以下服务工作:
1、中午第三节课结束后,班主任负责清点需要留校课后服务的`学生,清点好人数交接给当天的看护教师。(如有请假者,班主任要及时通知到看护教师)
2、看护教师每天看护时要做好签到工作,核对好名单后和班主任做好交接工作,保证不遗漏一个学生,确保学生的安全。
3、看护结束后,由各班看护教师负责各班学生整队放学离校,清点好人数,教育好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送到学校门口外,保证学生安全离校。
4、值班领导要做好各班看护时间的巡视工作,看护结束时值班领导配合看护教师做好各班学生有序放学,负责清校。
七、服务经费及收支管理
课后托管服务坚持公益惠民原则。根据本校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服务内容、服务时间、设施设备损耗、维修成本及教职工、安保人员劳务报酬等因素制订收费标准,暂定中午放学后课后服务费为2元/人/课时,费用由家长自行承担,按学期结算,期末一次性收取。收费形式经有关部门确定后再行公布。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 2
为妥善解决部分家庭暑假学生后无人照管的问题,根据《xx省教育厅等9部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假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xx基字〔20xx〕1号)、《xx市教育局等8部门关于支持开展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xx通字〔20xx〕90号)、《xx市教育局关于统筹做好全市义务教育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按照市北区教育局下发的小学生课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校通过召开干部会、班主任会、教师会的方式,层层传达,部署相关工作,并制定暑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小学生暑期课后服务工作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广大家长的切身利益,是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实现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好践行学校“让每个孩子如花般精彩绽放”的教育理念。
二、工作原则
学校实施小学生暑期课后服务工作坚持公益性原则,确保有刚性需求的家长能够接受基本服务;坚持公平性原则,尊重家长意愿,积极引进高品质第三方培训机构为家长提供多种选择;坚持激励性原则,对参与课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教师适当增加绩效补贴;坚持安全性原则,学校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三、主要事项
(一)课后服务时间
暑期托管分四个时间段(不含非工作日):
xx月xx日—xx月xx日;xx月xx日—xx月xx日;
xx月xx日—xx月xx日;xx月xx日—xx月xx日。
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自愿选择一期或多期。
托管服务时间每天8:30—17:30,根据实际,学校经与家长沟通一致,时间可适当调整,为家长提供灵活方便的服务。
(二)课后服务地点:
因学校周边面临拆迁,环境较差,校园暑期进行围墙整修,为学生安全考虑,故借四方小学教室进行暑期课后服务工作。
(三)课后服务对象
在校就读且确有需求的学生。
(四)课后服务模式及内容
课后服务每班人数以40人左右为宜。课后服务以看护为主,由学校或第三方(具备资质并通过遴选)提供课业辅导、自主阅读、艺体活动、科技教育、研学实践等基本服务,不组织加班补课、讲授新课、学业测试等。
学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适当收取托管服务费用,收费标准为不超过每人24元/天(不含中餐费),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免收服务费用。托管服务期间,发挥家委会作用,协助提供午餐服务,费用由学生自理。
四、保障措施
1、落实责任。学校成立课后服务工作监督小组。
监督小组的成立目的是做到形成课后服务工作管理网络,确保课后服务工作做到“零投诉”,落实到位,为学生服好务,为家长服好务。
监督小组认真把握文件精神,共同制定学校暑期课后服务方案,建立健全课后校内服务各项规章制度。开展暑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坚持做到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准入条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扎实做好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
2、强化监管。暑期课后服务要切实做到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要做好课后服务过程的监管和管理工作,建立服务评价机制,每日做好巡查记录,定期进行评价。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切实提高暑期课后服务水平。
3、保障安全。学校要切实完善学校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工作人员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切实做到课后服务服务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 3
一、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道门槛,幼儿园不仅是一个培养儿童基础教育的地方,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教育学习场所,幼儿园的课后服务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课后服务,就是对学生增加活动的安排和时间,是一种扩大课堂教学范围、强化教育效果的教育手段。本活动旨在为幼儿园的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课余时光,为学生的家长减轻抚养压力,提供了一个让孩子开心快乐成长的教育环境。
二、活动的目标
1、提供安全有保障、生活化、个性化的服务
2、发扬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积极健康成长
4、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三、活动内容
1、学生抵达活动场所后,进入自由玩耍阶段,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并开始值班工作。
2、按年龄段、特长等开设不同的课程。
3、开设课外活动课程,包括舞蹈、钢琴、美术等。着重发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发扬艺术风采。
4、举办各类文体竞赛,包括绘画比赛、跑步比赛、画音乐等,增强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团队协作意识。
5、每天进行阅读活动,鼓励孩子阅读,并提供各种阅读材料,包括绘本、漫画、儿童文学等,培养孩子的阅读爱好和阅读能力。
6、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学生们对危险事物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能够更快地、更精准地判断危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意识。
四、活动方案的实施
1、学校选派负责人和教师,与家长和社区协商并确定具体时间和内容,确保活动顺利举行。
2、确定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确保场地环境适宜、安全,设备、器材完备。
3、招聘优秀教师和班主任,按照学生特长和兴趣爱好进行课程安排。
4、根据学生的不同的需求开展课程和活动,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5、开设家长沟通交流会,及时传达活动情况和学生表现,与家长尽力沟通,了解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6、加强卫生保洁工作,严格管理幼儿园内的安全事项,确保每个学生的安全。
五、活动方案的预算和保障
预算:
1、队伍:人员费用50800元
2、租房:房租12000元
3、设备打印资料:3000元
4、食品及物品费:25000元
总预算:90800元
保障:
1、活动期间设专人负责,安全的前提保障。
2、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刻通知家长,和当地公安机关配合处理。
3、在性别配比上一定要合理,确定好学生人数,确保教学效果。
六、活动方案的评价
对活动进行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活动的开展情况评价
2、家长对活动的反馈评价
3、学生的表现评价
4、活动效果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评价
五、结语
幼儿园课后服务活动是为有需要的家庭孩子创造一个有安全、温馨、美好有针对性的单独的成长场所,让幼儿在此过程中得到最好的保障和指导。应该从教育关怀的角度出发,广泛普及课后服务意识,把这一服务理念深入到家庭教育中去。希望本方案能够得到各方的肯定和支持,真正帮助你我他,让孩子们能够在阳光下尽情成长。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 4
为全面推进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xx〕xx号)、《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桂教办〔20xx〕5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双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作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重要举措。按照“能开尽开、应开必开”的工作要求,“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做好人员调配、服务内容安排、经费保障、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20xx年秋季学期基本实现市城区、县城及乡镇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原则
(一)学校为主。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课后服务。
(二)教师志愿。积极引导教师志愿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三)学生自愿。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充分征求家长的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措施、收费等事项,方便学生及家长选择。
(四)公益普惠。探索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做法,采取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五)确保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积极开发设置课后服务项目,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三、组织实施
(一)服务范围
校内课后服务的范围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午休午餐服务纳入课后服务范畴。
注:乡镇及以上学校(不含村小学、教学点及寄宿制学校)纳入课后服务全覆盖的统计口径,村小学、教学点、乡镇寄宿制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不纳入统计范围。
(二)时间安排
校内课后服务时间原则上安排在每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下午正常作息时间放学后,一般不超过2个课时,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具体时间安排可由各县(市、区)教育局与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以一学期为相对固定期。
(三)服务内容
1、开设课程
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学生需求确定培训课程,具体课程建议如下:
(1)学科类:语文类的,可开设作业辅导、阅读指导、习作指导、口语交际、古诗词赏析、写字指导、看图说话、朗诵、演讲指导等课程;数学类的,可开设作业辅导、数学思维训练、计算技巧训练等课程;英语类的,可开设作业辅导、阅读训练、口语训练等课程;其他学科,也可因地因校因生制宜开设作业辅导等相关课程。
(2)科技类:可开设机器人组控、科学小制作、航模、魔方、科学发明、科幻画、科普剧、科技创意、3D打印笔、编程设计等课程;
(3)艺术类:可开设合唱、小组唱、戏曲(剧)、书法、美术、舞蹈、器乐演奏、非遗项目等课程;
(4)体育类:可开设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啦啦操、跳绳、田径等课程。
2、午托服务
小学可充分利用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各类活动场地,为学生午托开展午休、午餐服务。
(四)服务方式
校内课后服务,坚持以学校为主,校外机构为有益补充的模式。学科类课后服务必须由学校承担,不得引进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1、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开展课后服务。师资以本校教职工为主,各县(市、区)各学校要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职工在按质按量完成正常职责工作任务后,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并向其发放合理报酬。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要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可以临时聘请退休教师、体育教练、文艺科普工作者、能工巧匠、非遗文化传承人等校外专业人员参与校内课后服务,临时聘请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并符合相关管理规定,临时聘请人员的课后服务补助可按劳务费管理。
2、合理引入社会机构开展课后服务。因学校条件限制,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入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需经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遴选审批同意,且不能开展学科类课后服务。要建立评估退出机制,对出现服务水平低下、恶意在校招揽生源、不按规定提供服务、扰乱学校教育教学和招生秩序等问题的培训机构,坚决取消培训资质。各县(市、区)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五)经费保障
1、收费范围
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收费范围为乡镇及以上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课后服务收费对象为非寄宿生。
注:
(1)村小学、教学点不纳入收费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学校开展。
(2)初中学校工作日晚自习不纳入课后服务收费范围,不能收取学生费用,可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保障费用。
2、收费标准
(1)中小学收费标准
校内课后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收费范围,按照自治区出台的相关价格政策执行。
(2)午托服务
小学午休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午餐费用实行市场调节价。
3、经费管理
市、县(市、区)教育部门要设立收费专用账户,统一收取直属学校的校内课后服务费用,由学校按照报账形式支取。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专项管理账目,专款专用,期末公示收支情况,自觉接受学生及家长监督。
4、经费支出
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审批制度,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发放教师课酬、管理人员(包括班主任、中层干部、校领导、财务人员、工勤人员等)费用,按参与学生人数补助学校水电费,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偿学校设备购买或维修费。
(六)材料报备
学校拟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必须由学校向所属教育主管部门报备。
1、学校自主组织实施的,报备材料包括:服务实施方案、设施设备和管理人员配备、临聘人员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及应急预案、服务人员劳务报酬发放标准、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情况;
2、学校引入社会机构开展课后服务的,报备材料包括:学校与引入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复印件、服务实施方案、设施设备和管理人员配备等。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强化担当、落实责任,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责、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工作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头做好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发改部门加强课后服务收费行为的监管和指导;财政部门要加强校内课后服务的专项资金监管,规范财务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局要监督和指导学校做好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确保校内课后服务期间学生的饮食安全。各县(市、区)要建立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指导辖区学校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校内课后服务的监督管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各中小学校要成立校内课后服务组织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加强监督管理。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对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监管,要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考核体系,要坚决禁止、严肃查处违规补课和借校内课后服务之名违规乱收费等行为。各中小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报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要将课后服务覆盖率不足问题纳入重点整治工作任务,进行督导检查,并定期通报。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县(市、区)各学校要发挥家委会、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和服务特色,让家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安排,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各学校要鼓励家长主动承担子女的课后家庭服务工作,促进家校共育。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课后服务的目的、意义、方法、措施和成效,使课后服务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 5
1. 项目简介
本方案旨在为小学生开设课后延时服务体育社团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运动技能。
2. 活动内容
2.1 运动项目选择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常见的运动项目包括足球、篮球、跑步、游泳等。为了丰富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季节进行轮换。
2.2 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安排2-3次课后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1-2小时。活动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与学生的作业时间冲突。
2.3 活动内容设计
活动内容应综合考虑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游戏性和趣味性。可以设置多样化的训练项目,如技能练、比赛、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兴趣。
3. 培训师资
3.1 专业教练
为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安全性,拟聘请专业教练担任体育社团的指导教师。教练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研究运动技能。
3.2 助教人员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以增加助教人员的.配备。助教人员可以协助教练进行活动组织和学生管理。
4. 活动场地和设备
4.1 活动场地选择
选择适合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如学校操场、体育馆或者附近的公园。场地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条件和充足的空间。
4.2 设备准备
根据所选运动项目的需要,准备相应的运动器材和设备,如足球、篮球、跑道、游泳池等。
5. 安全措施
为了确保小学生的安全,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5.1 体检和健康评估
在活动开始前,要求学生进行体检,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健康评估。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如有过敏史或慢性病,要加强监护和照顾。
5.2 紧急救援措施
制定紧急救援预案,包括急救培训、急救设备的准备和应急联系方式的设定。
6. 宣传和招生
通过学校的公告栏、家长会和传单等方式,进行活动的宣传和招生工作。重点介绍活动的内容、时间和地点以及参与的好处。
7. 考核与奖励
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可以包括技能测试、合作评价和个人进步等方面。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
8. 经费预算
编制详细的经费预算表,包括教练费用、场地租赁费用、器材采购费用等。同时可以考虑寻求学校或社区的赞助和支持。
9. 评估和改进
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反馈和意见。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10. 项目推广
如果该体育社团活动方案获得成功,可以考虑在其他小学推广实施,以提高更多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整体发展。
以上即是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体育社团活动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平台,并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 6
一、指导思想
1.严格执行国家“五项管理”“双减”等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学生素质教育;
2.为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检测教师教学的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3.提升学校服务管理品质,确保课程质量,关注学习成果。
4.创建精品课程,打造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特色课程体系。
二、活动主题
做最好的自己!
三、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四、活动时间
1.时间周期:1月12日-15日
2.具体时间:
(1)周一周三课后服务在1月12日结业汇报
(2)周一周四课后服务在1月13日结业汇报
(3)周六下午素养课在1月15日结业汇报
五、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十三楼、一楼阶梯教室
六、汇报课程:
课后服务课程:周一至周四、周六下午素质教育课
七、汇报形式:
根据目前疫情防控的情况和学科特点,通过分班汇报的形式,错时汇报,根据学科特点按照以下方式汇报:
(一)作品展:
1.书法;
2.美术;
(二)友谊赛:
1.篮球、羽毛球、足球;
2.象棋;
3.围棋
(三)展示课:
1.少儿编程;
2.科学
3.舞蹈类
4.音乐
5.少儿口才
6.器乐
备注: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和班级情况,由学科负责人和组长(标记加粗)牵头,提出思路,审核、确定汇报形式和方案。
(四)素养赛(素养大赛):
1.思维益智,包含数独和素养(各年级备课组长)
2.英语演说
3.经典赏析
(五)注意事项
1.各类别课程可根据自己的课程汇报特点,邀请家长全程参与或者后半节课参与展示环节。
2.教室或场地提前做好布置,营造结业汇报仪式感,提前制作邀请函通知家长。
3.汇报时拍摄精彩瞬间,结束后拍摄集体照,提前收集整理一学期的教案、学生作品、课堂剪影,以便制作班级宣传小视频和校级宣传。
4.汇报时小结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成果(关注人人)、下学期教学内容安排、中长期学科教学规划和学生学习成果预期。
5.介绍精品班课程规划。(会提供课件)
八、具体时间截点:
1.汇报方案讨论时间:20xx.12.17
2.课后服务中心结课汇报布置会:20xx.12.28(周二生命课)
3.各学科汇报方案和形式审核安排: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 7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有所开展,但是也存在着开展不够及时、服务机制不够健全、服务的行为不够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为满足小学生课后在校服务需求,缓解学生家长实际困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根据市区两级《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校实际,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在放学后一小时内组织学生参加作业辅导、自主阅读、体育、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及校外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的课后辅导活动,减轻家长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实施原则
学生课后服务工作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
(一)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学校事先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征求家长的意见,主动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通过“回执单”向学校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
(二)课后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并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保障课后服务学生安全、有序、有效开展。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措施。制定《黄河路小学课后服务学生守则》、《黄河路小学课后服务教师签到制度》、《黄河路小学课后服务教师检查制度》、《黄河路小学课后服务教师考核分配办法》等规章制度。
三、实施办法
(一)学校组建课后服务活动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活动工作小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内容: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文件要求开设不同学科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作业辅导课,体育组开展的各种长训队,丰富的兴趣活动课及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2、各承担学生课后服务的教师要保证按时开展活动,每日活动有内容,根据各项考核制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课后服务活动内容
根据“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以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为目的。
1、 作业辅导安排。
一、二年级进行语文和数学的作业辅导;三——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教师进行作业辅导。
2、长训队活动安排
立足学生长远发展,关注特长生。学校成立了足球男队和女队,篮球队、行进打击乐队。
3、兴趣活动类安排
为了发展学生特长,一、二、三年级以班为单位开展机器人课、口才课、外教课、国际象棋课。除了开展班级兴趣活动小组外,学校还将成立学校兴趣小组,以更好地延伸课堂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比如:英语课本剧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尤克里里兴趣小组等,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生求知领域、激发学生创造能力,使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4、课外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不少于3次。例如走进植物园(了解植物种类、生长等方面知识)、走进火车站(了解购票、候车、调车等相关知识)、走进孵化场(了解小鸡的生长,捡鸡蛋等)等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社会中增长知识,体验生活,增进沟通,提高其综合能力。
(三)课后活动时间
课外服务时间为星期一和星期五80分钟,星期二到星期四40分钟。
班级活动时间(作业辅导时间)为每周二、三、四共三天,兴趣活动时间为每周一和五,每日开展长训队训练活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活动方案计划安排时间,每学期不少于3次。
星期一和星期五各班辅导时间一致,星期二到星期四的具体辅导时间为:一、二年级:4:10---4:50,三—六年级4:50---5:30。
(四)课后服务活动形式
课外活动分学校和班级两种活动方式。
1、班级活动:组织活动必须由教师分工负责,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不得随意活动,活动内容以班为单位做好计划,由班主任每周填写活动记录(教导处下发),期末上交学校存档,作为教导处和学校检查落实情况的依据。
2、学校活动:学校组织的各兴趣小组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好兴趣小组档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教导处将根据学校的课后辅导活动计划表每日检查,做好记录,在学期末对各兴趣小组进行评价,对照《黄河路小学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考核分配办法》发放服务费。同时,检查评价结果将作为评优选先的参考。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 8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后服务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途径。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探索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促进学生间的团队合作与交流。
二、活动对象
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00-5:30
四、活动内容
1. 科学小实验站:每周一个主题,如“水的神奇变化”、“空气的力量”等,通过简单安全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
2. 科普讲座与视频观赏:邀请科学老师或校外专家,结合生动有趣的科普视频,讲解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现代科技的最新进展,拓宽学生视野。
3. 科技创新工作坊:利用乐高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并制作小型科技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学阅读角:设立科学书籍专区,推荐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科普读物,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交流学习心得。
5. 科学考察日: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户外科学考察活动,如参观科技馆、自然保护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增强环保意识。
五、活动保障
1. 师资配备:确保每项活动有至少一名专业教师或辅导员负责指导。
2. 物资准备:提前采购实验材料、科技工具及科普资料,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安全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活动前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活动场所及活动过程的安全。
六、评估与反馈
1.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收集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和建议。
2. 成果展示:定期举办科学成果展,展示学生的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给予表彰和奖励。
3. 持续改进:根据反馈结果,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活动质量。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 9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文化艺术是提升个人修养、促进心灵成长的重要载体。本方案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对象
小学全校学生,按年级分组进行
三、活动时间
每周二、四下午4:00-5:30
四、活动内容
1. 绘画与手工坊:分年级开设基础绘画、国画、陶艺、剪纸等课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我。
2. 音乐与舞蹈体验:开设合唱、乐器入门(如尤克里里、口风琴)、民族舞、街舞等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3. 戏剧表演工作坊:通过剧本阅读、角色扮演、舞台布置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小剧场演出。
4. 文学与朗诵社:组织经典诵读、诗词创作、故事编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5. 传统文化体验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端午),开展书法、剪纸、茶艺、传统服饰展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活动保障
1. 师资邀请:聘请专业艺术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指导老师。
2. 场地与设施:确保有足够的教室、排练室及所需的艺术器材。
3. 安全保障:加强活动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安全参与。
六、评估与反馈
1. 学生展示:通过艺术作品展、音乐会、戏剧表演等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
2.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部分活动,增进家校沟通,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
3. 持续改进:根据活动效果和学生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 10
一、活动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后服务活动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探索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原理,了解科学现象背后的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动手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活动内容
1. 科学小实验展示:每周一次,由老师或学生准备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如“火山爆发”、“彩虹瓶”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科学现象。
2. 科学探索小组:根据学生兴趣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科学主题进行深入探索,如天文、生物、物理等,定期分享研究成果。
3. 科普讲座:邀请科学家或科普工作者来校讲座,介绍科学前沿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4. 科学竞赛:组织科学小论文、科学创意作品等竞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四、活动实施
1. 时间安排:每周三、五下午放学后,每次活动时长1小时。
2. 师资配备:由科学教师负责活动策划与指导,必要时邀请校外专家协助。
3. 物资准备:根据活动内容提前准备实验器材、科普资料等。
4. 安全保障:确保所有实验安全,学生需遵守实验室规则,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五、评估与反馈
1.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2. 成果展示:组织科学成果展示会,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创意作品等。
3. 持续改进:根据反馈调整活动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不断提升活动质量。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 11
一、活动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方案旨在通过课后服务活动,让学生了解、热爱并传承中华文化,同时鼓励创新思维,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二、活动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掌握基本的传统文化技能,如书法、国画、剪纸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创意改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开放心态。
三、活动内容
1. 传统文化体验课:开设书法、国画、剪纸、茶艺等传统文化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或资深教师授课。
2. 文化沙龙:定期组织文化沙龙,邀请文化学者、艺术家分享传统文化故事,讨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话题。
3. 创意作品大赛:鼓励学生结合现代元素,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意改造,如设计现代风格的书法作品、制作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剪纸艺术等。
4. 文化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社区合作,举办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四、活动实施
1. 时间安排:每周二、四下午放学后,每次活动时长1.5小时。
2. 师资配备: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传统文化教师,必要时邀请外部专家参与。
3. 物资准备:根据课程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工具和设备。
4. 安全保障:确保活动场所安全,学生需遵守活动规则,注意个人安全。
五、评估与反馈
1. 学生作品展示:通过展览、网络平台等方式展示学生的传统文化作品和创意作品。
2. 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3.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不断调整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活动质量。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05-16
科目课后服务活动方案(精选12篇)05-16
体育课后服务活动试行方案01-13
课后服务活动展示方案(精选15篇)05-16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9篇【优秀】09-14
课后服务活动方案[锦集9篇]05-25
课后服务活动优秀实施方案(精选6篇)05-16
课后服务中心汇报活动方案(精选10篇)08-06
课后服务学生优秀活动方案(通用5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