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国平老师《鼓励孩子的哲学兴趣》有感
在刚刚接到谢老师信息,说校长让写有关周国平老师文章的读后感时,我突然想到了自己床头上的一本书,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还是在2009年12月份学校让购买书时我买了,在平时闲暇之余我也会拿出来看看,其中《鼓励孩子的哲学兴趣》给我印象最深刻,读周国平老师鼓励孩子的哲学兴趣有感。
周老师说到:如果你真正的爱孩子,关心他们的前途,就应该把你自己的眼光放得远一点。不要挫伤孩子自发的哲学兴趣,而要保护和鼓励,而最好的鼓励办法就是和他们一起思考和讨论。看到这一点让我不得不考虑到我的教学,自己真正和学生在一起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有多少,除了课堂,或许没有了其他时间,我想这可能与自己的学科有关,因为综合学科课比较多,,但每班在每周就两节课,也只有在课堂上才会和他们见面。不管怎样虽然我们,没有其他时间,但我想充分利于课堂时间,让孩子们尽情的发挥,在回答问题时有的同学会回答的不着边,但我同样会鼓励他,因为我认为起码来说孩子敢说,孩子去想了,这都很不错了。在我看来,一个人在青少年培养起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找到了真正吸引自己的学科方向和问题领域,他的中学教育就可以说是出色地完成了,这一收获必将使他终身受益。
我们培养的孩子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跟上社会的步伐。周老师还说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因为读书能提高孩子的智慧,提高孩子的涵养和理解能力,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