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野焚》读后感(通用12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时间:2022-04-12 16:50:2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通用12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曾国藩野焚》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通用12篇)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1

  看了《曾国藩》后,实际上已找到了答案,曾国藩就是一个集中国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他的身上有着民族和文化的负载,并且他的经历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处在变革时期浮躁不安的现代人,依然渴求来自本族文化的滋润,尤其期盼从这种文化所培育出的成功人士身上获取某些启迪,这启迪因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更显得亲切、实用,也更有效。

  在现代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年代,机遇良多,一刻千金,人们再也没有往日田园般宁静的心境和经年累月足不出户闭门读书的悠闲,少了古人那种琴棋书画的幽雅和内涵,更多的是一种浮躁和空虚,如何让忙于事功者在沉浮的商海中把握人生的航向呢?如何在喧杂的闹市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合上书本,一遍遍地想:作为一个个体生命,曾国藩以病弱之躯在短短六十年里,何以做了那么多有意义的事?他的超常精力和睿智的头脑从何而来,作为一个头领,他白手起家创建了一支体制外的团队,在千难万险中将这支军队带到成功的彼岸,他的本事在何处?作为一个父兄一生给子弟写信数以千计,即便在军情险恶时仍对子弟不忘谆谆教诲,他的这种非同寻常、不计功利的爱心源于何处?作为一个国家高级官员,在举世昏昏不明的时候,他能提出向西方学习徐图自强的构想,并在权力范围内加以实施,他的这种见识从何而来?即使100年过去了,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仍令人回味无穷,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

  曾国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但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怎样才能明强,他认为:一是能自胜者谓强。二是从自修处求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也许读懂这本书,便与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通了一次话。通了一次话,就明白了很多事理。感觉挤压在心底的那些惑事竟然轻轻化解了。

  也许读得有点狼吞虎咽,还没完全读透。好书不厌读,待有时间再细细品味咀嚼吧。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2

  掩卷《曾国藩:野焚》,心野起伏,不得平静。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压力,万事务清务尽时能劳烦多少心力,不敢想象。

  从孔孟朱理,到申韩法学,在这一册,曾又到了黄老之道。为什么杂用黄老,唯曾缺少黄老,等黄老之道指导他的知行时,他又有了别一番力量,就象游戏里的失血补回,失的更少了,补的更快了,生命力更强了。

  岐黄医世人之身病,黄老医世人这心病。黄老之道,当读《老子》《庄子》,曾可以倒背如流,但他听丑道人“结合这些年来的人事纠纷,再认真细读十遍”一番话后,静下心来,再从老庄中悟出从前未悟出之道理并践之。“柔胜刚,弱胜强”。

  他认为书屋里的滋意的快意,终会导致损害。“如果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在书斋里,在六部签押房里是无论如何也设想不到的,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大大地超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意”。此言正如政府机关,一味借体制之便高居快意用权,沉不下去受些磨砺,终不能理解黄老的妙处。肃顺拉拢曾告之在圣上面前保举其江督之职时,他未与肃顺有书面的答谢,足见他对个中复杂关系的指臂洞察。

  所以,“明用程朱之名分,暗效申韩之法势,杂用黄老之柔弱”,正是这一册书里曾的心性和行事逻辑道路。

  曾中堂的精进,在这一册中也是让人震撼。人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诸如,他在军务繁忙时集《经史百家杂钞》,每日看读写作,临《清爱堂帖》,坚持读史十页,等等。学不会,但可以学得象。日拱一卒,日省一事,即可。

  另外,他的“举止稳重,发言訒讷”,也是我要好好体会学习的。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3

  陆陆续续三个多礼拜,又看了一遍关于曾国藩的三部书《血祭》《黑雨》《野焚》,对曾国藩的认识又近了一层。

  作为中国士大夫的最高追求,曾国藩在立功,立言,立德三方面都有所实践。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也有“卖国贼”的恶名。 对于清廷,建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是曾国藩的最大功绩,同时也被部分后人称之为“开就地正法”之先河。 太平天国作为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代表了当时农民阶级的利益,中学的历史课本也把他作为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农民起义。其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纲领性文件而论,实际上已带有一定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有别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 曾国藩,他本身属于大地主阶级,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虽然当时的清朝已经大厦将倾,满目创痍,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维护清朝统治,镇压农民起义乃其使命。

  从相关史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天平天国的统治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明显好于政府的统治区域,对于江宁,南京等城市,被湘军攻陷后,老百姓饱受其害。从这一点上,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罪责难逃。但两军对阵,各为其主,至于所行是否人道,是否正义,自古以来都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难以定论。 曾国藩杀人无数,包括天平天国中的很多忠贞义士,我认为此罪行并不影响曾国藩成为值得肯定的人物,因为许多地主阶级的优秀分子都仇视或镇压过农民起义,作为地主阶级,本身具有阶级局限性,首先要为自己所在阶级的利益去考虑,然后再看他们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过什么。 对于平天国,也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占领南京后,不思进取,满足于与清朝政府划江而治,而后又产生了天京内讧,数万天国将士含冤而亡,洪秀全本人也沉迷于声色犬马,过度强调神权,这些也对当时的社会和后世产生了负面影响。 曾国藩从上奏激怒咸丰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镇压了太平天国有功有过。历史假他之手对南北两个封建政权进行了选择。曾国藩发动了洋务运动,使中国历史运动与世界近代化运动合流。

  中国历史由此走上一个新的阶段。历史的步履不管何其艰难,但历史并不是倒退,而是前进。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巨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忍辱负重,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了一个喘息之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图强求富’的建设。因此,曾国藩虽有一定的历史罪过,但其历史地位应划在近代进步的爱国人物之中,而且,其重要性,在中国近代历史前60年里几乎无人可与之相比。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4

  这本书的封面有一句话:“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迁之道”,这也是我看完这本书后一个最大的感受。

  不过我觉得这个“升迁”应该是指他思想的升迁,格局的升迁,能力的升迁,而不是官位的升迁。因为纵然曾国藩最后官位做到很高,纵然他大悔大悟后的为官风格是和光同尘,纵然他确实很在意关系家族声誉的,官位的大小但这绝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做为国为民的大事的手段。因为这中间有太多的挫折和不容易。

  了解完他的经历后,不得不感慨,曾国藩这个人,他太坚韧了。从平凡到不凡,他好像早就想好了要用一生的时间。而且他让我感觉,他能做到的,只要通过努力,我肯定也能做到。就像他当初立志学做圣人的时候在家书中说的那样,他说:“原来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大政治家和司马迁、韩愈那样的大文学家也不是高不可及。如果我们切实努力,一步步踏实用功,也可以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十来年五次科举不中,22岁的时候第六次科举院试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他苦苦反思,把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同题文章逐股对比,终于像打通了关节,悟道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见解、真感觉,把道理讲通讲透,终于在第七次考取秀才; 刚到北京的他是那么普通,甚至那么不如别人,小地方出来,土里土气,见识短浅,观念鄙俗,但是当他意识到后,除了自卑和焦虑,他付出了行动,他如饥似渴的读书,他把交友当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向倭仁学习记日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咸丰七年,他被拿掉了兵权,蛰伏在家,除了郁闷痛苦,他仔细回忆过往种种,写信给朋友让他们给自己提意见,他意识到这么多年处处碰壁,除了外部原因,自己的性格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然后再次出山的曾国藩更谦和了,更能委屈求全了,他更和光同尘了……

  这一件件都在告诉我们曾国藩永远都不会放弃,他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他有耐心,有毅力,他持续精进,坚持打磨;他是一个终身成长的践行者;他告诉实践告诉我们:“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而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在经历一次失败后就想放弃,我终于知道,想要一点一篇文章,本来就是需要无数次修改的,所以不要怕麻烦,麻烦往往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曾国藩刚开始记日记的时候也跟我们一样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为了写好日记,他把他的日记抄写给他的亲人朋友老师们看,让他们监督自己,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总有盲点。他说“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最后一句很好理解,前两句我最近才有所领悟。反观自己这么多年走来没有做成什么事情,一方面是因为不自律,没有恒心,易放弃,另一方面就是“太佛系“,逼自己还不够狠,然后用佛系掩盖了自己的无能。我害怕冲突,害怕 社交,把自己藏在一个厚厚的壳,以为这样就安全,其实不然,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像学习曾国藩严格管理自己,正面自己的欲望,用努力个汗水换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读这本书可以了解曾国藩的很多充满智慧的人生哲学,比如曾国藩有一个独特的人生哲学就是”善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我的理解是量变才能带来质变。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都太急于求成,还没有付出多少,就想要成功,一旦没有达到期望,就觉得行不通,然后就放弃了。读了曾国藩,我希望自己能真正做到“高目标,零期望”,也就是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学会看待反复的失败,不成功,多试几次,相信量变会带来质变。

  其实曾国藩的“善拙”也是不忘初心的一种吧,什么是初心,就是你最开始的,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打开手机的时候是想看书的,却被别的信息绊住了脚;我本来想读理财的,却被言情小说迷了眼,这应该就是忘了初心吧。而曾国藩就是始终笨拙的守着自己的初心,一点点努力,最终取得惊人的进步。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很能坚守初心的人,其实真的很不是啊,这就是自制力差的原因吧,我好像是错把没有进步当做拥有初心了。初心是牢记自己开始的目标,这就叫不忘初心。所以我要记住我开始决定写读书笔记的时候的初心是什么。

  曾国藩在人际方面曾经遭受过官场排挤,遭受过众谤群疑,但是他的幕府出来过很多能人,他有很多的朋友,受到人们的爱戴,他爱惜人才,他说“欲达达人,欲立立人”,所以他不遗余力的去成就别人,这也给了他很多正面的反作用,比如胡林翼,比如李鸿章,当然也有受过他的保举提拔却恩将仇报的人,比如沈葆桢,比如左宗棠。别人跟曾国藩说左宗棠逢人就骂你,曾国藩说:“老来经历日颓,正事还忙不过来,所以有告诉我别人骂我的事,我只听个大概,不让他说完”,他还要他的子女及下属不要理会,甚至鼓励他们和左宗棠搞好关系。后来左宗棠需要军费,曾国藩全力供给,左宗棠这才察觉自己的不对,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送上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可以说非常的中肯。

  曾国藩五十二岁的时候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我特别感动,翻译过来是:这些天因为江西布政使有意和自己作对,心理非常愤懑。但是我细思古人办事,岂不也和我一样,经常会遇到掣肘和拂逆。如果怒他人之拂逆,必欲使之顺从,就会采取霸道手段,诛除异己。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不可一世的权臣,给自己带来祸患。如果在他人的反对面能够动心忍性,修炼自己的心性,委屈求全,而且还以“对立面”而忧心,这才是圣贤的用心。所以我正可以借这个不顺心的事来磨砺我的心性。看了这段话我第一感受是惊叹,竟然还有人担心没有人跟自己作对,仔细品味过后,我想让自己牢记曾国藩的这番剖析,因为确实生活中难免会有人跟自己意见不合,如果能向曾国藩这样想,至少心里好受很多啊,这样心态平和了,看实物会更客观,而且还能让自己在人际,在见识方面有收获。

  另外曾国藩无疑是传统文化的忠实拥护者,但他的思想一直是开放的,在当时人们普遍愚昧的对外观念上,曾国藩就拥有现在看来也不过时的外交观念,他推动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奏请派少年去外国留学,这些“大事”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之大是可以想见的。

  他思想前卫先进,却不想处理天津教案成了他人生中又一个大的挫折,天津教案给他了精神上巨大打击,不仅因为社会各界的痛骂,说他是“卖国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次他意识到,他忠心守护的王朝已经不可挽救了。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悲怆,心疼这个勤奋一生的老人,愿我们的国家多一些这样的人才,更让这样的人才生活美满。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5

  在午后安静的宿舍,我一个人捧着一本书,细细的品味,我触动甚深,我似乎忘记我自己。它使我对曾国藩这个伟大的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为官清廉简朴又敢与任事,刚正不阿……即为廉官又是能员,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国家的未来,看到了一种铁的品质,它激励我要恪守自己的信念,无论在什么时候也不能够改。从他的身上我学到如果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的关系中如何去处理好与上级,与同事,与下级,与家人的关系。

  在别人的眼里曾国藩也许是个固执顽固的人,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为官就是为了发财,光宗耀祖,而曾国藩却天天吃豆腐,腌菜,身为朝廷二品大员还要依靠借钱生活,还有卖字画来维持这个庞大家庭的生计。在那种社会中,饥荒,天灾,中国内忧外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请政府腐败,无能,谁都在为自己,想为自己谋求利益,宫廷的权利的争斗。满族对汉人的歧视,汉官在朝廷中也受到满人的排挤。谁都想向上爬,唯有曾国藩他没有去巴解睡,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其它的人去说。在处理满官欺压,鱼肉百姓时,他毫不给情面,铁面无私,冒着自己的顶戴和头颅果断的公正的处理好每件案子。他一个人身兼数职,整天忙与公务,大小的事物都要经过他一个人的手,但是他还是做到那么的游刃有余。

  曾国藩是清朝罕见,历代罕见的人,他‘’出淤泥而不染“,京城时常都有应酬,为了省钱,他却谢绝参加任何的宴会,为了省钱,虽然是大官但是没有坐二品大官坐的轿子。他为了大清朝,他多年没和母亲和妻子儿女见面,对待下人从来没有看低他们,对待朋友有情有义,在他送别恩师的时候最能够体现他的这种的情义了。他一心向着国家,大公无私!在曾国藩我们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特别是他那种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的要求。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改变,我们要一份责任心,对待工作要克尽职守,兢兢业业,对待身边的朋友要有情有义,对待亲人要尽我们的孝心……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6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延续了60多年,其功业无人能够效仿。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蒋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证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蒋介石还把《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此刻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7

  中国从古到今出过两个半圣人,两个圣人是孔夫子和王阳明,而半圣人,是曾国藩,他被称为千古完人。且不说他的政治成就,单他的思想就足以让我们受益一生。

  翻开曾国藩家书,“坚持不懈”、“坚忍力争”等字眼随处可见,我们都理解这些字眼的含义,却常为自己找退缩的借口,退而不前。曾国藩天资平平,但他从一个落魄秀才一步一步走到了力挽狂澜的中兴第一圣人,这里面的辛酸绝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表达,支撑他的就是他的坚忍。在予九弟的书信中,他简洁的阐述了这一道理: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深有体会,特别是到了大学,来了自由,各种放纵,玩的自己都收不住。经常提醒自己,要像高中一样用功,却总是喜欢做无益的事,总是管不住自己。比如上课,总是走神,回来以后总是反思,下节课要用心听,结果还是走神,如此反复。时间总是在犹豫中流逝,结果一事无成,相信多数同学也是如此,挣扎着,迷茫着,明知要好好学习,却没毅力来约束自己。现在才发现自己一无所知,还剩一个月便要期末,只能慢慢补课,只求不挂科了。

  只是希望同学们多多提醒一下自己,约束自己,不要后悔。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8

  读完第一本曾国藩,对曾国藩这个人有些自己的见解。

  他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相当明确,读书遍布其终生,读书之勤,古今少有,这种精神正好激励着我们年轻人,以读书为高尚之举,以读书为兴家之道,这或许是每一个读曾国藩的年轻人最有收获和最有价值的东西,要是每个人都能够用曾国藩的价值观引导自己的前进之路,能够用曾国藩的勤奋之举引领自己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用曾国藩的用人之道丰富自己,那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将得到无法衡量的提高。

  曾国藩出生寒微,但他始终以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平步青云,在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清朝晚期,太平天国运动盛行,步步紧逼摇晃中的清朝政府,战势越演越烈,清政府派官居户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的曾国藩去建湘军抵制太平天国运动,最后经历很多困难,一个文人硬是活生生的把太平天国运动抑制下去。

  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当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已经不适合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时候,他必然需要改革以求适应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曾国藩时期已经是封建社会矛盾重重,社会关系紧张并急需要有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来改变现状,于是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这个运动是打着上帝的口号,但并不代表他的存在没有意义,并不代表他的反抗没有价值。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他兴起说明了当时的'封建社会已经是摇摇欲坠了,在此姑且不谈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真正原因,光是在清朝政府这个已经走向衰亡的封建政治制度下,一个文人公然能够拖住历史的车轮,将封建政治制度延续要几十年,由此可见他的力量是多么巨大,他的手腕是多么高明。我们不能以清政府的灭亡判断他是失败的,虽然他是在挽救清政府。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他是在与历史较劲,可奇怪的是他真的成功了,成功的让清政府没败在自己国家的人手里,而是让清政府败在了洋人手里,或许这个是他无法预见的,也或许他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就算胜利了结局都会是一样,难道当时的他已经看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真正要拯救一个国家,重要的不是挽救这个国家腐败政治制度带来的弊端与矛盾,这个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本十年解决了,下一个十年又出现了,无穷无尽,无休无止,而更应该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才是根本,才是根源。当时的曾国藩已经是个文化底蕴很深的人,难道是这个问题他看不到吗?又难道是他已经看到了所以才去做的吗?我们都无法对此做出评价,这个评价本身也都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从读曾国藩这本书后,我们更应该吸取的是其中重要的积极元素,比如曾国藩的为人处世、用人之道、学习之勤、坚持之力等等一系列优秀的东西,这才应该是曾国藩给后人留下的真正宝贵的文化遗产。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9

  曾国藩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看完这本书觉得有些名不副实。《曾国藩》被称为政商必读书,但对我来说只是一本故事书。在我看来,曾国藩不过只是一个长于识人用人,善于长远考虑,老于官场规则,惕于自身修养的普通人而已。至于平定天平天国的武功,我认为更多的还是在于天平天国的“气运”所致,这也是曾国藩自己的说法。湘军战斗力比太平天国军强点,但不客气的说也不过是群乌合之众,只不过为了劫掠财富而打仗而已,湘军能取胜,也不过是五十步之于百步而已。说实话看着这群湘军将领,常常的感叹是“这都能赢?”。而在文章方面,至少从历史来看,其名并不显。略为突出的可能是其治家之言吧,然而实际效果为并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其弟其子都没有什么建树。

  纵观曾国藩所作所为,虽然勠力于重振名教,挽救人心,然而在晚清烂到骨子里的形势下,也毫无意义。从这里我在想,为什么几千年的儒家教育,以致程朱理学的更深入的禁锢下,反而培养出的都是这样一些当官前满口仁义道德,当官后毫无道德可言的人呢?从位至极品的官员言行来看,他们早已看透这一切,道德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最多不过作为粉饰而已。他们既不寄希望于别人的道德,也不强求自己的道德,一切都以办事为第一,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块遮羞布也没什么用,但既然都没扯掉,那就心照不宣,继续用着吧。大家都是皇帝的新衣,也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有所启发的是曾国藩对自己的时刻自省和他的几次为人处世的转变。先是儒法治事,屡屡受挫,而后在陈广敷指点下,杂用老黄,而有起色。这一点可能在现在也是有用的,但并不感冒,宁愿相信曾国藩所说的以诚为先。

  全书让我敬佩的两个人,一个是康禄,一个是彭玉麟。康禄在哥哥康福来劝降时的话,不只让康福深受震撼,也让我感动非常,难得这么一个明白人啊,而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难能可贵。而彭玉麟品德高尚,不恋功名,有情有义,可能是湘军唯一一名还算不错的将领。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10

  以前对曾国藩的印象停留在曾国藩家书上,虽然并没有真正读过曾国藩家书,但是从零零散散的信息中对曾国藩形成的印象总体上是正面的,某种程度上有点先入为主,觉得曾国藩在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均堪为楷模。

  读了唐浩明的三卷小说《曾国藩》,在结尾部分通过左宗棠之信,康福之思,陈广敷之言表达了作者对曾国藩的评价。真实的曾国藩到底如何,当然需要从历史中探寻,但是严肃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提供一个视角。

  左宗棠之信赞曾国藩知人善任,并从正面肯定曾国藩的尊君敬上。也就是说,曾国藩立功方面成绩斐然,通过镇压太平军、推举人才、举办洋务,使清朝实现了短暂的中兴。虽然并没有解决专制统治的根本问题,也谈不上客观地看世界,毕竟比同时代的人走在了前面。

  陈广敷则对曾国藩之愚忠持否定态度。从一个在野之人的角度,从儒家学说的另一面否定了曾国藩。也就是说,曾国藩的立言及依其言之所为并不完全符合儒家观点,儒家认为,当天子无道时,在天道助推下,臣下犯上进而另立新朝也是合理的。当然,即使不愚忠,改朝换代在儒家理论下,不可能产生质变,仍然是王权专制。

  而康福则看到曾国藩权诈与失信的一面。也就是说,曾国藩在立德方面是有瑕疵的,而且不仅仅是瑕疵,而是与其言相悖的大的失德,应该可以将其理解为是法家的权变与机谋。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11

  于裁湘军、杀韦俊几件事上,曾国藩亦颇遭非议,然而,这些亦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功过是非,只凭表面事实是不能给予正确评价的,况且,于历史,于人物,谁又能说得清哪个是哪个非呢?以史鉴今,仅此耳!

  “当官要读《曾国藩》”,这句话,我亦不能完全接受,与其说曾国藩游刃于官场,不如说曾国藩慎独于私室;与其说曾国藩走向了封建社会官位的顶峰,不如说曾国藩达到了中国文人的极致!

  看《曾国藩》,不难发现,曾国藩之所以能得以汉大学士受皇上赐酒的殊荣,确有他为官的一些手段、思想,然归之根本,应为两条,一曰看人用人,一曰谨言慎行。纵观诸历史人物,善用人有几人可过曾者,严律己又有几人能过曾者?言必思之,行必省之,私室而不妄议,独处而不变习,于天命之年尚习字读书,古稀之岁亦批文指示,能如此者,史能有几人?有不用之理乎?

  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所逐渐形成的对文人的定位。于七十年风雨人生中,曾国藩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文人所有的特点,考科举,中进士,点翰林,走仕途,以文报国,这就是中国传统文人身上的独有的根本的特点,几进几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一片忠心,剿除内匪,兴办洋务,曾国藩时刻以定我朝廷、兴我中华为己任,这恰恰是他的中国文人思想在支持,而他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思曾之一生,惟八字耳:志在尽忠,以忠酬志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 篇12

  我素来喜欢读历史小说,既是史实,又比史实有趣。在写得好的历史小说中,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是其中一部。

  记得二十年前,人们就对曾国藩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样是作为政治家,历史上建功立业叱咤风云的人物数不胜数,为什么他获得了现代人特别的关注?

  回顾一下小说内容。

  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要求成功者要“内圣外王”。“内圣”是指按照圣人的标准进行人格修炼,这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严格按照朱程理学修身养性,即是“内圣”。“外王”是指在外的事功要符合王道的要求,即施仁义之政,行仁义之道,建王者之业。曾国藩建立了自己的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将混乱十四年的社会重新纳入封建正轨,使东南十几省的百姓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可谓“外王”。

  总结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修身立志,储才养望。曾国藩入翰林院后,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止步于科举胜利之中,而是选择程朱理学作为修身养性的理论依据。他为自己立下了许多功课,最主要的是“诚、敬、静、谨、恒”五个字,他选择用写日记的方式促使自己每天反省,以取得心灵上的日新日日新,这也是儒家倡导的“慎独”。他储备才干,在翰林院期间,发愤苦读先辈大家之作以及治理国家的实用之书。另外,借助诗文和奏折达到培养自己声望,这些都为日后成就大业奠定了基础。

  二是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咸丰二年,太平军向江南进军,东南各省陷入战乱之中。朝廷需要团练大臣。曾国藩奏请朝廷批准,在长沙建立一支1000人的大团,每天训练,成了事实上的军队。之后,他又征得朝廷同意,到衡阳扩张军力,达到18000人,由民兵市长变成了正规军队的总司令。继而,他率领这支军队,一路北上,很快打下来武汉,从此名声大噪。

  三是坚毅不拔,屡败屡战。从衡阳出师到打下武汉,再到挥师南京,一路上有朝廷的不信任,友军的不配合,军政两界的讥讽,曾国藩都忍了,他用湖南乡间的一句土话激励自己:“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一个湘军将领写报告说“屡战屡败”,他改成了“屡败屡战”,可见不一样的意志和精神面貌。

  四是低调内敛,谦退自抑。曾国藩从武汉到南京的途中,江面上数以万计的战船上,都飘扬着“曾”字的帅字旗,曾国藩清楚这其中的负面影响。于是,他启用满人做湘军名义上的统帅,让朝廷以为,这支军队是朝廷的因而打消了不信任。打下湘军后,他反复上奏,把功劳归于先帝、太后和朝廷,归于友军。他裁掉了90%的湘军,消除了朝廷的顾虑。在百废待举的时候,首先修复江南贡院,开科取士。南京城被太平天国领导了十几年,正规的科举考试停顿了十几年,因此大家都赞扬曾国藩清明。这样,即便功高震主,也还保住了平安。

  五是爱才惜才,广罗人才。曾国藩自开创湘军起由小到大,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才幕府,曾经有“第二朝廷”之称。左宗棠因自恃清高,得罪了朝廷命官,险些被朝廷杀掉,是曾国藩坚决保他使其免于杀身之祸。曾国藩到晚年着意栽培重用李鸿章,作为他事业上的接班人。他死后30年里,李鸿章掌握着中国军事、外交大权,还对老师的声名不断发扬光大。

  总结曾国藩区别于历史上其他政治家的地方,是他在建立功业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修炼。中国主流文化对最成功者有一个评价体系,即“立德、立功、立言”。近代曾国藩,因为注重修身而德行受到广泛赞誉;因为建立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和捻军,建立了卓越功业;因而勤奋著述,留下1000万字的《曾国藩全集》,近些年又开始广为流传,因此,曾氏被认为是封建社会士大夫的杰出代表。

【《曾国藩野焚》读后感(通用12篇)】相关文章:

《曾国藩日记》读后感 【读后感】08-14

《藤野先生》读后感15篇03-22

焚庐灭鼠的寓言故事11-01

藤野先生读后感范本多篇02-27

野天鹅童话故事读后感(精选22篇)06-11

藤野先生教案10-10

《藤野先生》教案10-10

花在寂野散文02-06

《藤野先生》说课稿12-07

忧心如焚的成语故事的原由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