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眠有感
生活中的你我,是眠还是醒?是否遗失了那把至关重要的钥匙?
起床后拉开窗帘,一切有如昨日,阳光照进的角度丝毫不差,风吹过脸庞,身边的窗帘扬起同样的弧度。我很快洗漱穿戴完毕,之后去往学校,两点一线,机械地听课、做笔记、做题,每日如此。如果不记日记,我自己并不能分辨每日间的差别。若将每天的动作拍摄下来再和前一日比较,差不多能够重叠在一起。
“我“购物、做饭做菜、打扫卫生、照料孩子,觉得这些是非常简单的习惯,切断大脑与身体的联系,身体也能运转自如,按动这边的按钮,拉动那边的拉手,设定时间,一再重复。
我是普通的中学生,而”我“则是《眠》这本书中平凡的家庭主妇。”我“上学时喜爱读书,省吃俭用拿攒下的钱买书看;我考试努力取得好成绩,只为了得到买书的奖励。”我“成年后总为生活中的杂事烦扰,即使有时间,却再也不能静下来好好读书;我进入中学后,无休止的课业让我没有时间读书。我与《眠》中的“我”不约而同,因为生活中的事情被迫放弃了这点爱好。
读《眠》的时候,我想:究竟是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或者说生活中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烦扰?我与书中的主人公是完全不同的角色,我们生活的中心没有一丝相同,是处于不同社会中没有联系的人,但我们的生活却何其相似,我们都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我们做这些事真的是我们想要这样吗?《眠》的作者是日本的村上春树。书中他是以自述的口吻讲了这一个略显荒诞的故事。我们也许都曾经茫然四顾,心中一片荒芜,因为我们追寻不到回答这些疑问的钥匙,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认为作者自己在故事中给了自己答案,但我仍然不能明白,直到我也遇到了失眠。
书中的主人公用17夜无眠的时间重拾了自己多年没有继续的爱好——读书,她日以继夜的`读,胸无杂念。当我失眠而在此捧起课业之外的书时,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喜悦。我与书中的人促膝交谈,我沉进了书中的世界无法自拔。在那段时间里,只能听见钟嘀嗒嘀嗒地缓慢走着,脑中就像被按下了一个开关,仿佛退离了喧嚣的人群,远离拉那种机械而茫然的生活方式,变得无比清醒。这时,我才明白了《眠》中那17夜的读书,那是一种寻找,寻找丢失的那把钥匙,读书是从前的爱好,我将它寻回,如同找回了未曾被人们规定过,侵蚀过的真正的自己,而打开那扇“真正自己”大门的钥匙我也已找到,那把钥匙叫做“清醒”。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做许多自己不喜欢的事,为符合人们的观念、父母的期望而走上一条既定的道路,但在途中,不可以因为道路的限定就此浑浑噩噩,我们仍会遇到选择,只有保持“清醒”,我们才能掌控生活,改变生活,明白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并为之而努力,摆脱人生中初始人们赋予我们的枷锁。《眠》让我找到了“清醒”,读书就是阅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