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阁寺》有感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金阁寺》有感

时间:2021-04-08 08:43: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金阁寺》有感

  夜里因为一些事情,把本来安排睡眠的时间放到重读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上了。故事情节其实蛮好理解的,作为足利义满将军的住所,金阁寺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足足600年之久,去过日本旅游的人都会看到这座金碧辉煌的阁楼之。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过,这个美轮美奂的建筑在上世界50年代被一个小和尚烧掉,和尚的理由是:我忌妒金阁寺的美。三岛由纪夫便根据这个事件展开联想,把自己的世界观和美学观融入到这个小和尚的一言一行之中,便完成了这本很具有代表性的小说——《金阁寺》。而如今的金阁寺只是一座后人仿古重建的古寺而已,早已失去600年的沧桑。

  在书中,小和尚沟口反复接触着一个典故,就是《南泉斩猫》。而我理解来看, “南泉斩猫”到“三岛式的火烧金阁寺”再到“三岛由纪夫的切腹自杀”,都是顺理成章的。所谓“南泉斩猫”是佛家经典中的一个公案,讲的是曾经有个南泉寺,里面有一只非常漂亮并且善于抓老鼠的猫,但是这只猫是一只流浪猫,一次猫在庭院正中休息,东西两院的和尚抓住这只猫,却争执了起来,都说这只猫是自己的,后来争吵打扰了寺院的住持,住持走出禅房,想了片刻,便抓起这只猫把猫杀掉了。晚上,住持的好朋友赵州来到寺院,听说了这件事,想了一会,便把自己的脚上沾了很多泥的草鞋脱了下来放在头上,离开了寺院,住持说:如果赵州上午在的话,猫就不会死了……这个所谓公案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可以来说这个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金阁寺》一书中,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最常见的说法就是:两院抢猫,实为被俗世所乱,出家人不应有占有欲,故住持挥刀斩猫,以断私欲,赵州拖鞋戴之是想说明鞋这么脏,尚且可以顶于头上,还有什么接受不了的呢?住持应该接受这样看来很肮脏的现实。但是,从三岛由纪夫的美学理念中,会和书中人物柏木的思想重合,或许把柏木的理解现实化就是三岛由纪夫的本体,而火烧金阁寺也不过只是一种美的意识的体现,最后就会成为结束自己的生命以达自己认知下的终极状态……

  书中柏木把“南泉斩猫”案当成了世界观的体现。猫是美丽的,可爱的,吸引人的,猫的存在就像是某种意识,某种非常纯粹,非常美丽,非常吸引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是存在的,两院僧侣所争执的不过就是这个意识真正归属,但是这种意识是会由人们产生,会委身于人,但事实上并不属于任何人,是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存在,而主持恰恰发现了这点,于是便把猫杀死,把这意识的具体形态破除,留下的只有猫的记忆在僧侣心中。而后赵州知道此事,他的举动实际上是想说明这件事是本末倒置了,因为猫的本质是捉老鼠而非美丽,意识的本质也是实体的存在而非虚幻的飘渺,任何“美”都必须有其“存在的实体”,否则斩实体而求意识永存是本末倒置的。简而言之,赵州之意是,美必须存在于物体之内,不能离开物体;住持之意在于美可以超脱于物体之外,斩灭实体,美可永恒。这其实就是个一对哲学上的矛盾。由此,可看出小和尚烧毁金阁寺的思想变迁。

  小和尚在日本的一个小山村长大,从来没有见过美丽的金阁寺,他对金阁寺的认识完全来自于他父亲的描述。而当小和尚终于有一天来到了金阁寺里学习,却发现现实中的金阁寺与想象中的金阁寺存在天壤之别,事实上,这是现实之美与幻想之美的差异。但是小和尚天生的口吃,使得他从小就不善于表达自己,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与外界脱钩,逐渐地这现实与思想的差异越来越大,也造成了他对金阁寺理解的越来越不同于常人。最终小和尚纠结于到底让意识之中美丽的金阁寺服从于现实的金阁寺,还是让现实的金阁寺服从于他想象之中的金阁寺?最初小和尚就想赵州一样,让思想中的美遵从于现实,尽管现实不是那么美,但他认为,其实金阁寺是隐藏着神秘力量的,并没有向人们完全展示其全部,并且他也逐渐认识到了这现实的力量与震撼。然而他也看到了人类之伪善,坏的意念主宰着肉身并让坏事合理化,坏的身躯坏的意识也和好的身躯好的`意识共同存在于世上,坏的思想并不会因为附在好的身躯上就会变成好的思想。最终他还是屈服于心的意志,像南泉寺住持那样除掉了现实的具象,烧掉了历经沧桑的金阁寺,将金阁寺之美永远刻在人们脑海中。

  金阁寺,就这样小和尚烧掉了。在三岛由纪夫的理解下,小和尚对美的忌妒,升华为一种物与神之美的斗争。谁主宰谁是一个哲学永远的命题。

  书的内容到此为止。但是翻来覆去的发现,其实小和尚为何烧掉金阁寺,真的只是人们的猜测,而三岛由纪夫也只是把自己的世界观嫁接到小和尚的行为上了。所以小和尚就是三岛自己。换句话说,三岛自己以前也信奉者精神应该服从于物质,现实的存在应该是可以主宰精神的,但是某次事件之后,他变了,他认为精神应该高于现实的存在,只有让现实的存在于服从精神世界。这就有三点需要想清楚:三岛认为的现实是什么?他的精神又是什么?什么事件让他有了如此之大的转变。想搞清楚这点,便翻看了三岛由纪夫本人的个人履历。

  三岛由纪夫是出生于1925年的日本。那个时代的日本是刚刚经历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并大肆开展殖民扩张侵略的时代,是军国主义思想盛行的年代,他便是生长在这个环境之下。然而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二战无条件投降,曾经日本帝国的辉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和平宪法”下的宪政和“美国托管”下的傀儡政府。这部作品完成于1956年,也就是日本战败11年后,日本经历着经济的萧条,社会的动荡,更重要的是传统思想“武士道精神”的丧失。从小受到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影响的三岛很难接受这个时期的变迁,因此他的世界观也因此产生了变化。

  所以从他的个人情况中就能想清楚之前的三个问题的答案。()三岛思想转变的开始是日本的战败,而转变的根源是在于日本社会的动荡以及思想的缺如。他的精神主张,是日本社会传统的武士道思想,而三岛认为的现实便是现实社会的政治体制。曾经的他认为,就算是战败了,社会的传统思想也要服从于政治体制,因为政治体制是可以反映传统思想之美的,就想赵州一样的认为,意识是必须依附于现实的,思想也要依附于社会形态和政治;然而三岛发现他错了,新建立的政治体制是没有反映日本本身的特质,相反日本的很多美的东西却被同时抹杀掉了,变得破败不堪。于是后半生的三岛主张废除现有的政治体制,斩掉现有的社会的血肉,以传统日本思想和武士道精神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所以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日本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分子,而当他发现他的政变失败之后,便继续随着南泉主持的思想将自己的肉身斩灭,使自己的思想永恒凌驾于现实之上……

  三岛的死是悲剧的,是当时日本社会的一种极大的悲剧,而这扭曲的变动也对川端康成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颤动,似乎川端康成的死也受到三岛由纪夫的影响。

  现在想想,如今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恐怕不宜多言,毕竟不再是这本书能体现的了。弱智的动物读后感无知无畏读后感奇迹的价格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