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读书心得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学》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学》读书心得1
作者米尔斯是美国社会学家,他深受德国古典社会学理论和米德的实用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在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内颇有建树。米尔斯批判了50~60年代在社会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学说,分别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大理论”和以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抽象的经验主义”,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学正面临着深刻的理论危机。而这本出版于1959年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其非常有代表性的社会学著作。
该书分共十章,分四部分。
第一章是承诺,对“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涵义及意义做了总体阐述。
第二至六章批判了社会学科几个久而成习的偏向,分别是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各种实用取向、科层制的气质、各种科学哲学,点出社会学研究中脱离实质性问题而沉浸于概念王国中,或因受制于方法论的规制而背离社会学研究的初衷。
第七至十章是提出自己对“社会学研究”的理解,人的多样性、历史的运用、论理性与自由、论政治,这是作者的对研究社会学的新方法与新视野。
最后一部分是附论:论治学之道,其核心内容是米尔斯独特的社会学方法论。
诚然,我认为对我们初学者来说,比较实用的就是部分就是“附论:论治学之道”,值得敬仰的思想家们并没有把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割裂开来,而是希望让两者相得益彰。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学术工作中,要学会运用个人的生命体验,并坚持不懈地加以审视和解释。通过这一章,可以看到米尔斯全书的写作逻辑和行文思路,更为重要的是,米尔斯的治学之道,对我们初学者来说,是完全可以参考他的理论方法的,他一步步告诉我们做学术研究的具体步骤:
1、建立学术档案。在这种档案中,个人体验和职业活动彼此交融,鼓励捕捉“边角闪念”,甚至是梦境。档案可以用来核查避免重复工作,也能节省精力。
2、维护学术档案。维护学术档案本身就是一种学术生产,通过维护学术档案,并由此培养自省的习惯,学会保持内在世界的'清醒。
3、定期回顾笔记。在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应该出现三类中间讨论——关于问题、关于方法、关于理论,并重新导回研究。
4、阅读他人的笔记作为补充。总体来说,我觉得附论部分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细读吸收并且运用的。
下面是我自己基于个体和社会的一些思考。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时空里的,都是社会人,你是社会人,我也是社会人小佩奇,我们就会不同程度的参与到对社会的改造过程,参与到时空变迁的发展过程。诚然,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于整个历史洪流来说,犹如蜉蝣之于沧海,渺小又短暂。那么,我们身处的社会,到底以何种形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短暂的个人又是如何参与到社会的建构中,二者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发生着怎样的关联?我觉得这是社会学研究比较有意思的点。
米尔斯在开篇就谈到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他认为: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一种帮助利用信息增进理性,看清世界、分析事件全貌的能力。
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区分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议题”,这是一种视角的转化能力,即个体到现象级,由特殊性到普遍性。
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简单理解就是不能让所谓的“专业”的界限、“学科”的界限来阻碍这一思维能力在一般社会大众生活中的发展与运用。也就是说,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哲学所给予我们的内容的意义,在于培养一种能够超脱个体的思维能力,就像是站到一定的高度,高屋建瓴一般从云层来俯瞰芸芸众生的世间百态,同时又要从高处走下来找到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去探寻人与人、人与社会、各个社会角色之间的关联,去参与现实和历史的建构。
形容的再简单形象点,就像我读这本书的痛苦感触一样,先把我的灵魂先抽离出来让它飘在半空中,去审视这个叫“小可爱”的人,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怎么形成她这个性格和人格的、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力量使得“小可爱”是“小可爱”,而不是别的谁。进一步,她与在座的人的联系是什么、彼此之间如何沟通关联。再进一步,我们这群人为什么会坐在这里、我们的沟通交流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更进一步,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又是什么样子的、在人类历史上处于什么位置,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它的变迁、它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再发散一下,离开社会学的框架,人类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宇宙的终极真理是什么,宇宙的存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意义又是什么。
当灵魂回归这个躯壳之后,“小可爱”还是该完成“小可爱”的个人使命,走完人生这场宿命。作为个人,我们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中,才能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有能力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走向,不至于在社会历史洪流里无所安放而感到茫然。
用作者的话来说,社会学的想象力相当程度上就在于有能力从一种视角转换成另一种视角,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起对于整个社会及其组成要素的充分关照。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生活的共同尺度”,帮助我们面对“正在发生的各个社会结构的非人性的急剧变化”,并通过“控制在其身后发生的结构性变迁的方式”来处理个人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帮助我们找到“所珍视的价值”,以及“威胁到这个价值的要素”,以避免冷漠和焦虑的滋长。
《社会学》读书心得2
好的科学自洽,与证据符合。科学在不断变化,结果是暂时的。
好的科学中,最具说服力的是经受住了证伪的`多次尝试。
社会学不能采取自然科学的知识论和本体论,因为
1、研究主体不一样。人有思想,会给予事物意义,会有意识/无意识骗研究者(忘记;好的理由,真正的理由;叙述环境对理解的影响);
2、社会学家无法实验(因为1、无法准确复制自然社会世界2、无法切割世界/分割变量以孤立研究3、没资源);
3、科学家的偏向性无法避免但要尽力避免,需要言论自由去保证微观上的偏向促成宏观上的多元。
社会学描述:社会结构,社会制度
重要的观察:现实是在社会中建构的;我们的行为具有隐蔽的社会原因(不只是生物性的原因);大部分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社会学》读书心得3
生活是什么?有的人认为生活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人生自己过,不需要理会外界的眼光,社会学之思读后感:如何看待与维系生活--苏志文。有的人却认为自己活着必定会里不开群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少不了的。
对于前者,现在的大多数人比较倾向于视他们为"自私者",认为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待外界的事与物,一心一意想着自己的目的,完全不理会对别人产生的影响。而后者则是当盛行的价值观。每个人的生活总是少不了与外界的接触,因此,关于如何看待与维系生活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
然而对于我们接触的人,其实我们真正了解的只不过是一小部分。我们曾经因种种原因与其交往。而这种交往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者是为了寻求帮助,为了得到倾诉的机会,又或者是为了分享喜悦与悲伤,种种都会产生社会互动。
互动,在我看来,就是作为纽带维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学校里,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动;在家里,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与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在工作上,下级与上司的互动,同事间的互动等等。我们唯有通过互动才能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出去,让生活中的人都能理解。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为人子女的阶段,不管父母是否还在世。我们没有权利去选择我们的父母。生命一旦诞生于这个世界里,肯定有其特殊的含义,肯定饱含了父母的某种期望。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养育成才,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穷其一生,都希望给予他们美好的将来。当然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资本有能力去实现种种愿望。这里讨论的是一般的家庭中,父母都寻求建立起互动的方式去理解孩子,走进他们真正的世界。或许我们会认为,孩子们一开始都是住在父母为他们构筑的'象牙塔里。他们脸上挂着笑,证明他们就是快乐的,毕竟还是孩子,还轮不上心里住着另一个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在年龄很小的孩子身上。他们或许身体上跟一般的小朋友没什么差别,但是只要独处时,另一个人格便会显示出来。这些问题,都跟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质量脱不了关系。有得父母只顾着工作,虽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给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但就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忽略了与子女的沟通,也就是互动环节出了问题。有的时候,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闹别扭、被老师批评等等,孩子们的心灵还不够强大,不能承受了这些压力还能有良好的自我调节系统,那对他们来说或许已经成立天条,暂时还不可能实现的。这时,家,就成了避风港,成立心灵的慰籍地。孩子需要父母的开解与引导,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好那些社会关系。而怎样开解与引导就成了互动环节中的核心。当今社会打骂是成不了才的,况且现在的法律这么健全。因为一点小事就打骂孩子,随时可能被告施家暴。因此,如何正确进行互动环节成了一门高深的学问,每个人都必须修读的,而家长更甚!
"不能太靠近,也不能太疏远"。靠近,是指家长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不能实施限制他们。比如总是询问他们学校的情况,几乎要把每一分每一秒做过什么都要掌握的滴水不漏,读后感《社会学之思读后感:如何看待与维系生活--苏志文》。孩子会很反感这些,认为家长太烦了。久而久之什么都不愿意说,就是因为某些家长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做法有是可能行得通,但是给人很强烈的压迫感。孩子不是婴儿,他们懂得,他们的心理已经开始成熟了。疏远,就是上文指的那些只顾着工作的家长。作为父母,除了给子女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外,心理上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物质给与了满足,但心却越走越远,到最后只可能是表里不一的父子关系。这里就涉及"社会距离"这种概念。不仅仅是跟陌生人有社会距离,就是一个家庭里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亲密无间的。人,总是需要有个人地带,那里只允许自我进入,他人都没有通行证。可以说,对个人而言,那是一个圣地,是不允许侵犯的。一旦社会上的他们,包括家里人越界了,就会破坏这种社会距离,就会导致原来和谐的关系破裂。
读完这本书,"他人"这一名词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他人就是其他人,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我们之于其他人也是他人。因此,"他人"和"我"同样离不开社会。离了集体,就无所谓"他人"了。"他人"的集体称之为"外群体","我"存在的集体叫做"内群体"。一般我们只是很简单地认为,群体就是一群人向着某个相同的方向共同完成某些事。这个过程中的互动,我们当成是理所当然,没必要去考究。其实,日常生活中随处充斥着解释这一概念的元素。人们日常生活中常会提到"姐妹情"、"兄弟情"、大伙儿是一"家"之类的类比,也老是把国家民族说成是"我们的母亲"或"祖国"。互助、保护、友谊就此成为了内群体生活的想象性规则。这些规则从情感上诱发了我们的认同感,产生了想要接近这一群体的欲望,并渴望充分享受其中的温暖。而内群体一旦产生,便会觉得身心愉快。最重要的是每个个体都能互相理解,这是促成群体的基本要素。
上文提到的"外群体",是内群体为了获得自我认同、统合一体、内部团结和情感安全,需要想象出来的对立(P30-31)。群体内部为了完成任务,有时候免不了会出现竞争对手(这里不包括超越自我这一方面),这时就可以区分内外群体了。内群体的成员认为属于自己应的权利的东西,要是给了外群体的人,就成了体谅人,发善心。而对手就是作出的事情很温和也会被要求给予严厉谴责。这里就出现了一种在群体内常出现的现象--偏见。偏见会促使人们赞成用作推动自身事业的手段,而如果这种手段是外群体追求其宗旨时所使用的,就永远不会获得正当性(P32)。这就相当于我们平常提到的"戴有色眼镜看别人",可是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这一概念夹杂了更多的感情色彩,有的人心存妒忌,有的人根本不屑,也有的人是打心眼里讨厌的,这些症状属于偏见的范畴。当然在这里提到的偏见,发生的环境是在群体内的,范围有所不同。
内群体里产生了比较一致的价值观世界观,对于与自身集体有所相悖的个人或是小群体都会持有偏见。内群体的成员大多数不希望参杂进跟自己不一样的元素,他们已经习得的那些有效应对日常生活的方式,骤然间变得不那么值得信赖。其结果,人们觉得丧失了对于新处情景的控制,因此讨厌这些变化,抵制外来者的加入。内群体的成员演变成定居者,他们与外来者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互搏式裂殖增殖、互补式裂殖增殖、互惠。其中,互惠形式是普遍存在于绝大多数互动框架中。在互惠关系中,任何单一互动都是不对等的,但随着事件的推移,各方行动会相互平衡(P34)。外来者之于内群体是"他们",内群体就是"我们",两者只有合而观之,在彼此对立中,才能具有意义。
每个群体都有其边界,这些边界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是可以被穿越或重绘的想象性界限。这些边界用于区分外群体和外来者。每个行业、每个家庭、每个宗教组织等等都可以是一个内群体,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观,这些群体的边界可能是根据能力、信仰、工作等方面划分的。边界的划分,除了要区分内外部成员外,还对自身内部的成员起作用。他们可以约束群体内部的,使得他们不作出损害集体的行为。因此,也可以将这些边界理解为是一种规范,规范内部成员的价值观,使得他们不会成为叛徒,成为诋毁价值观和破坏统一的人。
一个群体的边界受到威胁,来自外部的原因要归咎于那些暧昧含混的人。这些人可能会问出一些群体成员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由此引发焦虑。因为他们过去根本不曾遇到类似的场合。他们过着平常的日子,从来不会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发问,那已成为一种惯性,一种习惯。一旦被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意义么?"这里的问题,他们会感到不知所措,原本舒适的生活受到了挑战。这就导致了安全感的丧失,使得群体成员陷入了窘困的境地。这些产生威胁的人往往就是群体的新来者。几时他们如何努力地想要融入新的集体,一开始总是难免会犯错。因此他们的尝试看起来缺乏说服力,行为也显得笨拙。其实他们只不过是想要努力跨越那条边界。就举转校生的例子,他们一直在原来的学校学习,然而突然间去到新的学校环境。或者他们一开始会不习惯,有时候会犯一些其他同学看来根本不会烦的错误。但是随着时间的适应,他们他们也能成为新学校的一员。
对于社会生活,更多的是要与人合作互动。人一旦离了集体,所有的功能很快都会退化。就像是深山中的野人,他们与世隔绝,他们没有语言的交流,更不用说心灵上的沟通,他们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填饱肚子。这样的生活周而复始,渐渐地便会从人退化为猿。其次,在互动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还是要保持社会距离,即使是家里人间。
如何看待与维持生活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理解。
《社会学》读书心得4
社会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刚开始觉得很模糊。在我看了理查德·谢弗的《社会学与生活》后,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清晰了。其实,社会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它不但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更是许多生活化知识的积累。它试图揭示了是什么原因使得工作机会从美国转移到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它评估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普及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增加或减少社会的不公平等。
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书名,因为我想多了解社会学与我们生活的关联。后来我翻开一看,发现里面图文并茂、版式新颖,剧照、海报、漫画、图表生动地穿插在行文之中。作者在这边书中简洁分明地定义与分析社会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注重功能理论、冲突理论和互动理论的平衡阐释,强调社会学家检验与质疑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独特方法,教导读者如何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来探讨自己生活情境中的社会议题。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使用跨文化的实例说明性别、年龄、种族、族群和阶级等社会区隔及其影响,并提供最近几年来社会学重要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更加激发了我对社会学的兴趣。如中研院社科所杨文山研究员所说,《社会学与生活》这本书虽然在社会学研究华人社会本土化的进程中或许无法提供一些明确的方向,但是,这一本内容相当充实、讨论广泛的基础社会学的学生和一般社会读者有关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思考脉络,以及近年来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与全球各地的重要经验和研究成果。
《社会学》读书心得5
两本大作分享:社会学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以及更广泛的群体、阶级、民族、文化乃至人们通常所说的全部社会的宏观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按雷蒙。阿隆给出的这个定义,社会学横跨经济、政治、哲学、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等领域,范畴宏观,目的是对整个人类在社会中的综合探索研究。
在某种意义上,十九世纪标志着社会学的开端,主要反映在人类思考自身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折射于社会层面得以广泛理论化而由此逐渐形成了一种模糊的思想体系,这是个集大成者推陈出新的年代,孰轻孰重,思想家以其宽范的现代意义与专业哲学家一决雌雄,而或并驾齐驱,甚或自恰双重属性。
社会学主要思潮一书涵盖了此时期社会学理论成果最丰富的`七位社会学家的主要思想精华,他们是:孟德斯鸠、孔德、马克思、托克维尔、涂尔千、帕累托和韦伯。我认为通过一次性阅读而试图真正领悟社会学涵义甚至其涵盖面是不太现实的,但按时间梳理先从孟德斯鸠——社会学先驱,孔德——社会学创史人,再依次推进延伸到马克思,结合经济学理论、通过哲学思考将对立、对抗关系进一步引入一个综合理论体系并得以完善:价值理论、工资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进而衍生出阶级斗争,并将政治和政治冲突归结到社会阶级关系人和社会阶级斗争层面。从马克思开始,社会学变得更复杂有趣,同时也给后来的思想家开辟了参照和对比,继而形成更趋成熟的思想发展历程。
我认为马克思原著艰深晦涩,甚至不堪卒读,而此书论马克思理论篇是我所接触的最为通俗易懂,又能捕捉其思想精髓的精彩绝伦诠释。
既然谈到雷蒙·阿隆,不妨在此简述下他对国际关系理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他的另一本经典巨著和平与战争:国际关系理论有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彻底、最令人信服的国家间政治理论著作。战争的性质取决于历史情景。如果政策宏伟强大,战争也会波澜壮阔,战争就可能被带向其中。然而,如果战争是政策的化身,如果战争随着政策所决定的利害关系而变化,缓和就不再是不可想象的。计算可以让掌权者明白,战争的成本在任何情况下都超过了胜利的收益。这本书深刻透彻,集理论、社会学、历史和人类行为学四大部分于一身,立意清晰,逻辑性强,分析精辟,不落俗套。不容置疑,此书是阐述国际关系的上上之作。
基辛格说过:“没有雷蒙·阿隆,世界将感到更孤独,而且更空虚。”我认为这个评论恰如其分,雷蒙·阿隆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又是一代哲人、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他对我们这个世纪产生的巨大影响既深远又广阔。
《社会学》读书心得6
临近年底,各种杂事把时间挤得密不透风,担心自己这个月完成不了读书群的任务,犹豫着要不要请假。转而想到鲁迅先生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会有的“,于是,我咬咬牙,一月份又报了书目,且是社科类足足四百页的书——《每天读点社会学》。
我这人一向以文艺女中年自诩,文学类的书读多少都不厌,其他学科则是一读就犯困,简直是催眠药。可是,我好像听某位名人说过,读书要多选择自己喜好以外的,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的视野。选《每天读点社会学》这本书,是对自己发起的一个小小挑战。
既然这本书介绍的是社会学,那我就首先要明白社会学是个什么东东。
社会学创立于十九世纪的欧洲,是近代的产物。那时候欧洲正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工业化。工业化使得欧洲国家相继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迁,不论从物质方面如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城市发展等;还是从精神层面如宗教信仰、社会道德、民俗民风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个改变是如此迅速,使得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就步入一个与以往(往往是几十年前)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何等相似)。社会学产生的目的,就是研究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不同,并且讨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的种种问题。教会现代人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学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更开阔的视野去认识问题。
通过读《每天读点社会学》这本书,我的思维仿佛被打开,社会中的百科万象,在这本书中都有涉猎,虽然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介绍,但已足以提高我的认知度。这本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从社会学的产生发展到各种流行现象,从心理学到风俗习惯,从职场生存到沟通交往,从个体行为到社会环境、社会变迁,从自然经济到政治经济等等,令你每天都有新认识,每天都有新见解。我的思维以前是竹筒子倒豆直来直去,不会拐弯,学了社会学,我发现自己的逻辑思维大大增强,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会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做出最佳选择,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泛的社会科学,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学通过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有了清楚的认知,就会令自己脱离小我,把自己放到整个社会的背景下来考虑问题。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们能更理智,更清醒的去辨别事物,处理问题,久而久之,就会让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不断增强,让个人综合素质有质的提高。
读不同的书,就如与不同的人交朋友。开卷有益,多读点与自己兴趣相左的书,更是十分有益!
《社会学》读书心得7
不得不说写这篇读后感不仅是在考验我的记忆力,同时也是在测验我有没有社会学想象力。虽然《新社会学想象力》部头不大,但抽象度很高,读后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而就是这样难读和难懂的书,我竟然还将读后感的草稿弄丢了。所以,现在看到的这个读后感是我重新写的。除非记忆力非常好,能一字不漏进行叙述,否则第二次和第一次写出来的定然有很大差异。对于我这样一个记忆力不是很好的人来讲,第二次和第一次写出来的差异应该还比较大。没有完整读过《社会学的想象力》,就去读《新社会学想象力》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可能有很深的感触,也或许没有多大感觉,对我来讲,属于第二种情况,因为《新社会学想象力》和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它们之间并既没有直接的继承和发扬关系,同时在内容上也没有多大联系,仅是在书名上有较多相似的词语而已。对于读者来讲,吸引其阅读兴趣的一定是书名或文章题目,从这个角度分析,《新社会学想象力》做到了,但是从其内容来讲,读完未必会有《社会学的想象力》给读者的冲击感。对于接触过社会学基本知识的人来讲,提到社会学想象力,首先想到的便是赖特·米尔斯及其著作《社会学的想象力》,但是社会已经发展到21世纪,社会学的想象力也应该有所发展,这并不是说社会学的想象力过时了,而是说应该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对当下世界进行新的解释。因此,《新社会学想象力》可以说是社会学想象力的运用,而不能将其理解成如何理解社会学想象力,即不能望文生义。
《新社会学想象力》,由(美)史蒂夫·福勒著,施丽华译,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新社会学想象力》分为三篇,共计十四章内容,第一篇讲“21世纪对社会学的拼命寻求”,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意味着其大有用武之地,它是时代的产物,必然要解决时代的问题。进入21世纪,社会学对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依然有巨大作用,同时社会现实也对社会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使社会学陷入认同危机,而之所以对社会学要进行拼命寻求,无非是要摆脱对社会学的认同危机。对中国来讲,这种危机更为严重。所以,中国社会学从恢复重建到现在已经近40年,但大家对它的认可度依然不高,甚至不知道社会学毕业生能做什么,或者说能挣来多少钱。社会学能解释很多问题,或者说用社会学解释问题有助于对问题有更新和更清楚的认识,不过遗憾的是,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学科的重要性,只喜欢短视的看待社会学。第二篇讲“社会科学的生物学挑战”,这篇内容相信有不少读者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作者竟然认为,“当今,区分社会学和生物学至关重要”,我想如果我告诉学生或者其他老师,社会学和生物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难以区分,大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无论怎样,社会学与生物学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客观的,甚至不需要再争论什么,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注意这种区分,比如说生物学上的进化论,就是在人为政策的干预下,被变成了社会学理论,但是生物学上的进化论与社会学上的进化论是有区别的,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区分,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第三篇讲“人类是我们这个时代濒于灭绝的物种”,人类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物种,也是最伟大的物种,因为人在创造着这个世界,并不停地在改造着这个世界。无论人类的出发点是怎样的,都不得不承认人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一步步将人类推向灭亡的深渊,当人类行为造成的恶果超出了其解决能力时,人类是不是就变成了疯狂的纳粹。诚如作者所说“如果希特勒没有奉行大屠杀,纳粹很可能创造一个绿色的乐园”,这就如同人类如果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不是今天的文明世界就不会有如此多的问题。
《新社会学想象力》并不是要告诉读者什么是社会学想象力,或者社会学想象力与新社会学想象力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而是从当下的世界发展来分析社会学面临的危机以及运用社会学想象力如何理解现存世界。《新社会学想象力》就是要让读者自己思考,思考社会学想象力到底有没有用,思考社会学想象力到底是什么?即运用社会学想象力想象“社会学想象力”。为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书的附录专门罗列了文中的一些抽象名词,并对这些词语作了简单解释,以供大家参考,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新社会学想象力》非常抽象和难懂。对于这样一本难以读懂的著作,并不意味着其价值和意义不大,因为要读懂它,必须要拥有丰富的学识作为基础,对我来讲,这显然是不具备的。所以,对我来讲,读这本书只能算作略读,不当理解,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批评者和作者实际上处于不平等位置,批评者可以任意批评任何观点,即便批评者的观点是不妥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依然可以这样做,而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就不可能做到这样任性,作者总是希望将自己的思考清楚表达给读者,而且希望读者能够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自己读自己写的都会有当初写作时不一样的看法,又怎么能让别人不表达异样的声音。因此,不同的声音容易发现问题,而思考并探索问题之间的潜在联系才能培养人的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读书心得8
社会影响与自由,宗教必将伴随我们成长!
人们对自己的定义,经历了一个从“主我”,到“客我”,再到“镜中我”的发展历程。社会对我们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最后,社会就像舞台,人就像演员,终其一生都在舞台上努力地和其他演员配合,演出最完美的自己。但是,社会对我们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不同类型的文化和制度越多,我们受到社会的影响就越小。当今时代,全球化、互联网络把所有人连接到了一起,所有人都可以共享、交换、借鉴别人的文化和制度。社会影响变弱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会更加自由。这个时代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珍惜这种自由,和所有人一起,重新塑造一个新社会。
我们再来看看宗教。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理性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宗教在不断萎缩,信教的人会越来越少,甚至从社会上消失。但是社会学提醒我们,宗教不仅不会萎缩,反而会不断壮大,最终,宗教会伴随着人类的历史永远存在。怎么理解呢?
在开始理解之前,我们先得明确一下,什么是宗教?作者认为,宗教的定义是由三个条件构成的:团体、必须遵守的教条和让追随者膜拜的东西。比如说,基督教组织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里的人被称为教徒。教徒们每天都学习《圣经》中的教条并遵守里面的教义。教徒们人手一个十字架,周末的时候会带着它去教堂礼拜。所以,只要有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中有必须遵守的教条和让追随者膜拜的东西,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团体看成是一种宗教。
比如,我们可以来看看足球运动符不符合宗教的定义。首先,它有一个团体,可以是俱乐部,也可以是粉丝群。在这个团体里面的人,大家称他们为球迷。另外,它有很多资料让球迷们去学习和遵守,甚至达到了狂热程度。有一些球迷在比赛开始前会制定一些规则,比如说“开赛那天不准穿红色衣服”“必须准时看完全场球赛”等等。如果自己心爱的球队输了,有些球迷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守规则造成的,比如说自己开赛那天穿的衣服是蓝色而不是红色。最后,米兰的圣西罗球场就是大多数足球迷的圣地,每年都有大批球迷到圣西罗球场进行朝圣之旅。这样看来,足球运动具备了团体、必须遵守的教条和让追随者膜拜的东西三个条件,完全符合宗教的定义,那么在社会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把足球运动也称为宗教。
这样看来,很多事物,比如游戏、健身、旅游等等都可以称为宗教,或者正在慢慢变成宗教。事实也确实如此,宗教的形式可能发生了变化,但是宗教本身并没有消亡。在当今社会,人们更容易找到和自己理念相同的伙伴,结成团体,拿着让自己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东西,共享自己的观念,遵守团体的规则。未来,各种大大小小的团体都会具有宗教的特征,而不同形式的宗教会越来越多,并伴随着我们不断的成长。
《社会学》读书心得9
(1) 重新审视美国人的价值观,社会学概论读后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不赞同强烈的个人主义,我欣赏美国的“实际”,用“工具性能动主义”来理解。所谓“能动主义”,是指美国人倾向于对周围环境进行控制,而不是佛教徒那样被动的生活方式。所谓“工具性”,即美国社会并不追求一种高层次的或者说是“最终的”目标或价值观,相反,它追求一种非常普遍的“改善”或“进步”。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是每个成员都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工作的社会。
这样给了自己的一个深刻的反思,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定得太远太高,不现实?确实是的,有时候自己认为所谓的高瞻远瞩的目标其实只不过是好高骛远,不踏实的目标。在很多时候,在追赶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时,心里很容易产生一种浮躁的心理,不够平稳。在进步、改善这方面,我确实需要向美国人学习学习,力求每一天都有一点点进步,每一天都能改善一点点自己的不足之处。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 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被赋予了社会对它的角色期待。每个角色期待背后都有相应的角色表现。在今年端午节,我和一个好朋友,还有他的表叔一起吃饭。他表叔作为一个出来社会工作多年的前辈,指导我们大学生的'规划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他表叔跟我同学说的一句话令我颇为震惊,“你作为你家的长子,你要想下你身上肩负的是什么责任”。这句话至今萦绕耳边,时常警醒着我。有些东西随着成长,其佯装的外表该脱下就脱下。我承认,以前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没有改变,确实做得不好,我并不是电影中的周星驰,不能胡乱地做出匪而所思的动作,因为别人会因我的角色表现而判断我是一个疯子,这里也不是电影世界。这是生活,我应该现实点,做出符合我角色期待的角色表现。在家、在学校都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所处的位置,该拿出什么样的角色表现。我相信我会慢慢改变。
(3) 社会地位和结构的流动。我觉得觉得现在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风气:社会地位与金钱直接挂钩。人,生下来就不平等。在广东,很多资源,掌握在我们这一代的前一辈上,因改革开放很好掌握了赚钱的资源。试问,广东很多龙头企业董事长哪几个拥有高学历,很多都是高中学历,靠的就是一步步实践和一股勇气赚了属于自己的财富,读后感《社会学概论读后感》。一个家族企业,很好掌握各种资源:人脉资源(客户)、货源、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等。企业家们也有足够的财力使自己的后辈得到较高的教育水平,只要其后辈不是智力问题,喜欢学习,喜欢实践,身边有优秀的人才,接管前辈的生意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至于“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我怀疑了。早一段时间,进了一个工厂,和工人阶级一起工作。稍稍调查了他们的年龄和工资,有几个和我年纪差不多,有几个30几岁。工资根据你以往的工作经历商议决定,其中有个前辈,35岁,他有3个孩子,每月拿的薪水是1500,包吃住。3个孩子,先撇开教育投资不说,生活费也成问题。在工厂里和工人同吃同住,这种感觉是在写字楼里体验不到的。感到生活上的巨大差距,生活来之不易,更应好好珍惜。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孩子们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向上结构流动的机会越来越来小,创造财富的机会越来越小。或许,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教育是一条向上流动的很好的途径。但成功的只有一小部分人而已。为此,我更加坚定了知识的作用。要向上流动,先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在发展中或发展后的问题,而试图以研究的结果来找到解决的方法。但事与愿违,社会学常常能找出问题却找不到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有时看似解决了,却只是短暂的表面上的治标不治本。因为社会学到底还是以人为本,是从人的角度去了解世界上的问题。我们有信仰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根本就是在于人是有罪的人,且人是没有办法靠自己解决罪的。所以,我认为社会学只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却不能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说社会学是发现提出问题,而神学才能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社会学概论》配有网络课程,大大丰富了社会学教材的内容,对社会学教材做了广度和深度的延伸。《社会学概论》的内容体现了社会学知识点面结合的特点,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和推荐阅读书目。通过对《社会学概论》的学习,读者能够具备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社会的方法。《社会学概论》不仅适用于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还适用于党政机关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对社会学有兴趣的其他社会人士的学习。
作为社会学专业入门基础课教材,《社会学概论》秉承社会学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主旨,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突出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特色。在篇章结构上,《社会学概论》以理论发展与方法为绪论,以社会互动、社会结构与社会不平等、社会制度、社会变迁与发展为逻辑主线,通过五编十九章的内容,展示了社会学学科研究需要遵循的理论原则、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社会学逻辑发展中的不同观点,以及社会学研究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发展。
《社会学》读书心得10
本书围绕个人、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分析社会学。其中,作者首要阐述的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关注我们的行动如何塑造了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又是如何被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所塑造。在此基础上,社会学是一个动词。我们对于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差异性后果的正确评价,可以让我们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更好地塑造未来。
一、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学家通过关注背景和地位的重要性,来解答我们为什么会想我所想,为我所为。个体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着对资源的获取,也决定着能否做出切实可行的选择,即我们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我们是谁。从杜波依斯的种族研究理论可以发现:有色人种和白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肤色会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获取。相比社会强势群体,较少获得社会资源的弱势群体拥有不同的观念、行为和机会。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充分展示了美国社会权力的分布不均和社会结构的不合理,社会阶层对百姓生活的影响。社会地位的不同决定了拥有不同的物质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从而这些因素影响着个人的态度、观念、行动。例如,那些控制了阶级和地位资源的人,通常可以拥有更多不同的选择,并且更好地组织起来确保他们的意愿得以实现。乔恩威特在社会结构三层次理论中谈到:地位不同,所承担和社会期望的角色不同。同一地位结合成群体,相互联系。而制度正是为社会群体以及他们的地位和角色服务,实现某些领域的社会需要。
从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三巨头”那里,我们了解到塑造生活的动力机制,这些机制包括社会整合、劳动力与技术革新、权力与资源等因素。在极大程度上,“三巨头”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角度来进行社会学分析,他们认为可以超越或者存在于社会之外并能为人们提供认识“正在发生什么”的绝佳视角。但,强调个人行动而非社会的重要性也是非常关键的视角。社会作为实体并不存在,它是由集体观念、信仰、知识及个体行动等构成的。
当关注点转向个体及其行动时,我们就会更直接关心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社会学家彼得伯格提出“世界建构”三阶段模型——建构文化、建构自我、建构社会。这一模型认为,个体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我们创造出物质文化、认知文化和规划文化。它将我们与外在环境联系起来产生意义,但同时也会限制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和所做的选择。比如,在个体的“社会化”中,个体通过社会互动和镜中我,了解自我、经历社会化。每个人置身于不同的宏观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习得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继而塑造出个体的独特性。最后,我们分享与他人共同创造的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这种文化失去了个人的控制,成为共识的文化结果,变成了一种环境、一种社会世界、或者我们生活与其中的结构。
二、个体与社会的纽带
家庭和教育是联结个体与社会的纽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深思的是,二者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塑成了个体的选择。后现代家庭中,爱情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这些力量促成了个体对伴侣的选择。家庭的主要功能演变成了社会网络功能和个人需要功能。家庭通过传承社会地位,新家庭形成以及家庭的再生产将个人和社会网络整合在一起。我们出生时获得的社会地位,影响了我们对资源的获取。长大后我们择偶,组建新家庭,家庭关系把我们和其他人联系起来,扩大了我们的网络联系。当有新生命加入时,对整个家庭日常生活和结构也是一次重要改变。家庭是我们获得生存必要的社会和文化资源的场所,在家庭中,我们学会必要的文化技能,接受了群体价值观和规范,知道了如何进行社会互动。
根据涂尔干的观点,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要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掌握不同的技能。学校则负责为这些不同的岗位选择和培育人才,并在这一过程中教授相应的价值观以使人们共同合作。教育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和限制性影响。孩子在学校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为不同的职业筛选出最合适的学生。在现实教育体制内,社会控制、分轨制,造成差异性教育资源分配。从某种程度上,这些制度维护了社会不平等。往往大多数公办学校都教育孩子,应该接受权威,按照老师所讲内容思考,批判思考事物是不乖的表现。由此学校造就出一辈又一辈驯良的学生,使他们成为易于管理的员工。私立学校则没有那么多教条规章,学术氛围洋溢着活力,教学理念崇尚给予孩子想象力。两种教育模式的差异性后果在孩子的成长发展中逐渐现现。分轨制依然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学校以其所认为的能力相近为基础,把学生分到不同的班级。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同样的机会获得成功。孩子们带着不同的文化资源进入学校,这从一开始就影响了他们的成绩。很难想象,那些没有学到与聪明孩子相同课程的差生如何赶上来。那些被分到低级组别的孩子自尊心软弱,认为自己愚笨,从而失去了积极性,最终学业成绩差似乎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不可否认的是,学校肯定并强化了那些既有的社会差距,从而使学生社会纵向流动变得更加困难。
三、讨论与总结
作者在全书着重强调着一个观点:塑造个体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构因素就是源自我们的经济地位,并与经济资源的分配息息相关。但我们也看到,社会阶级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资源不平等,它还反应了重要的社会和文化差异。从一开始,有关社会阶级的话题就一直受到社会学家的关注。它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关系的中心问题,韦伯在论述权力和社会控制时也将其视为重点。从古至今的社会分层制度,奴隶制、等级制、种姓制以及阶级制都说明社会结构的不平等以及这种不平等对个体获得机会所产生的深厚影响。阶级不仅仅是一种外在于我们的事物,还内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形塑着我们的需求、希望和梦想。
书中P25写到:决定社会地位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的父母是谁。对此,我笔者持有不同的观点。社会学要求我们,分析问题需要退一步,全方位地看一看历史,又要再向前走近一些,关注到个体意识。欧洲中世纪,还是先赋因素为主的社会流动机制,社会阶层基本是固化的,社会流动主要是阶层内部的流动。贵族的子女还是贵族,平民的子女还是平民。我国改革开放前,六十年代家庭成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社会资源,它决定了你能否参军、能否上大学。而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家庭成分就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社会资源。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以自致因素为主的高流动率社会机制。我们确实基于自己的社会地位而继承了优势和劣势。它们可以限制某些人的机会,而给予另外一些人以权利和特权。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避开先赋因素为主的环境,从优势社会资源突破,选择更易向上流动的领域。比如:个人能力提升、努力工作、人脉关系构建等。我们所处的社会赋予了我们许多选择权利,让我们的人生和选择并不会单一的受固有文化的影响。在我们塑造自己美好人生的过程中,也在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社会学》读书心得11
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共分十章,再加上一则附论《论治学之道》。而关于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书中前后呼应的说到是“有能力从一种视角转换成另一种视角,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起对于整个社会及其组成要素的充分观照。”
请先允许我从个人理解的角度对本书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第一章总结出社会学研究的三个整体方向,并提出个体在社会维度和历史维度上的意义,强调将个人经历同社会变迁结合起来,以及透过纷繁多样的情境捕捉关联。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抨击了主流社会科学的两股主导趋向,一是“宏大理论”的夸夸其谈,二是“抽象经验主义”的边角零碎。
第四章阐释了社会科学的各种实用取向,提出问题应当来自于价值观,和一个伦理议题“人们并不总是对符合自己利益的东西感兴趣”。
第五章提出在米尔斯所处的历史时期,似乎委身科层建制中的精英们是否做出关键决策越来越成为历史变迁的源泉。
第六章阐述绝大多数经典风格的研究都介于抽象经验主义和宏大理论之间,避免内容宽泛,也要避免内容吞噬想法,并且提出梳理任何问题,必须先说清楚价值和面临的威胁,再次阐释问题来自于价值。
第七章阐述“社会学”特色就在于将某一特定特性与其他特性相关联,以求获得有关整体的概念,并强调边界的流动性以及应当专业化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不是恪守学院边界。
第八章提出社会科学所处理的问题关乎人生、历史,以及它们在社会结构中的相互交织,并且有关任何社会的意象都有其历史特定性,而历史的'相关性本身就受制于历史特定性的原则。
第九章提到理性与自由有着内在固有的关联,但并非合理性的增长会推动理性的实现。
第十章建议将注意力投向议题和困扰,让理性以民主的方式在自由社会中与世间人事紧密相关,并由此实现支撑着我们研究承诺的那些经典价值。
附论《论治学之道》,米尔斯从自己治学的角度阐释如何避免前十章中主流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学术过程中关于问题、关于方法、关于理论进行了阐述。
由于篇幅较长与记忆限制,以及限于个人理解,部分章节的梳理和内容可能会有失偏颇。
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对本人来说前四章读起来非常生涩及枯燥,但是坚持下来,就觉得接下来的章节读起来没有之前那么难,而且每个章节之间的内容其实是相互呼应的,或者说前后彼此关联且互相解释的,随着阅读的不断推进也开始反过来更能理解前四章的内容。尤其是在读到“附论:《论治学之道》”时,感觉是米尔斯从自己的学术进程解释了整本书的内容,能从他个人的治学过程中理解到他关于主流社会学两种趋向的批判原因,以及他个人如何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其中,“投身学术,既是选择一种职业生涯,也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你必须在学术工作中学会运用你的生命体验,并坚持不懈地加以审视和解释”,这两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而这也再次阐释他的观点“个人经历同社会变迁结合起来”。
此外,本章节中激发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一些方法,比如:重新梳理档案;轻松嬉戏的态度对待界定各式议题的那些词汇和短语;交互分类的习惯;考虑极端状况,思考你直接关注东西的对立面,来获得最佳洞见;有意颠倒你的比例感(微小东西想象庞大);用比较的方式把握材料;安排材料展示,会影响你的工作内容等,都让我觉得启发颇深。托德·吉特林对于这章的评价:“所有的研究生都该读读,因为它与其说是一部按部就班的说明书,不如说是学术工作这场冒险历程的备忘录。”可谓是言符其实,研究生读了本章会避免在初始接触科研或者说学术中一些基本的错误,并且学会如何梳理问题,以及问题的切入点。
当然,本书的其他十个章节对本人的启发也很大。让我意识到在未来读书和科研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而问题既不能囿于情境的细节,又不能太过宏大,要学会跳出常识。如果是社会学相关的问题应该来源于公共价值及实际意义,且纳入历史变迁的框架考虑。梳理任何问题,必须先说清楚它们蕴含的价值和面临的明显威胁,而这些价值及危险就构成了问题本身的切入角度。也就是说对于问题的梳理应该包括明确关注一系列公共议题和个人困扰,并开启对于情境与社会结构之间因果关联的研究。同时,要明白问题首先在于要证明什么,然后才是如何去证明它。
《社会学》读书心得12
社会学,一个有点冷门的学科,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为社会学中,有着奴役与自由的本质。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社会对个人的全面控制。有人把社会比作一座大监狱,它利用人渴望被群体接受的心理,来操控人的思想和行为,让再桀骜不驯的人也得回归轨道。
伯格是在社会学学科内外的广阔背景中引导着我们开始这趟旅程的。首先进入眼帘的风景是社会学学科的主要理论图景和社会学的视野,而这些可以启发并且丰富我们对日常平凡琐事的理解。伯格从人文视角出发,指出了这一学科与历史学和哲学的密切关系。
然后,这趟旅程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学的追求――"社会学的视野是放眼于人类生活的广博、开放的视野,是摆脱了束缚的视野"。
第三站我们进入了社会的微观层面,去看一看每个人是如何形成自我形象和世界观的,在这里我们发现我们的"自画像"不断在变化,因为"我们回忆过去的经历时往往反复进行新的解释。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有多少观点,他就有多少不同的人生经历".
接下来的几章"人在社会"、"社会在人"、"社会如戏" 联系甚为紧密,仿佛一串连环炮弹,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并重建着我们的三观。一番狂轰乱炸之后,心灵的世界仿佛清静了许多,社会原来这般摸样。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想想在你每次面临人生"转折点"之际,身边的人,尤其家长老师还有各种关心你的'长辈,总会嘱咐一句,要学会适应新环境。当你毕业面临就业,走向社会那天,他们更是语重心长告诫你,一定一定要适应社会。所谓的适应就是,别管社会给你事先设定了什么跑道,你只管跟着大家跑就是。千万别脱轨,千万别偏离跑道,千万别掉队。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我们想做的事、想要的东西,真是完全自发、来源于内心吗?还是说承受着法律、家庭、职业、身份带来的重重压力,只是尽力表现出人们所期望的样子?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种控制无处不在。而意识到这一点,正是脱离控制、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这本书让我们时刻保持怀疑,反思“常识”,然后才能构建自己的世界。
《社会学》读书心得13
“他是激进传统的激进纠偏者,是对社会学课程满腹牢骚的社会学家,是屡屡质疑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是既倡导个体手艺也呼吁民众行动的辩护士,是深怀绝望的乐观主义者,是充满干劲的悲观主义者。”吉特林的这段话或许是对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很好刻画。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米尔斯短暂的一生,留下的作品中,或许《社会学的想象力》最为人了解。
半个多世纪以来,米尔斯的这本《社会学的想象力》名声在外,甚至成为一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入门必读书目,但或许正如本书中文新版译者李康老师所说,“它不是面向大一新生,而是面向所有打算回顾一下自己或长或短、有深有浅、间喜间悲的社会学生涯的学人。”因此,“它不是人云亦云者所荐由零开始的入门教程,也不是半通不通者所见一切归零的解构檄文,而是将悟未悟者所鉴重整积累的反思读物。与其说它能教给你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不如说它更能提醒你什么不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如果只是将其理解为米尔斯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学主流的批判和反叛,或者认为他通过此书“确立”了一种独特社会学方法论,或许都是对本书的误读。这本书讲的更多的是我们怎样看待我们生活的世界与我们自身,这也是社会学的经典理论预设——无论它被称为结构与行动还是个人与社会。
米尔斯敏锐的观察到学术与政治间的复杂关系。哈贝马斯曾整理出来三套关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模型,即决断论、科技行政及实践论。决断论模式以政治领袖和官僚之间的截然分工为基础。具有强烈意志、有能力自行采取立场的领袖,善用具备了事实信息且受过专业训练的官僚之服务,至于公民,只能对在技术上正确地执行了的领袖之主观决定表示赞同。而在科技行政的模型里,非理性的决定乃是多余的。决策的前提在决策过程中会自行成形,并受技术可行性的支配,却对技术可行性本身没有置喙余地,政治领导于是变成了行政管理,政治参与甚至说不上是由民意来直接表达赞同,而是完全沦为接受技术上的必要。至于实践论的模型,既不怀疑就技术与实践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理性探讨的可能性,同时,进行讨论的公共领域也未消失,学术与公众意见之间进行持续的沟通,成为了一种公认的必要,进而促成政治的公共领域的组成,在这样的公共领域中,技术性的知识与方法可以和依附于传统的自我意识产生开通的互动。读后感·实践的问题可以转变成学术的问题,而这些学术的问题一旦获得厘清,又可以用学术信息的形式,回馈给具备了解能力的公共领域。在这种意义上,米尔斯的看法或可归入第三种模型。
作为韦伯著作的英文翻译者,米尔斯的这本书中时现韦伯思想的痕迹。韦伯指出“理性化与合理化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对他的生存状况有更多一般性的了解”,米尔斯同样认为现在“创造历史的`进程超出了人们根据所珍视的价值调试自身的能力”,人们无法看清自己面临的处境,深处一个“焦虑与漠然”的时代,或者说是所谓的“大众社会”,因此他们需要一种心智的品质,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分析个人所处时代的生活历程,历史以及二者的交织,理解并把握自己的境况。
而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由过去的历史塑造,那么在理解我们面临的“公共议题”时就不能忽视历史分析,借由“社会学的想象力”,即“将个人困扰与公共议题结合起来,在结构和个人、历史与传记、宏观与微观之间穿梭”,透过对历史结构中权力的分析,跳出工具理性造就的“铁笼”,重拾人类理性和自由的价值。而作为一名社会研究者,在个人生命体验与学术生活的激荡之中,反思作为一名学者的定位与志业,向人们指出那些想当然的思维危险。换言之,用米尔斯在《治学之道》文末的话来说,就是“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
《社会学》读书心得14
初读《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社会学的名著,“不明白,混乱,沉闷,”充斥着我的脑海,慢慢开始品读一回,我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读完以后,我感叹作者的内容翔实,思路清晰,临界深度。虽然我对于这些例证的研究相当不足,不过其中的关键、哲学的见解让我觉得十分有趣,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的多样性。我很佩服作者用延伸的思维观察到了人类主体的`多样性,不同学科,不同重点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现。
由于我的职业也涉及到教育,所以对于治学我也很敏感。米尔斯的总结简易而独特,他列举了的七种方式刺激社会学想象力的方法堪称经典,也同时适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当然对于文章我也有很多我不明白的地方。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凭什么就断定我们的时代是焦虑和冷漠的?我认为这只是一个人偶尔的心情?作者也没有给出一个基础描述,这样的写作容易引发读者尖锐的批评,我觉得这是一点作者不够高明的地方。
不过,细微的瑕疵在所难免,我们不能够单纯因为一点瑕疵全盘否定《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意义。《社会学的想象力》之中还是有很大内容,我们还需要慢慢揣摩,我希望更多的读者欣赏这部作品。
《社会学》读书心得15
整本书读下来,我的感受是晦涩难懂,一时间很难理解人们为什么会把这样一部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的书作为入门书籍,难道他们没考虑到社会学初学者或者是社会学知识匮乏的人的感受吗?难道他们没考虑过这样做会沉重打击社会学初学者吗?我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怀疑的态度读这本书的,这样的态度使我慢慢理解这本书被作为社会学入门书籍的原因,也使我逐渐加深对社会学的认识。
难归难,但安静地读下去也不至于什么都获得不了。从这本书中我获得了三点心得: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含义及其运用,对本书内容和结构的整体把握以及本书的现实意义。以下作简单阐述:
书籍简介与含义
这本书由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代表人物米尔斯撰写,被视为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自1959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逐渐成为全世界社会学教学中备受推崇的入门经典。在这部书中,米尔斯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自身在社会阶层的研究经验对美国社会界的成果和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进行了批判,并以此强调了社会学的想象力的重要性。
对于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定义,作者在第一章伊始就做出了解释:它“是一种特定的心智品质,这种品质能够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又会遭遇什么。”对于这一含义,我是这么理解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思维方法、思考的方式,它要求我们从历史变迁和制度矛盾的大角度来看待问题,既要能够将自己的生活模式与世界历史的进程相联系,又要能把握人与社会、人生与历史、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我们要有站在宏观立场看待问题的思维。我一度将它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而且它也确然与之雷同,即,用联系的、发展的和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仔细想想,社会学的'想象力竟然还蕴含着哲学的味道!
至于它的运用,米尔斯在书中也有所涉及,“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有能力把握历史,把握人生,也把握这两者在社会当中的关联。”“借助社会学的想象力,人们现在可以期望把握世事进展,理解自身遭遇,并视之为人生与历史在社会中的相互交织的细小节点。”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确,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运用有助于个人更理性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思考问题,使个人更有能力透过纷繁多样的情景捕捉到社会结构中的复杂观念。
对本书内容与结构的整体把握
本书结构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经典套路解读。本书共有十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是第一部分,也就是“是什么”部分,那么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论述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除此之外,作者还对写作背景进行了说明。第二章至第六章是第二部分,也就是“为什么”部分,这一部分是本书的主体部分,也是我将要重点论述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当时比较流行的几大趋势进行批判进而强调社会学的想象力的重要性。第七章至第十章是第三部分,也就是“怎么做”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怎样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和怎样研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其实按照我的构想,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完全就是多余的。从本书书名来看,我想大多数人的写作思路应该是,对社会学的想象力解释一番即可,再不济举例说明就是了。但是我们完全没想到,作者其实是在借助解释社会学的想象力对当时美国社会学界流行的几大趋势进行批判进而对社会学未来的发展做蓝图规划。不得不说,作者的格局很大,非一般人可比。
米尔斯以批判当时美国社会学界的主要成果为全书讨论的主题,也就是第二部分,作者对当时美国流行的五种趋势的批判,即作者所说的“久而成习的偏向”。这五种偏向分别是: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各种实用取向、科层制气质和各种科学哲学。下面简要说明作者对以上五种趋势的批判观点:
第一,宏大理论。“所谓‘宏大理论’,也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组合与拆解”,它“究竟只是一堆胡乱堆砌的繁文冗词,还是究竟有些深意蕴藏其间?我的答案是:确实有些干货,虽然埋藏很深,但毕竟不乏洞见。”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宏大理论的批判:对问题的分析停留在概念层面,既有以概念解释概念,理论晦涩难懂之嫌,又有以静止的观点看待社会的问题,缺乏历史观的思维,看不到社会变迁。
第二,抽象经验主义。“他们研究了抽象经验主义的问题,但对于那些问题和回答的陈述都只是囿于任意武断的认识论中那些奇怪的自行强加的限制。”“作为一门学派,它是新的;作为一种方法,它的确有待时日检验;而作为一种研究风格,它现在还在逐步扩散到更全面的‘问题领域’。”作者批判这种趋势脱离实际,忽视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而对以往的研究结果做机械堆积、增加,缺乏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各种实用取向。说实话,这一章看的是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只是作者感觉在批判:当时部分学者急于求成、贪图利益而不追求科学真谛的浮躁风气。
第四,科层制气质。“从事应用型社会研究的社会学家通常不会以‘公众’作为自己的受众。”“要界定什么是‘好的研究’,就是看它如何契合于特定的流派,因此学术上的成功往往有赖于主动接受占据支配地位的流派的信条。”这种趋势具有迎合逢迎的官僚作风,其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往往对政治迎合,丧失了自主性。
第五,各种科学哲学。“任何对于某个问题的充分解答,都将包含寻找战略干预点,即寻找据此维持或改变结构的杠杆,并对那些有能力干预却没有这么做的人做出评估。”作者批判这种趋势采用科学办法的教条模型而失去了研究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阻碍了社会学的发展。
这五种趋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脱离了社会学研究的本真——观察社会现象,研究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服务社会。它们或脱离实际,或缺乏方法论,或被其他事物束缚,总之它们已经无法真正完整地完成社会学研究的任务。作者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出手批判以指明社会学的发展道路。
本书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本书的现实意义,我想就是它对于我国社会和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米尔斯明确表示“社会科学将日渐成为我们这个文化时代的共同尺度,而社会学的想象力也将日益成为我们最需要的心智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不仅为社会学提供思维方法,也可为其他社会科学借鉴、应用,从而为其它社会学科学提供新的方法指导,推动它们的发展。
对于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美国社会学的发展问题我不敢妄言它们在中国也存在,但从中美社会学发展历史来看,相同或者是类似的问题必然会在中国发生甚或已经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扩大开放范围,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范围,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必然会出现以往没有出现的社会问题,那么,我们该怎样应对,如何做出处理措施。我想社会学的想象力一定是解决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虽然它无法提供确切的、具体的解决方法,但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能帮助解决问题的类似的案例。
【《社会学》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社会学概论读后感11-18
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07-25
《世界上最神奇的社会学定律》读后感09-02
幼儿园中班社会学会感恩优秀教案汇集01-06
历史与社会学系老师学期工作总结09-27
读书的心得05-15
读书的心得11-04
《忆读书》读书心得11-18
读书心得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