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纪事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

时间:2024-07-16 16:16: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范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洋淀纪事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范文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范文1

  《白洋淀纪事》描写的是战争时期农民们尤其是广大妇女们的生活。作者运用朴素淡雅的笔调,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丰富多彩。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村歌》,里面的姑娘双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对她的同情,更多的是对她知错能改、心胸宽广、忠于革命的顽强乐观的斗争精神的敬佩。但同样的,“小黄梨”也让我有很大的感触。因为从我的角度来看,“小黄梨”完全是“黑夜中的双眉”,没有团队意识,没有感恩之心,自私自利,不顾大局,胆小,不敢直面自己的过错,但在这里,作者并没写人们的“表里不一”而是直观地写出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朴素平淡的笔调却将农民的朴实、顽强、信任和当时战争的激烈反衬的淋漓尽致。

  这当中,还有一位“女将”——蒿儿梁女主任。这位女主任和她丈夫的生活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等级分化和战争状况。作者只是一笔勾勒了我们战士的战斗情况及生活条件,却将大把笔墨用在了描写蒿儿梁的经济情况、女主任的身份和丈夫的为人处事上,点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苦,革命者的乐观自信,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以及人们为了革命的胜利而甘愿牺牲自我的精神,而这,正是全文的主旨,是作者正义的怒吼。它们并不是什么豪情壮志的誓言,不是什么痛心疾首的悲号,就是一句句平淡的描写女主任乐观开朗坚定的家常话,却透露出了对战争的习以为常,以及人民对胜利的渴望和坚信。作者对女主任的身材、相貌描写,让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了对女主任的赞叹与崇敬!这是文章的点睛之处。

  还有一处,就是这部书的开篇与结尾都有一个“划船”的老头。当读完全文的高潮后,又在结尾部分看到这么一个“撑船”老头,虽然我并不知道前后是否是一个人,但我觉得心安了——这个好强、朴实、聪明、机智、正义甚至略有些可爱的老爷爷还活着,一瞬间,仿佛一切都没发生,可《白洋淀纪事》却没有了再多的页数。作者以唯美的笔调拉开了序幕,又以同样淡雅的笔调为《白洋淀纪事》画上了句号。虽然整部书都那么低调,可当我们随意翻开其中的任意一页,那种在刚读时从未有过的、像观看战争现场一样激烈的感觉齐齐涌上心头——这大概就是孙犁本人的特点吧。

  整部书中妇女的形象看似大致一样,其实又各具特点。在结尾部分,我仍然意犹未尽,不断想象从今以后农民的生活:这就是白洋淀吸引人的原因,它不是草草的结束了事,而是与开篇呼应,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范文2

  《白洋淀纪事》以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为背景,以轻柔的笔调,表现了战争的严酷、生活的艰难和军民的友爱,以丰富的笔触描绘了人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世界,这本书所写的是抗日时期的真实故事,是当时人民家家户户的平常故事。它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丈夫儿子的人们的感情,它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有着相同生活经历的人都会受到感动。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是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他擅用“白描”手法创作充满浪漫广义气息的.“诗化小说”。孙犁的散文秀雅隽永、朴实无华。其小说与散文用美的意境、美的人物、美的情感,展现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为了理想而浴血奋战的人们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品质。

  这里面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精彩,让人情不自禁地去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鬼子会不会攻占这里。这里有人民热切招待负伤的八路军时的嘘寒问暖,也有游击队员冲锋时嘹亮的军号;有人民被地主土豪欺压时的哀号,也有胜利时快乐的欢呼;有批判乡绅土豪时愤怒的叫喊,也有面对落后分子的认真开导……没有人描述他们,也没有人想到要去记载他们,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怡然自乐。但是,一到山河破碎,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就是这些英勇抗战的前辈,还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祖国。

  这些故事中,有两个最打动我的故事,第一个就是《吴召儿》,这篇小说中,对吴召儿这个形象的观察就只是抓住了特别打动人的几个瞬间:反扫荡开始,村长派吴召儿给“我”当向导,在兵荒马乱中她居然从容不迫地换上一件红棉袄,在爬山途中尽管危险,吴召儿却爬得很快,当一大批敌人包围了大山,吴召儿毫不犹豫地迎上去,把棉袄翻过来,她就象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羊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尽管只是几个瞬间,描写对象外在、内在的美,与作者主观感情上对美的赞赏,完全融为一体了。作者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特殊的部分,强调它,突出它,更多的提出它,用重笔描写它使它鲜明起来,凸现起来,发射亮光,照人眼目。同时在客观形象中倾注了作家的主观情感,在某种程度上,作家写人也是在写自己,达到主客体的完美融合。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范文3

  生活在安逸时代的我们对战争没有过多的认识,如今的和平生活也渐渐让我们淡忘着那些战争年代的故事。在冀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庄里,抗日的烽烟逐日蔓延,一群朴实淳厚的农民们挑起了抗日的重担。

  这个小村庄很平凡,确切说这一本书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可言,仅有一些朴实的农民兵奋斗着。也许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就义让我们难忘;又或许黄继光堵枪眼的赴汤蹈火;也有刘胡兰的15岁舍命为国家。革命需要英雄,可是革命的胜利同样需要千百万平民百姓的付出。如果说英雄们是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驱散四周的阴霾,那么觉悟的人民群众即是缓缓升起的朝阳,更是让黑暗无所循行。

  众多情节中,我一向对其中一个耿耿于怀:讲述的是一个刚刚年满15岁的小伙子,原生,在同村人秀梅的指导下走上了抗战之路的故事。在早些年原生的父亲就给原生定下了婚事,一个大他5岁的农村女子,小五。原生跟随部队一走就是好几年,秀梅成了村里的干部,其实很多妇女应对的都是这样孤寂的生活,丈夫常年在外打仗,杳无音信,那些明事理的妇女还好,觉得自我的丈夫为国家做了贡献,感到无比光荣,尽管丈夫牺牲在战场。可是总有一些顽固的.落后派不会这样认为,而原生的妻子小五就是这样一个人。战争,时间过得多快,每个人要想的,要做的,又是多么丰富啊。小五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经常和婆婆吵架,之后经常住在娘家,偶尔回家一次,就和婆婆吵架,秀梅在劝说小五时说道这样几句话:"光荣不能当饭吃、当衣穿;光荣也不能当男人,一块过日子!这得看是谁说,有的人窝窝囊囊吃上顿饱饭,穿上件衣裳就混得下去,有的人还要想到比吃饭穿衣更光荣的事!"尽管是句句在理,可是对于小五来说这些话并没有对她产生影响,还是毅然决然的和原生离了婚。其实这一故事的小插曲反映的就是封建的落后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对我国抗战的不自信,但值得庆幸的是之后我们胜利了!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也许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都是普通人,可是我们需要坚信我们在做好普通人的同时也能创造出属于自我的辉煌人生。作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我们远离了战争的烟火,那么我们更需传承白洋淀的精神,谱写出我们的青春华章!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01-04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06-02

[荐]白洋淀纪事读后感09-20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通用20篇)08-15

2022年白洋淀纪事读书心得08-23

白洋淀之旅作文04-11

北国水乡——白洋淀08-06

白洋淀的荷作文10-14

游白洋淀作文06-11

高三醒悟纪事作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