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读后感【锦集15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秦帝国》读后感

时间:2024-06-23 17:14: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大秦帝国》读后感【锦集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秦帝国》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秦帝国》读后感【锦集15篇】

《大秦帝国》读后感1

  花了一百五十个小时看完这本,收获和感想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对战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本书开篇主线故事由秦、魏“少梁之战【公元前362年】”始,至秦、项羽“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止,用了500万字讲述了这150多年的主要事迹。个人感觉其历史真实性远远比《史记》可靠,文中多处用数据对比,指出《史记》中记载的可疑性。

  “少梁之战”献公亡,孝公即位,卫鞅入秦,变法改革,可以说本书的最精彩之处就在这里,看到商鞅大刀阔斧的变法改革,看到商鞅那种“极心无二虑,大公不顾私”,完全成了“鞅粉”。商鞅变法前,秦国从建国至孝公即位近300年与诸侯国几乎隔绝,以至于诸侯国历来都讲秦国视为戎狄之邦,不屑与其来往,更有后来的“六国会盟”要瓜分秦国。

  商鞅的变法打破了这种格局,使秦国迅速强大,并跻身于战国七雄。再后来孝公死、惠文王即位,就是芈月传中的嬴驷,芈月的老公,不得已车裂了商鞅,我看到这里不痛快了好几天,我一同事看到这决定不看了[捂脸][捂脸],可想而知是多气人……商鞅死后,秦国几乎每朝均有厉害人物出现,惠文王时期的丞相张仪【纵横家】,上将军司马错;惠文王死,秦武王即位(在位五年),洛阳举鼎而死;武王死,其弟昭王即位,在位五十六年,丞相魏冉、范雎,上将军白起,比较著名的故事:和氏璧、渑池会盟和长平大战;昭襄王死,孝文王(在位一年)、庄襄王(在位三年,吕不韦从赵国救出的质子),任蔡泽【计然家,主经济发展】为相;后秦王政即位,丞相吕不韦、李斯,其间出现一大批军事人才,如蒙骜、王翦、蒙恬、王贲、李信、章邯等等。再后来六国分别在不同的'情况下相继被秦国攻占:术治亡韩、乱政亡赵、迂政亡燕、失才亡魏、分治亡楚、偏安亡齐。至此,秦王政一统华夏,废诸侯分封制、推郡县制(“焚书坑儒”就是这时候的事,儒家学派在战国一直没人用,还喜欢哔哔,说到底在那个时期真的可以用“百无一用是书生”来形容。当时秦刚统一六国,各方均不稳定,六国复辟势力蠢蠢欲动,时而生事,嬴政和李斯想快速推行郡县制,一加强中央集权,这时候的儒家坐不住了,到处游说,非要恢复诸侯分封制……不管当时儒家有没有参与六国复辟,现在想想恢复诸侯分封制也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所以始皇帝就挖了坑埋了他们儒家百十号人吧,小喽喽居多,大鱼早跑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称始皇帝;始皇帝死,二世胡亥即位,被赵高杀;后子婴即位(46天),刘邦入咸阳,子婴降刘邦......

《大秦帝国》读后感2

  读完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后,对秦帝国的崛起深深迷住了!从“山东世子不入秦”,最后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国一统华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这是一部国家的.崛起史,是一部家族奋斗史,是一部充满权谋和斗争的智慧史,是一部一统天下的血泪史!秦孝公嬴渠梁,商鞅,秦惠文王嬴驷,张仪,司马错,秦昭襄王赢稷,白起,魏冉,范雎,吕不韦,蒙恬,王翦,王贲,李斯,始皇帝赢政,每个人都在大秦的奋斗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人生之笔!本书从秦穆公开始,以辩证的方法,各种不同的视角述说了这段精彩的历史,相当于重读大秦史,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浅薄的人生经历,收获颇多!

《大秦帝国》读后感3

  《大秦帝国》六部十一篇,凡500余万字,以秦朝的兴亡生死为主线,为我们全面呈现了战国时代的万千气象,可谓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作者孙皓晖从容地驾驭了浩繁复杂的历史局面,有条不紊地抒写了150余年历史。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外交、帝王将相、思想文化、战争奇谋等等,读来如此传神。时而令人激情澎湃,时而令人悠然神往,时而令人扼腕叹息。《大秦帝国》之大,并不仅在其篇之巨,更在作者重建中华文明史的写作雄心。作者在序言中强调的“原生文明”以及秦文明对20xx余年来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在文中时时可见,皆为人不敢发之言。

  仅从这一点来说,《大秦帝国》确为一部有灵魂的杰作。书中有思想之风华。孔孟之仁政,老庄之无为,墨家之兼爱非攻,名家之名实之辩。韩非集法家法势术之大成,苏张行纵横家之捭阖,吕不弟取杂家之兼收并蓄。更有农家,道家、阴阳家等诸多涉及。这些思想,给后代以深刻的`启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历史,在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局面。

《大秦帝国》读后感4

  第一次看《大秦帝国之裂变》,读的是小说,后来发现电视剧拍的也很好,现在看来这篇小文有点肤浅,世遇知音,情感至纯,总还是欠着很多,总想再加点什么,纠结一番,还是决定不改,重发;新的思考和感悟,短短一篇容不下,为不留意犹未尽的遗憾,还是偷空再写吧。另外,歌曲推荐点开听听,真的好听。

  在我的想象中,如果从两千多年前穿越过来一个人,他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吧,宽袍长袖,束发高冠,一手握着宝剑,一手拿着书籍,一手代表着勇敢,一手代表着智慧。

  那个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的话,很大,很繁,也很有料。单一个大秦帝国,就看的人热血沸腾,思绪万千。从大秦帝国第二部之纵横开始看起,兴之所至,又搜了第一部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

  春秋战国时代,用他们自己的话讲,是一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时代,用在电视剧里常用的话讲,是“凡有血气,必有争心”的时代。所以在这样一个自由奔放、活力四射的时代发生的故事,绝对引人入胜,爱不释手。

  即是写帝国,当是君王是主角,可是看到最后,印象最深的却是辅佐君王的权臣商鞅,不过这也实在是避不开的,谁让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呢。

  好像整部书中,各层次的人都会从中学到些什么:做领导的,可以学君王之气度,之用人,之心胸,之志向,之谋略;孟子有言: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

  所以那个时代国君,都愿意招揽贤才,尊重士子,所以才有了名扬天下的稷下学宫,才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有山野里走出来的将军,有天下扬名潇洒不羁的士子,那个时代的人性,是被发挥到极致的,侠义之风、肝胆相照的知己之情,无畏的勇气,各种脑洞大开的创造力,让两千多年以后人来看,依然是忍不住的神往和敬佩。

  虽然秦王朝统一天下后短短十五年的时间就改朝换代了,这短短的十五年之前,是几百年的历史的沉淀,数十辈人的积累和努力。由弱小到强大,由积贫到富裕,其中多少艰辛,我们也只能从历史书的只言片语中体会了。秦孝公与商鞅的君臣合作,必定是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秦统一六国后的很多做法,其实在商鞅变法的时候就已经打下基础了。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话在书中出现很多次,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在长达几十年的'叙事时间里,总能看的到。每每看到这句话,不管是从谁的口中说出来的,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因为字里行间,都能感受的到全民拧成一股绳的团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争和不屈。商鞅变法的基础好,就好在这万众一心,全民皆士。没有群众基础,这规则制度定的再好,放到当时的其它国家,怕是也难以达到效果。

  故事的最后,历史的事实,商鞅以身殉法。

  看到赢驷准备对商鞅动手的那一章节,脑中总在盘旋,商君有商於的封地,有对他感恩戴德的民众,有对新法坚决拥护的朝臣,而且赢驷又非昏聩的君主,这么多的有利条件,何以就不能保全他的一条性命呢?可否结局也如范蠡一样,抽身而退,不涉政事,悠然泛舟湖海?

  虽然是这样想,可心里还是明明的知道,这只能是我美好的愿望而已。历史课上早就讲明白了,商鞅被车裂而亡。纵然明明知道结局,还是满心的不愿意,总想为他找个理由,让他继续活下去。莫说商鞅这一死,为大秦国又赢得了一段政局平稳过渡的时间,为将来大秦攻打山东六国又赢得一个出师理由,为秦民又积蓄了一腔复仇心思,等等等等,即使没有这些,又怎样呢?

  二千多年了,日月星辰在轮回,山川河流有变动,朝代不停的更迭,个人渺茫如沧海一粟,世间的种种,都在不停的变化中,唯有人的情感,其微妙,其动人,依然变化不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年以前,在美丽的河岸边,一个玲珑少年对花季少女怦然心动了,留下了诗句。而这同样的情愫心事,千年以后依然存在,所处之情景仿佛写入当事人的心中;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千年前的女子是含蓄而羞涩的,但依然勇敢的唱出了对心仪男子的喜爱之情,千百年来,有多少蕙质兰心的女儿借用了这句诗委婉的表达了爱慕之情;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两千多年前相恋男女表明心志的一句誓言,两千多年后依然是恋人情感的写照。

  或许对商君来讲,有明师鬼谷子先生对其技业的倾心相授,有明君秦孝公毫无芥蒂完全信任的倾心相托,有红颜知己白雪姑娘的生死相随,世间情感巅峰,尽皆占全了;孝公已逝,才华尽展,新法已定,与新君又无法君臣一心,当时的情况下,生又何欢,死亦何惧,如此商君,死又何憾!

  书中商鞅未对任何人明示他师承何人,但是作者后面有暗示,确是名师高徒。商君无憾,可我们感叹有惜,白雪那么深明大义又才华横溢的女子,真是从心底里叹息世上少了这么一对如松柏兰竹般品性高洁的伉俪,还有随之而去的他们满腹经纶的才华。

  历史不可逆转,最终的最终,都会被人们接受,我想,翻看大秦帝国的时候,突然就会明白人心不古这四个字的分量。

  嘉峪关再往西的地区,是苍凉广漠的。在夕阳将落时分,无边的尘土湮没在一片暮色中。远处苍茫的大山上,无边的林木覆盖着沟壑,山峰呼啸,林涛隐隐,空旷寂凉之感油然而生。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那个时代,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他们那种饱满自信,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现在的众生,还能保留多少?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桀存,不为纣亡;苏秦说,生当鲲鹏九万里,纵南海折翅,夫复何憾;一个是超世的洒脱达观之心,一个是入世的砥砺奋进之心。

  世事无常,世间有多少欢乐,就会有多少的痛苦,痛到生无可恋的时候,死也不过如此,所以惟愿我们,都能懂得,向死而生的道理。用一段很喜欢的话做结:我希望,少年有理想,壮年有担当,老年有归依;成功者有天地,失败者有退路;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天下太平。

《大秦帝国》读后感5

  今年三月有幸到西北大学学习了《周秦汉唐文明》,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兴趣,作为现在的秦人,了解自己祖先奋斗的历史、生活的足迹、经过的苦难、辉煌的成绩等,都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就这理所应当的事在知天命的时候才想到,是不是有点不敬祖先了,是不是有点忘本了,无论怎样,我还是想到了,并且行动了,还来得及。借局机关开展的读书活动,我选择了由孙皓晖先生历经十六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从公元前362年开始到公元前207年,历时156年,经过七位秦王的不懈努力,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先河。虽然秦朝只存在了十五年,但对中国文明的贡献,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不可质疑的意义。

  看《大秦帝国》,前五部给人的感觉是心潮澎湃、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无意中对祖先的奋斗史抱以无比的崇敬和骄傲,战国时期七国,唯有秦国统一了天下,就是用现在的历史价值观来评判,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谁愿自己的祖国四分五裂,谁不愿自己的祖国领土完整,同属中华民族,长期的内斗,只能是国弱民穷,那有幸福生活可言,所以民族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国强民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每个中华民族儿女的心愿。但看到第六部时,就使人心里滴血了,秦人用无数生命和鲜血造就的帝国,在秦二世短短的三年中就毁灭了,在秦法森严的国度里,一个太监赵高、一个白痴的胡亥皇帝,就将泱泱的大秦帝国葬送了,怎能不令人惋惜呢?虽然从以前的历史知识中已经知道了结果,但还是忍不住可惜的心情,看到最后真的有点看不下去,那种气愤、惋惜、鄙视、无可奈何的心情,很是折磨人,但还是想看下去,也许是替古人担忧吧。

  可以说《大秦帝国》是一部历史巨著,作者孙皓晖先生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用必要的情节将事件连惯起来,使枯燥的历史知识有了灵性,更难能可贵的是敢于挑战已成为历史定论的"暴秦"论,并对秦帝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将历史问题的争论能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这是需要勇气的。总之,这部作品是值得读的,特别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秦人,需要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正源的人们。

  关于秦政,我在上学的时候也看过有关的书籍,总之感觉秦政是残酷的,苛捐杂税太多,人民生活太苦等等,都是说些不好的,特别是焚书坑儒事件,更将秦始皇描写成残暴的皇帝。今天看了《大秦帝国》后,好像将原来的记忆推翻了,原来商鞅变法的意义那么伟大,它开创中国历史上依法治国的先河,一切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通过变法,使弱小的秦国在战国七国中居于强国。战国时,列国对秦国的看法是:民风是三代同居,男女同室,寒食恶饮,好逸恶劳;民治是悍勇好斗,不通礼法;民智是钝蛮憨愚,不知诗书。这就是秦孝公与商鞅变法的背景,弱小贫穷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这就是"求变图存",不变就要灭国,可以说是逼出来。通过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不但雪耻,而且还扩充了疆土,最终一统天下。对秦政无论有何种看法,但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其一商鞅变法在秦国实行了141年,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富裕,成为其它列国眼中的"虎狼";其二秦政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继承了秦政,反而又要批判它呢?特别是西汉时期,基本上延用了秦政,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历史的实践与历史意识的.最初分裂",并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这里就不再累赘。一个政权要推翻另一个政权,必须要找出其推翻的正当理由,那么秦政就成了这个理由的牺牲品,而大多数攻讦秦政的著作出自儒家之手,儒家与秦国的矛盾众所周知,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是显赫的,也是公众对其言可信度很高的,明白了这点,也就不难理解历史上对秦政的攻讦之词了。

  商鞅变法的思想原则,对我们现在也是很有启发的。像"法以爱民"的立法思想;"去强弱民"的立法目标原则;"使法必行"的司法原则;反对"滥仁"的司法原则;"刑无等级"的公平执法理念;"使民明知而用之"的普法思想。与"王道"形成鲜明的对比,那种"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的法则,在古老的秦帝国就已经抛弃了,但这个问题至今我们还在讨论着,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法治还是人治争论,这个问题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已经解决了,面对如此问题,我们不觉得脸红吗?依法治国,关键是执法,而执法的关键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是不是依法办事,其一是示范引领作用,对太子赢驷犯法的处理;其二是取信于民,徙木立信。只要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就会为老百姓认可和接受的。用商鞅变法的思想和原则来反思我们现在依法治国中存在问题,不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界真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学派都是在这个时代产生的,像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有些成为一门学派可能要晚些,但其基本思想已经在春秋战国时产生了,有这么多的学派,为什么秦国变法只用法家呢?秦孝公时,秦国处在战国时代,天下大势是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国并列,东周的王朝在洛阳,但对其它七个诸候国已经失去了约束力,每个诸候国只有靠自己国家实力而生存,如果你弱小,随时都有亡国的可能,而此时秦国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经常受到来自魏国、楚国的侵犯,就关中华山以东的大片土地,被魏国长期霸占,在这样的大争之势下,怎样使秦国立足于战国之列,是摆在秦孝公前面必须面对的问题,唯有一条路"求变图存",因为魏国、韩国的变法在前,已经指引了明确的方向,而且都用法家进行变法,这为秦孝公选择商鞅变法提供了参考;其二,每一种思想的运用都要与所处的时代相符,在战国时的大争之势下,怎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国家达到国强民富,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统治者优先的选择。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就不难理解秦孝公选择商鞅变法。

  当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都是自成体系的,都闪耀着灿烂的中华民族文明成果,就拿儒家思想来说,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对孔子的尊重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当统治阶级夺取天下后,需要的是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而此背景正适合于儒家的思想治理天下,因为儒家是盛世安邦之学,是修身齐家之学,是克已正身之学,要求天下庶民遵纪守法,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样在这样的天下大势下,也推崇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讲求的是个体的修炼,与儒家的治国理念相近。所以讲,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批判的继承,就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也是需要讲求方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治国理念上更需要创新,这是政治家的事情了。

  战国时期,有三对人物也想说说。第一对是庞涓与孙膑,同师同门,学的都是兵法,同效力于魏国,到头来却成为死敌;第二对是李斯与韩非子,也是同师同门,在韩非子还没来得及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的时候,就为李斯所害,小说中对韩非子的死归于本人的愚腐,宁可将自己的著作奉献于秦始皇,而不愿效力于秦国,以表示对自己国家的忠诚,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在我看来,还是李斯所害,就是按照小说的故事情节推理,李斯还是有可能救下韩非子的。归根结底还是应了洵子所说的"人性本恶"论,人一旦自私起来,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而这种自私随着个人欲望的大小不断升级,最后达到毁灭人性的地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人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自己的自私,是自己的欲望,那么能否既可成全自己的理想而不去伤害与自己有同样理想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第三对苏秦与张仪,也是同师同门,都是纵横家,苏秦效力于六国,合纵对抗秦国,张仪效力于秦国,连横破解六国的合纵,服务的主子不同,但并未影响两人的个人感情,这就是个人的品德,以才服人,以德服人,尊重对方的选择,而不影响各自才能的发挥,这何乐而不为呢?前人的教训应该为后世人吸取。

《大秦帝国》读后感6

  大秦帝国这本书看了不下六遍(电视剧没看过),不仅仅因为我是陕西人,对秦帝国的亲切感,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做企业管理咨询的朋友说,这是当年他们入行要读的第一本书,而且是教科书般的存在!全书讲述了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二世乱政亡国的一百六十余年间,秦国由弱变强,统一中国,又迅速灭亡的`故事。从书中,我们见证了秦国从一穷二白、列强环伺之下,变法图强。经过了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终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艰辛与悲壮。然而,从始皇帝建立帝国到帝国崩塌,只用了十五年。

  理据一、大秦帝国里一句话贯穿始终:“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每次听到这句话内心油然而起一股力量,如同“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如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满满色负面力量推动自己向前!

  理据二、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背后带来的是一股力量,一股精神,是老秦人团结向前,共赴国难的精神!大家都知道六号喜欢团队协助,有团队,有力量,安全。

  理据三、从商鞅到李斯,大秦帝国一直在变法,法者规矩也!有规矩有规范,不会错。

《大秦帝国》读后感7

  我陆陆续续将六部十一册《大秦帝国》看完,期间大概还看了七八本书。现凭记忆简单回顾如下:

  第一部,魏齐争霸期。

  魏国虽强,但人才流失严重,包括前期的吴起,后来的孙膑、卫鞅。魏王爱珠宝器物而不重视人才士子,是大量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吴起之楚、孙膑投齐、卫鞅入秦,可以说是魏国人才流失的典型。卫鞅原本卫国人,从学于魏国,习法家,兼兵家。卫鞅入秦后,获秦孝公信任,坚决支持并维护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大抵包括禁私斗、奖耕战、去封建、废奴隶、行郡县,将原本一盘散沙,私斗成风的秦人凝结起来。

  商鞅变法是以剥夺世族王室的权利为代价,来换取平民百姓的巨大生产力,是以变法成功后,秦人瞬间强大起来了。但商鞅也因此得罪了上层世族,包括太子傅、太子、公子虔等等贵族。变法期间,齐国借助孙膑之谋两败魏国,魏国遂衰,商鞅趁机收复秦魏边界的河西之地。秦国遂崛起!然而秦孝公英年而薨,秦惠王继位,老世族起而车裂商鞅,秦惠王趁机一举铲除老世族。

  《大秦帝国》开篇以秦孝公商鞅变法为始,以车裂商鞅为终,塑造了一个“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千古法圣影响。商鞅几乎是整部《大秦帝国》里毫无缺点的秦臣,他不但具有超凡的法家精神,还具备一定的兵将才能,一心一意为秦国崛起而奋斗,即使身死也为秦国铲除旧贵族做了铺垫。

  第二部,合纵连横期。

  秦国的`崛起,引起了山东六国的关注。洛阳苏秦、大梁张仪顺时而出,张仪相楚齐,苏秦入秦国。然而苏秦因大略不逢时,而孓然一身出咸阳,张仪也因不堪谈兵错断秦国而险遭楚国世族迫害。阴差阳错,两人均无奈退出各自阵营,再次各谋前程。苏秦说燕王,与山东六国结成合纵抗秦之势。此时张仪相秦国,提出连横破合纵之策。二人之策针锋相对,合纵松动于楚国,瓦解于燕国,终因六国龃龉而草草收场。苏秦遭刺,六国合纵瓦解;秦王绝症,张仪无奈退隐。

  这一时期,张仪樗里疾为丞相,司马错为大将军,攻取楚粮仓,韩宜阳,据巴蜀,內修经济,外破合纵,秦国进一步强盛起来。另外,本部除了苏秦张仪外,还出现了战国四公子、屈原、鲁仲连等人物,各有各的人物特点。这些人物将秦国与山东六国的关系,六国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让人更容易地知道为何六国败而秦国独胜。

  第三部,秦赵争霸期。

  秦武王在甘茂的支持下,顺利坐上王位,入洛阳举鼎而死。质于燕的赢稷母子,饱受燕将乐毅的善待,并且由白起顺利接回咸阳。魏过名士范睢遭受排挤,险些丢了性命,被秦使接入咸阳。如今秦国庙堂有秦昭襄王、宣太后芈八子、太后族弟魏冉、名士范睢已经刚刚崭露头角的军士白起。此时的秦国疆域,已经收复河西之地,吞并巴蜀,北定义渠,早早地实现了秦孝公的宏图伟业,下一步该怎么走?范睢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及时地解决了秦国庙堂目标空虚的问题。所谓远交近攻,即结好燕齐,进攻楚国三晋。山东六国里,楚国早早吞并了吴越旧地,赵国一战攻占中山国,齐国也在合纵攻秦时灭了宋国。秦国任用白起为将,宣太后摄政,魏冉为丞相,先攻破六国合纵联军,并一举攻占河内。后南下破楚,逼楚迁都。齐国助燕国平定子之之乱,并大肆劫掠燕都薊城,燕齐遂为世仇。

  燕国在燕王与乐毅的领政下,隐忍不发三十年,默默练成新军,一举下齐城七十余,齐几灭国。田单率众抵御燕国六年,最终大败燕军而复国。赵国此时也在赵武灵王提出的胡服骑射下变法图强,国力猛增,成为山东六国唯一能秦军抗衡的大国。秦赵为争形势,对峙上党多年,大战一触即发。秦国君臣上下一心,秦王亲自供应粮草,范睢谋划邦交计策,致使赵王用赵括换下廉颇,寻求与秦军速战速决。秦军秘密启用白起为将,用同等军力围困赵军数十日,赵括身死,赵军遂降。白起坑杀赵军三十万,赵国精壮全军覆没。此时范睢自伤,秦王骤然昏聩,白起被逼自杀,赵国未灭,反而被信陵君带领的合纵军战败,并退回函谷关。

  这一时期是燕军灭齐,秦赵长平大战的主要时期。战国秩序混乱,各国唯用武力服人,动荡不堪。白起乐毅廉颇等名将悉数登场,白起战无不胜,下楚国,破合纵,坑赵军,战功赫赫。乐毅也是一战灭齐,更试图以仁政化齐,堪称一代儒将。廉颇擅长防守战,与秦军对峙三年而不败。然而三将都因庙堂决策失误而或身死,或逃离。所谓强国,不仅在于兵力强盛,更要有开明稳重的庙堂。

  第四部,吕不韦执政期。

  范睢心怀忧惧,举荐蔡泽为相,南下楚国归隐而巧遇巨商吕不韦。吕不韦上赵国又遇秦国质公子赢异人,心生从政心理。遂帮助赢异人,离赵归秦。此时秦国经历了以举国之力支持的长平大战,国力财富消耗殆尽,急需快速恢复,而蔡泽吕不韦正好是农业经济能臣。吕不韦两度扶持秦国立储,嬴政少年为王,嘱吕不韦与太后共同执政。吕不韦为义商,通晓王道,吕不韦新政初见成效。少年嬴政结识蒙恬王翦,交谊甚欢,蒙恬南下苍山结识荀子师徒,劝李斯入秦。适逢太后嫪毐之乱,吕不韦与嬴政联手平乱。终因政见不同,嬴政加冠后以强硬手段,逼迫吕不韦自杀。

  这一时期,属于秦国大战后的恢复期,并且两代秦王短寿早亡,是以急需吕不韦这种善于处理繁杂事务的商人使秦国步入正轨。吕不韦新政,在行秦法百余年的秦国衰弱期,焕发新的生命力。秦国关中以及巴蜀两地,渐渐富庶起来,成为秦国大争天下的后备仓。

  第五部,秦灭六国期。

  嬴政亲政后,任用王绾为丞相、李斯为长史、王翦为大将军,其他如蒙恬蒙毅、顿弱姚贾、王贲赵佗等等文臣武将,庙堂人才济济一堂。水工郑国于艰难干旱时期,与李斯一同开出郑国渠,滋养灌溉秦川之地,使秦人度过天灾,并且再度增强了秦国大出天下的实力。紧接着,紧锣密鼓地灭国大战开始了,先由嬴腾率偏师一战灭韩。其后由王翦率主力大军与赵国决战,赵国任用李牧为将。李牧久与匈奴作战,与秦军抗争中不落下风,并且两败秦军。此后,顿弱使离间计,赵国奸臣郭开诛杀李牧,赵军遂连连败退,邯郸破而走代地,赵亡而代立。于是,王翦屯兵秦燕边境,王贲南下平定韩世族反叛势力。

  王贲五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下楚国十城,震慑楚军不敢北上救援。于是,王贲引水灌大梁,大梁城破,魏国亡。同期,燕太子丹与荆轲谋,以献地称臣为由,刺杀秦王嬴政,荆轲死而秦王怒。王翦大军,迅速北上作战,包围薊城,切断燕代联系,薊城破而燕王喜逃往辽东。后由王贲先大军攻破辽东掳燕王喜,后回军攻代,俘代王嘉,山东六国唯余楚齐。嬴政弃王翦谋而用李信,为项燕所败,战死兵士二十万,秦廷震慑。嬴政遂复迎王翦,以为大将军,率军六十万与楚项燕对垒决战。两军相持,楚军內廷先乱,王翦趁机歼灭项燕主力,浩浩荡荡地吞并楚国。并且继续深入越地,做好了长期屯兵南越的谋划,秦王许之。最后只剩下齐国,王贲率军压境,齐王不战而降。如此,六国皆灭,天下一统于秦。

  秦统一天下,使秦法行于天下,行郡县,造文字,统一度量衡,兵器车马规范化,北击匈奴,南抚夷越,修长城,巡天下。然而秦国以法家治天下,六国复辟势力与儒家士子暗潮涌动,试图重新建立诸侯分封制,始皇帝不齿,遂焚书坑儒,禁天下私议秦政者。始皇帝崩于大巡狩途中。

  第六部,帝国衰灭期。

  始皇帝崩,赵高与李斯合谋,逼扶苏自杀,囚禁蒙恬蒙毅,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赵高野心勃勃,胡亥懵懂无知,李斯大才难以施展,一系列的政变发生。屠戮皇族后裔,诛灭三公九卿,李斯亦不免,发黔首修骊山陵,建阿房宫,百姓苦之。陈胜吴广一挥而天下应,六国复辟势力涌起,以楚军势力最大。秦将章邯王离率军扑灭农民作乱,旧赵复辟势力,终因庙堂昏聩无援,而不敌项羽军。赵高弄权,弑胡亥,始皇帝族弟子婴,诛灭赵高,称秦王。刘邦入咸阳,秦王子婴降。刘邦宽厚机变,项羽残暴寡断,多次屠城烧杀劫掠。项羽入咸阳,杀子婴及其子嗣,劫掠咸阳,坏始皇帝陵,烧阿房宫,火三月不绝。

  整部《大秦帝国》读下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强大的毅力。一路读来,跟着秦国由弱变强,体验战国策士风采,历经举国之战的浩瀚。对秦国,以及先秦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尽管作者语言单一,人物形象大多偏正面介绍,而弱化负面人格。先入为主,人物内心独白过多,根据历史事件主观臆测人物心理活动。然不失为一部可读的历史长篇小说!

《大秦帝国》读后感8

  放暑假前,佳欣姐姐送了我一整套孙皓晖著的《大秦帝国》书籍。这套书总共有六部,十七本书,一本比一本厚,约五百万字左右。我曾看过《历史漫画》《上下五千年》等历史书,可从来没像《大秦帝国》这样规模如此之大的。我怀揣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翻开了这套历史小说的第一部————《黑色裂变》。

  故事的开头就让我热血沸腾:秦魏河西大战,秦国节节败退,丢失了国家最重要的屏障———函谷关。此时新君秦孝公即位,他断了自己一根手指,在石头上写下了“国耻”两个血字,誓要收复失地并变法图强。他发布了一道“求贤令”,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苍天不负有心人,一代奇才卫鞅入秦,为秦孝公讲述“霸道”,并阐述了自己的变法主张。两人谈得十分投机,秦孝公便任命卫鞅全权负责变法,他对田制、官制、徭役制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秦国国力蒸蒸日上。

  卫鞅变法后,大秦不仅收复了曾经的失地,还抗击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山东六国,卫鞅被封为商君。眼看秦国将要一跃而起,进入天下强国的行列了,只可惜秦孝公这位励精图治的君主没有看到这一天,就早早地去世了,卫鞅也被反对变法的老世族们车裂了。但新君秦惠文王保留了卫鞅的新法,使秦国的强大没有成为昙花一现。

  后来,这部小说又生动地描写了苏秦合纵、张仪连横、秦赵长平之战、吕不韦弃商从政等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直到秦国一统天下,又再次土崩瓦解。

  当然,《大秦帝国》并不是只有这些纯粹的历史剧情,更多的是为我们展现了那段磅礴历史的百科全书。从卫鞅变法的宗旨内容、白起的战事分析、苏秦张仪的'纵横之道,到秦始皇的大一统事业,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井田制等,为我们揭示了这段历史的详细细节,让我感觉这分明是一部十分完善的“历史小说教科书”。

  孙皓晖在《大秦帝国》中的写作手法也令人心醉。无论是不同人物的说话风格,还是每个人物心中的一念一想,他都给刻画得淋漓尽致,读后感将一位位当世豪杰都描写得活灵活现,让这些尘封许久的历史不再枯燥无味,反而让我们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我们为秦国的逐步崛起、强大而兴奋,为山东六国的不断没落、灭亡而惋惜。

  《大秦帝国》如此引人入胜,我也花费了将近整个假期去咀嚼消化,细细品味。而作者孙皓晖为写这部书,从43岁到59岁,整整十六年,他将自己生命中最珍贵、最年富力强的时光奉献给了这部书。感谢孙皓晖写下了这部宏大的历史巨著,不仅让大秦帝国的文化精神在世人面前得到应有的辉煌展现,而且也让我的阅读境界提升了一个层次,更上了一层楼!

《大秦帝国》读后感9

  暑假里,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读了《大秦帝国之铁血文明》。这本书讲的是嬴政继位后,在王绾、李斯、蒙括、王翦等人的帮助下,用十年的.时间,一统六国,创立了秦朝。

  读完了这本书,有一个问题一直回响在耳畔:为什么秦国可以在十年内一统六国?想秦献公时,秦国是七大战国中最弱的一个国家。是因为卫鞅变法吗?秦国卫鞅变法被称为“天下最彻底的变法”。可其他国家也都变过法,为什么不是六国灭秦,而是秦灭六国呢?是秦实力强吗?是秦国军力、人力、财力是当时列国之首位,可六国军力、人力、财力加在一起可以和秦国媲美,甚至超过秦国。是秦国人才多吗?确实,王翦、王绾、李斯、蒙括是天下有名的大才。可赵国李牧、庞媛、燕国荆轲、楚国项燕都是可以和他们相提并论的人物。我为这个问题陷入了沉思。

  于是,我带着问题,反复读了几遍,终于,我确定了问题的答案。

  秦国是个整体,团结一心,而六国是六个势力,互相勾心斗角;秦国的王绾、李斯、蒙括、王翦得到了秦王重用,而其余六国大将并没有得到君主的重用,无法全力应战。秦国成功的关键是秦国的变法。卫鞅曾说:“大争之世,要善变,变者存,不变者亡。”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没有变化,人类就不会从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直至现代社会;没有变化,也不会有从石器到冷兵器的转变,更不会有今日科技的发达。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大争之世就是现在,对我们来说的“变”,就是改变学习方法,努力学习,长大成为新一代的国家建设者。

《大秦帝国》读后感10

  至上周末,由孙皓晖撰写的十一册大型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经过我一段时间的精心阅读,总算是读完了。这部历史小说篇幅很长,写的也很“专业”,读起来有一种不愿松手的感觉,很好!

  通读这部书,对我来说增长了很多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对春秋战国这段历史有了点概括性的了解,当然要想更深入、更多地了解那段历史,还需要再精心的研读,同时还要读更多的关于这段历史的史书才行。当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希望还能重新阅读这部历史小说。通过第一遍的通读,我想谈谈我对“大秦帝国”这段历史的一些感触。

  本部书是从秦国和赵国的一场惨烈的战争开始的,在这场战争中秦孝公的父亲也就是很有才能的秦献公战死,随之秦孝公继位。在秦国的历史上,秦孝公可堪称是一代绝世英才,他继位后针对秦国当时的情况,随时都有被河东六国瓜分的危险,为了强大自己,首先就颁布了“求贤令”,继而才有了商鞅入秦,由于秦孝公的英明和伟大,商鞅从“徙木立信”,进行翻天覆地的国内大改革,从而确立了“法家”在秦国的.历史地位。正是由于商鞅的变法,才使得秦国的日益强盛,国政清明,国民拥戴,人才辈出,国土面积也逐步增大。自秦孝公开始,经过一百多年,七代国王的艰苦奋斗,最终在嬴政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一统天下,确实是功业卓著、伟业长存。

  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七代君王中可以说有才干的主要是秦孝公、秦惠文王(嬴驷)、秦昭王(嬴稷)和秦始皇(嬴政)他们四个了,其他的三个都是短命或者是没有多大的建树,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多大建树在任期间又短,所以才造就了秦帝国的建立,所以秦帝国是一个伟大的帝国,这几代君王也是能创建伟业的君王,是一代代“伟人”。

  秦帝国的历史也有一些让人唏嘘的事情发生:有建立了法治国家根基的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被秦惠文王“五马分尸”、有坚持三年,最终取得“长平大战”胜利,拥有战功赫赫的白起被秦昭王赐死、也有为稳定朝夕不保的秦国,而立下举世功业的功臣吕不韦只因在政见上与国王不同而被嬴政所杀。等等这些让人扼腕的事情发生,有种“谢磨杀驴”的感觉。但最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是太监赵高和丞相李斯这两个人了。赵高一生是最忠于秦始皇的一个人,在陪伴秦始皇的一生中,他帮助秦始皇做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是一个无以复加的大“忠臣”,可为什么在秦始皇死了之后,却变成了一个似乎是对秦始皇“刻骨仇恨”的一个人?先是杀了皇长子扶苏,继而是以一种变态的手法杀死了所有的皇子和公主,之后又是承担秦国脊梁的文武干臣,把一个“脑残”的最小的一个皇子胡亥扶上了皇位,最终这个秦二世也被赵高杀了。在民生凋敝的情况下,还大肆兴建阿房宫,搜刮民财,搞得刚建立的秦帝国民不聊生,最终是逼着“人民”揭竿起义,一举灭亡了这个赢世家族多少代辛辛苦苦建立起来“帝王国”!其人性是何等的残暴和不可思议!

  还有一个就是丞相李斯了。在秦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可以说李斯是一个享有“丰功伟绩”的一个大人物,他为秦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无可比拟的功劳,于蒙恬等守边大将也是终生的同盟者和最好的朋友,可为什么在秦始皇死后,李斯却能模仿嬴政的笔迹,下诏杀害这些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们,简直是不可思议,正是因为他的“私心”和性格上的缺点,最终被赵高不单是灭了“三族”,还以最残忍的五种刑罚杀死了他。这么一个功盖千秋的伟大人物,最终竟然能做出这些不可想象的事情,亡了大秦帝国,也以最羞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以说是最有应得。

  总体来说秦朝的历史是一部奋斗的历史,秦朝因为有了“焚书坑儒”,就被后来的儒家宣传为秦朝是一个暴君统治的政权,这是一种严重的偏见,是对历史的一个错误的认识,应该加以改正。自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的功劳还是很大的,其中大家都知道的摈弃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规矩、修建“高速公路”、整治河流等等等等,其中很多的事情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伟大作用,这是谁也抹不去的成绩。

  秦朝的成功有一大经验可以记取,那就是“变法图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改革开放”,只有不断的、彻底的改革,才能实现“富民强国”。秦朝失败的一大教训就是“用人不察”!由于秦始皇没有在用人上仔细盘旋,没有深入地考察“人心所向”,轻视了“接班人”的培养,最终被小人篡夺权利,导致整个多少代君王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毁于一旦,可以说是“前功尽弃”,可惜可惜也!

  看懂历史,服务当前,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他可以正身修行。帮助我们看懂社会,看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适应社会。同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就应该从历史的教训和经验中获得一些什么,理解和体会一些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吗?

《大秦帝国》读后感11

  经史合参,作者很诙谐地还原了春秋战国的历史实况,循循善诱,读之,犹如一次真实版的《寻秦记》。

  出于对秦汉历史的偏爱,大部分关于这段历史的影视作品、小说书籍、经史子集都会读些。前段时间才看完《大秦帝国》之裂变和纵横,“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很有感触。大秦帝国,野蛮生长,跟着作者幽默的.笔调,再次走近大秦,对宗法文化、礼乐制度、高度集权的郡县制、人力资源理念等,很佩服其独特的视觉和见解;对人心人性剖析,也极为到位。也对夫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流离失所有更深的认识,“八佾舞于庭”、“知其不可而为之”等不再是简单的语句。

  历史不为师,历史还在不断重演,没有切肤之痛,历史极其遥远。

《大秦帝国》读后感12

  《大秦帝国》共有六卷十一册,我刚读完第一册,就不禁要来写写它!

  这本书为我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在这本书里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心胸狭窄的庞涓、忍辱负重的秦王、雄才大略的卫央……

  本书在开头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场秦魏之间惊心动魄的争地之战。此战结束后,秦王因身负重伤,临终之时立太子为王,手握兵权的秦王庶子赤心为兄。秦王上任之后,在甘龙等人的帮助下,励精图治,广招贤才,又在景监、秦庶子的`帮助下化解了山东六国瓜分大秦的危机,平定了西狄之乱。

  而在魏相府之中,一名当时还默默无闻的中书令正在工作着,他的名字叫卫央,也称商央。而此时的魏相素以识人之能著称,终于发现了卫央的才能,亦知其之才远在己之上。遂向魏王极力举荐,然魏王终日与狐姬取乐,不听其忠言。后魏相于病危临终之时,再次向魏王举荐,魏王不听,魏相急了,又向魏王建议:“陛下若不用他,便杀了他,以绝后患!”魏王却只当他是病危胡言,继续不听。庞涓却知魏相有识人之才,派人去试探卫央,觉其有旷世奇才,遂命其为魏相守墓三年,期满后到他那儿当军务司马。但卫央却不愿再与魏朝中的小人们同流合污。后偶遇白氏女白雪,又得秦王之《招贤令》,即与白雪同至秦。与此同时,秦王恰遇百里溪之后,此老向秦王举荐卫央。此后,秦王与卫央畅谈三日三夜,任其为相。卫央为相,即立威信,南门立木,斩秦三大族之白族,推行新法,却遭墨家误解。秦王只身入关,终为墨子所理解,决定助其大业!

  读了这本书,我想也许对我今后的生活有所改变吧。因为我的志愿是投身商业,而商战决不亚于兵战!老板也决不比帝王好当!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领导人应有的才能与品行,如秦王,为民操劳,少有安寝,励精图治,广收贤才,终创盛世!以及谋略如卫央,为取百姓信任,南门立木,斩杀白族,岂不与商战如出一辙?如此种种,令我受益匪浅!亦对此书爱不释手。

  读《大秦帝国》才刚开卷,我有更多的期待,我想等我全部读完,一定有非常非常多的惊喜吧!

《大秦帝国》读后感13

  秦孝公即位之时,秦国面临亡国之患,如何生存下去,如何由弱变强成了秦孝公面临的最大问题。走父辈的老路亡国无疑,不走老路,只有求变。所以秦孝公发求贤诏以明志,借周国之财以招贤。举国委任,析心刨肝以用才。正是这种痛彻骨髓的忧患意识和坚持变法的坚定决心才成就了秦国,成就了商鞅。

  国家之争,企业之争,就是人才之争,由古到今,得人才者得天下。如果秦孝公只看见商鞅从卫国到了魏国,又从魏国到了秦国,心存芥蒂,弃而不用;又或者经过询问得知商鞅只做过中庶子而不敢用,何来后来的'强秦。所以,作为一个开明的领导,应该唯才是举,而不是论资历,论职位。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才,兴国兴企。

  

《大秦帝国》读后感14

  六部十一册的《大秦帝国》,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才读完。史诗般的叙事方式,再现秦帝国的建立过程,再现乱世中出现的各个鲜活的人物,通读完成,掩卷沉思,感慨最多的是为什么是秦统一了六国,而又是为什么秦生的灿烂,消失的迅速而悲情。始皇帝后,二世而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秦朝统一六国的功绩,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废诸侯制推行郡县制都是伟大的壮举,开创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千古一帝”的称号,秦始皇足能担起,那又是为什么战国七雄中是秦来完成统一六国的历史重任呢?

  本书从战国初期,六国谋秦开始,这个阶段的秦国,充分体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无奈,其余六国都看不起秦,说他是蛮荒之地,野蛮不开化,落后贫穷活该挨打。他们曾多次会盟共同攻秦,继而瓜分秦国。秦原为狄戎部,因救周王驾有功而分封,多年来因为弱小,因为落后,被魏国、赵国、齐国等强国死死封在函谷关外。此时的秦王是刚过弱冠之年即位不久的秦孝公。

  面对六国分秦的夹击,年轻的秦孝公视为国难国耻,断指书写“国耻”二字。那么落后要挨打,怎么面对六国迎面而来的棍棒夹击呢。历史给了他机遇,让他成为秦国开始强大起来的希望。果然他也不负众望,面对一片乱摊子开始了韬光养晦,奋起富强国家之路。这时商鞅的出现推动了秦国的发展。对于商鞅本人,历史上也是多种观点评说。对于当时的秦国,商鞅看似不近人情的暴政,(把灰倒在路上就要割鼻子,以后乱扔垃圾得摸摸鼻子在不在,吓人呐!)更能够让秦人具凝聚力。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实行连坐,(有背历史课文的感觉了),连坐制度,株连九族成为封建社会常用的手段。从孝公起至惠文王至孝昭王(电视剧中芈月的儿子,其实那个电视剧百分之八十在瞎编)都是勤勉的帝王,文武双全不说,都能够和百姓一起吃苦,熟悉民生民情,毫无帝王的架子。那么同时期的其他战国呢,王都在享乐,权臣都在争斗,自己把自己国力消弱了。这个时候的秦,上下一心,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下,变得国富民强,再加上天才辈出,张仪,白起,魏冉,包括宣太后,秦从荒蛮弱小强大起来。

  六国突然发现他们最看不起的秦成为了虎狼之秦,这个时候,又开始联合起来攻打。这就出现了历史上又名的合纵,连横。在我看来合纵的失败是必然的,小时候看到苏秦挂六国相印这一段,觉得苏秦太牛了,天才啊。实际上这六国的相印异常沉重,因为他的连横屡遭失败,而这失败是必然的。俗话说的好,合伙的买卖不好干,何况六个国家一起攻秦,怎会一心,由于种种原因,多次的合纵连连失败,只有一次平原君的小胜。等六国还在看不起这个落后的国家时,崛起的秦国又让他们觉得危险的,群起而攻之。真是落后要挨打,强大了也要挨打。

  就这样秦王国一直处于其他六国的群起而攻之中。经过多年的连横合纵,秦国也一度陷入了低迷期,这是嬴政的父亲和祖父时期,这俩人实力是最弱的。而秦到了嬴政手里时,秦出现了空前强大的场面。吕不韦,李斯,王翦,王贲,蒙恬,蒙毅......一连串闪亮的名字推动了大秦向着帝国迈进。细读历史,对这个人人谈之色变的残暴秦始皇,又有了全新认识,他勤奋远超常人,且知人善任,内强国力,外拓疆土。而其他六国在干什么——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华夏诸国大一统已经成为了趋势,而秦注定成为这个统一大业的推动者。废除诸侯,推动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开始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实际意义的大一统。而焚书坑儒的行为,则是因为当时的儒家学说为始皇帝所不喜,于是有了坑杀儒生和焚毁儒家经典的行为,孰是孰非早已消逝在滚滚红尘中。

  悲剧的是,秦帝国没有延续辉煌,始皇帝多年来勤于治国,对身后事没有做出相应的安排,因为没有立皇后而导致嫡庶不分未早立太子,而使胡亥上位有了可乘之机。而丞相李斯的一时错念,赵高小人得势,使得灿烂的帝国轰然倒塌。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功臣俱被迫害,嬴氏皇族无论公子、公主俱遭受酷刑惨死,赵高应为小人得志第一人,所犯罪行罄竹难书,导致当时的华夏大地哀鸿遍野,血流成河。不知道与其共谋害复苏和蒙恬夺权的李斯丞相,遭受五刑灭三族腰斩而死的那一刻,内心是怎样的悲苦。读到这里真是庆幸没有生在那个人如蝼蚁的年代啊!大秦帝国人才辈出,后期出现的项羽除了残暴,战斗力和秦国大将绝不在一个段位。

  《大秦帝国》甄别大量的历史记载,将秦从弱小到强盛到吞并六国,到轰然倒塌的全过程进行的进行了梳理,塑造了大量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喜爱历史的读者值得一读。

《大秦帝国》读后感15

  三、战争与名士

  战国以前,战争是那么地单纯。也许人类的心思还没有进化到使用诈术的地步。

  很简单,完全拼实力。在辽阔的原上,两军各据一方,只待准备就绪,一声令下,两军蹙兮生死决。

  于是,他们努力在练兵,努力在装备,努力在人心。无论是孙武还是司马穰且,他们都是那么单纯。

  他们以为,打仗,就是这么回事。寻求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

  发生了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那场战争的谋略者是孙膑,一个后天的残疾,一个知兵不知人的不世奇才。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那漂亮的一击,让当时的人们惊愕;而后来又一次以少胜多的马陵之战,竟以相同的方式,用心理战的方法,使那个不可一世的魏国上将军、他的老伙伴老仇人,命归黄泉。这场精心策划的战争,让时人惊觉:原来,仗,也可以这么打!原来,得到一个军事人才,可以抵得上一个军队!

  于是,诸国就在加强军事力量的同时,积极寻觅作战人才。

  战场需要人才,兵家名士便应运而生。战国是兵家名士的天堂,在那里,打仗,是多么寻常的一件事儿,他们便有了肆意发挥所长的空间。一个兵家名士的得到与失去,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

  念往昔,魏文侯任用吴起,夺得秦河西三百里地,成为战国初年的霸主;而魏惠王错失商鞅致使商鞅入秦,在秦国厉兵秣马,最终以诈术轻松夺回河西之地。战争,在商鞅的手里,仿若成了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他不损兵折将便将那个金镶玉的草包公子耍得团团转。于是,他成功了,秦国成功了。

  虽是礼崩乐坏,但时人心中仍有疑惑,那样作战,是否太不厚道?那样作战,是否违背了一个人的做人原则?

  兵家说:兵不厌诈。军谶中说:百战百胜,其国必败。胜利,分很多种。在战国之时,作战的过于频繁,倘若次次以国力相拼,倾举国之力,即便百战百胜,国家已是残破不堪。只要以最少的牺牲换来最大的胜利,保得国家基本,个人的区区浮名,又有何计较之处?自身声誉是小,可舍弃道德束缚却能省却本国数以万计的兄弟的性命,何乐而不为?那样,是以最小的投资,做最成功的事。

  于是,一场由兵家名士发起,渐渐弥漫中国历史的作战方式的改革便拉开了帷幕。

  战国名将都知道了,作战,除非国之危亡,否则,要记得保存实力。他们也都知道了,只要能取得胜利,坑蒙拐骗,无人会置喙。

  保存实力的个中高手当属赵国大将李牧。赵国邻接匈奴,屡受其犯,李牧当任,一代名将并未整装杀去,而是发展边疆贸易,搜集匈奴情报,待得匈奴来袭,闭关不发。如此数年,匈奴虽未被击退,但也未得到便宜。待得时机成熟,他一击便中,使匈奴在数十年中无力再犯。他投入了极少的兵力,既发展了边关经济,又以逸待劳,保存了赵军实力。

  而秦将司马错则是以作战奇诡著称于世。变法后的秦国,令中原六国忌惮的,便是在司马错率领下那神出鬼没的黑色铁骑。作为司马穰且的后代,他承袭家学中的精华,吸收当世兵家知识,配以自我的天赋,在惠文公放手治理内政之时,做了多次奇袭。先是悄无声息地攻下巴蜀,接着直取楚国房陵,再折回得到韩国益阳,赵国晋阳……一系列举措,一气呵成,在敌人还没有回过神来之时,他已迅速撤离。他将“兵贵神速”与用兵神秘贯彻得通透,以快制敌,以快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并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神哉!司马错。

  作战,不仅仅是狭义的两军对战,外交的战场也是硝烟四起。于是,纵横家横空出世。

  论起“兵不厌诈”四个大字,张仪可是首推行业翘楚。齐国动乱,秦国欲乘机攻齐,但要横越中原,路途遥远,又恐楚国偷袭,为与缔结联盟,张仪蛊惑楚怀王,欲以六百里秦地赠楚,使楚国与齐国断交。昏聩的怀王果然与齐国断交。可六百里秦地倏忽缩水变成六里,怀王大呼上当却已无法挽回破裂的齐楚关系。张仪晃了一招虚实之术,便耍了一个国家。在如今,我们不敢苟同他的做法,但他的确成功了,不是吗?

  相仿的策略,在张仪手里便可以玩转一个老牌大国,而在齐湣王手里,却玩得凄凄惨惨,国破家亡。齐湣王自诩天降神才,在六国联军攻秦之际,自率军队,前往攻打各国均馋涎的宋国那块肥肉。他攻打宋国是成功了,但却激怒了其他诸国。肥肉已然到口边,但喉咙被掐住,他却咽不下去,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煮熟的鸭子插着翅膀扑棱棱飞走,并且隐忍多时的老仇家燕国,在此时由乐毅领兵,会同其他各诸侯国,一举攻下惹得天怒人怨齐国。可怜的齐湣王,画虎不成反类犬,不单没得利,反而赔上了整个国家。

  由此看出,玩弄战术可以,可切莫忘记掂掂斤两,审时度势一番呵!

  白起毋庸置疑是一代名将,他的作战计划亦不可谓不高,但是,撇不开“长平之战”阴影的我,无法心平气和地去挖掘他的战术高明之处。

  战国之时,战役不知凡几,撇开伤心惨目,有如是焉的“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之感慨,单看战国名将的作战风格与方法,我们不得不感叹,纵横古今中外,哪里还能找得到如此齐全的战法策略?哪里还能发掘到如此精彩的用兵之道?哪里还能寻得如此人才济济于一堂的胜景?

  四、流亡乱世的文化

  春秋时期,周室强盛,周公制定礼乐规定,天下莫不遵循。后周室式微,礼崩乐坏,瓦釜金鸣,大雅入王侯,小雅进市井,更无论敛葬仪仗。而战国中期,周室已名存实亡,诸侯公然称王,六国尊王的闹剧刚落幕,齐魏相王又登上舞台……乱世,让一切变了调。

  而文化,在乱世之中流亡,可它不同于可怜的李太白,也不同于失意的苏东坡,它的流亡之徒,似乎还挺惬意。

  乱世,自由乱世的文化,乱世的.文化,自有其发展的方式。并且,在这人才极缺的年代里,芸芸众生,为了生存,为了理想,为了名利,他们历经苦难为它——文化,铺展康庄大道。

  1. 楚辞

  文化流亡于乱世,它碰上了屈原,成就了不朽的楚辞。

  提起战国,我们最先想到的,自是沉了江的屈原,想到了屈原,就想到了他的楚辞。若说楚辞是屈原的一部分,莫若说屈原是楚辞的一部分。屈原,就像一个迷路的小孩,不小心捡到了一件稀世珍宝,于是,荆楚之地便到处吟哦着那令人迷醉的曲子。屈原,便在楚辞的吟哦中缓缓起舞,舞出他的忠、他的义、他的烈、他的忧伤、他的无奈。硝烟、战火,一切都在此处褪色。喜欢楚辞的韵调,它可以是暖暖的,软软的,仿若吴越多情的姑娘,就连忧伤与抱怨,也是那么宛转,它可以在忧愁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它也可以在抱怨中“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它可以是激昂的,奔放的,怒问苍天,难诘神鬼。它可以一问三千里“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地万物,阴阳盛衰,无一不包,它也可以撕心裂肺地呐喊“魂兮归来!”……楚辞,在屈原的胸臆发出,变得不朽,而屈原,也因着楚辞不朽。

  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亦好辞赋,但他们终其一生没有超越屈原的高峰,后之来者,莫有出其左右。

  2.诸子学说

  纷扰乱世,文化在其中跌跌撞撞。他碰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学说。

  大家都说,乱世里容不下儒家的“王道”思想,但是,偏偏就在这个不需要儒家插手的时代里,出了孟子,出了荀子。孟子,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代大儒,儒家学说的真正完善者。他四处游说,在绝望中希望着,希望着他的“仁者无敌”,他在劝告着别人莫缘木求鱼,可他,却是真正在缘木求鱼。他不若孔子般温煦,因为在没有儒家立足的世上,他需要以激越、不屈来维护儒家飘摇的局势。他在挣扎着,但却是天下间最高傲的挣扎者:他坚信儒家的至高无上,睥睨百家,他坚信“王道”思想,直指当世的诸侯王。若论当世风采,谁也不能忽视这位在庙堂之上妙词训荐君王的大胆儒士。风沙,马蹄,硝烟,他和他的《孟子》矗立在那交错的时空里,巍峨而又不屈。

  一个时期能集一家学说之大成者,有一已是非同凡响,而在这不适合儒家生长的土地上,居然长出了芝兰玉树。荀子,另一位旷世大儒,相较于孟子高傲而又惬意的挣扎,他的命途,却是坎坷流离。但偏偏,他碰上了自己。到如今无人得知他的师承,只知,他在稷下学宫里学成。也许,稷下学宫里驳杂的思想,给了他较孟子更宽阔的知识层面,他与孟子虽同为儒家,但所持观点却不尽相同。他秉持着“人性本恶”之论点,多少有些法家思想含于内,这也是为何一个大儒家,教出了两位法家名士韩非与李斯了。终于有一天,两大儒士在稷下学宫相遇。年过半百而又高傲的孟子,与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的荀子,在关于不朽的话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言辞犀利,使得辗转与君王之间的孟子也无可奈何。一举成名,他成了稷下学宫的祭酒。但命运之神没有那么仁慈。齐湣王即位,他几经辗转于楚地兰陵与稷下学宫之间,最终客死兰陵。如今的我们,仍在诵读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缅怀着这儒家大士。

  儒家以德治国不是乱世的治世之典,而法家“以”法治国却成了乱世之中各个君王寻求的富国强兵之道。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使战国初年魏国居首;而吴起在楚国变法,使楚国当时一改靡靡之气。至此,战国之人意识到,变法,是富国图强的有效途径。此后,便是商鞅入秦申不害至韩,各谋变法之道。商鞅重法而申不害尊术,秦韩两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然而申不害的变法未能彻底,本来蓬勃发展的韩国新气象转瞬夭折于战火之中。韩昭侯、申不害同时辞世,韩国变法以失败告终。他的失败,许是说明了,“术”之为本,过于虚幻,君主以手段控制、驾驭臣下而非尊重,非坦诚,毕竟不可为。然而商鞅成功了,那个严峻冷酷的男子,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以凡事据法以行的要求,带出了崭新的、充满朝气的秦国。秦国苏醒了,不再是那个逞凶斗狠,教化不及的蛮夷之族,他们尊法、守法、重法。他总是那么严苛,他那般地理性,那般地淡漠爱着那群不知该如何向他表示感恩的秦人。商鞅成功了,站在了至高至远之地。可,猝不及防地,他的天空一夜之间塌掉了。他被车裂了,那相传最酷烈的刑罚加于最该感恩的人的身上。商鞅走了,那神的化身,留下了他的《商君书》和他苦心经营的未来的秦帝国。当时之世,法家还有一位人物,他没有去实践自己的理论,仅仅钻研着。于是,他躲开了法家名士的必然结局——凄切地死亡。他就是慎到。那个崇尚“势”的稷下学宫名士,他主张权力崇拜意识,主张君主震慑国民。他与他的《慎子》被定格在了那个年代。

  战国到了后期,荧惑守心现于太白,秦国大出于天下。与秦毗邻的韩国首当其冲。韩非,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时期。他为韩国王族,家国衰微,君王昏聩,不纳谏言,失意的他,来到了稷下学宫。也许,所有的因果,只是为了让他来到这个地方,让他去见两个人,然后,集法家于大成。他投到荀子门下,修习帝王之术。在求学的阶段,他接受了“性恶论”,结识了李斯。结束学业,面对国难当头而君王依旧不以为意,他愤而著书。他成就了《说难》、《孤愤》、《五蠹》等,而它们,却毁了他。他太过于出色,太过于耀眼了,佼佼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秦王的一句赞美,反而成了他的催命符,他被自己一向信赖的师兄李斯陷害下狱,在异国他乡的地牢里,静静地离去了。李斯终是高了庞涓一筹,他成功了,他与他的“老鼠哲学”在秦国站住了脚跟。他跟随着秦始皇,站在了天下的制高点上,俯视苍茫。中国大地迎来了第一次全面的统一,他功不可没。他的成就也是过于辉煌,终也脱不了法家名士的宿命,他被赵高所害。再也无法“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但他仍算是幸运,因为,他躲开了楚人毁去他苦心经营的封建第一帝国的一炬。重法的秦帝国大厦至此崩溃,法家呼风唤雨的日子,谢了幕。

  战国之世,欲使国家富强,则离不开法家;而欲使国家扩张,则离不开兵家。战国的烽火,烧出了孙膑。许是应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论调,他的生活,坎坷、艰难。遭同门陷害以致残疾,并被囚于地牢数年。可重见天日的他,身上却没有沾惹半分戾气。他的作战方法,总觉得带着些许艺术气。打小就喜欢读他的故事,田忌赛马的精妙,桂陵之战的迂回,马陵之战的扬眉吐气。他该是完美主义者吧,就连报仇,他也要报得漂亮。杀一个人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折磨他。桂陵之战定是让庞涓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了,而马陵之战就是他给庞涓设下的坟墓,他用最高明的战术——心理战,一步一步达到了他的目的。把心中的积怨放开,他便恢复了那个沉稳、淡薄名利的孙膑。急流勇退,他在名气如日中天时,毫不留恋地走出了世人的视线,隐居山林,做闲云野鹤,安心著书。于是他和他的《孙膑兵法》过得快意、潇洒。可怜世人都无法达到他的境界,商鞅放不下,田忌放不下,他们便走到了幸运的尽头。孙膑知兵不知人,而庞涓,比于孙膑,却是在知兵上逊了太多,而在知人上,也好不到哪里。庞涓乃魏国上将军,不曾闻得他的战术有多精妙,只知,有庞涓,魏国不惧外敌。但也正是这魏国的守护者,在多年前,便已埋下葬送魏国的种子,正是他的不知人。庞涓与孙膑同窗数载,居然无法了解他这位师弟,并不若他般汲汲于名利,他下手狠毒,把孙膑推向了地狱,也把魏国推向了地狱。马陵之战后,老魏国奄奄一息。

  到战国后期,争霸日益激烈。名将层出不穷。秦有白起、王龁、蒙骜,赵有赵奢、廉颇、李牧,燕有乐毅。白起南征北战,为秦国壮大立下汗马功劳。他从士卒做起,一级一级升至名将,如此踏实的做法,令人敬佩,但他同时也是长平之战坑敌20万的刽子手,他的残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赵奢刚正不阿,智勇双全;廉颇忠肝义胆,勇于认错;李牧温和内敛,智计过人;乐毅内外兼修,以仁制敌。战国,兵家的天地,兵家的舞台,滋养了数位名将。

  战国主流,法与兵,但由不可忽视的,是活跃在外交舞台的策士们。合纵连横,数千年之后的我们,人所皆知。而发起合纵连横的纵横家们,却背了数千年的骂名。人说,纵横家们一心只向功利看去,无半点忠义、信用在里面。可许是太过于感慨配六国相印的苏秦,或感同于耍弄楚臣的张仪,我竟生不出半丝赞同的意味。

  苏秦,洛阳王城的布衣士子,那时的年轻气盛,目光如炬,瞅中了尚未东出的秦国,他以绝对的自信去游说秦王,但“机不待发《阴符经》”,完全没有料及的失败令他措手不及,他衣衫褴褛,疲惫返乡,可迎接他的,不是溢满的温情与关怀,而是“嫂不为炊,妻不下杼”,他愤而悬梁刺股,复修学问,三年而出。他不愿再踏足秦那块拒绝了他的土地,转向山东六国。合纵抗秦,自此展开。他在困厄中崛起,身佩六国相印,沉甸甸的,那是责任。但他风光的背后,却是多少辛酸!六国相印虽在手,但他无半分实权,他四处奔波忙白了发,但却被扣上心思多变、不可信赖的帽子。事实上,他真是为了那无半分实权的六国丞相吗?或者,他是在与同学张仪在玩弄天下,摆布诸侯?司马迁对此也不甚认同,“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也”。是啊,“禄饵可以钓天下之内才,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能陆沉天下之英豪”,他的合纵,为天下争得了二十余年的喘息时间,他与张仪一东一西,合纵连横,相互牵掣,便得来了战火纷飞中的片刻宁静。他功不可没。后传苏秦未被刺死,而是隐遁了,如此,他的人生哲学更是进了一层。张仪,那位和苏秦唱对手戏的天才纵横家,行骗六国的策士,苏秦的同窗,共担骂名的可怜虫,他的一生,都在风刀浪尖上度过。这位拄着拐杖的智者,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出使各国。彼时秦为各国公敌,但他,面无惧色并且游刃有余。人说,他背信弃义,亲攻母国魏,又处处与于他有恩的苏秦为敌。他是吗?也许。

  战国之世,在各家名士奔波挣扎于俗世之时,有一个人,他总是那般地遗世独立。他悠游于世,人自花丛过,片叶不沾身。他学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他愿做九天之鹏,“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他赏鱼,沉浸于鱼之乐;他葬妻,却鼓盆而歌,面无悲色。碌碌红尘,他走过,周围笙歌战鼓俱哑了声;他走过,匆匆人群成了流动的背景;他走过,仿佛天地间仅他一个人在走着;他走过,走得那般闲适,那般缓慢。在战国寒青色的天地间,他是一股清泉,清冽而不惹尘埃。他是庄子,他总是那般地快意、洒脱。在战国这块土壤里,孕育出了千姿百态的植株,他,是战国唯一的一株幽兰,静静地,他开放着。他,过着他自己的战国。

  同那株空谷幽兰不同,墨子,是参天挺拔的白杨。他总是顶天立地的。他的墨家,是正义的化身。他反对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战争,但赞同吊民伐罪、救民水火及被迫自卫的战争。他崇尚“兼爱”,但不爱残忍暴虐;他呼吁“非攻”,但帮正义之士进攻;他要求“节用”,于是,他总是朴素的,就同一株白杨;他信奉“明鬼”,希藉鬼神权威惩戒人心;他渴求“尚统”,唯有一统,才能上下协调,臻于大治……他的思想,总是那般朴实无华,他,是最底层人民渴求的神明,是大旱的甘霖;他,是暴虐者难醒的噩梦,是索命的阎罗。他是偏执的,是激狂的,但他偏执得可爱,激狂得可敬。

  战国的名士,不是时代附属的产物,他们,是时代的脉搏。他们掌控着战国的发展,丝丝入扣地渗入了战国的每一个层面。他们辗转各国,左右朝政,他们披挂上阵,扭转战局,他们流亡天下,承载文化。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缔造者。在战国的长绢上,他们或轻描淡写,渲染氛围;或浓墨重彩,勾勒主题;或画龙点睛,扭转乾坤。他们,较君王更为显眼,比公侯更为重要,他们,才是画卷的主角。

  他们,是那般鲜活,为权为利,他们坦荡无伪;为家为国,他们宵衣旰食;为理想为价值,他们杜鹃啼血;为战火不在燃烧为黎民不再受苦,他们辗转挣扎。是与非,功与过,在这个年代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只是真实地活着,或冷或暖,或嗔或痴,或喜或悲,或仕或隐,他们,总是最令人神往的一群。他们或敌或友,亦敌亦友,他们或师或徒,亦师亦徒,他们或君或臣,亦君亦臣。在战国这幅长绢上,绘尽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历史的车轮在他们手下,滚滚向前。滚过礼崩乐坏,滚过战火硝烟,滚过尔虞我诈,滚向统一。

  战国这幅长绢,在秦王嬴政的黑色铁骑印下,收了尾。

  尘埃落定。

【《大秦帝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大秦帝国读后感04-28

《大秦帝国》读后感06-01

《大秦帝国》读后感02-24

读《大秦帝国》有感12-26

《大秦帝国》读后感范文09-09

[精华]大秦帝国读后感02-26

电视剧大秦帝国观后感12-02

梦不落帝国08-15

帝国的解释及造句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