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正面管教》读后感

时间:2024-05-24 10:21:2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正面管教》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1

  《正面管教》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亚伦·费伯的著作,它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正面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正面管教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它为我解决了很多教育孩子的难题。下面将从“倾听孩子”、“尊重孩子”、“指导孩子”、“建立家庭纪律”和“与孩子建立积极关系”这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第二段:倾听孩子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作者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他认为,孩子们需要被真正地理解和倾听,而不是仅仅对他们进行指令式的教育。通过倾听,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进而与孩子建立起更好的沟通。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试着倾听孩子,我发现他们反过来也会更倾听我。这种相互倾听的方式让我们的关系更加和谐,也更容易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三段:尊重孩子

  在正面管教中,尊重孩子的个人感受和意见被强调为一个关键。通过尊重孩子,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身份,提高自尊心,并激发他们的潜力。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这一点。当我尊重孩子的意见时,他们会感到被重视,会更加愿意合作。这种尊重不仅能改善我们的关系,还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内外在发展。

  第四段:指导孩子

  指导孩子是正面管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以身作则的原则,即通过我们自己的行为来指导孩子。这种方式比用惩罚和奖励来引导更加有效。当我开始用这种方式来引导孩子时,我发现他们更乐意模仿我的行为,从而改善了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指导孩子也需要耐心和恒心,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来掌握新的技能,这样才能真正让他们成长。

  第五段:建立家庭纪律和积极关系

  在正面管教中,建立家庭纪律和积极关系两者并重。建立家庭纪律有助于孩子学会正当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有助于为他们的行为设定明确的界限。然而,在建立纪律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以积极的方式来与孩子互动。这种积极关系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地方。我在实践中发现,当我们建立了积极关系后,孩子们不仅更愿意遵守纪律,也更积极地与我们交流和合作。

  总结段:感悟

  正面管教是一种针对孩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倾听、尊重、指导、建立纪律和积极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教育孩子,帮助他们成长。在阅读《正面管教》后,我对于教育孩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深信,只有用爱和理解来教育孩子,才能真正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固和和谐。

《正面管教》读后感2

  最近翻阅《正面管教》,作者基于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剖析了孩子种种不当行为背后的成因并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让我们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正面管教”的做法需要中国化。我很认同书中提倡的“温柔而坚定”的教育理念。因本书中的教育对象、教师、教学环境都和我们中国相异,书中提到的具体方式方法需要教师到实践中去反复尝试,运用,不断检验,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不能盲目照搬。

  正面管教需要摒弃固有的教育方式。回顾实践,不难发现,我们通常会对“正面管教”的方法存在畏难情绪,因为这些做法与我们平时的做法相左,或者说做起来复杂,不够“短、平、快”,“效率”不高。所以,改变不易,很可能是教学理念的重新调整,但改变之后,形成自己的理解之后,我们既能站在更高的地方俯视孩子的行为,看得更长远,也能蹲下身来,更理解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教育者需要这两种姿态。

  尊重是正面管教的核心思想。任何一种教育方式,教育理念都不能“包治百病”。因为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既然是教育人,就不能忽视人的基本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接着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前,也就是说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首先要被尊重,获得尊重,这些是获得自我实现需求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倡导的“温柔而坚定”的教育方式,本质上是教会我们学会尊重孩子。

  “温柔而坚定”的教育方式不是严厉、惩罚等教育方式的对立面。老师们常说,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孩子采用严厉的教育方式效果更好,而心思细腻,敏感的孩子则需要温柔而坚定,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教育过程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可是,细想一下,惩罚之后呢,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又自然地运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给孩子“一个甜枣”?个人认为,这种严厉和惩罚式的教育方法与温柔坚定并不冲突,很多时候是殊途同归的。更何况对于“严厉”,“惩罚”的理解也是千人千面,直接的“语言暴力”和建立在规矩上的严厉,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说得更远一点,孩子对老师的教育方式的感受力还源于各自的家庭教育背景,但作为教师,必须有自己坚定的作为教育者的.立场,有自己的教育自信。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这句话总是萦绕在我耳边,阿德勒告诉我们这样的孩子只是想有所归属,当我再次遇到这样的孩子的时候,我总会避免直接批评,而是平静地与孩子沟通,识别孩子的真实诉求,设身处地鼓励,让孩子重新获得归属感,这个过程,我也收获了云淡风轻的幸福。

  作为教育者,正确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是我们的专业职责,这些不依赖于经验的解读是可以复制的,它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让我们更了解孩子,亲近孩子,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教学行为,教育理念。

  刚上完一节课,筋疲力尽回到办公室,桌面上放着一本崭新的《正面管教》,本学期教研组共同书目,书名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从未认真阅读,刚好趁此机会,平心静气,提升自己。

  其实在阅读此书之前,我曾以为,正面管教这本书应该是大多亲子教育书籍一样,引导家长、老师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淡化或者忽视孩子身上的存在的问题,但是第一页中“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地管教孩子”却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浪潮下,我们更多的是给予孩子“自主、自由、平等”但是,如何平衡它与“管和教”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此书作者为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何谓正面管教?我想书中的这句话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用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

  书中的信息量很大,列举了大量家长、老师管教孩子的实例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越看越能引我的共鸣,梳理一下自己的管理方式,我发现其实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尽管经常告诉自己要学会心平气和,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需要多多修炼,总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为了孩子的这点那点小错误而生气。继而开始对学生们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教模式或让让她们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静下心来想一下,是因为我单纯地在孩子们犯了错误时给予她们的更多是说教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也许是被动地去接受这种教育模式,而非自己真正地意识自己的问题所在,更没有给予他们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因此,有的时候教育的成效是那么的低。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手捧《正面管教》一书,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我觉得自己的确不断地学习与尝试着改变,书还没有看完,期待下面的章节能带给我更多的启发。

《正面管教》读后感3

  之前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讲一位妈妈培养女儿的各种方法和效果,觉得挺有意思的,其中很多是日常生活中或者我自己及周围人生活中并不常见的方式,但是对孩子很有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对性格和技能养成也都很有效。 其实其起源和理论依据大部分就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这本书主要是给父母和老师看的。不仅讲了应该如何正面管教孩子,还讲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孩子的内在想法进行了剖析,还有很多事例辅助理解。在每一章的后面,还回顾了本章的重点,并且列出贯穿全章内容的问题列表,以帮助读者回忆内容。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忍不住推荐给弟弟了,联想起他们家三岁儿子的某些表现,真觉得和书中例子很符合,如果以书中的方法来进行更加正面的管教,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本书最重点的理论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对待孩子,可以不用十分严厉,也不用娇纵。在严厉教育的过度控制下,孩子没有选择没有自由,会自然丧失很多自己体验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会容易成为讨好型性格,对自己更加没有自信。我们可以采取和善而坚定的方式,进行正面的管教。

  正面管教的工具包括:

  1、废除惩罚;(惩罚往往可以短期内制止不良行为,但是长期会有不良影响,包括孩子更加反叛、或者屈从而丧失自我)

  2、废除娇纵;

  3、和善而坚定;(态度和善,充分表达对孩子的`尊重;坚定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例如通过“暂停”方式让双方都回归冷静,再坚定地执行规则或决定)

  4、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

  5、放弃荒诞的观念:若想让孩子做的更好就要先让他感觉很糟;

  6、让孩子参与到设立限制中来;(孩子对于自己参与设置的规则,更有兴趣去遵守)

  7、问启发式的问题;(避免简单粗暴的责备,避免居高临下态度的追问,而是通过启发式问题让孩子认识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及后果)

  8、关注于解决问题。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力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这些感知力和技能,无疑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其中有些能力很多成年人并不具备。如何让孩子获得这些能力,真的不是简单地随心所欲进行教育就可以达到的。那句我们听了很多的“我是为了你好”,有时候仅仅是意愿而已,结果是不是真的好,我想可能还是有很多遗憾。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是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我力争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避免的问题:很多父母和老师都说过这句话,“我已经告诉过你一百遍了”,他们需要认识到,愚笨不堪的不是孩子,孩子知道什么对他们有作用,而大人需要意识到,说一百遍是没有效果的,需要采取更有效更合适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读后感4

  “如果你对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非常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这是在樊登读书会听樊登老师说书的时候提到的,觉得挺有道理,教育孩子,应该是与孩子合作达到共赢!

  借助于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我有幸拜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那么什么才是正面管教呢?书中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和善与坚定并行,有权威,有规矩也有自由,温柔有边界。

  在上一辈中,我们父母基本信奉的是:棍棒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一说。爷爷奶奶带孙子的时候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怕孩子遭受一点点的苦难。这就是严厉型和骄纵型的代表。我自己是一个严厉型管教下长大的孩子,遇事就挨打,现在的我就属于不自信,有点讨好型人格,挺敏感的,怕犯错。自己最近在看教育方面的书籍会认识到自己深层次的问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也正是因为这样,自己才觉得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孩子容易塑造的这段时期。书中人这几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

  一、把孩子的每一次的错误当作是学习的机会

  当孩子不小心把花瓶打碎时,可以说,真可惜,但我知道你也不想这样的,对不对?得到孩子的肯定回复之后,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要知道没有完美的人,只有不断改进的人,如果不允许人犯错,那人会尽量地去避免尝试,那就不会前进。

  二、学会道歉

  今天看到一则小新闻,内容大概一摄影师把小男孩撞倒大哭,张杰抱起安慰要求对方给孩子道歉。我看完这条新闻后感觉他做得挺好的,下面有看到一条评论说是:不就是不小心撞倒了嘛,有必要叫别人道歉吗?可能是评论的人觉得这是炒作,觉得没必要道歉。但从正面管教来看,他是把小孩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才会要求对方给小孩道歉。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可能不会犯错,当犯错时,学会给孩子道歉,那孩子也会向你学习,书中提到道歉要有“3R”原则,一是承认错误,比如说:宝贝,对不起,刚刚把你撞倒了。二是和好:我不是故意的,你能原谅我吗?三是寻求解决方案,这一步需要双方一起来制定,看如何能更有效地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三、学会用鼓励而不是赞扬

  鼓励是肯定孩子的动机和过程,而赞扬是肯定结果。生活中我们常常把这两个概念混淆,或者说做为家长的我们根本没有理清这两个词的概念,书中的.例子来为我们答疑。

  当孩子解出一道奥数题时,你是应该说,“你真聪明!”还是说“你真有探索精神,真棒!”前者只是表夸赞,在下次做题时,一旦没做出来,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变蠢了,也不会去寻求帮助,因为没解出来得不到赞扬;而如果是后者,就算他不会,他还会一次次地去想方法,或者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因为他是有探索精神的孩子。

  一句话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也会给他之后的行动带来不同的做法。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多多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去鼓励他们,让他们有一个更好地成长环境,我相信在自己不断地实践中,不仅孩子会得到帮助,自己也会得到成长!

  我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无私,天下宽。我的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如果早些了解,我们的亲子关系可能会更好,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快乐。所幸,我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可以继续运用于我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积极的暂停、相互尊重等,遇见另一个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正面管教》读后感5

  近段时间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也看了邓老师写的读书心得,当时很是心动,很认同书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蔼而坚决的理念,认为与我的组织上课理念很是接近,但系统、完善、深刻的太多了。后来由于上班期间太忙,一直没能有时间仔细读这本书。后来,我迫不及待地买来这本书,仔细研读了一个多月,一边读,一边勾划,一边回忆和反思,记录自己的感悟。感觉自己以前的认识真是太浅薄了,此次阅读,对于正面管教有了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现将我这段时间的学习体会整理下来。

  《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蔼而坚决〞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书中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成年人对孩子的引领和指导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时机在和蔼而坚决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气氛中开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作出奉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时机,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大人制定了而不是由孩子们讨论制定却要求孩子们必须遵守,否则那么就要受到惩罚,而且是以“我爱你,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我们嘴里说着爱,却面目狰狞,怪不得孩子们疑惑,反叛。我们必须明白,给孩子们提供时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书中几次提到这样两句话:“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谬的观念,认定假设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我很受触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劝阻不起作用时,我一向认为“做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惩罚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我像很多人一样被惩罚的当时效果所愚弄,同时疑惑着孩子们为什么“不长记性〞。

  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难、羞辱、或痛苦〔肉体上的或精神上的.〕作为鼓励手段,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根底,把和蔼与坚决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根底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技能。比照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特别是对管教子女方面,我很惭愧,我所采用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都能满足这些标准。很多时候我作为一名家长,帮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考虑到孩子喜不喜欢就帮他报了,常常强迫他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尼尔森告诫我们,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如果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德雷克斯强调鼓励,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说过屡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尼尔森认为,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这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事。鼓励不是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时机,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奉献,我能影响发生在和身上

  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是简单到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得更好的拥抱。

  我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无私,天下宽。我的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如果早些了解,我们的亲子关系可能会更好,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快乐。所幸,我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守则和方法可以继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比方积极的暂停、相互尊重等,遇见另一个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正面管教》读后感6

  近期,我阅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书的作者是简。尼尔森,她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多年亲身育儿心得,同时还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师。纵观全书,作者都是围绕着用一种不娇惯、不惩罚的方法去正面剖析、解决育儿教育中的种种困惑难题。文中例举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深入浅出的灌输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文笔通俗易懂,结构清晰。读后,使人获益颇多。

  诚然,书的作者是名外国作家,她生活的环境,文化氛围与我们还是有区别的。我们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及教育还是保留了些中国传统的一些理念与方法。有人说现今的.中国教育多为“虎爸狼妈”式,家长的观点往往强加于孩子,“忘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得现今的教育呈现节节攀比竞争心态,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孩子个人成长过程,成为什么样的人?

  家长们教育的方式总在严厉、溺爱、说教中徘徊,无法正确把握平衡。而尼尔森的书一开始便切入主题,什么是正面管教,就是本着相互尊重,不惩罚、不娇纵,共同参与制定规则,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家长必须去赢得孩子,这里的赢得是指得到孩子的信任、理解、尊重与合作。出了问题后,家长怎样去和孩子沟通,运用什么样的言语、肢体动作、行为去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共同找到根源所在,一起制定规则,使孩子们自我转变意识,纠正错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父母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总是起着关键作用。这本书中多次提到大人们应该转变思维,运用正面管教工具,带着友善、关心与尊重这个基本核心思想,才能与孩子建立起合作,产生共鸣去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归属感、价值感和责任感。

  这本书可以说是教育类的经典之作,虽然短时间之内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书上的方法去实施,但要看到的是,只有家长们做出一点努力去改变,那么孩子就会呈现不同的进步。现实中,我可以试着用平和的语态与孩子交谈,哪怕是从食堂的饭菜说起,而不是一味的追问着“今天的作业多么?做好了么?考试考得怎样啦?”这已经让她听了无数遍的问题。我可以试着发火前冷静处理自己,而不是过后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时心中升起的阵阵心疼悔意。我也可以试着放下家长的姿态,跟她说声对不起,给她个拥抱,因为大多情况下,孩子已经原谅了你。我也会试着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下棋、散步、读书陪伴着她。欣赏过一句话:参与生命,见证成长。这已足够。

《正面管教》读后感7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使着人才全球化的进程,教育也逐渐被人们重视。社会、学校、家庭围绕着孩子的教育都在做着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但是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前段时间大部分的孩子都在经历期末考试,一时间各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上吊的片风行朋友圈。网上也有网友分享原本以为期末复习是查漏补缺,复习了才知道需要女娲补天,补着补着才发现还得请精卫来填个海,最后才发现,其实,最好是请盘古来重新开个天地。足见陪娃写作业和辅导功课的'功力了。还有朋友圈里各种领走你家女婿、女儿,气出脑淤血、心脏支架、手掌拍断骨折的,都在诉说着辅导功课的辛酸苦辣。

  《正面管教》一书中主要告诉父母和老师们: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或许这在老师和家长看来是一件充满理想的事情,但是只有孩子在种和善、和谐、坚定、正面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尊、自律、充满责任感、拥有合作精神以及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生活中我们发现惩罚和娇纵或许会取得短时间内的效果,但时间一长它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孩子会变得叛逆或者唯唯诺诺,正面激励会让孩子学会理解、尊重并找到自己的价值,愿我们已正面来引导每一个孩子。

《正面管教》读后感8

  如今我自己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即将四岁,一个六个月,面对两位小姑娘的成长,在生活中的教育方式经常感到担忧,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对她的成长是否为正向积极的,在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时候,也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可是在那个时候很多家庭教育方式对于现在的小孩来说是完全不适用的,我们也会学习很多新式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但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还是会感到迷惑与盲目,这本书看完之后感是本非常好的书,收获非常大,值得所有爸爸妈妈阅读,在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当父母的时候,对于正面管教也有了一些了解,也很认同这种教育理念,同时也会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时更多的实践应用,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更加健康、积极、快乐的成长!

  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即不像爷爷奶奶般的娇纵孩子的思想行为,也不能像传统教育的那种严惩处罚的形式,而是为孩子建立合理的规则下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及尊重,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具责任感、严于律已、适应能力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都将会受益终,下面将是我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比较认同的一些内容:

  一、正面管教:

  不娇纵不惩罚有效的管教孩子,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业让孩子们成就更好的自己。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就是本书所要讲的内容了。

  二、和善与坚定并行:

  正面管教型的方式是有规矩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选择,非常赞同这种方式,本来对于爷爷奶奶的娇纵不认同,又觉得惩罚太过于不合理,而正面管教的这种形式即给了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又会尊重到孩子的感受,让孩子不吵不闹也能够解决问题让双方都愉悦,娇纵会让孩子越来越任性和惩罚也会给孩子带来长期的负面效果,所以很显然正面管教型更加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书中同时也提到如何判断有效管理的方法,即可以参照以下四个标准:

  1、是否和善而坚定;

  2、是否有助于孩子们的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3、是否长期有效;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

  跟据以上四个标准判断你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即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不是那么简单,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省视自己的行为,把握好这个尺度。

  三、“赢得”而非“赢了”孩子:

  “赢得”孩子而不是凭你家长的权威来“赢了”孩子,虽然相差一个字,但是结果确会完全不一样,“赢了”孩子是以成人的权威来压倒孩子,虽然孩子当时会听命于你,表面上服从,但内心其实会抗拒,长久以来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负担及后果,而“赢得”孩子是表示赢得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从内心上认同你的想法和意见,这样的心理就会健康向上。

  四、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不良行为的孩子各种特征,这个太重要了,书里面说到“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这句话说得太对了,非常赞同,书中讲到的几种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如果父母老师都能够了解的话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不良行为青少年了,读后感.这几种背后不良行为的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在引导方法虽然不同,但是也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设定特别时光陪伴孩子、给予安慰表达信任、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用语言你的爱和关怀等等,这些在处理问题上很多方法都能够通用,其宗旨都离不开对孩子的爱、尊重和自由。

  五、自然后果:

  自然后果是指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没有大人的干预,比如:站在雨中会湿、不吃东西会饿、少穿衣服会感冒等等。但也确实分情况,当她所做的行为她认为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时候,自然后果就不会有效,那就要采取其它策略了,我记得我家大宝在看电视这件事情,自然后果自然是无效的,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就会给她制定规则,每天最多看30分钟,或看某动画片两集,超过的话不自己关掉,不关掉那么明天和后天将不能看电视,这样制定规则后,她也就能体会到自然后果了。

  六、出现问题是想办法解决,而非惩罚:

  这点确实是将我点醒,平时总是出现问题后习惯性的让孩子因为出现这个问题付出代价,而惩罚,却很少说跟她一起想办法如何避免解决问题。所以在以后一旦出现问题应试是与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通过惩罚来让她记住,这是没有用,并用运用启发式提问,让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她更容易接受也更有成就感,时刻把错误当成一次学习的机会,才能更快的成长。启发式提问也一定要注意几点:

  1、不要预设答案;

  2、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则不能提问;

  3、要发自内心的启发式提问。

  这几点非常重要,运用的过程当中不符合任何一个都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

  七、家庭会议:

  真的觉得太有用了,一直觉得我自己的家庭总感觉存在某些问题,但又说不上来是什么问题,表面上看着很和谐,但是实际上每个人似乎都有隔核,而这里提到的家庭会议的内容,我觉得适合每一个家庭,当然也可以跟据实际情况去改动,但是这个家庭会议这种形式一定要有,这能够非常有利于我们整个家庭的和谐,工作的时候要开工作会议来统一所有人的思想,那么家庭更应试定期开会来让所有家庭成员团结和睦,没有什么能够比家庭会议有更好的方法了,里面提到的家庭会议的内容也很值得借鉴如:

  1、每个人都可以轮流主持会议;

  2、所有成员除婴儿以外都需要参加不可缺席;

  3、每个人都要持发言棒发表意见或建议;

  4、记录会议内容;

  5、对家人致谢,说出感恩感激的话;

  6、议程(也可以将平时想到未解决的记录到会议板上)

  7、会议内容:计划家庭娱乐活动、讨论家务事、家庭晚餐计划等等;

  书里面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以上是看完之后印象特别深刻的几点,还有很多细节也特别值得借鉴,在教育孩子上将会把学到的内容应用在生活中,也会将正面管教这样的理念分享给更多的父母,同时自己也会不断的学习、改变,期望通过学习能够教育好自己女儿同时自己也将与她们一起成长。作者:优妈

《正面管教》读后感9

  “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效果?”最近这个问题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批改着学生的作业,我满腔怒火。很明显大家都进入了倦怠期,有的孩子拿别人的作业顶替,有的孩子自行缩减了作业数量,有的孩子直接自暴自弃不再交作业……有段时间进入课堂的第一件事不是讲课,而是灌输心灵鸡汤,可是还是不见起色,不觉得有些着急。

  恰巧本月的阅读书目是《正面管教》,不得不承认是它缓解了我的复杂情绪。其实这本书早在我的书橱上躺了三年之久,买它的初衷是想借鉴学习从而教育我那调皮闺女,没想到在这焦躁时刻却起到了安抚情绪的作用。之前翻看的时候仅限于看,未曾应用于实践,而近来试用了几次没想到竟然收获颇丰。

  抓住鼓励的时机

  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是“大多数成年人错误地认为要使孩子们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们感觉更糟” 。的确,我也曾习惯性地这样认为。前些天上课当我直接公布未完成作业的名单时,有个孩子带有怨气地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自己完成了,而我只是鸡蛋里挑骨头而已。我压住了怒火,但在讲评作业的时候不忘又说了他几句。很明显他不怎么服气。但是我早已被他潦草的'书写和不认真的态度所激怒,每次总会借机进行一番说教。在他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奈何收效甚微。

  前几天,当我改他的作业想挑毛病时,突然想起来简·尼尔森提到的鼓励的时机。彼时,我不愿再被“原始脑”支配,既然他都完成了为什么我还要放大那百分之十五的缺点呢?专注于“赢了”他又有何意义呢?于是我在批语上写下了“对照着优秀作业修改补充,最近进步很大,加油”。之后批改作业时我不再关注他书写的问题,坚持以鼓励为主,没想到今天结束课到提问环节时他竟然开了麦询问了我重点,并且跟我吐槽周末的作文好难写。持续的鼓励竟然解决了困扰我的一大问题。原来并不是付出没有成效,而是付出偏离了正确的航道。

  参与计划的制定

  自减少外出以来,女儿的生活就变得单调起来,她总是在我闲暇时想方设法缠着我陪她消遣,而我忙碌的时候她偶尔自觉地打开电视偷偷地看起她喜欢的动画片。当看电视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多时,我不止一次想过使用惯用伎俩——让电视坏掉,也进行过说教,但是效果不大。

  重读《正面管教》时,我突然想起来不如让她一起制定每天的计划吧。与她商量后她欣然同意和我一起制定方案。我启发式地问她每天可以做哪些事情,她把能想到的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其中自然包括看电视。我又问她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没想到竟然是周末晚上的亲子类节目。于是我们共同决定把看电视的时间定为每天晚上6点之后。没想到的是,到今天为止,她再也没有在白天看过电视,并且每次看完节目后都主动关掉。原来并不是付出没有效果,而是付出的方式方法无效。

  巧用积极的“暂停”

  前些日子,当我叫一学生说明原因的时候,没有听到任何回应,再次点到他的名字时候,他很大声地质疑我说他当时都已经“啊”了一声只是我没听见而已,当我让他把头抬起来时他把头压得更低了。也许是现在的孩子变个性了,也许是我的包容性不够强大,一时间“教不了”的想法充斥了我的大脑。我知道如果为了树立我的权威,可能会两败俱伤。于是我选择了“暂停”。我无法决定他做什么,但是我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

  等到我冷静下来,我想着这种事还是私下里解决的好。“暂停”过后,我俩之间没了冲突,他答应我会认真学语文。虽然现在上课的时候他偶尔表现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作业都可以按时提交。如果没有积极的“暂停”,或许我们的关系会影响到日后他学语文的兴趣。还好,当时我“暂停”了。

  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问题等着我去解决,麻烦并未消失,但是我已然会用正面管教的理论知识来进行教学与生活。其实,付出并不等于有效,有时候我们一味付出使用的却是蛮力。要让付出变得有效,就需要掌握更多正确的管教方法。

《正面管教》读后感10

  自从我接手这级新初一以来,感觉自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动不动就爱对着学生大吼大叫,他们一天不让我生气,感觉就像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一直很苦恼,怎么和这帮“不听话”的孩子处好呢?刚好假期里读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让我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下面是我的几点心得:

  “正面管教把重点放在创建一个互相尊重和支持的班集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去追求学业和社会的成功,使教室成为一个培育人、愉悦和快乐地学习和成长的场所。”这一点我感触最深了。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教室,如果他们在教室里每天听到的都是老师的吼叫,那让他们积极快乐地去学习是不可能的。我一直想让我的学生能在我的带领下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我必须想办法来改变我对他们的态度,不能简单粗暴地来处理问题,要尊重他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令人惊讶的是,相互尊重的教师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竟然是什么也不做,看看会发生什么。”我上课容不得半点干扰,一有学生说话、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没有学习资料、不做笔记……我一下子就来气了,非得训斥一番,这样课堂上很多时候,我都是在“灭火”,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师生的心情也不好,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可记得有几次,我因为生气,竟然什么也没做,只是在静静地看着,结果说话的学生慢慢停了下来,有的学生还抱怨说话的学生,我有一种找到同盟军的感觉。看来,一件事有很多处理办法,并且肯定有很棒的法子在等着你,所以我要努力去探索,争取把教室打造成一个充满爱和欢乐,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地方。

  “如果你用大量的时间说、命令、要求和告诉,但却不用行动执行,你的话就会从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学生就会变得对老师充耳不闻。”“另一方面,如果你把事情只说一遍,并且执行,学生们就知道你说话时算数的。”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我一直坚持说到就要做到,我对学生说的事,就一定去做,不会去许诺一些做不到的事。这样不但能帮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而且还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现在我有几个学生最特别甜,也特别快,许诺个事情张嘴就是:“老师,我明天保证完成作业。”“老师,我下次肯定能默写好。”……当时把老师哄个开心,下次作业还是没完成,默写还是写得很差。我说过他们很多次,说话要负责任。希望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下,他们能成为讲信用的人。

  “很多老师确实关爱自己的学生,但孩子们却得不到这种讯息。”“每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她就冲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当着同学们的面羞辱他们。”“当我批评我的学生们时我的声音大得足以让其他人都听到。当我说学生做的好事时,声音轻得其他人通常都听不到。”感觉这就像在说我自己。我确实很关爱我的学生,可以说全身心都投在他们和我女儿身上,但是我总是冲着他们吼叫,他们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吗?肯定不会。另外,我是不是太吝啬对他们的赞美了?教了他们一个学期了,是不是受到我表扬的学生太少了?我女儿就说我总是教训她,从不表扬她。我是不是要学着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并能适时地大声地表扬他们?

  有一天,巴克利先生正在处理一个正在上课想入非非的学生。他将手轻轻放在这个男孩的肩上,说:“想象一下。你 8岁了。你起了床,打开音乐电视频道。你知道里面的每一个歌手和每首歌曲的所有歌词。但是,会有人给你一份工作吗?没门!为什么呢?因为你在我的课堂上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凝视天空了。”这个学生抬起头来,咧着嘴笑了,然后打开了书。这种幽默的方法比大声叫学生的名字,提醒他注意听讲好多了。

  书读完了,我还在深思,我是有能力改变现在我和学生这种僵持的局面的,这需要我用心去发现那些美妙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去对待这些有头脑的、有思想的孩子们!

《正面管教》读后感11

  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的家庭教育?敏芷君读完《正面管教》后有感,在父母和孩子沟通中,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严厉,后果可能是让孩子产生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让孩子的自尊水平大幅下降,没有自律性。二是娇纵,后果会使孩子不知道行为的边界,没有自信。三是正面的管教,即和善而坚定,孩子有自尊,会自律,有爱心。

  那如何做到和善而坚定?首先要冷静,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解释,其次告知孩子问题在那里,再次告知或让孩子知道你爱他,最后表示愿意和孩子一起找出解决方法。而且在制定新规矩或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也参与进来,给孩子足够的自尊。

  培养孩子最主要是培养七项感知能力和技能 ,分别是: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这事我能行,我有我的能力);

  2、对自己在重要价值中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有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理解自己的情绪做到自律和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在沟通协作协商、共同倾听等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对待日常中的事情);

  7、判断能力(能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要让孩子成为心中有爱的人,因为心中有爱的人,便不会太在意外在的事物。

  一、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孩子的自尊很重要,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自己处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二、是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学会用同理心去倾听,把孩子每次犯错变成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谴责的机会。一味批评孩子的父母是不成熟的,是希望和孩子共同承担责任,而急于划清界限,是把内心的恐惧变成了愤怒来批评孩子。

  三、学会道歉,这是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学习的,包括承认错误、道歉、解决问题。

  两种方式去识别孩子的不良行为。

  一、从内寻找——关注自身感受

  1、自己感觉恼怒、着急、内疚、烦恼——寻求过度关注

  2、感觉到威胁、受到了挑战、被激怒、被打败——寻求权利

  3、感觉受到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恶——报复

  4、感觉无能为力、绝望、无助——自暴自弃

  二、由外而内——观察孩子的行为,要求停止做某事,孩子的反应可以看出行为的目的

  1、停止一会儿又开始做——寻求关注

  2、言语顶撞、消极抵抗——权力斗争

  3、破坏性行为、说伤害你的话——报复

  4、希望你快点放弃努力、别再打扰他——自暴自弃

  最后,判断一种教育方法是否有效,可以从四点来看:1、是不是做到了和善而坚定。2、孩子有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两样东西是孩子在童年所追求的。3、方法是不是长期有效。4、是否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品德。

《正面管教》读后感12

  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

  严厉和惩罚是很多父母和老师常用的教育方式,与其说是教育方式,还不如说是一种手段,可是这样的手段只适用于当时,就像我们生病了,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出现疼痛的感觉,赶紧吃上一片止疼药,那只能缓减当时的症状,并且后面还会出现很多的不良反应,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出现很多的弊端。惩罚之后,孩子就会出现很多的情绪上的不良反应,愤怒、报复、反叛等。孩子通常不会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在遭受时内心所做出的的反应,然而,他们可能以后的潜意识里“我就是一个坏孩子!”“反正你们都不喜欢我,那我就继续捣蛋。”等等。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孩子,就是让家长和老师都很头疼的孩子,甚至别的孩子的家长也让自己家孩子远离这类的孩子,难道这样的孩子生下来就是这样令人头疼的吗?我想其实不是的,那只是我们大人对孩子的教育和语言、情绪,让这个孩子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我就是一个坏孩子。让他身边的小伙伴也由此产生我们是不跟他玩的这种想法。其实我们只把孩子不好的一面无限放大,只看到他调皮捣蛋的一面,其实那一面可能只占了他的百分之十五,我们没有发现孩子百分之八十五良好的一面。我们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就是不断的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发现孩子的过程中慢慢的加以引导,并且我们要以和善坚定地态度去对待孩子,让不管作为父母或是老师都好,我们应该去了解孩子,这样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有效相处。

  和善与坚定并行

  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教育的根本所在。

  我所理解的教育就是在严厉的惩罚和骄纵中寻求一个平衡点,那则是“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先要赢得孩子的.心。当我们和孩子发生冲突时,我们的第一想法就是孩子的问题,我们要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不是双方先各自冷静,等情绪稳定了之后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家长或是老师要用尊重和和善的语气去跟孩子探讨刚才发生的事情,如果你发现到自己的问题时,要跟孩子郑重的抱歉,如果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要对孩子加以引导并且以互相尊重的口吻让孩子认识到这样做会出现怎样的恶果,和善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坚定则是对自己的尊重,并且让他了解到作为老师或是家长的原则。与其花时间去说教,不如多花时间去跟孩子沟通,说教只是你一味的说,不管他听进去多少,只要自己说爽了就好,沟通更多的是倾听孩子的心声,更多的是了解到孩子现阶段的心理诉求,不管是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应该先了解孩子,并清楚知道孩子到了某一个年龄的转折点的心理需求,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而不是胡乱用药。正面教育有一个我非常欣赏的方法——家庭成员头脑风暴,一家人坐在一起,来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前提是你要让孩子了解到这些规则的好处,例如制定孩子看电视、晚上外出玩耍或做家庭作业的限制,让孩子参与讨论,这就意味着孩子要开口说自己的想法,并且你要表达清楚为什么限制是很重要的,需要什么样的限制以及每个人为实施限制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如果孩子理解了设立限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参与限制的设立,他们就会更乐意遵从限制。当我们决定不在用惩罚的手段时,就需要练习新的技巧,而且你需要花时间来帮助孩子学会相互尊重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的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大人们要识别出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在潜意识中是在说“我只想有所属感,而我对如何获得所属感有一些错误的想法。”他们的不良行为是想让你知道,他们没有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他们对于如何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有错误的信念。不良行为的背后就会隐藏着一个失望的信念,我们应该把不良行为转变为积极行为时就会更有效。鼓励孩子,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让他有一个自己的归属感。

  正面管教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中,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谐、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和爱!

《正面管教》读后感13

  看了这本书的目录感觉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这些道理平时我们都懂,所以要耐心的逐字逐句的看下来起初我是有些静不下心来的,但是翻看了几个章节之后,我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认真看完以后,我要说的是,要想改变孩子,你得先改变自己。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作为一名教师,书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认定若想要孩子们做的.更好,就得先要孩子们感觉更糟?”我在以前教育学生时,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能力却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其实鼓励也是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特别是我对鼓励与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我才真切的认识到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而鼓励是自我指向的,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它能让孩子自信,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往往想着鼓励孩子却变成了赞扬孩子。区分了这一观念更有利于引导孩子。

  一直以来我把怎样教会孩子与人相处作为班主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不是你告诉他们与人要和气,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就能学会怎样与人相处的。我们要在班会中共同就学生的问题一起讨论,并相信孩子能想出帮人的方法,在让孩子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明白在于人相处时尊重,爱护是多么的重要。只要34颗种子团结在一起,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律的班级氛围。

  当然对《正面管教》很多理念与方法的只是粗浅的了解,希望和大家在相互沟通中能够不断领悟,在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中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共同陪伴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14

  近期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对自己的冲击很大,觉得这本书对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我有很大的帮助。

  在 《正面管教》一书中,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文中列出了比较实用的正面管教工具:

  1、注意把握时机。要等到非冲突的时间,等到你能够给予鼓励,并且孩子也愿意接受鼓励的时候。

  2、从冲突中退出来。

  3、和孩子约好,等你们双方都冷静下来并感觉好起来以后,大家再碰头。

  4、以优点而不是缺点为基础,认可并鼓励孩子好的一面,其百分比就会提高。

  5、倾听,记住,当孩子们觉得受到了倾听之后,他们才会倾听你。

  6、关注并认可孩子的进步,而不是完美。

  7、转移不良行为。寻找不良行为中显露出来的天赋或能力,引导孩子把这些天赋和能力转向建设性,有贡献的地方。

  8、支持孩子们为错误行为作出弥补。

  9、给予鼓励,而非赞扬。

  10、避免批评,要问孩子:你打算怎么改进?你应该做些什么来实现你的目标?

  11、在你决定你要怎么做之前,先要让孩子知道。

  12、让孩子参与制定他们的日常惯例表。

  13、教给孩子把犯错误看作学习的.大好时机我个人也从中获得以下两点启示:

  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正面!既不是俯面,也不是仰面。俯面,是上对下;仰面,是下对上;正面,是面对面。管教,需要一种地位平等的原则。如果一位教师无论形式上做得多漂亮,俯面看孩子,言行中全是我正确你错误的教,或者仰面看孩子,言行中全是围着孩子利益转的教,适当鼓励孩子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把他推向万丈深渊。所以“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俯视导致强行灌输,也不仰视导致娇纵的管教孩子的认识方法。”

  二、正面教育,正面什么?让孩子正面自己!不是盯着他人,而是正视自己的愿望。因“不如”而羡慕,不是一种坏的心理状态。因“不如”而要嘴上踩两下,就变成了嫉妒,开始发酵。因“不如”而要行为上给别人下绊子,便发展成了恨。统称羡慕嫉妒恨。羡慕完全可以发展为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一旦上升到嫉妒和恨,就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培养孩子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真心祝贺别人的成功,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是正面教育的宗旨,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进行正面教育时,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们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感谢孩子让我们学会包容、关爱;感谢孩子给予我们深重的使命感,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引知识泉浇其心骨、点智慧火亮其旅程、竖灵魂峰壮其行色”才能体现教育行业的价值。教书不易,育人更不易,且行且思索!

《正面管教》读后感15

  跟大多数人一样,我喜欢看文学类小说,而且只看我喜欢的作家的书,其余类型的书一概不看,也从未想过去看。可是世事难料,谁曾想到,生了娃以后,面对着这个难搞的小家伙,我手足无措,看到网上鱼龙混杂难辨真伪的,开始有了想要认真学习相关书籍的念头。在网上搜书单,多方比较买了几本总体评价较好的书籍,《正面管教》是其中一本,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因为先收到的吧,所以开始了万里育儿学习长征的第一步。

  说起外国书,我是相当头大,可能还是语法习惯的问题,读起来总是很奇怪。这本书一样,加上一般都是晚上读,所以读了前几章根本不知所云,硬撑着云里雾里的看完。第二遍我就强迫自己边读边写要点,这才算慢慢摸到门路了,现在想想还好没放弃,这本书读的辛苦也值了!

  这本书的总体基调是“爱”。

  爱很好理解,大家都爱孩子,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是关键是方式。我们是怎么爱孩子的呢?“天冷了,把衣服穿上。你的秋裤呢?为什么不穿啊!”“你怎么收拾的那么慢啊?早干什么去了?”“我都告诉你这样不行了,为什么还是要干?”“啪!怎么回事啊?考这么一点分数?你在学校都干什么呢?啪啪啪!!!”“屋子跟猪窝一样脏,为什么不打扫卫生啊?”“我都要累死了!伺候完老的伺候小的!你都不能省点心!”……这些话太熟悉不过了,我们小时候不知听过多少遍了。大家看完这些话是什么感觉呢?心烦,抵触,作对,吓得以后不敢了,恨,我要报复……都知道惩罚有用,“豫章书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小孩终究长成了大人,可是谁关心过孩子长大过程中的体验和感觉?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好像还有除了惩罚以外的手段来管教孩子,那便是“爱”!

  正如书中所说: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标,是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和他们的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谐,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和爱。我们往往表现得好像我们忘记了爱和欢乐是生活和与孩子相处的全部目的,并且发现我们依据恐惧,对孩子的判断,期望,失望,指责和愤怒来行事。然后我们还奇怪为什么会觉得生活如此痛苦。

  真真是一针见血,狠准稳!家长总是迷信权威迷信自己,从自己的角度去俯视孩子,从不曾想过蹲下来,与孩子平视,就会看到另一个世界。就像我那可爱的不到一岁的儿子,频繁的扔东西,拽我的头发,撕卫生纸,都要被愚蠢的我骂一顿。现在看来我真是傻到家了!我从来没有真正的爱过我的孩子,不懂他,不认识他。如果真的爱他,怎会不去认识他了解他?怎会迷之自恋的认为孩子是个淘气包?

  爱孩子,首先要给他尊严!这是前提!我们这些认为自己就是权威的家长,把孩子从来都是当自己的私人物品,孩子做的让你高兴了,夸,奖;孩子做的不符合你的要求了,就骂,打。养个小猫小狗可能还自称铲屎官呢吧?!所以,要爱孩子,首先得把孩子当单独的个体来看,充分尊重孩子。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孩子才可能感受到你,才会跟你正常交流。

  尊重孩子,要停止惩罚——无论语言上还是行为上。我们好多家长和老师信奉“打一棒子再给一颗糖”,认为无惩罚不教育,而且从短期效果来看,惩罚的结果是直接看的到的。其实惩罚不是教育或者让孩子变好的必要条件,我们习惯惩罚孩子只是我们不知道除了惩罚还能怎样教育孩子。

  爱孩子,要跟孩子以合作的方式相处!书中讲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举例孩子没考好):a表达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在你看来我想要你得到更好的分数是为了你还是为了我?)b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我能理解为什么你似乎不能为了我把事情做的更好。当我父母想要我做得更好时,我也觉得我似乎在为他们而活)c和孩子分享你的真实感受(我的确是希望你考得更好,因为我觉得这对你有好处。我知道你现在看来似乎没有意义,但良好的教育会在将来为你打开很多大门,能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怎样才能找出一个办法,是你把努力进步看成是对你自己有益的事,而不是因为受到了我的批评)。我们可以认真体会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没考好,家长用打骂的.方式做和谈话的方式,那个更容易接受?如果孩子心思细腻,没考好肯定已经很难过了,家长如果再打骂那孩子会怎么想?如果是个本来就不好好学习的孩子,打骂更是无济于事,可能还会导致孩子跟家长硬反抗。

  要合作,首先家长需要改变态度。和善和坚定是这本书倡导的基本态度,也是正面管教的基石和根本所在。和善指对孩子的尊重,在处理问题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应该交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而这是大多数家长都缺乏的态度,遇事不想着怎么去解决,而是先发怒。所以不知道多少成年人被软萌软萌的小小春拿着大喇叭对春哥喊出的“can you stop an gry now”而圈粉。坚定指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让孩子参与制订限制,当一个孩子违反了限制,不要惩罚不要说教,继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解决问题。比如孩子非要自己从冰箱拿牛奶,结果洒了一地,不要说“怎么这么笨?”“都说你不行了”,孩子自己可能都吓得不轻,所以抱抱孩子,说声“没关系,我们一起打扫吧!”

  要合作,你得认识孩子理解孩子!孩子刚出生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人,我们怎样才能与孩子和谐相处?我们需要去花时间和精力认识他,而不是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去给他“戴帽子”。孩子要拿牛奶,是因为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干?还是看到妈妈在忙,不想给妈妈添麻烦?还是你自己认为的“孩子太倔了,不听话,我说你干不了还非得干”。我们如果站着看孩子,永远都不会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必须用心去爱,去听,去感受孩子!记得节目里大俊吃完了东西把剩下的装到自己口袋了,林永健可能觉得儿子这个做法太自私太丢人了,然后严肃的质问孩子,孩子可怜巴巴的说,自己拿东西是以为其他几个宝贝还没有吃,打算带回去给他们吃。多么善良的孩子啊,如果我们不去倾听和感受,我们怎么知道宝贝的好呢?!

  要合作,我们得允许孩子自己做选择。我们固有的思想是家长独大,家长说了算,慢慢的就跟孩子积累了很多矛盾,一旦到了青春期,个性化开始彰显,孩子叛逆,家长就会力不从心。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出选择题,让孩子自己选择,解放了我们,也拯救了孩子,缓解了矛盾。

【《正面管教》读后感】相关文章:

正面管教作文07-21

读《正面管教》心得05-01

读《正面管教》最新心得 集锦12-23

正面管教心得体会范文08-22

正面管教感悟心得体会范文06-17

正面管教读后感01-29

《正面管教》读后感02-24

读《正面管教》有感11-18

读正面管教有感09-21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