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汇总15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5-22 17:46: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汇总15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汇总15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人充满内涵;可以让人变得深刻。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站得高看得远,使人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作者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关注他们,用心去和他们交流,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的。正因为如此,你才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

  用心做教育,就要竖立一颗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工作,也许作为我

  们来说,体会到的只是重复:上课、作业、辅导??,然而,正是在这单调的重复中,学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年龄在渐渐长大,知识在逐步增多,思想越来越成熟,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这些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得到。这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过多次思想工作,顽固不化的调皮学生爱上了学习;经过耐心辅导,成绩落后的学生迎头赶上??这些都是我们长期教育的结果。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做好我们的工作。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

  英语是一门学语言的学科。通常情况下,刚开始,学生对这一学科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可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要求记忆的词汇量逐渐增大。大多学生在单词的记忆上都感觉很难,而且,有的学生因此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英语教材设置特点,如何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仔细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中的局部章节,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触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常遵循以下的教学方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初学英语时,学生都感到有一种神秘感,想尽快说一些英语。我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口语,尽快教会学生,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Hello.Good morning.Good night.Thank you.Bye.Happy Birthday.等一些在电视或日常生活中能听到学到的英语。

  在课堂英语教学,要使教学生动活泼,气氛热烈,就要形式多样。例如:教动物单词,可以通过动物的叫声引出各个单词,以孙悟空、唐老鸭、米老鼠等动画稳固单词,再形象地利用动物的动作,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学习monkey,duck,mouse等单词,滑稽的动作表演引来学生一阵阵笑声。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片把学生带到动物园,复习稳固单词。

  悟空、唐老鸭、米老鼠等动画稳固单词,再形象地利用动物的动作,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学习monkey,duck,mouse等单词,滑稽的动作表演引来学生一阵阵笑声。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片把学生带到动物园,复习稳固单词。

  在新教材里,Lets talk. Les do.的内容非常适合学生表演,我就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说英语,或分组表演,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使学生产生了自信心,一个人有了自信心,就能使自己不屈不挠地继续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能否获得成所以,利用多种方式,从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时机,才能诱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产生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形成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对学们充满自信心,感觉英语没有什么了不起,自己一定能学好它,从而树立起英语学习的心理优势。英语的一大特点——词汇量大,要求记忆的内容多。通常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读几遍,然后让学生读来背。有的学生经过不断的`机械记忆,能够记住几个单词;可有的甚至根本不会读。照这样下去,学生会感觉学英语很难,这导致了大多学生不喜欢英语。对此,我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即把全部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里进展手拉手帮扶活动。首先,会读的同学帮助不会读的同学,让不会读的同学也变得会读。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好交流,所以,记单词也有一定效果,而且还可用学过的单词说话。这样,不但使学生很快掌握枯燥的词汇,还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有利于学生社会协作能力的培养。可是一星期三节英语课,学生上完课后根本没时间进展小组活动,多数时间都是用在写语文和数学作业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练是根本达不到学英语的目的的。这也是我们英语老师目前感到最头痛的事。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

  当我捧起《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这本书时,我一下子被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所吸引,掩卷沉思,受益匪浅。一个故事述说着一个教育的智慧,这份智慧让人深思,给人启迪。

  开学第一天,在很多教师眼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一般的做法不外乎点名,打扫卫生,发新书,强调班级纪律等。这些行为是教师熟悉的,也是学生熟悉的,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像每天的日出日落一样平淡无奇,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无法走进学生的生命深处。

  然而,在开学第一天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有一些老师不循常规,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给学生带来无比的惊喜。

  如文中的XXX老师,自1997年担任班主任至今的十几年里,为了欢迎开学第一天,她前一天晚上往往很少睡觉,由于她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胸卡。胸卡正面上端印着红色字体“我要开花,是由于我知道我有美丽的花”,卡片的正中是三颗淡蓝色的星星,是让孩子们自己写名字的地方,下端是几朵盛开的洁白的百合。卡的背面则根据学生的名字写上本性化的寄语。到了开学的这一天,她早晨6点,准时到教室,学生陆续来到,她让第一个到的学生引导第二个学生到座位上坐好,第二个引导第三个,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学生到来坐好。接下来请学生阅读卡片,猜星星的用处。请学生说说自己名字的由来及含义。之后,XXX老师会为学生朗诵一个故事,XXX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就这样,XXX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就将一朵美丽而坚韧的百合花深深地种植在学生的心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XXX老师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这种坚守的难能可贵之处,正是XXX老师的魅力所在。

  我们很多老师都爱学生,像XXX老师这样懂爱,会爱,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应该为数不多。从教多年,她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她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特征分为十类,提出了“因生给爱十法”。即病残生爱在得体、体弱生爱在关心、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严厉、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个性生爱在尊重、普通生爱在鼓励、进步生爱在赏识、后进生爱在鞭策。一个老师光有爱是不够的,没有哪一个学生会喜欢一个教学能力不强的老师,哪怕你再爱他们。在某种意义而言,教学水平高,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爱。XXX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老师,她不仅懂爱会爱,她还是一位颇具教学艺术的.老师,她独创的情感教学法得到了专家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还有前苏联教师XXX,他能在开学第一天神奇地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他的这一行为让孩子们感到惊讶而又温馨。

  其实,很多时分,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与神秘,教育教学中一些不易为人发觉的细节,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爱心与固执,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他们幸福着学生的幸福,快乐着学生的快乐。

  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点点滴滴收获在心头,读一本好书,犹如品一杯好茶,越品越有味。这正如美国XXX说的“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4

  教师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职业,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育未来的希望的责任。而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是传授知识,也要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和心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阐述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以及在教学中所用到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第一段:读书对教师的重要性

  读书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了解各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发展,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通过阅读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教育实践案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后,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名著和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各种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价值观,使我们更具洞察力和思考力。

  第二段: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对我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首先,我发现读书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通过阅读相关的学科教材和专业书籍,我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次,我通过读书了解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比如,我曾读过一本《高效能教师的七大法则》,这本书引导我探索教育的本质、教学的目标和方法等,使我意识到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素养和能力。最后,通过读一些名著和经典文学作品,我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文视野。这使我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需求,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第三段:我在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和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在课堂上,我会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学科相关书籍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阅读,并提供一些阅读的指导和建议。其次,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会组织一些阅读活动,比如举办读书分享会、组织读书俱乐部等,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最后,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阅读训练的活动和任务,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能力。

  第四段:读书对我个人的影响

  读书对我个人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读书让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在教学中更加自信和有效。其次,读书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同时,通过读书,我也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最后,读书让我享受到了无尽的乐趣和快乐,使我的心境更加开放和豁达。

  第五段:结尾

  作为一名教师,读书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读书,我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读书也让我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我将继续加强自己的阅读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5

  我感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一本有趣而有意义的书。它既适合家长同样也适合教师。中间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时常出现。当发现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之相同时,心中一阵欣喜。当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法完全错误时,在反思的同时更庆幸自己找到了科学的解决办法。我突然发现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主观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显得是那样愚蠢与低效。

  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全书中最为重要,是后续沟通的基础。它提出了几个观点:

  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

  2、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

  3、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

  4、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

  第二章,合作更详细说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书中体现出的:“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虽然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减少。但这是一个指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现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出现过,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学的那种。读着读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认为很好的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伤害了这些孩子的感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习惯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认同他有这个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后续的建议。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告诉孩子老师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难,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这样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些强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学讲话时,我们可以不用厉声喝道:xx,闭嘴。尝试着说:“有些同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诉大家,等会下课我们来分享一下。”结果可能会好的多、改变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留心观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实践,必然会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6

  我一直很欣赏斯帕卡尔的一句名言: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恩格斯也说过: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既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做有灵魂的教师,就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有灵魂的教师,就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就是有道德并能够坚守教育的道德要求、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保持一份从容和笃定的教师,就是能赋予学生以“价值生命”的教师。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必须有高尚的灵魂。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名家,无不把德视为最高智慧。从孔子到陶行知,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他们都以德示范,人格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

  做有灵魂的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思想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他的学生只能是一群精神侏儒和思想奴隶。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人格的猥琐与浅薄。

  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不会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考、教育智慧、教育活力、教育创新,一句话:就不会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品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因此,读书是教师的职业生活和专业生活方式,是教师思想的本源,是教师追求的动力源泉。

  做有灵魂的教师,始终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让每个孩子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是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有灵魂的教师坚持“育人至上”,始终把孩子放在心中,把孩子当作发展中的人和能够发展好的人,在他们眼中:孩子有差异,但是没有层次。他们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孩子,用崇高的人格陶冶孩子,用丰富的学识涵养孩子,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生命的成长,为孩子夯就坚实的心路历程,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做有灵魂的教师,推进的教学是有灵魂的教学。学科思想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学科思想是形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赋予学生“价值生命”的营养要素。道德课堂的教学,是有灵魂的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师要在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指导和统领下,把长期颠倒了的学科教学重心重新颠倒过来,以学科的基本观念、方法论原理为核心,以学科思想方法来组织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训练的层面,推进到深入学科本质与核心的思想教学和方法教学的层面上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推进有灵魂的教学,是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课堂改革与创新之道,更是课堂改革与创新之德!正所谓:合乎道,至于德。

  做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发展意愿是其自主发展的“原动力”,有灵魂的教师总是专注于自身学养的丰厚,不断培育自己的专业情意,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涵养自己的专业精神。他们专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质,专注于唤醒学生的独特,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有灵魂的教师总是能自觉地为自己设定发展目标,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他们把教育当作一种生活,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生活,在教育这块丰沃的土壤上,种植芳香四溢的花朵,用教育描绘自己的诗意人生,用自己的人生描绘教育理想。做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坚守教育的道德要求。麦金泰尔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抵抗事实上将会控制他的社会潮流。”有灵魂的教师,永远守护在教育的核心地带,小心呵护教育的本真,不断追求教育的真谛,坚守教育阵地,努力为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灵魂的教师具备穿越历史、通达未来的智慧,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总是能保持一份从容和笃定。心静则远,他们不把追逐利益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怀持宁静自由的心态,从容地去追求浮躁时代里朴素的教育真谛。

  做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充满育人的幸福感。教育的功利与浮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鼓吹或热衷于“奔跑”,且是“百米冲刺”。站在现实的大地上,有灵魂的教师不但具有批判的精神,更有建设的行为。“教育不能没有梦,但是教育不是梦”,有灵魂的教师总是能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琐事中寻觅到育人的幸福,他们坚持“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一份明智、一份责任和义务。他们能够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品味思考的愉悦;他们能把思考转化为行动,体验探究的快乐。他们总能从学生渴盼的双眸中,从学生的点滴进步中,体会到为人师者的自豪和愉悦。

  做有灵魂的教师,不会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册看成是自己的工资册和奖金发放册。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7

  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引导和关爱,而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我经常阅读各类教育相关的书籍,期望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近期,我读了一本名为《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书,感触颇深。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通过阅读,我意识到自己以前在教育孩子时存在很多误区。例如,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情感需求。这本书提醒我,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些技巧让我在教育实践中更加得心应手,孩子们也更加愿意听从我的引导。

  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8

  书,一道彩虹。既明亮,又多彩。读书,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豪情。读完书,带给我更多的摸索:

  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起侧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位年轻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潜心研究,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对有效的教学而言,学科的课程并非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所以教师要做的是不仅要了解起学科课程,而且要能够将知识转达给学生,由于转达知识的能力绝非简单地了解知识,这就是为何许多大学教授尽管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但教起学生来却捉襟见肘,条理紊乱而词不达意。所以掌控教学技能对一个教师来说便成为关键所在。故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教学目标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性来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管理课堂纪律、评估先前知识、有效地表达观点、推敲学习者的各种特性、评估学习结果,以及温习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些任务完成的多寡,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亦即决定了“好”与“坏”的关键。

  人们常说:“要让学生得到一杯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而这桶水永久都装满鲜活可口的圣水。我崇拜窦桂梅老师,记得在一书中曾写道窦老师在平时工作之余大量浏览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几年来记的笔记有xx万字之多,多篇发表。正是在她不断的学习、符号学中,自身修养日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高屋建瓴地指导实践。

  这使我想起了宋代学者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不正是我们发展提高的最关键所在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之,乐在其中。”我们青年教师是二十一世纪教坛的主力,承前启后是我们使命。用我们的不懈的寻求、坚定的信念、永恒的执着去不断学习、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会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要掌控的东西太多了,如英语、运算机等等。乐在学中,乐在超出自我当中。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中指出:老师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敬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在找寻有效的方法。

  看了《幼儿行为的.视察与记录》这本书,我觉得它很好的诠释了《指南》的这句话。这本书阐释了幼儿老师科学有效视察孩子们行为的重要性。老师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分析出很多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刚好的调整教化的目标、方法等,从而更加专业地剖析幼儿、引导幼儿,做到了解幼儿、敬重幼儿,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敬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而这样做的过程,也使老师自身实力得到提升。视察记录是我们老师日常工作主要工具,在教化实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以前的视察记录过于简洁、粗糙。缘由出在哪里?当然与当时教学阅历匮乏有干脆关系,但视察记录方法不得要领是重要缘由,比如《幼儿行为的视察与记录》中对记录的语言做出阐释,应当用什么样的词类,比如多用动词、形容词等,记录幼儿动作语言及其他幼儿反应,少用归纳性,老师臆想性话语等。

  有人说爱一行干一行,我觉得更应当干一行爱一行,做幼儿老师,就要做得像模像样。“幼师不能只当孩子王,更要理论硬技能强,做幼儿领域的探讨者”。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

  在新的实纪,中国教育艰难地走在改革的路上,在我的目力所及范围内,小学语文界,我看好这个人:窦桂梅。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这一大串耀眼的光环笼罩着窦桂梅。但她没有为这盛名所累,依然执著行走在语文教学的探索路上。她提出的“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在小语界引起很大反响。而近几年倾力探索的“主题教学”则标志着她对自我的超越。

  窦老师来自东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家世平常,学历平常,但不到30岁就被评为了特级教师。而今,她的教学艺术得到专家学者和语文同行的广泛赞誉。是什么促使她的成功?

  她给予的回答是:是热爱让我取得了这天这点成绩,当人的愿望是用心的、向上的,它就成了渴望而不是欲望,并渐渐构成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气质,这种力量和旗帜,让生命有了一种韧性。当然,我也相信“每一个幸福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窦老师的不少公开课,低中高各个年级的,阅读作文各种类型的课,每一次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那她教学的底气,个性是洋溢在课堂上的新意与灵感哪里?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的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十分精彩,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下课后大家请教他有什么良方,那位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的。这句话正道出了教师备课的境界。古人慨叹作诗难,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用在评价教学设计上,也不算夸张。比如她上《秋天的怀念》一课,仅一个导入环节,就十易其稿。除了这看得见的备课以外,还应当有更多隐形的备课,比如,读书、写作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等等。当你把教学当作一种“信仰”时,就会发现你的每一段人生经历都在为教学做准备。课堂上的新意,或者说底气,决不可能是所谓的灵机一动,背后应当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窦老师不凡之处就在于她的“底气足”,这主要是她的语言吸收和表达的.潜力,尤其是被有些人看得难以把握,其实是时时处处都明显存在的个人的“语感”,语感的敏锐和丰富多彩,不在于刻意地“修炼”,而在于日常的领悟和揣摩,它往往是“习得”的而不必须是“学得”的。

  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是在长期涵泳于生活,尤其是经典性的语言艺术作品之中而“悟得”,仅仅上几节戏剧学院的“台词课”,作用恐怕不大。在这方面过去的中等师范学校是十分讲究的,甚至构成一种浓厚的风气。窦老师的“底气”由此而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她非但没有上丧失这种“底气”,而且善于“养气”,使之充沛于全身,散发与外,这就是她的高明之处了。

  最后还是一窦老师的话来与大家分享――“自己向往的为师境界,那是对世界、对生活、对自我不虚伪、不做作、不冷眼旁观......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从而获得自身根本的完整。

  她向往的为师境界,不就是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一种人生境界吗?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1

  人的一生要经历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多个发展阶段,“人的不同成长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类型,这些阶段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且与身体成长的不同阶段密切关联”

  ①。因此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②。童年期是儿童的心理从无到有的发展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童年期的发展是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终生的。在童年期,我们也常常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即:0-3岁(婴儿期)和3-6岁(幼儿期)。这两个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展示出了人的心理变化的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顺序。0-3岁阶段,儿童处于心理发展的无意识阶段,“成人无法直接对儿童施加任何影响”

  ③。3-6岁阶段,“儿童开始变得容易受到成年人的影响”。0-3岁阶段,尤其是0-岁阶段,儿童的语言、行为发展能力不足,尚处于襁褓之中,因此需要亲人尤其是母亲的呵护和照顾,因此特别适合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之中成长,属于母婴共处的最佳时期,在这一个时期,也是建立亲情和儿童对外界安全感的最佳时期,如果母爱的缺失和感官的接触不够,就容易导致儿童对外界的不信任,敏感,胆小,多疑等不正常的心理,因此各国不断延长着产假、哺育假的时间,也是为了让新生儿能得到母亲的更好照顾。3-6岁阶段,随着儿童的身体、心理的发展变化,对外界的征服力量推动着他们希望在更广阔的空间与更多的人交往,已经初步具备了适应集体生活的主观心理愿望和客观支撑能力,因此可以进入幼儿园学习了,所以大多数国家都将幼儿园的入园年龄确定为3岁左右,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入园学习,可见,幼儿园的招生年龄确定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而确定的,不能随意调整。随着新生儿降临在世间的第一声哭泣开始,儿童就脱离了母体,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上。新生儿出生以后的环境与在母亲体内的环境截然不同,在新生儿降临时期,儿童面临着巨大的“出生恐惧,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恐惧行为”

  ④,只有通过哭泣的方式来排解这种痛苦,成年人对这种痛苦也不能回忆起来。儿童的母语也是在xx岁左右发展起来了,在母语的获得过程中,许多内在的秘密在悄悄的发生,比如发声器官的不断成熟,对环境知识的吸收,都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来帮助完成,并且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回忆出我们母语是怎样习得的,好像就是自然而然的习得了这种能力,这就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结果,也是有吸收力心灵的有力证明,这种具有无意识记忆和吸收力的记忆类型被帕西。纳恩先生称为“记忆基质”。儿童是通过心灵能力直接吸收知识,这些知识会成为儿童心灵的一部分,也就是成为大脑的一部分,儿童吸收知识是在塑造心灵(大脑)的过程,因此这些知识和心灵呈现水乳交融的“合体”状态,而不是两个截然不同可供分开的东西,因此婴儿期的记忆是无意识的记忆,是不能被回忆功能调阅的一种记忆。而成人是通过大脑这个工具来储存、记忆加工来获取知识的,必须通过有意识的意志的努力才能达成,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因此成人的记忆不属于大脑机体的一部分,属于大脑储存的内容,当然也容易从大脑这个工具中“调阅”出来,可供回忆这种心理机制进行提取。为什么成人觉得学习和记忆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而儿童确实如此地轻松自在呢,这就再次证明年龄越小的婴儿在心理发育期间大多处于无意识的心理发展进程之中,因为“在我们的学习成为有意识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每一点知识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⑤。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化,儿童的心理不断走向成熟,心理活动的方式也逐渐由无意识开始变得有意识起来,“在开始学习动作之前,儿童就已经有了无意识的心理发展。当他开始学习第一个动作时,无意识的就开始变成有意识的了。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变得有意识起来。儿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直到它成为记忆的一部分⑥。”3-6岁阶段儿童的心理逐渐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过渡期,而动作的学习是其有意识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

  综上所述,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无意识记忆发展的阶段,外界环境对其影响十分重大,因为这是他们通过吸收环境中的知识来塑造他们的心灵的过程,他们还不具备有意识的分别、筛选、判断等能力,对环境中的一切经验“照单全收”,并且作为心灵(大脑)这个智慧器官的一部分永久保存下来,在此期间,由于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下,他们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自然,而且不感觉到任何的困难,我们看到3岁之前的孩子总是那么无忧无虑,不急不躁地缓慢而优雅的成长着,在这个时期,是有一种神秘的“自然力量”在推动着他主动地、本能地、自然地向前发展,也是不容易受成人影响的一个时期,但他们要受环境的影响,成人作为环境中的活跃因子,必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尤其是要“正确关爱和保护好儿童的天赋,为他们潜在能力的发挥提供帮助,不是指帮助儿童本身,也不是向他们的弱点提供帮助。这样,教育成了向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帮助的手段,它不再是一个灌输语言和观点的过程。⑦”因此婴幼儿期间的教育就是一种养育、一种陪伴,而不是对他们说教。要充分用好“环境”这个无声的老师去影响他们,帮助他们发挥人的潜能。

  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其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好每个阶段的有利因素,比如如果能无限地延长儿童具有吸收知识能力的阶段,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毫不费力地学习知识,这将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呢?但是如果他们长期这样地无意识学习,虽然学习的过程轻松了,但是学过之后也记不住更多的知识,人类的智慧不是也不能增加吗?因此任何一种心理状态对人的成长均有利弊之分,我们的教育就只能顺应心理发展的阶段,因时施策,扬长避短,搭建适宜的平台,营造适宜的环境,促进儿童适宜地成长。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当春乃发生”,滋养着生命的蓬勃成长。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2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20___版小学语文新课标》,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新课程标准给我指明来了前进的方向,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以下几点新认识: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改变

  首先我们教师要三个方面去解决,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三是有些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负担过重。在低段要让学生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第一学段的重点,汉字书写的教学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养成的过程。

  通过新课标学习,我对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强调要把它作为第一学段的重要内容,并且要贯穿于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新课标里,我们降低了学生识字写字的量,强调要多认少写,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字。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字呢?不同年段的学生识字写措施也不一样,具体这样落实:

  (1)低年级的学生写字应该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示范、指导、复习、巩固学生练习写字;

  (2)中年级的识字教学是由扶到放,教学生不会写的,难写的字,加强词语教学,掌握口头书面表达的词汇;

  (3)高年级的识字教学主要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学,理解词句含义。在新课标里,还新推出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常用字。除此之外,新课标还新提出一条新的教学要求,就是语文教师每天必须安排十分钟让孩子练习写字,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要借助田字格练习写字;中年级的学生用中方格本写字,高年级的学生用条格本写字,并且要注重速度。同时,还要注意写字跟课文的内容要同步,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阅读教学方面的改变

  低年级阅读教学主要内容是识字、写字、读文、理解少量重点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要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下功夫,实现“理解阅读”向“表达阅读”华丽转身。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不应代替学生分析阅读,应该让学生自己多读。在理解课文上教师要提倡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反思。除此以外,还要认真抓好读书这根本环节,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新课标强调: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学重点是积累和理解少量词语和句子,要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下真功夫,实现“理解阅读”向“表达阅读”,华丽转身。在不同文体的教学时要有不同的模式,我们教师要谋篇布局。如:

  (1)童话故事类文章,在教学策略上,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技巧、学习概述、讲述、转述等学习方法来要让学生悟得一种教训,并学习文中所运用的譬喻法;

  (2)状物类的文章,在教学策略上,我们要把抽象景物,转化为形象的景物,把枯燥的景物变得有趣。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并懂得描写景物的方法;

  (3)诗歌类的'文章,在教学策略上,我们要以情入诗,抓传神的诗眼,让学生理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4)写人类的文章,在教学策略上,我们要熟悉故事情节,了解结构,学习具体描写方法,感受人物形象,辅助儿童自我意识的发达;

  (5)叙事类文章,通过对事件的学习,以事感人,因事明理,从文章的学习中,透出人性;

  (6)议论类文章,在教学策略上,要抓精华,抓支柱,让学生在议论文中,获得理趣。

  (三)作文方面的改变

  一、二年级布置作文不合适,经修订后一、二年级的定位是“写话”,三年级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在教学建议上引导学生要写真话,不套话,不抄袭,不写假话。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思考、表达和创新的能力,善于将读与说,说与写相结合,进一步突出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也可以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让学生能展示交流与相互评价的机会,互相促进。

  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批和相互批改。作文批改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能力是在历练中形成,非教师“代庖”所能及。教会学生批改作文,既解放了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消耗在作文批改上,将节省的时间用于研究教材和教法,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又可锻炼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即让学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既可欣赏到不同学生的作文,又可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魏书生曾说:“学生批改作文的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关注教师的批语的程度。”为此,必须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一是最基本的部分,包括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错别字几个、有几处病句、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二是实质性部分,包括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看文章的选材、看文章结构、看表达方式、看语言是否简练流畅深刻。这样的批语就像批判地鉴赏一副“艺术品”,让学生更多地发现别人作文的闪光点。不仅能让学生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同时,容易吸收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也会引以为戒。

  以上几点是我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但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只有理论配合实践才能提高效率。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坚定新课程的理念,坚持实施新课标,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使得不同的学生在语文上有着不同的发展,为他们能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的有用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3

  每一次学习陈鹤琴老先生的著作,都会带给我新的思考。最近又一次重温了《陈鹤琴文集》,陈老的“活教育”思想体系让我对自己从事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陈鹤琴先生的课程论明确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我园地处全国的农业示范区——杨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源,践行“活教育”?如何更好的让“活教育”思想来引领我们,让我们的幼儿教育更加生活化、自然化?怎样挖掘教育资源,创设“活”的教育环境,更好的支持孩子的发展?随着对《陈鹤琴文集》不断的深入研读,结合工作实际和自己的思考,有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教育课程观

  陈鹤琴先生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切合人生的课程内容就是“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的接触,灿烂的玩具用品。”因此,在陈鹤琴先生参与起草的1929年的中国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中,自始至终地贯彻了生活课程的思想,连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餐点”和“静息”都纳入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陈鹤琴先生的源于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观尊重儿童的兴趣、特点,体现了学习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生活”一词也频频出现,教育内容要生活化成为了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基于以上教育思想,我们应坚定“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以及“生活课程化、课程生活化”这一课程观。“生活课程化”重在认识到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要树立教育的整体观,让生活课程化。“课程生活化”重在我们要把课程内容渗透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树立教育的整合观,让课程生活化。

  二、“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内容

  陈鹤琴先生的课程论指出:选择幼稚园课程内容应该遵循三条标准:1.凡是儿童可以学的东西,都可能作为幼稚园教材;2.教材必须以儿童的经验为依据;3.凡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取为教材。基于以上依据,我们应该联系幼儿生活实际,结合幼儿兴趣,充分利用本土教育资源生成园本教育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支柱。陈鹤琴曾说过: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形式化的,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是儿童学习的.活教材。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依靠抽象的符号和逻辑的推理,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当选择的课程内容为幼儿所熟悉时,他们才能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身于他喜欢的工作中。他主张幼儿园的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科学地组织和选择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

  “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针对分科教学的弊端提出的。他认为:“我们不能把幼儿稚园里的课程像大学的课程那样独立,什么音乐是音乐、故事是故事的,相互间不发生影响。我们应当把幼儿园的课程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因为生活是整个的、互相联接的,不能是四分五裂的。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其组织形式必然是综合的。综合化,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强调幼儿园课程的综合也是《纲要》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生活实际又结合本土教育资源生成这样三个园本主题活动课程——六一主题、体操比赛主题、农高会主题。这三个主题,内容均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时间上根据既定时间适时开展。活动的形式上,从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和开展、再到活动的小结、反思与评价,整个过程都应该按照主题活动以课程形式来开展;这样通过引导每一位幼儿完全的参与园本主题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生活中的节日教育,也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尤其在传统节日方面,例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我们都可以开展相应的班级教育活动,在游戏中、活动中引导孩子学习社会知识,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三、“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环境

  环境作为幼儿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资源,其创设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发展。陈鹤琴先生“活教育”中的环境观至今对幼儿园环境创设有着深远影响。陈鹤琴先生“活教育”中的环境观旨在创设更适宜幼儿成长的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活教育”的教学论和方法论,体现了“共同学习模式的建构”和“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等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让幼儿真正的参与进去,要让环境材料与幼儿的主观经验相符,能让幼儿产生共鸣,与幼儿产生互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我们在音乐特色课程建设实践过程中,要注重选择适合幼儿的材料,尽可能选用幼儿专用的设备设施,活动材料的大小、高度、功能等都应是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在教育环境创设过程中,应做到以科学的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为前提,以“活教育”思想为指导,集艺术性、教育性和互动性为一体,创设温馨、舒适、安全、愉悦的丰富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终身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陈鹤琴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激励着我不断进步,相信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定能帮助我不断成长、不断收获。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4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而我们作为他们的引路人,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近期,我读了一本名为《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书,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和感悟。

  首先,书中强调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尝试和创造,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游戏机会,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其次,书中提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们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塑造。我们需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用爱陪伴他们成长。只有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孩子们才能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成为有情感、有温度的人。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如何通过教育评价来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更是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合理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合书中的理论,我在实际工作中也做了一些尝试。例如,在教孩子们认识动物时,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游戏,让他们通过游戏来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同时,我也注重情感教育,尽可能地关注每个孩子的情感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在评价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时,我采取了多种方式,如观察、口头表达、作品展示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

  总之,《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和实践书中的理论和方法,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也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指导和支持。我相信,在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下,我们能够成为更好的幼儿教师,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5

  我教的是小学三和五年级英语,通过读教材我深切感悟到教师必须学习“英语新课标”才能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能适应当今素质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识体系和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效益到达“英语新课标”设计理念的根本要求。一句话,顺应教育改革开展潮流,当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到达教书育人的目的。

  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我们要学习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启蒙教育,学生通过听、说、动唱、玩具备一定的语言根底。并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语感。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提快乐趣为主。

  学校创立书香校园,提倡师生共读,我也每天利用一段时间,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活。古诗中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局部来自读书。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觉得,首先应该细细品读《英语新课程标准》,于是,我每天会尽量抽时间,静下心来读这本书。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设计出能在课堂上顺利开展,并能在真实的情境智能光运用的好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教材,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因素调整教学,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的设计。

  通过研究教材,我深切感悟到,想要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教材教改,就必须学习新课标,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顺应时代开展的潮流,当好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老师。反复翻阅此书,我有以下体会:

  第一、应突出素质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这样、做到那样,应发现他们的优点以及缺乏之处,在课堂甚至课后进行分层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分层设教,设计的练习要有梯度,要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中。另外,有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根底并不太好,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如果我们能注重到他的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给予正确的引导,以他们的特长来吸引他们,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

  第三、适当采用活动途径。

  新课标强调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和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早读时,利用早读抓好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利用课堂前5分钟的时间默写单词和句型,进行free talk。在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我再课前思考的最多的是导入的途径和技巧,怎样让每个孩子都能说话,每项任务都有话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语境、设计英语游戏、小竞赛、风采展示、小品表演等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第四、应及时进行有效评价。

  评价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手段,一种学生成长的记录。首先,教师可以用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如恰当地运用好:Good! Good job! You did well. Great! Well done! You’re a good boy. You’re a good girl.其实,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地尊重学生,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生动的、表扬式的、鼓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这些赞扬的话就像“兴奋剂”使小学生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其次,教师还可以用体态语言对小学生进行表扬和评价。如小学生英语说得好,教师就鼓掌祝贺;小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答复正确时,教师就竖起大拇指赞赏;对认真听课的学生,教师微笑赞许。对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进行加星等,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不断更新,驾驭英语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掌握的词汇在不断扩充,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善于钻研,才能驾驭教材,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新教材的学习,我们迎接了新理念新考验新挑战。我们只要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课堂实践中。努力落实新课标。就回探出一条用好新教材的新路子。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10-21

教师的读书的心得体会03-01

教师假期读书的心得体会10-19

关于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09-30

教师读书主题心得体会11-13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参考10-01

教师读书交流及心得体会01-06

教师读书分享心得体会02-13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范文06-18

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