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1
《教育的细节》作者朱永通。分别从“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和“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五个方面来叙述他多年的观察和思考心得。细节虽小,却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
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故事和对这些故事的精彩解读,有两个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以此来表达自己读过本书后的感受。
一厘米之变
德国统一前两年,驻守柏林墙的东德卫兵亨里奇射杀了一名企图翻越柏林墙出逃的青年。柏林审判时,被告律师辩称,受审人当时只是执行命令,没有选择的权利。法官的反驳十分精彩,指出即使执行命令,仍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可以选择打不准。作者把这个典故应用到教育工作上,推崇"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以此引发更大的改变。而这个改变正是体现在如何处理一个个细节上。
举一个任玲玲老师的例子。她今年担任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新生报到前,她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亲手设计班级文化建设,自己不仅出钱买了书柜,请来家属帮忙安装,女儿还用零花钱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奖品,教室布置得犹如一个温暖的家。她说,孩子刚踏进小学,对新环境有点陌生,和老师有些隔阂,用心营造家的氛围,让一切美好从此时此刻启航。
任老师不计得失,乐此不疲地做着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这就是她“一厘米”的坚持,小小的改变可以积淀为师之大爱。
细节的力量
朱老师女儿选择中学就读的时候。一节班会课上,班主任反复交代的一个作业"要求":每天晚上十点前务必完成所有的`功课,若作业还没做完,就不做了,先上床睡觉。第二天到校,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须跟课代表说明原因,究竟是作业太多所致,还是自己拖拉造成的。若是前者,班主任会及时跟各科老师沟通、协调;若是后者,自己需努力改进,养成好习惯。睡眠第一,还是作业第一?老师的选择,足以判断出孩子所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教育。
我想这就是“细节的力量”。阅读的本质是阅读自我,反观自照。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难免磕磕碰碰。我在班里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抽屉,里面有创可贴、碘伏消毒液、湿巾、卫生纸、一张家长联络表等用品。有备无患,总是好的。记得有次课间,小王同学说他凳子上有泡泡糖,我让他清洗后,趁机跟学生聊了聊吃完泡泡糖该怎么办?大家讨论后的一致做法是:包在纸里,再扔进垃圾桶。放学回家后,小王同学妈妈发来一张图片,裤子上还粘有泡泡糖。这个时候我就想:如果当时再仔细帮孩子检查一下,及时清理该多好?更多时候好的教育就隐藏在一个又一个看似平常的细节里。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学问。正如每一朵浪花的绽放,都离不开整个大海的澎湃。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2
这个寒假里,我阅读了由陈迁老师主编的《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先粗粗的翻阅了全书,感觉这本书的每个案例都比较典型,都是我们幼儿园教育中比较常见的事情,是一本非常具有可读性的书籍,于是对它产生了兴趣,我就一口气用了几天的时间把全书细细的阅读了一遍。本书重点围绕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细节问题展开论述,全书50个细节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从语言运用、非语言行为、教学探索、环境创设、因材施教和处理突发事件这六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中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语言和行为。每个案例通过“细节描述”来展示一定的情境,并通过“细节透视”进行简明的理论阐释,剖析细节背后的意义,进而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案例典型丰富,语言简明扼要,对一些幼儿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质疑,使我在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
在幼儿园里我们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传递出积极或消极的意义,对稚嫩而敏感的幼儿的身心,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从细节入手,才能不断积少成多。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句话我觉得写的非常好。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是我们在工作中时常会遇到的问题,就比如细节一对“你最棒”这句话的评价质问。案例中,张老师的评价方式与评价语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我平时在教学中也经常这样评价我们的孩子,“你最棒”、“你真厉害”这类语言,看了案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如何更好的,更恰当的来评价幼儿的各种表现,才能对幼儿有更大的帮助。
首先我们老师对幼儿评价,要在思想上明确评价的目的,要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而不要在幼儿之间进行横向比较,要避免使用“你最棒”,“你真行”之类容易导致幼儿间相互比较的语言。
然后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以每位幼儿过去发展的水平作为评价的基础,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和现实状况使用恰当的评价语言,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优点。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孩子在区域活动用雪花积木拼搭各种图形的时候,有的孩子搭了花篮,有的做成了眼镜,他们时常会很兴奋地跑来展示给我看,我常会以一种很肯定的态度,给他们一个大拇指表示你真棒,这时我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正确评价方式与评价的语言,让不同幼儿认识到自己不同的'进步。其实我可以仔细观察,比较孩子过去与现在的拼搭水平,发现孩子进步时,用更真诚的鼓励和评价如:某某小朋友你很有进步,你搭的花篮真漂亮,而且颜色也配的很好,如果下次搭的更大些那就更完美了等等,这样孩子对下次的活动就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比老师单单说你真棒要更有评价的针对性。
最后我们老师还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态度,并注意恰当的运用积极的体态语言,老师能用热情、关注的态度去评价幼儿,幼儿就会从教师的积极态度中得到鼓励和支持,相反,如果老师的态度冷待或心不在焉,幼儿就会由于教师的消极态度的暗示而产生抵触、怀疑等心理,从而影响到评价的效果。象我们平时指导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我们老师可以配合使用积极的身体姿态,面部表情和语音语调,如适当的俯下身子,面带真诚的微笑,目光和蔼,语音亲切等。
这本书读来非常亲切,其中一个案例就让我学到了很多,我很喜欢阅读这类实例性比较强的书籍,书中一个个小故事就展现在眼前,有些事例自己也曾经历过。在阅读中,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线教师是多么地不容易,处理每个教学活动,日常活动都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更要有理论的支撑,阅读《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对我启发很大,我还将继续经常阅读它,弄懂各细节背后的理论要点,使我今后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3
今天孙老师推荐我们阅读《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这是由美国一位教师罗恩.克拉克写的。他曾在美国很多问题学校任教,现在为纽约哈莱姆学校的教师。我们想:孙老师为什么要让我们阅读这篇文章呢?这篇文章应该让老师读更合适!
孙老师给每个组发下了5篇文章,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着这5篇文章。第一篇是《吃饭时保持良好的礼仪》,第二篇是《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第三篇是《餐后要负责清理自己的垃圾》,第四篇是《接到别人的东西要说“谢谢”》,第五篇是《与人相撞因主动说“对不起”》。读完这些文章,我觉得罗恩.克拉克老师很伟大,他能通过55个小细节,让那些问题孩子,变成好孩子。他写的这本《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最喜欢第四篇《接到别人的东西要说“谢谢”》。这个故事主要写了罗恩.克拉克教师给他学生的东西,学生如果不说“谢谢”,罗恩就会在接到东西的三秒钟后把东西拿回来。他认为既然你不尊重我,我也没必要对你客气!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触动,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别人递给我东西后,我很少对他们说:“谢谢!”我觉得很惭愧,如果我在他们那里上学,我一定会失去很多东西,都是因为没说“谢谢”的原故。今后,我一定在别人给我东西的三秒钟之内说一句:“谢谢!”
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少年!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4
刚拿到这本书,就被里面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吸引。“把你送到小班去”“对你真棒的质问”“你们喜欢不喜欢呀”这些熟悉的例子都是曾经发生在我的身边。特别看到“为什么她总是最后一名”这个例子,让我想到了不管我接手哪个班级,似乎总有那么一两个孩子有这样的问题。
笔者举的这个例子很贴近生活,里面老师的做法其实是有普遍性的。老师们因为碍于日常生活环节的时间安排,所以很难有时间心平气和的去和这样的孩子交谈。看了这本书,让我突然想到,是不是真的是因为没时间,还是自己对孩子没有真心的接纳。环节时间紧凑不是客观原因,是自己浮躁的心造成了与孩子之间的障碍。让孩子怀疑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是否真诚。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也许这些孩子就是被我们无形中加倍的放大了这一个缺点,以至于遮蔽了孩子身上其他的优点。看来真的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始终要以接纳、尊重、信任的态度了对待孩子。其实这些动作慢的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这样的孩子做事往往很仔细、谨慎。我们应该多挖掘孩子的优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他想要改变自己缺点的信心与勇气。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里面一个个的细节看起来似乎是小事情,但确实是我们一线老师们经常会遇到,甚至是常犯的'一些错误。书中的“细节透视”对每个案例都进行简单的理论阐述,剖析了细节背后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让我感受到了小细节,大学问的魅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做好每个细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茁壮成长。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5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寒假里我认真学习了《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格温.斯奈德.科特曼,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幼儿教育专业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近30年,当过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园长、大学教师和教育培训者。本书着重介绍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建立积极有益的家园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她以讲故事的方式提供了88个幼儿教师与孩子、与家长相处的细节,包括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应对孩子的错误、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如何与家长合作等。对于幼教工作者而言,可将此书比喻成自己的私人导师。
翻开书的`第一辑,第一个章节的题目《使用非语言交流方式》首先吸引住我:当笔者与故事中8岁的男孩做了15分钟的游戏后,这样写道“男孩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来碰了碰我的胳膊。他这个动作对我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因为这不是处于他的好奇,而是想向我表达他的友好。”故事后附有一段“小贴士”以及给教师自省的几个问题——“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使用非语言教师方式呢?我会不会用肢体语言来向小孩表达自己的赞赏与肯定态度呢?虽然是短短数语,但带给我深深的思考,面对孩子,我们应如何走进他们心灵给他们爱,书中对此给了点睛的指导,这在工作中是很受用的。
我非常赞同作者从始至终阐述的观点:尽量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时间和自由去探索一个丰富多彩、安全可靠的环境。要知道玩耍对于小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分散精力的坏事,相反,那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要理解并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发展水平。只要我们明察秋毫,他们就会给我们指明方向。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中的每一个都发人深思,第一遍看完这本书后我又细细研读了第二遍。在重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案例呢?我可以试着做哪些工作?我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我应该怎样灵活地应用这些道理来处理自己特殊的情况呢?反思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虽然已经是有10几年的老教龄了,但也容易生成一些惯性,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幼儿的关注、对家长工作等反思的深入还是不够的,通过学习和自省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形成对教学工作的新动力。
威廉.詹姆士说过:“智慧就是懂得应该忽略什么。”我相信,细节决定成败,不要放过日常工作中、与孩子们相处中、处理事情过程中的任何小细节,用心对待与孩子们的每一天,一定能在保教实践中提升自己与孩子、与家长相处的智慧,走向成功的职业人生。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6
阅读《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这本书纯属“无心插柳”。这本书是我在网上为学生购书时顺便买的,没想到随手一翻,却如同遇到知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不得不承认,在工作繁忙的日子,阅读那些理论性很强的书籍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而这一本书,与诸多学术著作不同,没有长篇的教育理论,书中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个浅显易懂却引人深思的教育细节故事。书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了99个真实教育细节故事,对故事中的内在因素进行了深刻挖掘,远比关于它的各种理性论述包含更多的真理。
书中收录的都是优秀一线班主任的经典教育故事,我一边细细品味其中生动的事例,一边回忆我与学生相处的细节,一边学习书中的教育方法,真是受益匪浅。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班里开设了图书角。图书角有专人管理,但是因为取阅的人太多,有段时间图书角状况百出——图书横七竖八没人整理,刚买的书没过多久就成了饱经风霜的样子,有些图书甚至不翼而飞。我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爱书的大道理,却收效甚微。读过朱国红老师写的《听老师讲那阅读的故事》之后,我也动情地给学生讲述了自己小时候读课外书的故事。听了故事后,孩子们虽沉默不语,却用后来的行动告诉我,他们也是爱书之人。没有大动肝火,没有讲大道理,一个深情的故事,充分发挥故事情理交融的优势,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在鲜活的故事面前,自主反思,自我教育。
书中精彩的细节故事和教育小语不仅让我创生更多的.教育智慧,还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多启发,现总结如下:
一、 用爱心走进学生的心里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本书12个爱的教育细节,向读者展现了爱的内涵,爱的表达,爱的智慧,爱的回报等内容,以真实的故事告诉读者:师爱,无处不在。《一次情不自禁的拥抱》中,教师用一个拥抱拉近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退一步,海阔天空》提醒我,在必要的时候,放下老师的权威,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宽容的心态会给予彼此沟通的机会;《爱的“谎言”》使我明白,只要有爱,善意的“谎言”也会美丽,它能唤醒心灵、开启心智,让孩子绽放自信的笑颜,让生命充满活力……一个个爱的故事,使我对师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学生,就是蹲下来看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让学生在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茁壮地成长。只有手执爱的钥匙,才能走进学生心灵,开启孩子心灵的秘密花园,迎接教育的春天。
二、 用心灵滋养学生的心灵
学生成长是需要精神养料的,心灵也需要鸡汤——了解过父母的不易,才懂得人生艰难;感受过醇美的真情,才会有孝道感恩;欣赏过高尚人格,才会有向上向善的榜样。《相信你自己》中,教师用信赖让学生在行动中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唤起了学生的自信;《假如你是老师》里,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以假想的体验获得真切的感知,对学生进行了尊重老师的教育;《榜样的力量》中,教师借考验的名义在开学之初寻找班级正能量,树立了学生的榜样,激发了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愿望,建立了一个班风纯正的集体……我从中得到的感悟是: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平台、工具、手段给学生积极美好的东西,让积极美好占据学生的心,让他们向上、向善、向真,在悄无声息中熏陶学生,那么,完成心灵塑造指日可待。
三、 用细节铸就成功的管理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可见细节的重要性。教育,应该注重细节,细节是传递师爱的最佳手段,感动心灵的教育往往从细节开始。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真正做到细致严谨。本书中,《叫出每一个》里,初次见面,教师亲切地喊出孩子们的名字,快速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是疏导不是堵塞》里,教师注意到班级中性格特殊学生的周记内容,进行了耐心地疏导,帮助学生完成了心愿;《善待学生的挑衅》中,教师用敏锐的双眼观察到学生的挑衅是一种试探,也是一场特殊的考试,用真心善待学生的挑衅,用细心感受孩子复杂的内心,用细腻的感情滋润了一颗颗年轻的心灵……诸如这些,无一不是细心教育的具体体现。教师把教育做到了每一个细微处,随时挖掘教育的契机,因此收获了教育的芬芳。留心每一处细节,会让我们的教育更精致,因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上海市特级校长余慧斌评价这本书——本书看似平常的一个个教育细节故事里,展示了教师“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心呵护每一个心灵,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精神和智慧。看过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不是训斥、不是说教,它是一种用爱心、细心与耐心去精雕细琢的一种艺术。今后的教育中,我当结合书中所学,关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细节,用爱心、细心、耐心、智慧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7
今天播音员班上,孙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这本书是由一个美国教师罗恩.克拉克编写的他曾经在美国很多问题学校任教,现为纽约哈莱姆学校教师。我们疑惑不解,心想:《教育的55个细节》?应该是给老师看的吧,孙老师为什么要给我们看呀?虽然心里这么想,但还是很好奇。
孙老师给我们看了其中的5篇,分别是:《吃饭时保持良好的礼仪》、《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餐后要负责清理自己的垃圾》、《接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与人相碰应主动说“对不起”》,看完后,我明白了孙老师给我们看这本书的用意,原来其中的行为规范与我们息息相关。
五篇文章中,我最喜欢《接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它讲了一个故事:如果我把东西递给学生,而他没说“谢谢”,我会马上把东西拿回来。虽然让这条规矩成为习惯阻力很大,但我必须强制执行。
这篇文章幽默风趣,但是也让我觉得惭愧不已。一次,一个同学把我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给了我,我觉得同学之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便把东西拿了回来,连句简单的“谢谢”也没有说。现在想想,真是无地自容啊!
今后,我接到了别人递给我的东西,一定会及时说“谢谢”。另外,我还要去网上搜寻其他50个细节,纠正自己的行为规范,做一个讲究礼仪的好少年!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8
第一次借到这本书,只是轻慢的浏览了一下,没什么感觉。当这本书再次传到我手中的时候,这么一本书不看那不是浪费吗?当我看下去的时候,我发现书中讲述的全是教育细节,细节中见精神。这些细节都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心灵,唤醒内心深处的善良,唤醒青春的激情,唤醒年少的斗志,唤醒深埋心中的正义……心醒了,就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心醒了,就会审视自己的生活;心醒了,就会扬长避短……教育就是要唤醒,就是要唤醒心灵。
第一辑:唤醒心灵需要智慧
有了智慧,教育能柳暗花明;有了智慧,教育能曲径通幽;有智慧,教育能润物无声。
教育智慧从何而来?在经年累月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以崇高的教育理想、坚定的教育信仰、丰富的教育理论作经,以健全的人格、深广的爱心、广博的知识为纬,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为学生"幸福度日,合理做人"(鲁迅语)奠基,酿造出一杯杯最香醇的教育智慧之酒。
……
第二辑:唤醒心灵需要爱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生命。这份真爱来自于人性,更来自心灵。这份教育来自责任,更来自天职。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它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教师的爱,无处不在。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手执爱的钥匙,走进学生心灵的秘密花园,迎接我们的将是鸟语花香。
……
第三辑:唤醒心灵需要生活充实
学生每天都有事情可做,每天都有事情能做,学生还会惹是生非吗?还会打架斗殴吗?我觉得不会,学生生活的很充实,生活很丰富,谁愿意落个不良学生的罪名?所以,作为班主任,作为任课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能学习,会学习,乐于学习。他能,让他多做题;她行,让她学会当堂内容;他弱,让他钻研简单问题。他热情,就发挥他的热情,就鼓励多为他人伸出援手做贡献;她活泼大方,演讲时就重用她;他威信不小,就让他为班级负责;即使他什么也不会,你也能从班级中为他找到一个管校服、抄送宿舍分数的活儿……
"人尽其才,物尽其力",每个人都有事做,每个人都在负责任,这样他们惹是生非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甚至他们能正确对待学习,理性对待生活。这样的学生相对好管,这样的班级相对好带。
通过引导,让学生感觉学习不难,生活也很有趣,虽然快乐和痛苦同行,成功与失败并存,但他们仍会感觉自己的生活的充实的,也是快乐的。
与学习同行,让孩子的生命因读书而涌现快乐之美,因思考而展现知性之美,因交流而呈现绚烂之美!与生活同行,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当我们把引导孩子学习和生活当做一种神圣的职责,一种精神提升的境界,一种终身追求的目标时,我们定会收获丰富的人生!
第四辑:唤醒心灵需要严格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更何况学生还都是个孩子,他们正处于青春时期,斗志昂扬,激情满怀,所以情感常输给理智,自制常败给惰性。所以不仅要制定详细、科学、客观的班级制度,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师管理虽然严字当头,心却是柔软的,管理的人性的、民主的。要我们把严格要求和爱心水乳交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教育一定变得美好而神奇。
严在左,爱在右,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老子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第五辑:唤醒心灵需要细心、耐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慢工,需要等待,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老师、家长总是习惯想,甚至习惯说:一年365天,你也一天也没少过;一天三顿饭,你一顿没少吃;你也不缺胳膊,也不少腿,脑袋瓜也不笨,怎么就学不会,怎么就老犯错呢?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总喜欢比较,那学习差的和学习好的比,那表现好的和捣蛋的比,这一比较就不如意,这一比就发现差距,这一比心情就不能平静,于是乎常常急躁,常常感慨……殊不知孩子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很发杂,需要细心发现,需要耐心引导,需要静静等待。
你总不能要求一身毛病的孩子,明天立马就和所有的坏习惯再见吧?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慢慢欣赏他们的变化,只要有变化,就有进步;有进步,就有希望;有希望,就会成功。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能参天的,为他们扫清障碍;能成豆荚的,就让它接触果实;是小草的,就让它开一朵小花。各尽其能,才是真正的教育。这绝离不开我们的细心观察,耐心引导。
细节,是优秀教师的."葵花宝典";耐心,是优秀教师的"灵丹妙药".是教育大花园里绽放的两朵奇葩。这奇葩需要教师用信仰来培育,用言行来示范,用智慧来催化,用心灵来感染。教育是塑造人的艺术,需要雕塑大师罗丹般的精心与细致。因为,成功源于细节,成才源于耐心。
第六辑:唤醒心灵培育思想
唤醒心灵真的需要培育思想。我们不仅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是爱,更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去爱;不仅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宽容,更应该让学生懂得怎样宽容;不仅让学生热爱学习,更应该让他们清楚为什么学习;不仅应该教会学生做人,更应该率先垂范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不仅应该让学生明白社会需要公平公正,更应该让学生清楚通过制度、监督等能够实现公平公正……
利用文章,利用生活,在学生幼小的心里种上一颗颗种子,用真善美去浇灌,春风一吹,它们便可以绽放出美丽的花花朵。点一盏心灯,便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
第七辑:唤醒心灵需要总结反思
当我们与孩子发生矛盾冲突时,当遭遇满腔热情付之东流的遗憾时,当班级管理陷入困境时,当我们的真情遭遇家长的误解时……请在夜深人静时分,为自己泡一杯热茶。伴随着袅袅茶香,我们啜饮温暖。当心绪宁静之时,便是思考开始之时。
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只要头脑中装满智慧,思考之门便会随时为我们敞开。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们思索,我们总结,我们沉淀,我们升华。
第八辑:唤醒心灵需要诚信
要求学生诚信,我们首先要诚信。答应学生的事情,哪怕有困难,也要做到,否则你就无法要求学生诚实守信。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只要拥有诚信,就一定能让孩子的心灵绽放成圣洁的鲜花!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9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就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抓好细节,那么我们的幼儿教育也是如此,只有从细节入手,才能不断积少成多。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让幼儿教育在这些简单、平凡的事情中彰显独特的光彩。语言是教师和幼儿沟通的桥梁,也是传递知识海洋的钥匙,苏霍姆林斯基同样也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因为教师的语言不仅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所以,教师的语言艺术也应该从细节开始,绽放出语言的魅力。
一、把你送到小班去
“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我想每一个幼儿园老师都曾经说话过,这是我们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时,一种不约而同的做法。但现在想想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似乎藏着些什么。我们每次总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一句“把你送到小班去”就可以让调皮的幼儿顿时变得安静下来,因为他们将不再属于原来的群体,他们会害怕和恐惧,所以他们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于是,我们反反复复地尝试用这种方法,殊不知这样会对幼儿的心灵带来创伤。同时教师虽然经常说“把你送到小班去“,却从来没有实行过,久而久之,在幼儿的心中就成了“狼来了”的故事,幼儿就不再害怕了。就如我们班总有几个小朋友吃饭的速度太慢,于是我们就对他们说“谁吃得慢,就要去小班吃。”可是几次下来,小赵就说:“老师,你不要再说了,这都是骗人的,你又没有把他们送下去过。”看来,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已经变成了“放羊的孩子”,所以后来我们不再是说“吃得慢,把谁送到小班去”,而是以鼓励的方式好,谁吃得快或者有进步,就能够得到小红星,这下子幼儿都能加快进餐的速度了,而且在他们的心中老师也不再是“放羊的孩子”,因为老师总会兑现自己的承诺。
二、不容商量的.“商量”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以幼儿为主导地位,所以教师现在不再是命令式地与幼儿交流,而是改成商量的口吻,殊不知这样的商量已经变了味,因为它是不容商量的“商量”。不过这也不能全然的责怪老师,因为一个老师要面对四十几个幼儿,不可能根据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去对待他们,所以不得已地采取了统一化的方式。就如吃饭的案例,老师是苦口婆心地告诉幼儿这个多么的有营养,一定要全部吃光光,可是每一个孩子的饮食特点不同,有些孩子就是食量小,这么硬让他吃光反而对身体不好,所以我们后来给孩子盛饭盛菜就有意识地根据幼儿的食量来分配,食量小的就少一些,食量大的就多一些,这样即使是统一化的吃光光标准,孩子们也能量力而行了。当然,这种不容商量的“商量”的背后,还是教师的权威的在作怪,所以教师应该尝试去释放一些自己的权威,敞开心扉地真切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果你用一分的真心去面对孩子们,我想孩子们定会用他们十倍、百倍的真心来回馈我们,因为孩子的心是最纯真无邪的。就如有时候我并没有完全想好这个游戏该怎么玩,而是用商量的口吻和幼儿一起生成,这样他们不仅玩的乐在其中,也体验到了自己当“决策者”的快乐。
三、如果你们不听话
“如果你们不听话,就……”这也是幼儿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特别是新教师。当面对吵得一锅粥的幼儿时,新教师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让幼儿安静下来,于是就想到了这句“至理名言”,可是试了几次下来,新教师们往往发现,孩子们的安静只是暂时的,它们一会儿就又吵闹起来了,反复几次下来,累的是新教师,乐的是孩子们,因为他们又快快乐乐地闹腾了一阵,就像打赢了一场胜仗似的。所以,新教师都非常羡慕、佩服老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往往老教师前面一站,底下的小朋友都鸦雀无声,正襟危坐着,而新教师一站,孩子们是继续玩的玩,乐的乐,不管新教师的“歇斯底里”。所以,新教师就尤为需要学习与幼儿沟通交流的艺术,避免使用警告性的语言,只要恰当掌握沟通的艺术,班级管理一定手到擒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将点滴的细节凝聚成教育的硕果。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10
今天读了苏州德育的一片文章《良好的教育从细节开始》觉得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很有帮助,忍不住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要有足够的智慧、耐心、责任,还要时时、处处、事事关注细节,把教育做死细、做小,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今年在教二年级,所以学生来打小报告的特别多,某某打了我、某某不让我走路、某某偷我的铅笔……每次解决要花费我很多时间,怎样让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让学生学会宽容别人呢?我给学生讲宽容的小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小和尚怆惶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长老。我在晨会课上让孩子们讲讲身边的宽容故事,找找别人的优点,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了,打小报告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在教育中班主任要有宽容心,要允许学生犯错。并给予一定的耐心、等待学生去改正。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先生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让我们班主任学会宽容吧,给学生多一点宽容,学生自己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省。宽容是大爱,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也不是完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只有对孩子们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赢得孩子们对自己的宽容,心里互不设防,才能实现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让我们以博大的胸怀、独具的慧眼接纳我们的学生,赏识与宽容我们的学生。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多一份民主,少一份个人专断……我们的教育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成效。因为宽容,纷繁的生活才变得纯净;因为宽容,单调的生活才显得鲜丽。宽容赋予了生命多么美丽的色彩!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11
今天,孙老师说要让我们读一本叫《教育的55个细节》的书,我们都很奇怪。
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去看了这本书中的5篇文章:《吃饭时保持良好的`习惯》、《主动帮他人捡起他人掉落的东西》、《餐后要负责自己的垃圾》、《收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和他人相碰要着动说对不起》。我觉得文章讲得很有道理。
我最喜欢《餐后要负责自己的垃圾》一文。因为平时我们在学校食堂用餐时总会偷偷讲话,有时将唾沫星子溅到别人的碗里,很不卫生。吃完饭我们的餐桌还要别人帮忙清理,也很不应该。
我们应该要养成良好的的饮食习惯和必要的卫生习惯。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12
本学期,我有幸读了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他在书中直面教育现实中司空见惯的种种问题,切中要害,思想深邃。书中没有对宏大叙事的理论阐释,只有面对一个个教育细节的理性思考,既启迪智慧,又滋养心灵,是追根溯源、探寻教育本质不可或缺的“活的范本”。
教育无大事,细节见功夫。细节的力量在于捍卫常识。书中对很多教育细节的思考,唤醒了我们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阅读品味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和朱永通老师一同进行深层次的拷问,继而反观自身,或颔首称赞,或汗颜不已。如《润泽的座位》一文中,他从女儿受伤的经历中发现了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细节:如果班级学生数为奇数时,怎么安排那一个单独的座位?在惯性思考中多是消极惩罚的答案,而福建清林小学却把这样特殊的座位变成了“表扬的座位”。在郑也夫先生《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我们看到了这一做法和“喜新厌旧”背后的理性分析:“追新”构成的适度刺激,变成了激励学生的媒介,暗合了人性炫耀的本能,激发了潜在的正能量,体现了润泽人性的价值和意义。
再如:公开课借班上课时,面对陌生的学生如何进行称呼?朱永通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台湾教师的做法:在课前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往往是一面已经使用过的),让学生对折起来,做成姓名牌,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课桌的前面。多么巧妙的举措啊!可是,日常我们有过这样的思考吗?有过类似别具一格的举措吗?更如《头发上的教育学》,书中针对山东某学生因受不了学校要求其剪发而跳楼身亡的事件提醒我们不可忽略的两个基本常识——一是面对“个案”事件,不要动辄就把矛头扩展到学校甚至整个教育的抽象目标上。只有回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常识,才会于事有补,于人有益;二是对于学校“统一要求”的规范,我们要回到“人们认可的`规范和他们合理的基本礼仪是有关系的”这一基本常识上来思辨。这种对常识的捍卫,无疑能避免全民陷入唯恐天下不乱的“新闻化”狂欢。
细微之处多常识,细微之处藏卓见。捍卫常识,大而言之就是捍卫未来;小而言之,就是对规律和人性的尊重。细节的力量在于理性的批判和建设。纵观全书,朱永通老师以敏锐的视角不动声色地真实记录了这些年他在教育界的所见所闻。审视之中难免忧思,也不乏批判,但他不囿于一时情绪上的发泄和愤慨,更多的是客观省察后的理性思辨。让我们在“自我发现”的同时,还能增强“自我变革”的行动力。在《你有传播意识吗》中,朱永通老师又语重心长地提醒管理者一定要注意三种传播方式:一是镜像传播(包括图片、文字说明、视频等)——切记要有原创意识和消毒意识。剔除有违教育原理或现代文明的元素;二是现象传播(有些事情或事故在学校里发生的概率难以控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一定要坚守住一以贯之的原则和底线,避免死缠烂打后的麻烦;三是故事传播——对学校里面发生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应及时捕捉,提炼故事,助其成为美谈,为学校加分。尤其是传播工具的管理,如微信、QQ群等要规范化和艺术化管理,让学校多一些正能量的故事,少些负面的事故。类似的思考和提醒比比皆是。在逼仄的教育现实面前,人性难免会在种种权衡中被迫萎缩。但是教育一定要直面现实的问题,直面人性的善恶,不逃避,不伪装。一味的批判会赢得群情的回应,但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宣泄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正如朱永通老师倡导的“一厘米之变”——“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大的改变。”的确如此,在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建设之路如何根植素朴的大地,哪怕有暂时的弯路,但拐角处总有会有惊喜,有亮光,哪怕很微弱。微,也是一粒种子,一份力量,一种希望……
朱永通老师在《教育的细节》一书后记中说:一本书物理意义上的重量轻如鸿毛,但“化学反应”意义上的重量却有无穷的意味。岂止如此呢?于他,或许只是个体的“精神侧影”,但于读者而言,这种潜藏的富足却是一种莫大的“正向力量”,它如精神暗夜里“自明的火种”,将鼓舞千千万万个你我不断匍匐前行。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13
戴维·帕长德说过: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我们的生活会向完美靠近。读了陈兴杰主编的《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后,我觉得注重教育细节,教育质量会不断提高,而我们的教育也会逐渐走向完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抓住教育中的每一个细节。
这本书中,汇集了很多名师成功的教育细节案例,每一个案例都让我受益匪浅,并且将会指引着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书中的字里行间都在向我暗示,班主任工作不是训斥,不是说教,而是用爱心、细心和信心精心雕琢的艺术。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永远用一颗真心对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引领孩子们漫步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孩子们懂得人际交往的妙处……
读着朱国红老师的《叫出每一个》,我开始佩服朱老师惊人的记忆力,她能在开学初叫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这得付出多少心思啊!孩子们在初次见到老师时就能听到老师叫出自己的名字,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啊!朱老师的用心值得我们去学习,只要我们多用些心思,多想些技巧,给学生带来一种惊喜,为培养师生情谊、提高教育效果开一个好头。
办公室里,经常会有学生跑来告状:“老师,谁谁谁打架了。”我们的处理方式就是把打架的两个孩子叫来狠狠训斥一顿,自己生一肚子气,孩子两个还是趾高气扬,还会对老师怨声载道,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朱国红老师的《两小儿吵架》的教育故事,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处理方式,对于打架的两个孩子,老师没有训斥,而是先了解了具体的情况,然后让两个孩子在课堂上讲打架的过程再重新演练一遍,大家一起面对这个问题,不但打架的.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给其他学生提了一个醒。老师不用生气,也不用影响同学之间的感情,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调皮的孩子,我经常会用限制孩子参加某项活动来作为惩罚,对于学生的央求我也置之不理,看了梁晓老师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知道了可以用限制的方式,但是也要学会退步。当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退让,不要得理不饶人,孩子毕竟是孩子,只要知错就改就说明有了进步。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教育中常见到的事情,书中老师的处理方式都值得我深深思考。我感受到细节是教师传递师爱的最佳手段,教育,不能忽视细节。
我常常问自己,我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怎么样?在学生心目中,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该往哪些方向努力,我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正?看着这本书,看着每一个小案例,看着这些老师处理的这些问题,我都在反思自己的处理方式,我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我也找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遇到问题时,我该静静思考,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
读完这本书后,我要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做好我的班主任工作。关注学生、活动、教育中的每一个细节,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完美。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14
今天,孙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本《教育的55个细节》的书。老师刚刚说完,班级里就乱轰轰地讨论起来:“咦,孙老师为什么让我们读这本书呢?这本书应该是老师们看的,而不是学生看的嘛!”于是孙老师急忙解释道:“今天要读的5篇文章可是我从罗恩克拉克写的《教育的55个细节》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哦!”我们仔细一看,原来老师选的那5篇是《吃饭时保持良好的礼仪》、《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餐后要负责清理自己的垃圾》、《接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与人相碰应主动说对不起》。这还真和我们小学生有密切的关系呢!
这几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吃饭时保持良好的礼仪》。因为里面介绍了26种吃饭的礼仪,对我们很有帮助。比如说吃喝的时候别出声,别把食物拿在手中完,不要舔手指头,给你餐巾的目的就是让你擦手指头用的等等。
我回到家一定要好好看一看另外的50个细节。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15
通过阅读《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工作细节》这本书,带给我许多感悟:主要阐述了如何与小孩爸爸妈妈交流、如何应当对孩子的错误、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作和希望分享,如何和家长战略合作问题等六个方面。我摘取几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养成幼儿的社交技能
社交技能是指一些积极的社会行为,这些行为有助于个体建立并维持令人满意的社会交往。良好的社交技能对于幼儿而言。其敏感性毋庸置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年人时期建立并维持社会关系仍然维持的能力,对到时候的生活具有重要具有的影响。我们在实践上要做到:
1.有效地与幼儿互动
我们要蹲下来并正视孩子的眼睛,孩童用各种交流方式与幼儿进行交流。交流中,要多用肯定的语气,鼓励幼童开口说话。
2.磨练幼儿的规则意识
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教育的时候,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给他定下符合他实际年龄的行为准则。
3.给予幼儿自主性
我们要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做事情,对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足够的足够信心。教师要给幼儿提供支持丰富的与同伴合作的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地与同伴互动。让幼儿在丰富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如何同享与同伴分享、如何解决争端、如何获得成人帮助等社会交往技能。
二、要重视具体的教育细节
教育是实践的科学,它每天要面对的每天是隐喻的人。特别是幼儿教育,它的对象是在不断生长逐步的幼儿。要想真正把科学的理念化为促进幼儿生长动力,幼儿教师就要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很有启示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真正细节才能真正地反映我们的教育思维。教师如果不能高度关注到细节,就不能关注到幼儿的.可能需要。
三、要积极行为警醒自己的教育行为
不断地反思自己逐渐的教育行为。要对终身教育自己的教育行为必须了然于胸,既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本书的每一个教育细部也都包含着一个教育故事和教育反思。本书的精彩之处就是一个个故事所做的终身教育反思。教师定期整理自己的教育故事,可以让自己成功进行持续的反思,同时也实践经验会增加自己的素质教育经验,能更灵活地应对教育各种文化教育情境,更能关注到教育工作细节。
作为教师,我们尽量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时间和自由去探索一个丰富多彩、安全可靠的环境。格温·斯奈德·科特曼说“玩耍对于小孩来说并不是什么分散精力的坏事,相反,那是他们观察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个人兴趣所以我们要理解并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发展水平。只要我们明察秋毫,他们就会给我们圣阿穆县。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初中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09-20
《教育的细节》课外书读书心得06-30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03-04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05-18
教育的细节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2篇)06-09
《教育的细节》优秀读后感(通用16篇)08-16
《细节决定成败》读书心得06-22
细节决定成败读书心得12-01
《细节决定成败》读书心得36篇02-20
细节决定成败读书心得(15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