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十二时辰》有感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中国十二时辰》有感

时间:2024-02-20 12:03:4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中国十二时辰》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中国十二时辰》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工作日在城市里打拼,周末去乡村小住,民宿业随之而兴起。远离城市喧嚣,放松身心,一壶茶,一本书,静坐一天,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彻底的放松,为新的一周积蓄能量。在绿水青山间,在田园牧歌里,阅读成了最享乐的一件事。

  在一个春意绵绵的日子里,坐在民宿的窗前,随意翻开了一本书,名字叫做《中国十二时辰》。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从第一个时辰到最后一个时辰,一本书就是一天,我在窗前一坐同样也是一天时间。一天就看一本书,一本书就讲一天,真是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

  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热爱行走的人。在书里,他给读者详细介绍每一个时辰名称的来历,代表的含义,并且给每一个时辰配上了那个时刻中华大地呈现的美景。读者不知不觉沉浸于每一个时辰所代表的情感环境中,从黑夜到白天,从日出到日落,在十二个时辰的变换中感受中华大地一天的美好,感知中华儿女的勤劳与质朴。读者不仅在阅读关于时辰的文字,更是在阅读大美中国。

  读完书,首先感慨时光易逝,“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因此我们更需要珍惜时间,发愤图强,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刻。“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惜时而勤学,是中国读书人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光阴对于读书人就极为宝贵,“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凡是求学之人,无一不是抓住每一寸光阴,发奋读书。

  光阴的变化也在提醒世人要遵循自然的规律,顺时而为,顺势而行。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与自然渐行渐远,本书作者就想告诉大家要多多关注自然,反省内心,找回生活的本真。古人将一天划分为不同的时辰,给每一个时辰赋予一个象征性极强的名字,就是要人们懂得遵循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合适的时间里,做最重要的事情。农人在日出的晨光里开始新一天的劳作,耕读的学子寅时晨起读书,世世代代的重复工作里,有生生不息的传承。十二时辰不只是周而复始的时间轮回,更是这片土地上几千年岁月里孕育着的中华文明的希望。

  说到土地,中华民族是古老的农耕民族,农耕民族最大的美德就是“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哲学。“忧劳可以兴国”,劳动才是每个人立身、安家、兴国的根本。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根植于中国人内心对于土地的情感丝毫未变,最美便是人间烟火气,最难以忘却的是家乡故土的味道。中华文化的养分滋养着华夏儿女,对乡土的依恋衍生强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在守护故土,守望相助。

  跟随作者的笔尖和镜头,看一天中的时光更迭,看一天中的最美中国。时光的变化总会引起人们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天时、地利、人事的感知。坐在民宿的窗前,翻阅此书,褪去尘埃,沉浸自然,感悟天人合一的生命节律,珍惜每一次的日出与日落。人在山水间,书在斋堂中,是人生至乐。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天文历法做出的杰出贡献。带着对土地自然的感悟,顺应天时,道法自然,在光阴变化中感受生活之美,感受华夏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