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读后感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子不语》读后感

时间:2024-01-25 09:09: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子不语》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子不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子不语》读后感

《子不语》读后感1

  该文一开头就说,婺源有一个姓江秀才,名永,号慎修,能制奇器。文中说:“取猪尿脬置黄豆,以气吹满而缚其口,豆浮正中。”诸位看到的是什么?这是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科学先进的国家正在潜心研究而刚刚取得若干进展的超导技术现象。“置一个竹简,中用玻璃为盖,有钥开之。开则向简说数千言,言毕即闭。传千里内人,开简侧耳,其音宛在,如面谈也。”这又是什么呢?这是现代的录音(从前叫留声)技术。

  《子不语》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杭州人氏。生于清康熙55年(172017年),死于嘉庆3年(1798年),是清代著名文学家,23岁考取进士,先授翰林院庶吉士,先后曾在江南、陕西任地方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后半生四十馀年隐居家乡,从事述著。

  幻想是发明创造的摇篮。阿拉伯传说波斯飞毯也属超导技术方面的幻想,征服自然界是世人同此心,幻想归幻想,只幻想不动手做永远只能是幻想。欧洲进入十八世纪后,结束了中世纪最黑暗的宗教统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袁枚死前20xx年,法国发生大革命,进一步解放思想。当时中国的`广州、两江、直隶是欧洲人进入中国的集中地,以英国为首的大毒贩,开始把鸦片输入中国,中国开始受列强侵略。袁枚作为一个有名望的文学家,隐居江宁(南京)乡间,接触到一些先进事物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是不足为怪的。袁枚死后不久,爱迪生就发明了留声机。可惜古代中国封建思想的禁锢,一切发明被斥为“奇技淫巧”,大批有才能、有思想的知识分子,被科举制度的八股文所束缚,不能在应用科学上有所作为,实在是一个民族的悲剧。只有在今天,我们国家的知识分子才能人尽其才。

《子不语》读后感2

  什么是鬼怪?自从我读了《子不语,搞什么怪》这本书后,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世上真的有鬼怪吗?我这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和定义。于是,我问了爸爸,一时间,他竟也给我问住了。

  爸爸思考了一会,对我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你能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我说:“书上说,鬼是由于阴阳不平衡才出现的,他并不害人,只是人自己怕他。”

  爸爸听了哈哈大笑:“你听过心中有鬼这个词吗?当你做了有愧于别人的事情时,你会害怕让人知道,因为害怕总觉得有鬼。你还听过身正不怕影子斜这个词吗?一个人为人做事走的正就没什么好怕的。”

  我想了想,爸爸的意思是说并没有真正的鬼,我们怕鬼,因为我们不是鬼。你会感到害怕,因为你心里有鬼,喜欢自己吓自己,就是如此简单。

  “那怪呢?怪是什么?书中有狐仙会帮人捉小偷,还有白蛇可以变成人报恩,动物真的会变成怪吗?”

  这下爸爸笑得更开心了,爸爸说:“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渊源流长的传统文化,鬼怪文化也是其中一种。这些民间传说的狐仙蛇精报恩的故事,其实就是要告诫人们要与人为善,对人对物不可心存恶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原来,这虽然是一本写鬼怪的书,其实写的是想反应一个与人世间同样的世界。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似乎懂了,世上本无鬼怪,一切皆因心而生。

【《子不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不语心情日记08-01

执子与通子07-07

执子与通子05-29

执子与通子07-07

溺子=害子07-26

沉默不语的造句07-28

艾竹不语(组诗)04-24

陶子07-07

父与子05-13

殇子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