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回归突破》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回归突破》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为十年已经很长,其实不过是新基础教育中的一段。
我是从20xx年就开始成为新基础教育研究中一位,用叶老师的话说是研究路上的同行者,是新基础教育中扎根在实践土地上的一员。我以为从09年到17年,8年的时间不短,理解的应该比较深了。可是当我开始阅读《回归突破》这本书的时候,感到自己的浅薄与浅显。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从1983年就开始孕育,以叶澜教授独自编写《教育概论》为契机,开始思考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反思教育科学的现在,探索教育研究方法。后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成形期、通化期。而我校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已经是这支团队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摸索,形成了在实践领域的共通互化为主要形式。
1. 这是始终注意实践与反思的研究
翻开这本书,发现有两个词始终存在,那就是实践和反思。在研究形式上是一开始就初建了理论研究人员与中小学教师的直接合作,进入了学校实践的一线。开展了学校教育变革研究的团队构建。(这种深受欢迎的方法还受到了某些研究者的质疑,认为理论研究者不能进入一线,这样会干扰实践)在研究方法上,叶老师从最初的比较分析东西方教育思想后,就一直坚持反思,对自己的研究始终做到慎独。在20xx—20xx年期间,尽管阅读、写作量在10万字左右,但几乎没有一篇重要的理论在杂志上发表。那是因为,她们约好,不把前提性问题想明白,不随便发表。爱惜自己的羽毛,我理解为这是教育研究者应该做到的。
2. 这是注重文化根基的教育研究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我们最常听到的话,也是叶老师所说的第二个信条。这句话回应的其实是我们为什么做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学派对“教育是什么”的中国式表达。为什么说是中国式的,因为,我们教育要尊重本土,不能割裂与历史的关系,与传承的关系。
叶老师用大量篇幅分析了文化,中国文化传统的整体式理解。读了这一段,我方才明白,为什么我们一直都说教育不是教知识和符号,不是教一时的能力,而是以长程视野来看待。因为,学文字学知识都是掌握相关的符号工具,通过他们我们跟文化交流。因此,不能把教育简单的归结为代际文化传递和个体文化、知识学习。
同时中国的思想土壤向来关注人的,所以,我们以前理解的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片面狭隘。那是因为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人本主义和神本主义相对立的。而中国文化可称为“人生世间为本”的文化,在哲学层面就是对人世和人生的探讨。因此,教育更应关注人的成长。
在教学方法上,为什么新基础教育重来不倡导模式。这同样可以从中国文化的根中探寻原因。天地、人事,来自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也就是说遵循事务的客观规律,尊重孩子们自然的样子。就教育而言,就是要效法自然之丰富性,追求教育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因材施教,顺治天性,使生命得以舒展。这也就需要我们努力创造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层次性。
另外,我还发现,新基础教育的课堂上提出来的类意识,类结构这些词不是没有根源的提炼。(p261)“类推的思想方法,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认证事物的必然、合理的普遍的方法,且持续持久。其明显不同于西方从古希腊蚕丝的逻辑演绎的思想方法,但却是因类推而发展想象力的方法。”这样的类比符合我们想把握一般原理,并借以推导、解决具体问题。给人在遭遇混乱或陌生时,有直面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可见,每一个教育行为背后都应该有合理的价值取向在支撑。
让我们自己总想一想,我们是以经验式推断孩子们的需要,还是的确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真正需求。让我们再想一想,我们开展的每项工作是否真的有价值,有内涵。还是灵机一动,盲目开展;是一时有趣,还是能常态坚持。叶老师用了全部的经历投入教育研究,她从中获得了幸福。我们的投入也要有价值,让每一节课,每一个行为有思想,因为,我们看似是在重复的工作,但对学生而言,只有一次。
【读《回归突破》有感】相关文章:
回归07-06
回归自我06-26
回归作文09-26
“0”的突破06-30
蓄势突破10-05
突破的作文03-05
“梦”回归的地方07-07
回归自我精选作文03-09
诗意回归作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