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时间:2023-11-05 08:44: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范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数据时代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范文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范文1

  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当你掌握了数据,你便掌控了世界—你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数据中的相关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将一切不利因素扼杀于摇篮之中—这远胜于"防患于未然"。

  《大数据时代》一书,让我们在观念上有了三大转变:要全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全书介绍了"大数据"时代三种大的变革: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在这些巨大变革如洪水一般的"冲击"之下,现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必将有重大的改变,若不顺应这种变革的潮流,就像古中国固步自封,最终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而自己还用着长钩铁戟抗争一样,不可避免被掠夺,被落于世界进程之后,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我们的思想。

  "我们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而应该寻找事物间的相关关系",我想这句话是本书的核心思想。大数据时代,信息与数据已成为了一切的本源,我们生活在各种数据构成的海洋之中,如果从另一种视角看,就好像无数条"看不见的线"将我们与这些数据联系到一起,这是我们以前从未有过、从未想过的。大数据改变了我们以前的通过因果关系了解世界的方法,而提供了几种新的途径,因为,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分析更多数据,有时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也就是:样本=总体;而且,当研究数据如此之多时,我们已不热衷于"精确",而是"混乱",若不接受"混乱",那么有95%的非结构化数据无法利用,这将无法使我们构建完整的数据世界,在分析更多、更全面的数据之后,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数据之中发掘它们的相关关系,即以"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的角度看待数据,不用管其从何而来,只要分析其如何影响其他事物既可,即"让数据自己发声",这些,彻底推翻了人类以前探索数据的方法,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种观念以惊人的力量给现知识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获得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比如谷歌公司,20xx年H1N1流行之时,通过检测检索词条,处理34.5亿个不同的数据模型,通过预测并与20xx、20xx年的美国疾控中心记录的.实际流感病例进行对比后,确定了45条检索词条组合,并将其用于一个特定的数学模型后,预测结果与官方数据相关系数高达97%,这种大数据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得出流感所传播的范围,为预测流感提供了一种更快速、高效的工具。

  同时,虽然大数据可为人类造福、对抗病症,但这仅限于掌握这门技术而言,若不重视这种技术,当我们的对手早于我们一步构建这种数据网络之时,便是我们的灾难,想想,大数据虽核心的在于预测,当敌人通过这种手段预测我方下一步的行动,将是可怕的—比如你的导弹将从何处发射,将飞往哪,你的军队动向、目标,总之所有一切"未来"将掌控于敌手,敌方甚至可以借此发现那些将来有"大作为"的人,从而进行渗透或扼杀,这对我们的发展无疑是致命的,所以,尽快加速大数据系统的构建进程是必须的。

  对于我们国防生,也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未来的时代必将是数据极易获取,数据网络共享化的时代,通过这些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可以准确分析并给出适合每一个人的计划,如运动量、训练强度,可以"先知、先觉",及时发现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前及时疏导,这些必将成为现实,我们必须跟进时代,做好准备,去应对大数据时代的一切!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范文2

  读了涂子沛先生的《大数据时代》(这是一本社科类书籍,想深入研究大数据原理的可以选择其他技术类专业书籍)。作者以美国为例,讲述了“数据不仅可以治国,还可以强国”的观点,对中国今后的大数据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读完之后,主要有一下几点感想。

  一、美国社会之所以发达高效,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与其尊重数据,收集数据的传统是分不开的。数据被视为科学的度量、知识的来源。没有数据,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政策制定,都寸步难行。“数据驱动决策方法”使得政府更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负责。

  数据的积累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美国在数据的收集方面历史悠久。美国联邦政府的取得数据主要有三个来源:业务管理的数据,民意社情数据,物理环境数据。例如1940年罗斯福引进的民意调查、1962年启动的海浪监测计划和1973年诞生的最小数据集。而中国取得类似的进步,是进入21世纪之后才发生的事情。20xx年,中国开始着手制定医疗系统的最小数据集,创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开始对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纵贯性的问卷访谈调查。20xx年中国卫生部才出台了最小数据集的标准。几经周折,国家统计局才在20xx年9月成立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

  中国的落后,根源之一是缺乏以数据为基础的精确管理,未来中国的进步,需要面对收集数据、使用数据、开放数据的挑战。

  二、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数据虽然可以造福于民,但是也可能成为控制人民的工具。20xx年的“棱镜门”事件揭露了政府对于人民的监控,引起轩然大波。在未来,每个人都可能存在一份数据档案,包括一个人的教育、医疗、福利、犯罪和纳税等等一切从摇篮到坟墓的'数据记录,甚至包括电话、邮件等都可能被监听和记录。通过数据整合和信息加总,就可以再现一个人生活的轨迹和全景,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可以彼此印证、互相解释,个人隐私就无所遁形。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其讽刺小说《一九八四》中描述了时刻被“老大哥”监视的零隐私的可怕情形:不论是睡着还是醒着,在工作还是在吃饭,在室内还是在户外,早浴盆里还是在床上,没有躲避的地方。除了你脑壳里几个立方厘米以外,没有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

  随着大数据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一举一动,每一通话,每一次上网记录都被监控、记录,分析,当这些数据被某一个人或组织掌握,将会是对我们隐私的莫大威胁,因此,对于数据使用的监管需要进一步的立法进行规范,我国目前对于数据的收集、利用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任何商业组织都可以收集和分析用户的信息。政府需要立法对技术的使用进行监管,保障公民的安全。

  三、数据是一种公共资源,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收集了数据信息之后,需要将数据进行公开,这样既可以集中大众的智慧,利用数据科学地治理社会;也可以让大众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避免政府的腐败。因为缺乏竞争,官僚体制与生俱来有一种僵化保守的本性,政府机关也往往固守不前。很多数据都被以机密为借口封存起来,人民就无从得知政府的各项举措是否合理,因此在黑暗中就滋生了腐败。

  而且,现代社会中,掌握信息多的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则处于不利地位,数据不应该被少数人垄断,应该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被普通百姓获取。

  四、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知识分子应该承担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和使命。正如Linux的开发者所说的:“一个人做事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求生,二是社会生活,三是娱乐。当我们的动机上升到一个更高阶段时,我们才会取得进步:不是仅仅为了求生,更是为了改变社会,更理想的是——为了兴趣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