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精选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读后感1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文化苦旅》读后感2
这个人凭借着他对蕴藏了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化精髓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孕育了《文化苦旅》这部令人赞叹不已的著作。
第一次与余秋雨的文章邂逅是在初中学过的一篇课文《信客》,至使至今,我仍不忘《信客》刻画的那个诚信无私·善良厚道的信客形象。他表达出来的文字也是给人一种质朴典雅·精辟而畅达的感觉。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有压力的,“文化苦旅”顾名思义,这一条文化苦旅是艰辛的。一改以前的轻松洒脱,文字多了份苍老和沉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余秋雨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引发人生沧桑感。”倘佯在历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绪中,因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庐山,生疏而又认识的名字,在这里诠释了它的价值意义。
一个曾经古文人们寄情疗心的佳景,像一个埋藏着千年秘密的沧桑老人。从“走向三叠泉的漫漫山道上,我产生了大容铸感”到“谁也没有逃开,反都抬起头来仰望,没有感叹,没有议论,默默的站立着,袒示者湿淋淋的生命。”这是它的魅力,瀑布的狂暴·宏伟,甚至是浩浩荡荡的气魄,不止冲击了作者,也震撼了我的心魄。他说,文人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浑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寻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
在“道士塔”中,我体会到作者对文物遗失的痛心与愤懑。在“阳关雪”中,作者寻阳关,忆王维,感受历史的凄美与哀伤。在“沙源隐泉”中,我仿佛看到作者站在鸣沙山上,俯瞰月牙泉,眼中满怜惜与惊讶,然后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苦旅,不是身体上的劳累,而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作者对于文化的思考和追求,以及一种对于逝去的苦涩的'回味。他说,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的后的回味,焦灼的会心,冥思的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静下心来,将“文化”含在嘴里细细的咀嚼,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3
篇篇精彩的美文,余秋雨带咱们探寻咱们这个泱泱大国的礼貌和历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咱们不曾亲临,透过您对当地人、历史、自然的浑沌交融,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沧桑感就会遍步全身,那些历史好像亲身经历过,从而紧随着的感动,叹息。
比如说,咱们飘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中挤出一声久远的口胃叹。既羡慕沉睡在江底的'闲散,有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庆幸楚国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息淘淘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正因楚臣遇到了汨罗,就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咱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因此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正因它一向肩负起了保卫国家的职责。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凶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但是是1条长长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升华文化。咱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你即使来到有任何好处的景观也只是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咱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里说的:“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简单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我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本书写得的确不简单,那惨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历史,一个个文化遗址都是对“荣耀”与“耻辱”的诠释。中国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时代了。因此,让咱们欣然理解苦旅,选取苦旅,在苦旅中探寻,铭记咱们该记住的,试让敦煌的悲鸣停止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4
读罢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不去,心中难复平静。 日记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秋雨先生的文化足迹,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夹杂着喜悦,激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了。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秋雨先生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先生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先生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先生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秋雨先生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毕竟秋雨先生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人民。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我就这样追随着秋雨先生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文化苦旅》读后感5
断断续续的将《文化苦旅》看完了。长舒一口气,说一声真不容易。若不是碍于作业,我定会看一部分便置之一边。
《文化苦旅》告诉我要多方面看问题。
余秋雨教授通过游览山水抒发了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感叹。网上有许多人评论此书道:“作者将‘苦’扩大化”。起初很不理解,并在自序上留下“这种苦只是被自然,被社会震撼后的情感流露罢了”这样的读书笔记。但这读书笔记是写在自序上的,而不是后记。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庐山》《青云谱随想》等几篇文章。作者将现代社会的变迁,视为中国文化面临的悲惨境遇。这一点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也许因为余秋雨教授年过半百,历经沧桑,是我不够世故,不能理解世间的种种凄凉。
“散落在各处山间的寺院依然香火不断,但操纵它们兴衰的重要杠杆已是牯岭的别墅,商市,街道。总的说来,这儿已不是中国文人的世界。”
过于追求国人对于古代文化的理解程度只会更添加了文化之苦,如若每个人都能看透文人的思想感情并加以抒发,那么只能说明作者的思想过于匪浅。多方面看待事物,会得到不同的见解,我们在文化上人才辈出,在科技体育等等其他领域也是毫不逊色。作者在感到悲哀的同时,也应为我国其他的成功而感到骄傲。因为地震,我们失去了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中国文化的见证者:都江堰。文人们定然会为这一损失而痛哭流涕,但是,在灾难过后,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它让我们更团结,学会无私奉献,唤醒了我们的中国心。虽然这一切的代价太大了。
多方面看待问题,可以获得更宽阔的视角,世间万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彼此息息相关。也许换个角度看,会让我们豁然开朗起来。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很好的.诠释了南与北,文化上的差异,如《白发苏州》《上海人》等等。
虽然同众多新时代青年一样不是很喜欢余秋雨,但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的博学令我心服口服。无论是文学家,画家,历史人物,作者均能用详细的语言,读到的见解,以及名句的引用为我们呈现被青年人忽视的一切。作为一个文科生,真的是越发觉得自己对文化了解得太少。《文化苦旅》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虽然不喜欢,但还是要仔细的看完《文化苦旅》,细细的品味余秋雨。
《文化苦旅》读后感6
读罢《文化苦旅》,我轻合双目,那雪,那泉,在我眼前久久回荡,却又挥之不去……
再次睁眼,却发现自己已在阳关之前。大雪未止,广袤的大地被雪覆盖,一片洁白。西风呼啸而来,雪片飞扬,天地间顷刻变得白茫茫。远处,几块嶙峋的怪石却依旧保持着黑色。
面对这样一个阳关,王维竟丝毫不露凌厉惊骇之色。面对即将出征的好友,他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却只是文静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们的离别,没有过多的悲叹与劝阻,而是将目光放在未来。这,便是唐人风范。
或许前路遥远,或许历经坎坷,亦或宦海沉浮、身世飘零,亦或今天的离别,便是永远的告别,但,苦涩中他们总会体会到甜美,艰难中他们总在寻找希望。于是,我看到,他们的告别是经常的,他们的步履却是放达的。所以,即使八月的'胡天北风卷地,白草断折,面对漫天大雪,岑参仍能喜悦地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以,即使“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仍能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以,即使二十三年被弃置在“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仍能达观地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以,……
阳关之前,我看到他们缓缓向我走来,目光那么平静,笑容那么肯定,神采那么自信!
又是北风呼啸,沙尘席卷而来,我站在沙山之巅,远眺夕阳下沙山的美景: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气韵酣畅。陶醉中我低头俯视,却发现山脚有异象——那里有一泓清泉,横卧山底。漠漠沙漠中,它显得如此突兀;茫茫黄沙中,它是如此明亮。它太清澈了,清澈到让人觉得它不该属于这个地方。以它的品貌,应在江南水乡,温婉而宁静地流淌,涓涓不息。而它却在这漫漫黄沙中营造出一片如此可人的天地。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将其填满?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将它吸干?
沙山之中,清泉之畔,冥冥中,一个声音传来,不疾不徐,从容镇定,字字分明:因为坚守,因为坚持,所以永恒!
在余秋雨先生曾经站立过的地方,我仰视,我俯瞰,我感动,我喟叹,那自然的山水啊,那人文的山水啊,那如珠玑般的字句啊,都是我生命的养分,滋养我的思想,滋养我的情怀!
《文化苦旅》读后感7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段沉痛的文化历史悲剧,它揭露出那个令人揪心、不禁的年代。如举重若轻、绘声绘色地泣涕道:“我好恨!”
王圆箓——一个无知的杂修道士,用他无知的“黑洞”吞噬了一幅幅珍贵的壁画、一本本无价的经书......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受到无情蹂躏,不幸流失,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遗憾与叹息。
国宝流失,我们从心底感到难过、愤慨、痛心。但是,在伤痛之余,我们剖开本源,谁又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这透着无知、病态、落后的事件都处理算在王道士一个“个人”身上吗?这本应切入审慎的`态度,深思这造成民族悲剧的三个男人和其背后中国各种根深蒂固之病态与愚昧,列强的各种霸道与阴暗。斯坦因,其强盗行径确实令人发指。然而,“高傲”得不懂中文的他怎能干的这样一番“大事业”;蒋孝琬,身为文学功底深厚的一位“文人”却用自己的文采蛊惑同胞,帮助外人剖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供其“吮吸”,愚昧至极。看着那没落在闭关锁国中的“天朝”,那腐朽与落后映示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连民族的血也要被列强掠走,民族自尊化作笑谈......道士塔折射出的往事,令我们感到恐惧与不安。
前人的错铸永远的悔,我们为其惋惜、无奈。那一罪孽深重的一天,呆痴的王道士为几两碎银欢喜,洋人瞪大那诧异的眼看着那被打开藏经阁,天朝之官因不用花费路费处理经卷而一脸轻松;一箱箱、一车车......运走了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带走了传承的“三魂七魄”,这样的奇耻大辱,我们怎能不心生愤慨,有人说:“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要么你我同乘战马,一决高下!”每个国人心中或许都有这般“理想”。然而,现实开的玩笑总是这般的无情。曾经,蒋孝琬——为洋人卖命,甚至在洋人圈中对于消除国民“华夷之防”颇有名气......现在,依旧有些人沦为洋人的奴隶,为洋人卖命,对待屈辱的历史往事只是一味的抨击国家的无能,却不以行动冲破这“桎梏”,实现国人“理想”。
不大的墓园,不起眼的墓碑,透着那个年代的腐朽、孤独、荒凉和脆弱。
《文化苦旅》读后感8
暴雨如注,书藏古今的天一阁于风雨的洗礼下更现清秀素雅。
早就耳闻天一阁“藏尽天下书”,却对她的前世今生知之甚少,今日,暂借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一文,诉说我对天一阁和中国传统文人的崇敬之情。
藏书楼,想必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吧。童年时代的我经常做着这样的一个白日梦:在幽暗的阁楼中点一盏烛灯,四周是高大古朴的木质书架,自己独坐其中,像一只硕大的老鼠啃食着书本,管它窗外春去秋来,斗转星移。
读书人大多有藏书的嗜好,渺小如我,也有两大书橱的书本。每当看到自己心爱的书本被还回来时的残破不堪,心里都是满满的怨气,面对借书人的负荆请罪,我也不好发作。久而久之,我便定下一个规则,来人借书一概不允,除非是知根知底的挚友。或许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与我有相同的遭遇吧,他便定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等一系列天一阁的管理制度。与我不同的是,我藏书只是个人的嗜好,而范钦却是“职业是藏书,业余做做官”。范钦做官时辗转各地,每到一处,便命人细细搜集本地的地方志和各色散文诗集,装订汇总,藏于阁中。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大多是在身后。是啊,我们民间常说“富不过三代”,财产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书籍呢?我不禁为老范钦深深地捏了一把汗。历史似乎十分眷顾这个执着的老人,子孙后代兢兢业业的守护着天一阁,将对阁楼的爱护烙进了自己的灵魂深处,成为代代相传的家徽。
掩卷沉思,在那个资讯传播不甚发达,文化传承十分困难的年代,范氏家族是以何种超乎想象的决绝守护着天一阁,守护着中华文化的命脉。范氏家族的坚持与执着,不正是千百年中国传统文人的象征吗?
曾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学过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总是无法领会作者所营造的氛围,无论课堂上老师再怎么深情的朗诵,下课后再怎么翻阅相关的书籍,雨巷总是沉浸在江南的.烟雨中,朦胧而模糊。直到那天,随友人游览福州的三坊七巷时,弥漫在雨巷周围的薄雾一下子全散了。望着高耸的白墙,窄窄的天,曲曲折折的小巷,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雨巷给予我无以言表的美。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这也是《文化苦旅》给予我最初的感受。
《文化苦旅》读后感9
《文化苦旅》是一本散文合集,虽然我一直未窥得散文的精髓,因而不怎么喜欢散文,但里面的一些内容仍然让我印象深刻。
中华的美。有风景的美,文化的美,以及人的美。三者往往是互相融合的。都江堰、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西域喀什、浙江杭州……或壮观,或奇丽,也并非没有文化的美与人的美的存在;天一阁,及各个类似的地方,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却也有着风景的美与人的美;巴金,谢晋,黄佐临……都有自己所热爱的,并用行动体现这份热爱,这会创造风景的美与文化的美;所以它们都很美。中华文明相较于其他文明来言其实幸运得多:早年没有同其他较强的文明打过大仗,只是内部打仗;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错;并且一直绵延传承,从未断过。我为中华的美而感到自豪。
但是,中华也有一些毛病。 诽谤。媒体的诽谤暂且不论,群众却令我为之汗颜。群众常常在不明真相和眼睛雪亮之间徘徊,此时,人们在哗众取宠的媒体的极力鼓吹之下,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古训。倒向了不明真相的一方。于是余秋雨先生被剥夺了他的名誉权,以及他妻子的工作权,他父亲的生存权。被一些学者评为中国受诽谤最多的作家。其实我平时读书看报也常常是看到什么信什么。我以后不能盲目地相信人的诚实了。也不能够全盘接受他们的误导,应加以自己的判断才好。
被“棍子”欺压。一群拿着“框框”与“棍子”到处找毛病的,虽人数不多但声势浩大的人。迫害着中国人的言论自由。包括后来的“棍子运动”。这是简直可以被写进荒谬派小说的一项运动。但在哪项运动里。多少人的肉体受伤了?多少人的心灵死亡了?许多人都被一股疯狂的`革命热情所控制。这是为了什么呢?巴金想要建一个文革博物馆却被上级拒绝。你们就不要怪南京大屠杀后日本军队对日本国内的含糊其辞了。文中提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战战兢兢在棍子下弱小生灵似乎是强大的,而高举棍子的强者生灵,本该是弱小的。这又是因为什么呢?还有一个可笑的故事,我不知从王小波还是什么书上看来(我有可能又“盲目”了一下),讲红卫兵去抄家哼起了《斗牛士之歌》,原来抄家抄去的磁带在他们司令部里一直放着。也许。我有些许偏激,但是,难道绵延了如此长时间的中华文明,真是这样的吗?
我希望以后的中国能保留美,并改正这些毛病。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对于做学问的学者的要求。读万卷书,是让学者博览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行万里路,是让学者将学问与实践结合,“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现代,有一个人用他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他就是余秋雨。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的古文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这里积蓄了数不尽的文化财富。作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家乡。
中国人总是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总讲究“落叶归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游子的热泪,血红的残阳也浸润了游子的惆怅。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的人在科举的作用下,逐渐分散到各地。这是历史的必然。恰巧,农耕文明使得人员的'流动性不至于太大,使人最终能荣归故里。因此,故乡也成为无数游子魂牵梦绕、朝思暮想的“理想国”。故乡的范围随时间扩大了,不再局限于那一间房舍,一座小桥,一株杨柳,一种乡音,而变成了一个国家。如今,故乡仍然是海外游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国的边疆。这里,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说,这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长城,恰好是这两种文明的分界线。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游牧文明的本质就决定了它的落后。在数千年的战争中,中原文明没有消磨殆尽,而是日趋完善,都源于农耕文明的先进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没有游牧文明,中华文明就会“江郎才尽”,最终导致灭亡。就中国的情况来说,冲突的结果,是双赢。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诞生地,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对比,最终分析了这几种文化的异同,调查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感到骄傲。因为当中华文化在辽阔江河中熠熠生辉时,其他古文明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尘里,只有废墟知晓。文明形态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农耕文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以和为贵的中华儿女,强调集体的力量,强调团结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逐渐推进,现在的年轻人却逐渐迷失了这个优良传统。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作者提倡回归自然,以水为道,回归中华文明的本真。我认为这是极有道理的。
总之,《文化苦旅》这部书,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华文明的探求,体现了中国人对本国文化的反思,体现了现代中国对于古代文化的思索与融合。这部书,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余秋雨在《西湖梦》中谈到了对一代名妓苏小小的看法。对她的风情与唯美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文章字里行间更流露出一股敬仰推崇之情。这位茶花女式的唯美主义者,其精神与灵魂都有一种哲理的超脱,她不愿意让纯洁的情感去屈就世俗的利益,不愿意只为了一个衣食无忧有“保险箱”面做姬做妾,勉强去完成一个女人的低下使命。终其短暂的一生,她都在追寻着世间的风情与美。虽然她有过一段“襄王有意,神女无心”的失败经历,情感上也始终没有多少真挚的回馈,但是她却执着地守着自己的象牙塔,守着那一方如星空般明澈透亮的净土,潇洒而怡然地活着。即使在死神来访之时,也是处在极具风情报与美的.年龄。
就如同一颗流星,即使是在陨落之时,也充满着随风而逝的柔美,发散着生命意识的微波。在物欲横流的现今,人们所缺乏的正是有关风情和唯美的教育。在金钱与物欲的冲击下,人们大多已变得情感麻木冷淡,思维更偏向于现实的理性,而少了几份唯美的感性,早己挖掘和捕捉不到生活中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的风情与美了。这里的风情与美是指深层意义上值得记取的人生风景。可是现今的速食主义人群只谈论功利,不讲究风情,错过人生中的许多风景。例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对美都怀有一种涌动丰盈的情怀,即使外表平淡无奇,甚至粗丑鄙陋,也不能抹杀那一份真挚的情怀,那份同于其他美丽人士的情怀。但可悲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当某一“丑人”不以意地流露出那份热烈的情怀之时,人们往往展现出人性的弱点,带起有色眼镜,毫不留情加以冷嘲热讽,仿佛那是卡西莫多的微笑,亦或是东施效颦般的举止。难道这份情怀不是一样的美丽动人,一样的可爱,一样的值得珍惜的记取吗?“曾因酒醉鞭名马,不敢情多累美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这样极具风情与美的诗句,恐怕只有在西风东渐,在倡导科学与民主,人文人性的时代里才能写出来。既然如此,那么让我们换上健康的人格和优美丰饶的心灵,去捕捉,去挖掘那些人生中值得记取的风情与美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
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流年尽相催,翰墨里的一粒微尘,你是如何用自己的躯体去渲染了这座文化的江山,怎奈江山的命运是如此多舛,面对万般凄迷的罅隙,你只好化作烟火中一缕飘零的孤魂。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题记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也许真如赵翼所说,文化就如一颗星辰,它倏然升起,当人们忙于兵戈,帝王对它惨不忍睹、门可罗雀时它便簌簌地陨落,划破星空的脸颊,涔涔地滑过一道血红的沟壑。
从敦煌的洗劫到近代文革的浩劫,道士塔也好,宁古塔也罢,历史从未停止对文化的摧残,原以为它会凋敝,但仍有无数人用他们的臂膀支持着这面即将轰然倒塌的围墙,因为他们绝不允许那些愚蠢的人踏进他们的园子,去铲除大树的'根须,去践踏它的果实,那面墙终究还是倒了,但这些为文化献身的亡魂并不后悔,因为在废墟上很快就会有人建立起新的围墙,他们也许是苏轼,是康熙,是永远守护天一阁的范钦……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文化坚守,哪怕他们知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自己不过只是历史中的沧海一粟,但他们依旧坚持自己的文化,哪怕身处逆境,哪怕是他人另类的眼光,哪怕赔上子孙的幸福,这就是文化中的“苦人”,翰墨里的孤魂吧。
一世孤独,走自己的路,有文化在足矣,也许他们守候的会像敦煌中的经卷转瞬即逝,会像天一阁中的书籍人去楼空,文化本身就是脆弱的,但当他们看着自己守候的,即使是满地破碎的文化江山,也就能心满意足地离开。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在中华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即使多次经历浩劫,但文化却没有永远被淤泥掩埋在黑暗的地下,它总是在经历风雨的打击后,犹如雨后春笋般焕然新生,而他们就像雨后的彩虹般绚烂地笼罩着。
三月的柳絮,在风中的最后一段舞蹈,摄魂夺魄,生命的最后一段飞翔,舞得倾国倾城。轮回路上,不知几个孤魂还在徘徊,注视着那片守住或守不住的江山,也许来生会是一粒游走在烟火中的尘埃,但文化里永远会有他们的印记,薪火相传!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接触过。我很少看电视,这次去河北与同去的大姐住一间,她一直在看青歌赛的节目,因此我也一起看了好几期的比赛节目,比赛中有文化知识的考试,评委正是余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题都是一些常识、专业性的知识,考题本身并不复杂,而与考题有关的相关知识的连接,余秋雨先生解读的非常到位,可见他渊博的知识,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头有他的《文化苦旅》一书,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翻阅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亲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不知道该以怎样的的心情来述说。开篇便是《道士塔》与《莫高窟》,那个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我却是没有一个游者对她的解读深刻。只记得,乐僔和尚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王道士“打开了”莫高窟通往世界的大门,丝路花雨滋润了这方土地……
“大漠的落日下,那吹箫的人是谁?任岁月剥去红装,无奈伤痕累累。荒凉的古堡中,谁在反弹着琵琶,只等我来去匆匆,今生的相会……”一曲《飞天》奏响在耳际,只觉心中涌起莫名的情愫。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敦煌,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闻名世界的石窟,那段辉煌灿烂的文化。
眼望茫茫戈壁,四处荒芜。那片翠绿已被烈日化为干黄,那曾经的碧蓝只留下洁白的晶盐,只有苍穹依旧是不变的蔚蓝。那高架的铁塔撑起了多少人的现代梦,那纵横的缆线又牵来了多少人的小康梦。然而,当所有的中国梦都实现的时候。有谁还记得,敦煌,这座古城的梦想,千年如一的梦想。曾经的她,年轻气盛,任由祖国有志青年在她身上开采探挖;曾经的她,壮志凌云,任由原子弹绽开的蘑菇云在她脚边开花;曾经的她,豪气冲天,任由一批批的探索者带走她的经书卷藏。而如今,她的千疮百孔谁看得见,她的满怀心酸谁味的出,她的一腔苦水又向谁倾吐!寻梦的'路,为何这般艰苦?
月牙泉的枯竭碎了谁的心,党河水的断流伤了谁的神,漫天风沙迷了谁的眼,遍地干涸断了谁的梦……风沙肆虐,细雨无踪,有谁明白敦煌的梦已面临着枯竭,又有谁明白飞天的故乡即将成为传说。曾几何时,敦煌子民念念不忘一个名字——楼兰,可谁曾想到,千年之后,敦煌竟是要步了他的后尘,多么可笑,多么荒谬!难道敦煌的梦想就要如此被碾碎?
不!不可以!美丽的飞天不能没有家乡,轰鸣的沙山不能失去月泉,灿烂的莫高不能被黄沙掩住!
“我好恨!”恨王道士为何将如此珍贵的经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国竟是留不住一个小小敦煌;恨作为一个飞天儿女,我却是在风沙肆虐之时什么也不能为她做。余先生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着她的莫高,直到我们足够强大,能够保护她。
这个世界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华富贵;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护一生的梦想。我们是敦煌的子民,飞天的儿女,共同守护千古的敦煌梦就是我的梦想。
【《文化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02-21
书写文化的苦旅02-21
《文化苦旅》感言09-14
文化苦旅的作文04-17
文化苦旅的作文素材03-30
小读《文化苦旅》12-30
读《文化苦旅》断想08-29
小读《文化苦旅》12-30
《文化苦旅》好词好句精选08-18
关于文化苦旅的作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