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通用12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1
第一次听到“大冰”这个名字是在大学的时候,他来我们学校做了一次演讲,听说当时场面异常火爆,已经忘了是什么原因,总之没能去现场聆听,现在想来确实是后悔不已。第二次是在“一席”的节目中无意看到了他的演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到后来读了他的两本书《乖,摸摸头》和《阿弥陀佛么么哒》之后,才算是对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两本书看完,总感觉意犹未尽,像是少了一个源头,上网左翻右找才找到这本《他们很幸福》,算是找到了故事的开头。本书的作者大冰,像是穿梭在不同世界的人,非要标上标签的话,那便是主持人、背包客、流浪歌手和酒吧掌柜。这本书像是一本故事集,以作者十多年的生活为主线,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从拉萨到丽江,从第三代的拉漂到现如今酒吧掌柜,大冰用一个个的故事将他们一针一针地穿起来,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书里的“他们”是故事的主角,有些时候会觉得他们好像已经脱离了世俗,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作者也一遍遍的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是真实存在的,是有血有肉的。故事里有大军,大军的媳妇,路平的小南京,王博甜菜,西藏的小孩,还有那个不用手机的女孩。一个标题便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有友情、爱情,有些时候更像是亲情。他们好像是逃离了现实的社会,却又是真实的生活在这个地球,过着在我们看来不平凡甚至是不能理解,在他们看来却又是最为普通的生活。故事的结局并非都是圆满的,但他们是幸福的,哪怕曾经是幸福的。
幸福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是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肯定是不同的,故事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时候确实是让人羡慕,但是假如每个人都是一颗行星,那么不同的人一生的轨迹也就不一定总是重合的,每一次的相遇总是意味着一次别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迹,并且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轨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一种轨迹,“说走就走的旅行”又是另一种轨迹,出发的本意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幸福,现在却好像成了一些人近乎偏执都想要的幸福,“旅行”这个词似乎都有了贬义的色彩。谁说朝八晚五,柴米油盐的生活就一定不幸福?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幸福,最好的状态莫不过无数的他们和无数的我们像两条平行线一般,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幸福,我们也幸福。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2
3月31日,大冰来到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个曾让我痴迷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因阳光快车道广为人知的大冰。不同的是,作为一个非山东人,我也会看山东卫视的综艺节目?这是身边的山东朋友对我的疑惑。大冰是童年回忆的一部分,也正因为这样,我决定为了这个从小“熟知”的人疯狂一回。于是乎,那天晚上我逃课去人满为患的唐岛湾三楼看他。我盘腿坐在舞台下面的过道,身边有站着的,坐着的,疯狂拍照。而这个我所“熟知”的人并非以熟知的身份而来,而是因为“他们最幸福”!
幸福是什么呢?富人的一块钱给穷人,穷人的幸福感会突增,而对富人来说幸福感无差异,这就增强了社会的总体幸福感:边际效用起了大作用。所以似乎幸福来得会很简单,可真是这样吗?书中的往事充满了幸福,“他们”确实存在幸福感,然而那些幸福中也存在着辛酸苦楚。所以,不要一味痴迷于“幸福”,他们的幸福你也曾经拥有。
大冰的那些丰富多彩的经历引起了我对这位熟悉的陌生人作品的浓厚兴趣。那就再疯狂一下吧,买书签字!大冰的报告在民谣中结束,全场黑暗中的闪光灯,一点不亚于工体的氛围,也让我提前感受了一番演唱会的氛围。
读完这本书,同样感受颇丰:(但凡我仔细读的书,都觉得能把自己融入进去)有对书中人物的理解,有对书中感悟的认同,也有对自己的反思。很现实,也很骨感。这些人都很有性格,他们拥有着自己的生活,他们不为活着而活着,他们才是真正地存在着!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我该如何存在?
这本书回忆了大冰经历的“光辉岁月”,追思了一伙故人!
我们是幸福的!
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马平川,与其在前途未卜的时黯然神伤,不如把这条路化支撑一场欲扬先抑的成长。幸福或许是一颗一直揣在你的口袋里的糖,每个人的糖都不同,它有时候是婚姻爱情,有时候是目标希望、生活方式、目标希望、价值取向……可那些奇妙的甜,只能被舔过种种滋味后的味蕾品尝。
每个人都一样,从年少时的苍白,年轻时的迷茫,青年时的莽撞自负,到日渐成熟后接踵而至的百样纠结。所以大概人生的轨迹,如同螺旋状矢量前行的抛物线,兜兜转转,起起伏伏。本人亦是如此。
我们浪费了太多的青春来触摸这些浅显的道理,人生经历是可以自我创造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自我选择的。那么这些过去的时间,我都用来干嘛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试着从脑海里想想我们减去不必要的事情,还剩下些什么价值吧。
可以这么认为,我们一直被灌输着人生轨迹,被一种生活方式所桎梏,也只能以别人认为体面的生活标准来驱使自己这么做。于是乎,我走上了今天这条道路。当然这条路的确是我自己创造和选择的。父母并不这么认为,那么到底是我趋同还是父母趋同呢?时隔一年多,我还是对这件事耿耿于怀,难以释怀!那么我现在只能说大概都是吧,没有创造力的人只能试图“顺应”这个所谓的潮流。至于孰是孰非,只能由时间来检验,又或许根本无从检验。即便是检验出来又有什么用呢?待到那时山花依旧烂漫,而却物是人非,自己的那一套也不一定适用于后人。“将来出了大学校门,挤进人才市场,从人才市场挤进办公桌前,一旦习惯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就基本停止了思考,半生只活在一天里。我们懦弱而懒惰地把自己交给了所谓的安全感,在自认为安全的生活方式中消磨青春,不一定赘肉横生,但必定虚弱。”
自此,我似乎也不再迷信“成功学”,成功与否不在于别人,别人的始终不是自己的。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改变,我们只是随手一翻,会心一笑就好。当然成功的标准大不相同。“屌丝逆袭”本身就是一个有问题的短语,真实想不通为何那么多人那么自称屌丝,又有那么多人对那些网络低俗短语那么推崇!对于屌丝这个词,早就表现出了厌恶之情,就算再潦倒,充其量就是一个“草根”,但即便是草根也不是失败的代名词,谁说草根无出头日!草根本来就拥有成功权!
青春难免有遗憾,遗憾多多,然而现在谈遗憾自我感觉有些没必要,自己心里知道就好,但这一点或许也体现出了自己无限低的情商。事实告诉我,有些想法必须让人知道,藏在心里,即便你是用心良苦,别人根本不会知道。所以,不要想着说出来会被人说什么的,活的就是自己的!
遗憾往往又是青春必不可少的部分,所有的故事缺少遗憾又有什么意义呢?可我的那些遗憾呢?谈一场无拘无束的恋爱?没有学一门像样的乐器?没有坚持我的画?还是跑那么远上学?在北方流浪的南方人,你们怎么看?
这世上,有好多浪迹天涯的孩子,有人通过释放天性去博得成长的推力,有人考历经生死去领悟成长的弥足珍贵。我不浪迹天涯,但也在外面漂了近五年了;我也并没有天性可以释放,但我也常常安慰自己,那是因为我不敢释放天性。于是这种自我感觉良好让我有些失去自我。
我怎么也去做一些只有象征性的事儿了,用那个去珠峰捡垃圾的老哥的话就是“我们这代人,不能老做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事儿”!
大冰有一段与那个不用手机的妹子的西藏往事,对于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甚是向往,然而我并没有那么洒脱,我做不到,也就只能羡慕了。与那个女孩的并不是爱情故事,只是我也常常有这样的烦恼,希望有“情之所至,缘定三生”的story。所以,我想我的一生总会被大大小小的烦恼圈套着。
不管怎么样,生活还是得继续,不管今天是被老师批评了,还是昨天被父母教育了,都不重要了,还是得积极主动往好的方面靠,想想自己还是幸福的!
过了那么多天,终于把手写的整理成了这篇古怪的东西,很多感受深有体会,有所共鸣。不管是听着《乌兰巴托的夜》还是《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安谧寂静的游牧民谣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谁说可可西里没有海……
今天妈妈收到了我送给她的康乃馨,这是这些年第一次送妈妈鲜花,很欣喜,我其实真的很幸福!祝妈妈母亲节快乐!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3
《他们最幸福》是大冰新出的一本书,昨天下午可是一口气看了三个小时,时间竟然感觉很短,也没有感觉眼睛疼痛,是手机真给面子,还是书中人物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
以前只知道大冰是山东卫视的主持人,看过他主持的节目,很阳光,很帅气的小伙子。没想到他也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人。背包客、民谣歌手;在旅途中有着生死经历。每当录完节目以后,只买上单程机票从济南飞到成都,到拉萨,回来时全靠然后一路靠卖唱,主持、画画赚盘缠。在火车还没有通到拉萨的时候,他从成都一路徒步或搭大巴进藏。沿途认识了许多流浪歌手,结为朋友。他在拉萨过开酒吧,打出一块招牌:只要你是流浪歌手流浪到藏地,我们免费管吃管住。以致后来歌手比客人要多。为了吃饭歌手就组团就上街卖唱赚钱吃喝竟然比酒店效益好好多。大冰热情善良,给这些流浪歌手在人生最穷困最艰难的时刻,打开了一扇透明亮堂的心灵之窗;他会为藏族灾区的学校卖唱后募集善款重新建校。他在沿途结识了好多朋友,最感动人的是他在阳朔时的一段经历,在西街一个小石桥边接朋友打来的电话,顺便把一个手鼓放在石栏杆上,接完电话手鼓却没了。这手鼓是西藏的一个男孩子从尼泊尔买来送给女朋友的,他爱摄影,在拉萨河取景时,往很浅的河水里走了两步,就再也没能上来,大家顺着河再也没有找到他,都说他被菩萨收走了。这个手鼓女孩子后来送给了大冰,大冰带着他去了很多地方,并且在鼓上写了“行走在天涯”。这个手鼓是朋友的魂魄,大冰为此难过了好久,以后也买了很多手鼓,却没有这个好这个对味。
在丽江开了大冰的小屋,屋子不大,一半是书,一半是酒吧,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很多的人,这些人在大冰十多年的旅行人生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成为生死之交的朋友。大冰可以洒脱的游走于滇藏川,其中也经历了生死危险。这让人产生了深深的震撼,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有着不薄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一种活法和生活方式,去做流浪歌手,在丽江和一些流浪歌手一起卖自己原创歌曲碟,并且还相互帮助。赚到钱后共饮共乐,这种生活方式这种洒脱岂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他书中的朋友都是真实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感动人心的地方。
每个人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不拘于社会的各种拘泥,路平放弃公务员的身份去北京漂泊,在北京混的稍有成就时,又放弃签约歌手的机会离开北京南下丽江,最后收获了小南京的爱情。小南京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去了一次丽江,散步到D调酒吧,偶遇路平,回了南京以后魂就丢了接着回来和路平走到了一起。小南京后来又与路平经历了生死逃离,不离不弃,这是难得的一种境界。一般的夫妻能够做到大难来临不独自逃,生死相依的能有几人呢?书中的人物很多平凡伟大,有的多才多艺,大多数的优点都是流浪歌手,靠一把吉他走天下,书中的人物在丽江开酒吧不为赚钱,只为唱自己的原创歌曲。不为名不为利就为自己喜欢的生活而浪漫的活着。因为做了背包客,大冰的阅历越来越精彩,因为做了背包客,大冰接触到很多人生活的不容易,但是很多人又很乐于这种别人眼中不易的生活,有时大冰想用自己的媒体关系帮扶他们一把,然而他们却拒绝了;钱不是他们需要的,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才是最大的财富。我们能说他们不是幸福的吗?是的他们最幸福。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4
这本书的作者是80年代的一位流浪歌手,哦,不对,或许是一名作家又或许是一名主持人,他有很多个标签,但那个标签却是他又不是他,他是谁?他就是大冰叔叔了。
《他们最幸福》这本书是大冰十年生长之路,也是十个他们幸福的故事,更是一段有形无声的生活抗议。抗议中的他们,选择了我们无法经历的生长方式,或粗野或叛逆,或欲扬先抑或归于平静,最终他们又收获了我们只能羡慕的内心强大。到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无论我们当下驻扎在何种生活中,哪怕甘心迷茫,看到他们恣意生长,也会获得笃定的力量,发自内心去相信:幸福的出口绝不单一,并触手可及。
浮游吧,顾名思义,拉漂们多多少少逗留过的地方。大军,不但是个流浪歌手亦是个待人真挚的家伙,尽管一次次地教会街边刚来卖唱的文艺歌手如何吸引别人的眼球,如何为自己拉拢生意。然后文艺歌手领情之后,大军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变换自己的卖唱场所,大军固执的死不悔改,或许是他不屑与这些人计较吧。或许以前也经历过这样到别地当文艺歌手的经历吧,所以才更想要善待别人,就像善待自己。
他很平凡又很不平凡。他说,他有一个梦想,想拍一部胸无大志的电影。至于剧本么,大体讲的`是,一个丽江混混和一个孤儿院病童的故事。一大一小两个人,两条平行线偶尔交错。然后,小孤儿在丽江混混身上寻觅父爱,丽江混混为了病童,去履行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承诺。
失去生活方向的中年男人,垂危的孩子,两个人彼此颠覆了对方痛楚的人生。可能是为了弥补小时候所留下来的执念。待这部电影大功告成之后,他去洒脱的放下了,从不当做人际交往的谈资。他还做过一件非常令人吃惊的事,那就是他耗尽积蓄生了一张16万元的专辑。并且放在街头,和那些盗版烂街头的专辑一起出售。并从不跟路人提起这是一张16万元的专辑,任容人们随心挑选。或许,大军这是在向别人展示真实的自己吧。不被金钱世俗观念所困扰,也许只是为了内心的那份平和。
还有路平,路平路平,但路不一定平。他的故事跌宕起伏但那份浪淘沙的爱情,使他的内心更富足,幸福是种感觉,没有定义,没有标准,没有界限。我是在大学读起这本书的,原因当然是有人推荐啊!大冰在书里写,一辈子那么长,难免对这个世界偶尔会失望或沮丧。
问:这个世界怎么了,这么多浪子?答:他们的心累了。说来也罢,到了大学,我们也成了一种叮当响的浪子。形形色色的人物,形形色色的生活,简单或不简单,幸福或不幸福,喜欢或不喜欢,问自己!缘聚缘散,缘浅缘深,愿我们每个人能善待别人,善待自己,找寻内心的幸福,珍缘惜缘随缘!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5
当一本书,任何时候捧起来你都可以随时走入书的世界,并且读起来毫无倦意,那么这本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跟你一定有某些契合之处。读大冰写的《他们最幸福》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大冰是一个油画科班出身,也是某电台的首席主持人、高校导师,但是他真正热爱的却是民谣音乐及背包客,十年余间一人一鼓卖唱行天涯,混迹西藏多年,是第三代拉漂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丽江、成都、西藏开过多年酒吧,是公认的丽江资深传奇人士。如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作家。
《他们最幸福》就是他行走途中十年其间所遇到的十个他们、十种幸福人生,他说,在我十年流浪歌手的生涯中,遇见过很多神奇的人,今天第一次说给你听。他们的的生活方式,人生出口、修行法门和实用主义者们秉承的朝九晚五、温饱体面、出人头地没太大关系。他们是天涯过客、浮世散人、江湖游侠、流浪歌手……他们诠释了浪迹天涯,在忽晴忽雨的江湖,以梦为马,随处可栖的浮世散人的幸福人生。
这本书基本上属于他的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也是阶段性的经验总结。以下是我从书读出的教学感悟:
一、本色即为教育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觉得累?比如,饭局,或者你说在跟人讲话时,尤其是你在表述自己时,为什么会累?因为我们每个人会或多或少,都想展示出一些其实我们并不具备的素质,所以我们会觉得累。”
所以,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讲“远离了实用主义者的颠倒梦想,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无忧恐惧。”别老想着去展示你所不具备的素质,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认真面对每个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一盎司的身教,胜过你一千磅的言教。
回想起这二十年的教育生涯,最幸福的日子,莫过于每天上上课、改改作业,跟学生聊聊天。日子无比清静安宁,内心纯粹而美好。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教书匠,天天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默默地耕耘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任何绪的变化我都了然于胸,感觉那是一段最敏感、最柔软、最有教育情怀的时光。本色生活,本色教育,自然能感受万物生长,成就幸福的教育人生。
二、简单才能幸福
书中提到的一些文字,让人过目不忘:
“这世界怎么了,这么多浪子。”——“他们的心累了。”
耳边经常充斥着老师喊累的声音,尘嚣日上的今日,让许多老师们身心俱疲。那么怎样才能获得你想要的生活。我们来听听书中是怎么说的——“我希望,年迈时能够住在一个小农场,有马有狗,养鹰种茶花。老朋友相濡以沫住在一起,读书种地,酿酒喝普洱茶。简单的生活呀,触手可及吗?”
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所以工作之余,你要学会一种给自己续命的方法:要学会在简单的日常里,听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喜欢的事。自然越是简单的日子,你只要是你喜欢和热爱的,幸福就离你不远。就像马云所向往的:“我要享受生活,要结交朋友,享受家庭,我要到处旅游,我可能会重新讲台,做回老师。”
三、适宜才能成长
“有许多人教我们如何去“正确”地经营这条抛物线,教我们如何去“正确”地获得那颗糖。可谁敢说自己能预测到未知的人生,这个世界又哪来那么多正确答案,大多数人的正确答案就一定是属于你的正确答案?那些约定成俗的正确路线,适宜你真正的成长吗?”
每个人都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土壤,有的人可能特别能说,适合演讲;有的人可能特别会写,著作等身;当然也有情智商皆高,在任何场合都如鱼得水般收入自如;但也有的笨嘴拙舌的,用行动诠释大爱和真诚,最终从者众多。喜欢阅读,日久思想必会深邃,言简意赅的你也能石破天惊;喜欢心理,你就多揣摩学生的需求,日久天长,任何一个顽童你都能找到一把打开他心扉的钥匙。
教学路上,必有一双属于你的鞋子,找到了,穿上了,你就可以走出一条属于你的路。
四、改变才能发展
我们被生活方式所桎梏,以为自己唯一接触过的生活、唯一触手摸到过的生活,就是终极答案。”
我们出了大学的门,挤进了人才市场,从人才市场挤到某张办公桌前,一旦习惯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就基本停止了思考,放弃了对生命形态的选择,半生只活在一天里。我们懦弱又慵懒地把自己交给所谓安全感,在自认为安全的生活方式中消磨青春、赘肉横生。
因此,“一群人或一个人,只要还肯一点儿一点儿往前走着,就不会停止发育。勇猛精进和欲速不达之间,总要找到个平衡。”“我始终认为在某个层面上而言,个体人性的丰满和完善,即为成长。”
未来已来,马云说: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未来世界将发生巨变,我们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所有挑战中,教育的挑战是最大的。唯有改变才能应对万变。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6
初次听闻这本书,是从我大学本科的好友灰灰那里,她极力的推荐这本书,说喜欢这本书的调调。起初我以为它只不过和大多数那些所谓的文艺差不多,并没有太在意。直到那天看到大冰要来广州签售,我告诉灰灰,大冰要来广州,她问,“你去吗?”我知道她很想要,就说,“我看情况吧,你想要吗?”她说你去的话就给我带一本呗。那既然这么说了,我是肯定要去给她拿到的。
签售那天下午,广州下起了小雨,大冰给我们讲了些故事,唱了两首歌。那时候只觉得大冰讲的虽然轻松,不改他主持时的幽默,可是他的文字里、歌声里,我读到的满是忧伤,后来发现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
自签售会后,突然疯狂的喜欢上《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和《乌兰巴托之夜》这两首歌,尤其喜欢《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里的那句独白,“如果有一天你找不到我了,你会去什么地方发呆。”自打那轻轻的碰触,打碎了我长期封闭心中的忧郁的壳,我的情绪便开始崩塌,直到读完整本书,才恢复了心中的平静。
签售的第二天,是所谓的光棍节,也是大家的购物节,而我早就认为这不过是平常的一天,跟每一天都一样。只不过受台风“海燕”的影响,天气总有些阴郁,应了这“光棍节”的景,也应了我那无名的忧伤的心境。大清早的来到实验室,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吹着阴阴的风,品着内心四溢的忧伤,并不那么急着把它驱散去做日常的学习、实验。我想任性一天,感性一天,听着这两首歌,读着《他们最幸福》,慢慢的打开我内心尘封已久的那篇土地。
读到前面几章,起初觉得忧伤,眼眶噙着泪,好像一不留神就会喷涌出来,我明白,那是感动,为故事里他们的曲折命途,他们的固执执着,他们的性情,他们的情深义重。静观己身,在这忙忙碌碌,纷繁吵杂之中,我都不记得有多久没有窥探自己的内心深处了。而如今,借着这本书和这两首歌,重新打开心里的门,看到内心深处那个世界,那片向往的土地。
一个上午读了五十来页,我打电话给灰灰,说我整天看的都想哭,不是悲伤,是感动。我的内心世界里本有就有忧郁的种子,只是近些年我好想把他们都装在一个壳里面,就好像外面是开朗的阳光,壳里面包裹的是容易感伤的忧郁,时间长了就要爆棚,过些天就好了。她说她明白,她说你今天把整本书看完就好了。我说我舍不得那么快,她说你可以以后再拿出来再读一遍。她跟我的性格很像,但她比我睿智,所以本科的时候虽然交流不多,我们很容易就认定了是一辈子的朋友,是我们都坚信的男女之间纯粹的友谊。最后在心里骂了她一句,你个混蛋,大冰18号就去杭州,你非要我这么折腾!大中午的我还得去给你寄书!其实是想谢谢她,让我接触到这本书。
果真如她所讲,读到后面,读到成子的故事,一会儿觉得好笑,一会儿为他的险境心里一紧,读到王博和甜菜的甜蜜和不易,一会儿微笑,一会儿流泪,还有白玛央宗,还有鹏鹏和老狼。我的心里,慢慢变得宁静,我现在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敬畏所有有信仰的人所信仰的神明,我深知我内心深处有一片宁静的海,一篇像羊卓雍措湖一样宁静的海。
这本书之所以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想是因为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些东西跟我们自己的很像,只不过随着日月累积,我们把它藏在内心深处的什么地方或许自己都遗忘了。他们真实,所以他们可爱,他们真性情,所以我们读的动情。我欣赏他们,有勇气有胆量过着清贫的生活,即便是人生曲折,也从容面对。我不知道他们过着是否真的幸福,但此刻我同样感叹,他们是最幸福的吧!他们幸福,一定是因为他们内心世界是富足的吧。
最后我也听懂了大冰歌里唱的不是忧伤,是大爱,是对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的鼓励。他让我们相信,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不需要走的那么急,慢慢的去欣赏一路的风景不是更好嘛,人生到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另一个自己过着我们向往的生活;让我们相信我们内心深处有一块净土,像《乌兰巴托之夜》里唱的那样,那里“歌儿轻轻唱,风儿轻轻吹”,且不要让浮躁遮住了看到它的眼。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和胆气,那么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实用主义,但我坚信,回归内心的宁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走的路。我想也许有生之年,我会回威海老家,在海边开个茶社或者旅社,随便什么都好,每天可以静静的看看夕阳,散散步,出吹海风就好。我也想去丽江,不为了喝酒,不为了艳遇,听听歌、晒晒太阳就好。
最后想说的是谢谢大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来痕迹,快乐的、感动的、幸福的……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7
利用三天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大冰的处女作《他们最幸福》,感受颇深。
我对大冰的印象之前一直是停留在主持人的标签上,并且对这位山东二线主持人的印象也并不怎么好,可以说除了感觉比较傻和二之外基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直到雪歌推荐《一席》,看到他的一期《赶着音乐放牧》,一直到后来在《韩寒一个》上看到他的三篇文章,才发现自己原来长着两只有色的眼睛。
大冰是八零后,山东济南人。他身上有众多的标签:主持人、民谣歌手、背包客、酒店掌柜、作家……然而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从这十年间在风马藏地、丽江古城这一路上经历的故事和碰到的人,因为从这些人和故事之中我们能寻到一些人生的密码。
《他们最幸福》这本书讲了十多个这样的人,这些人都是行走在出世和入世边缘的人,他们对于人性自由的追寻,对于现行体制的叛逆,对于幸福的另类解读,让你读来欲罢不能,时时有股与当下诀别,一身行囊立马踏上川藏之旅寻梦的冲动。
什么是幸福?这几年好像好多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从CCTV到网络传媒,从商海精英到市井草根,声音不同,答案不一,不过讨论来讨论去大体还是离不开好车好房好职位,站在财富的至高点看风景更美。而书中的他们却在财富的最底层安贫乐道,用不一样的人生为我们描绘了别样的幸福风景。
比如大军,一件裤子从牛子裤到乞丐服,再到五分裤,再到短裤,再到三角裤穿了七八年,这么穷的一个流浪歌手,却下血本花16万去做一张专辑,还拍了一部短片《我想飞…》并在一个电影节上获了奖。
比如从十七岁就单身闯世界,环球旅游的月月;比如从白衬衣的公务员叛逃到北京差点成为签约歌手又叛逃到丽江的“越狱者”路平;比如在雪崩中九死一生的成子,比如那位不用手机和大冰徒步从拉萨到珠峰的女孩,还有从名牌大学一毕业就踏上孤旅人生的王博和甜菜以及在沙漠中差点被冰雹埋住的既感性野性也性感的白玛央宗……
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会让你深深地陷进去而不能自拔,让你在那些看似清贫、潦倒、困厄的生活中,一品什么是逍遥、自在、幸福的人生。搞笑的签名
不多说了,当你还在为当下苦闷的时候,来看看这本书吧,看了你就懂!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8
如果单身的时候我读这本书,会觉得他过于自我,会误导一大批年轻人放弃原有的工作,去追求所谓的自由和梦想。而此刻读它,却像是听一个朋友诉说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我尊重任何人的生存方式,那是他的自由,我不仰慕,也不鄙视。因为我也身在其中。你想怎么活,用哪种方式度过此生,都是你的自由。换做以前,可能又会长篇大论一番,现在真的不会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成熟---包容一切存在。
我也担心有一天我就这么无名的离开了,所以,想每天记录一下。可以聊聊几字,也可以通篇作文。不管哪种,都是证明存在的方式。
都说有了孩子会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我也觉得是。以前真的很任性,现在做事都想着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不管做什么,我都会想着我是个妈妈,是个妻子,我不仅仅要做孩子的榜样,还要活得精彩。与其对老公喋喋不休,不如亲身做事去影响他。不管老公有没有改变,至少自己越来越好,不是吗?
任何人都可以过得幸福,只是有些人不喜欢改变,固执的守着自以为正确的生活方式。当然,他以为这就是对的。我喜欢读励志故事,或许自己未经历过,看别人就很传奇。不知道历经苦难之后,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不是就会平和很多呢?
听别人故事,品自己人生。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9
《他们最幸福》这本书讲述的是有关大冰的故事。作者大冰,80年出生人,油画科班出身。爱民谣音乐及背包旅行,十年余间一人一鼓卖唱行天涯。混迹西藏多年,在丽江开过多年酒吧。33岁回望来时的路,有话想说,便开始当作家。在他十年的行走生长生活中,遇见过很多有精彩故事的人。此般真意首次成文,只为分享一路所见所学所感悟。
在他们的故事之中,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这些真实故事送给当下的人们,无关乎成功与经历,只关乎幸福。这本书讲了十多个这样的人,这些人都是行走在出世和入世边缘的人。他们对于人性自由的追寻,对于现行体制的叛逆,对于幸福的另类解读,让你读起来欲罢不能。
一个不用手机的女孩:像秋天里两片落下的树叶,在空中纠错片刻,一片落入水中随波逐流,一片飘在风里浪荡天涯。一次酒吧邂逅让她和大冰决定出去散散心,于是一路历经艰辛去了珠穆朗玛峰,这个不用手机的女孩,从始至终不知道她的名字。自此大冰再也没有遇见和你一样的女孩。
月月:月月走过很多地方,一个人走了很多年,她是个三毛一样的女人。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马平川,与其前途未卜时黯然神伤,不如把这条路认知成一场欲扬先抑的成长。幸福或许是一颗一直揣在你口袋里的糖,可那奇妙的甜,只能被舔过种种滋味后的味蕾品尝。一个女人在她而立之年后,方才获得了她的糖。
大军:这个浪漫的流浪歌手,每天的卖唱以150块钱为目标,只为给自己心爱的女人买一条花裙子。日复一日,他们爱情最好的见证就是满橱飘摇的花裙子。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观感就是,每个人的人生都各不相同,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书中不用手机的女孩、大军可爱的妻子、路平的小南京等每一段都向我们诠释什么是幸福,人们追求幸福的各种方式。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忙碌的生活,或迷失寻找幸福的模式。请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他们最幸福》,在浏览他们的幸福同时,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不是所有人都一样。大冰让我相信,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不需要走得那么着急,慢慢的去欣赏一路的风景。人到离开这个世界之前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让我们都相信我们内心深处有一块净土。
这个世界是不是你想要的,为什么那么纠结于它?
简单的生活呀,触手可及吗?
最后,以书中的话结束:浪迹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以梦为马,永远随处可栖。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10
你曾经是否也有一个江湖梦?
你身边有可以和你出生入死的兄弟吗?
你想过朝九晚五还是浪迹天涯的生活?
大概我们山东小孩对大冰有一种比别人更深的情感,因为刚有记忆的时候,我们都是看着大冰哥哥的节目长大的,后来再有大冰的消息,是看到说他一个人去了西藏,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伤,再后来,就是大学时看到大冰出书了。不知道下一次再听到大冰的新身份是什么,但总觉得,他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又好像还在身边。
这篇文章,除了想写《他们最幸福》,还有《好吗,好的》《乖,摸摸头》等等。除了书,还有故事,故事很长,希望你愿意听。
有幸在学生期间参加过“百城百校”音乐会,遗憾的是,我忘记那两个小哥哥是谁了。不过,记得当时的氛围特别好,我们一起听他们唱歌,听他们分享路上的故事,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那时的我们,对他们有崇拜有向往,那时的我们,真好。
那时候我上大二吧,记得那天是中秋节,决定去隔壁城市见朋友,前一天闺蜜突然告诉我,明天大冰要去他们那的书城签售,我当时就收拾行李去了隔壁城市,待了一晚上决定第二天去找闺蜜。那天晚上到隔壁城市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朋友家里有事没来陪我,我只好自己找地方住下了,心里还在想,终于要见到了!可是第二天往闺蜜的城市赶的时候,中途突然觉得,好像我们的缘分还没有到,我不想去了,然后自己在半路下车回家了。
第二次知道大冰签售会,是我在的城市,刚好住的地方离书城很近,我想,这大概就是缘分到了吧。那天起得很早,是个冬天,风很大超级冷,去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朋友在那里有秩序的排队了,有很多看得出来已经是跟过很多场签售会的老粉了。书城开门了,进去买了书领了号,签售会要下午,所以买完书我就回去了。
终于又等了很久,他来了,熟悉,就是很熟悉。他给每一个人签名,然后用力的握一下手。到我的时候,我心里特别平静,他签完名,也是用力的握着我的手,然后“pia”用力的拍了一下,他的眼里还是那么坚毅清澈。然后我又很平静的走出了书城,给闺蜜发消息,好想哭啊!
后来“大冰的小屋”开到了济南,在生日的时候闺蜜陪我去,在门外拍了个照,无脸男守在门口,等候他的老朋友。再后来就是看到,拉萨的书店关张了,再后来听到拉萨书店开张了,但只能开半年。再后来。还会有很多个后来,但我想,我们应该不会再见面了,我们就在各自的生活里,发光吧。
在大冰的书里,是有血有肉的江湖,是有温度的小屋,是仗义的朋友,是相互扶持的爱情,是擦肩而过的遇见,是充满热血的奋斗,是不惧艰辛的冲锋,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如果你累了,就去看看大冰的书吧,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11
我很想说,我是看大冰主持的《阳关快车道》节目长大的。那个时候的他给我的映像仅仅是一个耍宝搞笑的主持人。年轻,阳光,有活力,也会有些许浮夸。之后,由于我很少看电视了,也就很少在电视上看到他。
直到,前段时间,从朋友那借来的一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大冰。原来,他不只是一个主持人,还是位作家和流浪歌手,以及酒吧掌柜。刚开始翻开书的时候,我是没有认出来他就是当年那个主持人的。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模样。书中的他,是个满脸络腮胡子,扎着个小辫儿的流浪歌手。身上充满着浓浓的成熟气息和一股历经沧桑的宁静。 书名叫《他们最幸福》。
他们是谁?为什么说他们最幸福?
他们是大冰在西部流浪时认识的朋友们。他们没有很多的钱,但是他们有着富足的内心世界,他们每天生活得很开心,没有烦恼和压力,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污染,停驻在世外桃源般安然的中国西部小城,追求内心的平和安静。
他们最幸福。
在大城市居住的普通大众们,每天为了还房贷,车贷,已然使自己成为了金钱物质的奴隶。这是很可怕的事,身在其中的人们却浑然不知。冷漠和麻木,以及日复一日的机械式工作已使他们失去了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活着,即是美好。为何不趁着尚在人世的时候,享受生活,做自己最喜欢也最快乐的事情呢?哪怕是在拉萨无所事事晒一整天的太阳,也是极为美好的。
人生,就是要浪费在美好的事务上。
而大冰笔下的这些朋友们,就是这么每天没心没肺的愉快的活着。因为他们早就深深了解到,世事本无常,何不安然快乐的度过,何必要在世俗的物质压力下苟延残喘?何必要每天不知为何的忙碌着奔波着,到头来除了钱什么都没有只剩下一个空虚的躯壳?这样活着多累。人生短暂,难料的死神说不定下一秒就带你飞升天堂。那么如果没有及时享受生活享受当下,那不是很亏?
看透红尘,其实不过就是一念之间。
我是个明年才大学毕业,还没有工作的小鬼。似乎是没有资格评说在社会上辛苦打拼的前辈们的。但是,人生是有自己掌控的。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浪费在看似忙碌实则没有营养的事务上的。
我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就是做电影。电影就是我最喜欢,做起来也最快乐的事。所以我会把人生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电影的身上。但,只要我感觉心累了,厌倦了,我也会说走就走,背起行囊,去远方流浪,寻找心中的香格里拉。
人生无所牵挂,潇洒走天涯。便是我除了电影以外的第二个理想。
做自己喜欢的事,珍惜身边的亲友,享受当下,我认为这样的自己,也会是最幸福的存在。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篇12
也是前几天偶然的机会,在电子书上面看到大冰的《他们最幸福》这本书。就讲述的是一群浪子,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做出来的不同的事情。有在拉萨的,有在丽江的,有在西安的,有在南京的。总之都描述了一种浪漫洒脱的情怀。主要就是传递一种观念:幸福感的营造和产生,和心里的想法、心态有关,和物质不是绝对相关。
虽然没钱,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不务正业,但是这群人每天弹着吉他敲着鼓,晒着太阳听评弹,在他们的维度看来,他们最幸福。他们在旅行上,有一种说走就走的勇气。有时候不去考虑现实的一些客观条件:比如去纳木错会穿着短袖和单裤,去珠峰没有带盘缠,甚至把手机卖了才有机会到达终点。
比如对于陌生的朋友,只聊了几分钟,就开始了为期长达一个多月的旅行。好多用世俗的观点来看,都是一些不靠谱的行为。
可是倒也没有什么多大的错误,都能接受,就是给人感觉挺不靠谱的。纳木错我曾经去过一个晚上。大夏天八月份的天气,厦门35°,长沙40°,那西宁会凉快一些23°,这个时候纳木错不得了,12°。凉风嗖嗖的,加上五千多米的高原反应,整个人像极了没有思想的大傻瓜。同行的成都过来的小姐姐,问了一个问题,想了半天,我居然承认:我想不起来。因为思想停滞了。
所以纵观书中,好多地方我也特别赞叹在那种情况下,在基本物质生活、安全保证都无法达到的情况下,作者以及他同行的朋友,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和执行力,以及乐观勇敢的心,去找寻那么一大堆散落在人间失落的美好。抛去出发点、动机,如果单看取得成果和后续故事延伸这一块,还是挺让人羡慕的。好多的爱情故事,好多的情怀理想。好多音乐,好多情绪,都杂糅在一起。
杂糅在丽江街头好多15平米的小酒吧里,杂糅在好多拉萨街边开了又倒、倒了又开的青年旅社里。对了,我在拉萨住的青旅,墙上也写满了大侠的签名。说了一堆走天下、豪情、武侠的仗义风范,要么就是谁谁谁爱死你的土味情话。如果时间再长一些,再多一些机会像书中作者这样的酝酿和发酵,可能也会想成多元的、升华的、独一无二的思想。你不是平常也喜欢这样的一些场所去感染、沉浸其中吗?但是你经历过这么多的“经验”,内心却没有像他们一样成长进而变成洒脱。用唐诗宋词来讲,就是他们能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然,我觉得看任何思想意识上的东西,都没指望从实际行动上有一些知道。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素,在我的世界观里还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看完书之后,没有要学习这样不靠谱的做事方法,而是体会这种精神。以后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果断,更加像年轻人,敢于尝试,做事大胆,不怕犯错。优柔寡断,不属于年轻人,在判断的时候丧失了非常多快刀斩乱麻下给人带来的快感。这种灵魂被圣洁的春风沐浴的感觉,你没做过,你体会不到的。年轻人,因为年轻,所以一无所有。可正是因为年轻,所以我们拥有一切。愿:想得到都拥有,得不到能释怀。
【大冰《他们最幸福》读后感】相关文章:
大冰小说《他们最幸福》读后感(通用5篇)06-08
《他们最幸福》读后感03-28
《他们最幸福》读后感范文08-15
他们最幸福读后感3篇08-11
《他们最幸福》经典语录02-23
读小说他们最幸福有感04-08
《他们最幸福》读后感:以梦为马,做回自己03-03
我最讨厌“他们”09-09
我最讨厌“他们”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