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家长读《学会提问》有感范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家长读《学会提问》有感

时间:2021-08-17 12:48: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2016年家长读《学会提问》有感范文

  导语:《学会提问》作者应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列举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教授人们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年家长读《学会提问》有感范文

  《学会提问》读后感1:

  当我初读《学会提问》时,我就意识到,我可能是发现了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的答案,他们缺少的是——批判性思维。而这应该主要归罪于我们的传统教育。

  从古到今,我们的教育就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从古代的三纲五常到现代社会的服务服从,无不是靠学校教育一点一滴进行渗透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道德观念始终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以至于渗透到了中国人的基因里,纵观当今社会,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各行各业的工作计划和总结都必须要有这样的内容“我一定服从领导,听从安排…”;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现在的中考,从寒窗苦读到题海战术,我们的学生一直就是在机械地重复练习和记忆,从来没有也没有时间去质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质疑。

  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雏形和基础,而批判性思维是质疑的高级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 80年代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Ennis)1962年就认真分析了“批判性思维”概念,新近的表述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

  批判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需要批判性思维。批判的选择,批判的接受,否则,你会对这个社会无所适从。当今社会发达的传媒使人们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包围中,而无法辨别真伪。人们越来越依赖专家、律师、记者、评论家,依赖的程度超乎想象。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上说”,而唯独没有“我认为”。我们在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拥而来的大量信息。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久而久之,我们就不知道判断,甚至想不起来要去批判。

  如何拥有这项技能呢?这种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只有部分大学开设了这一门课程,作为中学的一名基础科学的老师,我们也应该着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当然首先自己要学会如何去进行批判。

  细读此书,作者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活泼的风格,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并配有非常生动的实例,来引导我们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围绕“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理由是什么”“哪些词句有歧义”“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什么是描述性假设”“推理中存在谬误吗”“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等十一个要点,一步一步地指导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我边读边想,如果学会了批判性思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受益匪浅。作为学生如果学会了批判性思维,便可以更加科学、理性地分析家长、老师、专家、领导的语言、思想和行为,避免上当受骗甚至可以解决盲从的问题,使公民逐渐走向诚信、民主,社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会让学生掌握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当他们将来对某个事件产生疑问后,知道如何去寻找理由、搜集证据,如何利用互联网或者查阅资料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如何通过探究实验验证一个又一个的假设,不再盲目、机械地学习,为知识所累。

  读完此书,我在扉页上写下这样的文字:“这是一本影响你思维方式的书,它不可能影响你的一生,但足以影响你的后半生。”

  《学会提问》读后感2:

  这本书是美国经济学教授Neil Browne和心理学教授Stuart M. Keeley合著的,英文名是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中文名翻译成“学会提问”曾一度引起我对译者水平的质疑,但通读整本书后,感觉这个译名也是挺有水准的,这本书主要讲述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就是要学会这种思维方式。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以致于我们很难准确把握自己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学会提问》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工具,通过运用它,可以让我们在大量参差不齐的信息中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方向,不至于被错误的信息所蛊惑,这个工具就是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智慧。

  这本书本该略微有点枯燥,但作者运用了一种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这样能轻而易举地带动读者一起思考,并且提供了不少例子和练习,引导读者找到关键问题,提高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个人觉得这本书挺不错的,提倡了一种用于质疑的精神,让人叹为观止,书上讲述的很多东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在意,更别说会花心思去思考。古语云,世事洞明皆学问,即使是术业有专攻,站在不同的角度也能发现其他领域精彩的理论或提出独特角度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教我们提问题的很少,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思考如何解决拥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的思维很容易被限制成做判断题那样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是即否的二分式方式,很容易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限制。不知你是否会同意,我想说,我们很多人拥有的是知识,拥抱智慧的人在少数。我们就像是一块海绵,看似渴望知识般不断吸水,其实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因为我们缺乏淘金的思维,不懂得筛选我们需要的信息,不懂得积极和所吸收的知识进行互动,不懂得海绵吸水可能存在一个饱和值......我也并非一味否定海绵式思维,在进行知识储备的时候这种思维也不乏优势,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越能体会到这个复杂世界的千头万绪。我们应该做的是运用海绵式思维进行知识储备,然后运用淘金式思维对知识进行互动筛选,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观点。

  生活中,囿于种种因素,我们可能被困在一个舒适的牢笼里却浑然未知,信息这个东西能成为开启未知世界的工具也能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网上所谓的“和谐”也许能成为一个鲜明的例子吧。批判性思维并非是一种挑刺、转牛角尖的思维,可以说它是一把钥匙,打开束缚我们的牢笼和身上的枷锁,让我们知道其实生活还蕴含着其他可能性。

【家长读《学会提问》有感】相关文章:

读《学会提问》有感范文05-16

暑假学生读《学会提问》有感作文精选08-03

读《学会宽容》有感04-04

读《学会认真》有感04-08

读《学会转弯》有感12-26

读《学会爱》有感12-27

读《学会放弃》有感10-29

读《学会自信》有感04-11

读《学会感恩》有感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