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读后感(精选11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时间:2022-10-21 13:01: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精选11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幸福的勇气》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精选11篇)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篇1

  水润万物,雨生百谷,那是播种最好的时节。在谷雨那天读完了《幸福的勇气》,自己也仿佛“久旱逢甘霖”般获得了生长的助力。这本书承接《被讨厌的勇气》,以青年与哲人对话辩论的方式再次为我们展示了先进于时代百年的阿德勒思想,书中对于教育的目标及方式、如何面对和理解工作、交友、爱这三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以及阿德勒思想中重要的“共同体感觉”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可谓是振聋发聩。读书时,仿佛我也置身于哲人的书房,在听哲人娓娓道来的同时,头脑中和青年一样不解与震撼的想法频频跳动,在真正理解了阿德勒思想的那一刻,也就是真正面对了自己的那一刻,不禁涕泗横流。于是,说什么也要写下这篇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觉醒。

  这本书分为五个篇章,我认为无论是从读者阅读的感受还是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来说,都是层层递进逐渐升华的,以下以个人视角分别阐述一下这五章的内容。

  第一章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这一章主要说明了教育的目标及方式,并阐述了阿德勒思想中“现在决定过去”的“目的论”。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自立”,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那么如何帮助呢?“尊重”是教育的唯一入口。何谓尊重?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成长和发展自己。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那么怎样能做到尊重呢?那就是关心“他人兴趣”,设身处地的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假设自己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

  我们的“现在”决定了过去。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无法改变”的真正理由其实是不想改变,因为变化意味着“死亡”,改变自己意味着抛弃、否定、压制“过去的自己”,所以人们不想改变,无论多么痛苦也想“维持现状”。并且,还要为“维持现状”这一选择寻找一些合适的借口。

  阿德勒思想本身是基于对人的尊严与潜能的强烈信赖,他认为“人随时可以决定自我”。

  有一个心理咨询常用到的工具三棱柱,它有三个面,这三个面代表我们的内心,一个面上写着“可恶的他人”,另一个面上写着“可怜的自己”,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大多讲的就是这两种情况。但无论我们怎么谴责“可恶的他人”、倾诉“可怜的自己”,也无论能够得到别人多么充分的理解,即使可以获得一时的安慰,也解决不了本质问题。因为更重要的是三棱柱的第三个面“以后怎么做”!

  第二章 为何要否定“赏罚”

  这一章主要说明了为何要否定赏罚,为什么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批评和表扬都是站在比他人更高的位置上,对话双方的身份根本就不平等,尊重也无从谈起。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考虑。首先是寻求称赞,接着是引起关注,如果这些都无法实现则挑起权力争斗,然后又发展为恶劣的复仇,最终阶段则是证明自己无能。这一切都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面对这些问题行为,发怒和训斥同义,都是以“暴力”为名的交流。因为诉诸暴力,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推行自己的要求,说的更直接一些,就是能够令对方屈服。暴力始终是成本低、廉价的交流手段。

  面对这些问题行为,父母或者教育者应该做什么呢?阿得勒说“要放弃法官的立场,你并未被赋予裁判的特权,维护法律和秩序不是你的工作。”你现在应该守护的既不是法律,也不是秩序,而是眼前的“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的孩子。

  处于教育者立场上的人以及负责组织运营的领导,必须时时树立起“自立”的目标,不要陷入保全自身。要让被帮助的人知道,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他们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他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第三章 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归属感也是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它与人的认同需求紧密相连。人类因为身体的脆弱才创立共同体,并在协作关系中生存。人类最害怕的是孤立,孤立的人不仅仅是身体安全受到威胁,就连心理安全也处于威胁状态之下。因为人类本能的清楚一个人根本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常常希望能与他人建立坚固的“联系”,也就是共同体感觉。所以,赏罚带来的致力于同伴之间的竞争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但阿德勒心理学否定他人认同需求。为什么呢?因为认同根本没有尽头。获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借此也许可以体会到瞬间的价值,但是如此获得的喜悦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这无异于带发条装置的玩偶,没人给上发条,自己根本动不了。

  拘泥于他人认同需求的人,过于期待他人的认可,不知不觉就会过上“他人期望”的人生,也就是说过“他人”的人生。但是人活着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无论对方是父母也好,老师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人也好,我们都不可以选择满足“那个人”期望的生活方式。

  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那该怎么做呢?唯有一个办法,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另一方面,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

  第四章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这一章讲了两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一个是工作课题,一个是交友课题。

  为什么工作会成为我们的人生课题呢?因为人类不可以单独生存,我们必须劳动、必须分工、必须与他人建立关系。并且,为了与他人进行“分工”,就必须相信别人,因为与不信任的对象,根本无法协作。另外,职业不分贵贱,一切工作都是“共同体中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只是我们分工不同而已。也就是说,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而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工作是信任关系,而基于信赖的关系,就是交友关系。我们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朋友,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赖,这并非环境或对象所左右,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决心。

  那么信赖和信任有什么区别呢?信任是有条件的相信对方,而信赖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信赖并非是盲信,质疑那个人的思想信条或者是他说的话,独立思考,保留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儿,而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做的是即使那个人撒了谎,也依然相信撒了谎的那个人。信赖他人,这并不是盲信一切的被动行为,真正的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只关注自己。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

  阿德勒认为,付出,然后才有收获。无条件的信赖他人,尊重他人,这是给予行为。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这才是面对交友课题应该有的态度。

  第五章 选择爱的人生

  这一章讲了人生课题的最终关口,理解阿德勒思想的重要阶梯——爱。

  阿德勒认为,爱并非“被动坠入”。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在这里必须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也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们“的幸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脱离”自我“,才可以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自立。而自立就是脱离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摆脱自我中心性。自立既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就业方面的问题,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的问题。爱是自立,是成熟。要想摆脱“被给予的爱”的支配,只能拥有自己的爱。主动去爱,既不是等待被爱也不是等待命运安排,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爱,唯有如此。

  在一章内容中,我遇见了这一生中最令我动容的关于“爱”、“婚姻”、“命运”、“分别”和“未来”的描述,这些文字充满了诗意,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以下就是我的摘录。

  弗洛姆说:“人在意识上害怕不被爱,但事实是无意识中惧怕爱。爱是明明没有任何保证,却依然会发起行动,抱着自己如果爱的话对方心中也一定会产生爱这样的希望,全心全意的自我奉献。”

  弗洛姆说:“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

  相遇的形式如何都无所谓,如果下定决心从此建立真正的爱,面对“由两个人完成的课题”,那么我们与任何人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爱。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一切决定论,排斥命运论,根本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我们不可以被动等待那个人出现,被动等待的话,什么都不会改变。这一原则必须坚持。但是,当我们回顾与伴侣一起走过来的漫长岁月时,往往会感觉是命运的安排。这里所说的命运,并不是冥冥中被安排好的东西,也不是偶然降临的东西,而是由两个人的努力慢慢构建起来的东西。命运是靠自己的手创造出来。我们绝不可以成为命运的仆人,必须做命运的主人,不是去追求命中注定的人,而是建立起可以称得上“命运”的关系。

  不去想未知的将来,也不去考虑根本不存在的命运,只是与眼前的伴侣一起舞动“现在”。爱情和婚姻正如两个人一起跳的舞蹈,不去想将会走向何处,牵着对方的手,关注今天的幸福与此时此刻的感动,不停旋转,不停律动,你们跳动过来的长长的舞蹈轨迹,人们就会称之为“命运”。

  爱的关系中并非全是快乐,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即使如此,你依然可以去爱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要爱这个人,并一起走下去,你有这个决心吗?你可以许下这样的诺言吗?爱是一种信念行为,只有一点点信念的人,就只能爱一点点。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很难,因为这需要不断经受平凡日常的考验。人“最初的一步”很重要,只要跨越了第一步,就没有问题。当然,最大的转折点也是“最初的一步”。但是,实际的人生,平凡日常的考验始于踏出“最初的一步”之后,真正考验的是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我们为了分别而相遇。如果是这样,我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就只有一件,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唯有如此。不断付出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的说,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

  创造这种未来的是你,不要迷茫,看不清未来,这说明未来有无限可能。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篇2

  《幸福的勇气》是继《被讨厌的勇气》后,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再一次合著的勇气两部曲的第二部。书中主要讲的是阿德勒个人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大巨头”,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心理学的先驱,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上一部《被讨厌的勇气》告诉我们:要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要学会把自己的人生课题(工作、交友、爱)和他人的人生课题分离开来,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爱上自己,从而获得“做自己”的勇气。而《幸福的勇气》则指导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爱,而获得作为人的真正幸福――贡献感。

  本书主要阐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教育中尊重孩子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人的心理通过控诉“可恶的他人”和倾诉“可怜的自己”来获得他人的关注;幸福即贡献感,学会爱他人,从而实现共同体感觉。

  书中提到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如果宇宙中只有“我”一个人存在,那将是一个没有语言也没有道理的世界,不存在竞争也没有嫉妒,但也没有孤独。因为只有存在“疏远我的他人”的时候,人才会感受到孤独,孤独只存在于“关系”之中,社会的诞生也是“苦恼”的诞生。在社会中我们深受冲突、竞争、嫉妒、孤独以及自卑等各种烦恼折磨,如何没有他人,也就没有烦恼,但是,我们根本无法摆脱他人,除非“一个人生活在宇宙中”,所以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人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相反,“一切的快乐也源于人际关系”。

  人从婴儿呱呱垂地,就通过“哭”来操控他人来获得满足、获得安全感,从而获得“被爱的生活方式”。“被爱的生活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它是关于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如何站在“世界的中心”。它是孩童时代生存的战略,而一个人要变得真正的成熟,则要摆脱“被爱的生活方式”,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摆脱自我(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学会自立,学会主动去爱,在爱他人中感受到共同体感觉。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主张一切从自我出发,不管他人如何,作为个体,对于自我,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期待他人的关注;对于他人,学会尊重,学会主动去爱,学会在共同体中合作。

  书的最后:“世界很简单,人生也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很难。”因为需要不断经受平凡日常的考验。但是,我们拥有的时间有限,所有的人际关系的成立都是以“分别”为前提,现实就是我们为了分别而相遇,我们能做的事只有一件: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地朝着“最佳分别”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地说“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篇3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处”的你自己。

  岸见一郎的两本勇气,给我的认知,打开了非常多的窗户,从第一本的共同体感和课题分离,到第二本的自立和主动爱,有了更广阔的视角。

  第一本勇气提到“所有的烦恼都源自于人际关系”,第二本勇气进一步阐述“所有的幸福也都源自于人际关系”。这一遍再读《幸福的勇气》,同样的对话,有了新的思考——所有关系的出发点都是我和自己的关系。在和自己的关系中,我不禁反问:我接纳我自己吗?我认可我自己吗?我尊重我自己吗?我和我的内在小孩进行课题分离了吗?

  哲人说: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处”的你自己。

  既然说道我和自己的关系,那我的内在小孩活在什么时间段里?她活在我的四岁、我的五岁、或许我的六岁,于是在面对问题时,有了四岁的我做的一个决定,或五岁的我获得的一个逻辑。当我无法与自己的内在小孩课题分离的时候,每一个时间维度上的内在小孩都在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现在的生活。而内观、看见、疗愈和接纳自己的过程,无疑是帮助内在小孩自立的自育过程,因为我想要决定现在生活方式的不再是那个充满恐惧的四五岁的小孩,而是如今充满坚定信念和力量的成年的我。

  比如,人际关系中的朋友关系。小学时代的经历形成的逻辑,一直持续影响着我的交友模式。而近些年来,经历了内在的成长,建立了更为健康的交友逻辑后,不但令那个恐惧的小孩子在朋友关系中获得了自立的力量,有了清晰的界限,也不再受到”八九岁的我“的控制;更收获了“自作自授“小伙伴铁三角一般的友谊。我与那个时代的内在小孩友好地进行了课题分离,看见并接纳了那个自己,并以“此时此地”的自己做出了决定同时付诸了行动。

  比如,人际关系中的亲子关系。大部分人觉得自己生二胎的时候已经不是第一次做妈妈,是有经验的过来人了。曾经我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但是二读《幸福的勇气》,关注我和自己的关系后,我从新的视角打破了这个逻辑。即便有了二胎三胎,同样的五岁,老二老三又怎么可能是老大的复制粘贴,每个孩子都如此的不同,每一段亲子关系也决不可能被复制,所以多子女家庭的每一段亲子关系对于父母和每一个孩子都仍是第一次。当我们遇到不同的育儿经历时,我们也获得了更多更新的挑战机会,同时也会遭遇到更多的问题,遇见自己更多的内在小孩并觉察到她们新的恐惧和逻辑。面对这些未知的内在小孩,依然是倾听她们,尊重她们,了解她们,接纳她们,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挑战时,才能有勇气和力量与她们进行课题分离。

  说道与内在小孩的课题分离,当然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刀两断,因为一切的烦恼和幸福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和幸福,我们无法脱离人际关系,所以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在关系中共赢才是我想要的。在亲密关系中,我想要和丈夫共赢,获得家庭的共同体感,创造两人的“我们”的幸福;在亲子关系中,我想要和孩子共赢,获得亲子的共同体感,收获“目送”的幸福;在工作关系中,我想要和工作伙伴共赢,获得工作的共同体感,维系健康的工作关系。为所有的关系都向着没有遗憾的“最佳分别”而努力。

  最后,在与自己的关系的觉察中,我时常发现不少人很喜欢做一种气馁式的反省。在自育的过程中,固然要反省自己的不足,但是反省不是为了自我否定,更不是强迫自己去改变,这与我们所说的课题干涉又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把别人改成了自己的内在小孩。在我看来反省是为了帮助我们看见内在不足的她,通过她觉察到内在的恐惧,接纳这个不足的她的存在,甚至接纳“此时此地”的自己仍无法改变她的真实现状,更好地实事求是地看待我们自己,唯有区别对待每一个时间维度里的内在小孩,才是对她们最大的尊重和接纳。尊重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包括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而鼓励是帮助内在小孩自立的唯一入口。与其在十次挑战中,不断探究那9次失败的原因,不如去总结那1次是如何成功的,那一次成功的方法可以更好的鼓励我们获得解决问题的力量,指引我们真正走向最终你想要的完成自立目标。

  在与自己的关系中,好好的练习爱自己,用爱自己的勇气,使自己变得幸福。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篇4

  说实话,这本书没有《被讨厌的勇气》启发大,但也是本很好的书,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为人父母者,可以从一个哲学的角度思考“教育”。

  其中“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这个点还是挺引人思考的,现在很多信息都在强调“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影响,但本书的观点是“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行,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人往往是因为现在的不如意,便给过去的自己着上“不幸”的颜色,好为现在的自己推脱。所以要做的不是关注过去,而要考虑“以后怎么做”。这个观点听起来好无情,但仔细想一下不无道理,无论以往影响如何,无法改变的过去都不如想想“以后怎么做”。

  总结来说,这是一本为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看的不错的书,也适合用于自我修正,除此之外,确也是有点高估人性了。

  [太阳]

  —教育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自立”

  —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与其说哲学是一门学问,不如说它是一种生存“态度”

  —只有在传达的内容被理解并达成一定协议的时候交流才有意义。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篇5

  最初看《幸福的勇气》这本书时,我内心激动不已,感觉这本书正合我意,似乎就是为了我这样的人写的,里面观点我很赞同,其中描述的幸福状态正是我所向往的生活。我恨不得一下子将其读完,领会之,执行之,在我的生活中完全渗透践行。可是,因故我没能如愿以偿一口气读完它。

  之后,也没有按照其中传授的方法去实践,只是一直告诉自己,等我彻底看完,领悟通透了,再去实践。今日想起,意识到自己其实是缺乏尝试的勇气,或者害怕面对由此带来的结果或后果。

  幸福是需要勇气的,我还没有准备好。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篇6

  阿德勒提倡的“不要表扬也不要批评”的教育方针,让很多人难以接受,自己一开始也很难理解和接受,反复阅读,试着理出思考逻辑,让自己进一步加深理解。

  一、批评是一种暴力——暴力是成本低、廉价的交流手段。

  通常我们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交流的最终目标是达成协议,如果仅仅是传达,那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传达内容并理解并达成一定协议的时候,交流才有意义。但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要达成一致意见,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仅仅是自以为是的要求根本行不通,还需要准备一些客观数据之类有说服力的材料。并且,虽然消耗的成本很高,但速度和可靠性相当低。

  所以,厌烦了争论的人或者在争论中无望获胜的人会怎么做呢?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妙,自己处于劣势之中,或者是发觉一开始自己的主张就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即使不动用暴力,也会高声吼叫、拍打桌子或者泪流满面等,他们想要借此来威逼对方进而推行自己的主张,这些行为也属于低成本的“暴力性”交流手。他们最后选择的交流手段往往是暴力。如果诉诸暴力,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推行自己的要求,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能够令对方屈服。暴力始终是成本低,廉价的交流手段。

  做老师或者家长可以脑补一下自己和学生、孩子交流的画面,在交流无法达成协议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厌烦了使用语言交流,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截了当地令他们屈服。以发怒为武器,拿着责骂之枪,拔出权威之刀。

  二、批评是没有效果的——不成熟的交流手段。

  作为教师有这种体会,不批评的时候,教室里没有任何规矩,简直就是动物园!大声斥责之后,教室一篇安静,或者有学生忘记写作业的时候,批评之后倒也流漏出反省的表情。但归根结底只是当场有些作用,过不了多久,他们又开始捣乱,又开始不做作业。很多老师会后悔一开始没有严格批评管理,把规矩弄坏了。羡慕那些一开始就用训斥或者严的厉语言教导学生的老师,希望在学生面前彻底扮黑脸,彻底履行教师的职责,很多人还把这样的教师称为“严师”,中国自古就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

  但是为什么这些老师“总是”发火呢?表面原因是学生总违反纪律、不停教导啊。但深入思考一下,如果“批评”这种手段在教育上有效的话,那么最多是开始的时候批评几次,之后问题行为应该不会再发生才对。为什么会“总是”发火呢?为什么需要“总是”黑着脸,“总是”大声训斥呢?

  当然可以用“那些孩子可没有那么听话”来敷衍解释,事实的真相是这最好的证明了“批评””这一手段在教育上没有任何效果。相反学生们的问题行为甚至包含了“被你批评”,被斥责正是他们希望的事情,通过被斥责,他们能够证明自己是特别的存在。包括批评在内的暴力是不成熟的交流手段,甚至可以说使用这种不成熟交流手段的人也是不成熟的。

  很多家长和老师会辩解:我并不是在对他们发怒,而是在批评他们。但是,企图通过形式暴力性的“力量”来控制对方这一事实根本不可能改变。自以为“我正在做好事”,这本身就可以说是性质恶劣。

  很多人还会辩解,我在批评孩子时,没有丝毫感情用事,不是勃然大怒,而是谨慎冷静地进行批评。不是感情冲动爆发。但这就像并未装子弹的空膛抢,在学生们看来,自己被枪口对着的这一事实是一样的。无论里面装的是不是子弹,你都是一手拿着枪在进行交流。

  包含斥责在内的“暴力”是一种暴露了人不成熟的交流方式。关于这一点,孩子们十分清楚。遭到斥责的时候,除了对暴力行为的恐惧,他们还会在无意识中洞察到“这个人很不成熟”。这是一个比大人们想象得更加严重的问题。你能够“尊重”一个不成熟的人吗?伴随着发怒或者暴力的交流中根本不存在尊重,而且还会招致蔑视。

  阿德勒说“要放弃法官的立场”,面对“眼前的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的孩子,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就是“再教育”,心理咨询师端着枪也太奇怪了。

  三、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以后怎么做”。

  很多心理咨询师手中有一个三棱柱,三棱柱的三个侧面分别写了三句话:“恶劣的他人”、“可怜的自己”及“以后怎么做”。当我们更多的找理由说明批评的必要性,孩子如何难以管教,自己的情况如何不同,简而言之就是“恶劣的他人”,以及被捉弄的“可怜的自己”,而这些都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价值。重要的是“以后怎么做”。

  我们不能一味地关注“无法改变的事情”,感叹“所以不可能”。不去执着于“无法改变的事情”,而是正视眼前的“可以改变的事情”。

  我们应该牢记基督教广为传诵的“尼布尔的祈祷词”。“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与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别这两者的区别。”

  自己在试着慢慢理解“不批评”的内在逻辑,批评在内的暴力是不成熟的交流手段,甚至可以说使用这种不成熟交流手段的人也是不成熟的。伴随着发怒或者暴力的交流中根本不存在尊重,而且还会招致蔑视。这样以前从未考虑过事实会让自己有所警醒,毕竟“发怒是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疏远的感情”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观点。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篇7

  这本书是《被讨厌的勇气》的续集,上本书强调的是人生课题的分离及自我接纳,信赖他人和贡献感的重要性,本书更多地说了教育中的“赏罚”,人生的“自立”和“爱”。爱的课题,交友课题和工作课题是人生三大课题。爱的勇气就是幸福的勇气。

  课代表:老师,我们在宿舍谈论老师,说到你的时候,觉着你适合做朋友。

  我:我不是来跟你们做朋友的。

  听完她的话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认为我不适合做老师吗?我当然不再怀疑自己做老师的能力,虽然还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我也曾遇到同样与书中的青年同样的烦恼——学生不怕我,课堂纪律松散。后来网友的一句留言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网友说:“你是皇上吗?”

  我当然不是。我原来陷在“学生不怕我,就不会听我的,不听我的就不会有好成绩”的逻辑里。我一错在想靠学生的恐惧来提升学习的动力,二错在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了。不听我的话,他自己想学好且方法得当,加上行动,也是能学好的。

  用阿德拉心理学的话说,我是没尊重学生,没把学生放在与我平等的位置上。阿德勒说,不加任何附加条件的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

  “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在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这一章节里,说了一个阿德勒诊治重度精神病患者的故事。阿德勒把她当成朋友,注意不是像朋友一样,就是朋友,任她拍打自己。一直不开口说话的女生,在心理咨询了30天之后,开始说话。

  所以阿德勒心理学也不赞成赏罚教育。因为那是以操控为目的基于纵向关系的教育,而不是以学生的自立为目的基于平等的横向关系的教育。

  自立就是“脱离自我中心性”。因为爱是两个人的课题,我们通过爱将人生的主语从“我”到“我们”,从两个人的“我们”到整个共同体的我们。“自立既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就业方面的问题,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的问题……今后你也一定会下定决心去爱某个人,那个时候就能告别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实现真正的自立。因为,我们通过爱他人能渐渐成熟起来。”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关于“爱的课题”的主旨句就是: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

  总而言之,阿德勒心理学是具有建设性和科学性并基于对人的尊重的一种理解人性的心理学。在具体的心理咨询时,进行咨询的人往往谴责可恶的他人或倾诉可怜的自己,但因为“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过去”,所以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以后怎么做”。人际关系是一切不幸和幸福的起源,尊重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入口,也是教育的入口,尊重就是信赖,基于信赖的关系就是交友关系,“真正的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避免一味地说教。爱是认识课题的最终关口,理解阿德勒思想的重要阶梯。爱是决心,决断和约定。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只有你下定决心去爱的'人。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篇8

  一口气读完了《幸福的勇气》这本书,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而写,为我解惑的。书里讲的是幸福,但开篇讲到了教育,讲到了很多家庭亲子育儿的问题。

  关键字:尊重,自立,关系,幸福。

  什么是尊重,尊重是实事求是的看待一个人,并且认识到它独一无二的个性和能力。尊重,是努力的使对方能够成长和发展。

  回想我自己的经历,其实很多的纠结矛盾和争吵,都是因为我对他人缺乏尊重。试图改变对方,操控对方,强迫对方,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对方,在依依然然成长的过程中,在经营婚姻关系中,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什么都得听我的,按我说的做。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的,尊重,是不改变,是不操控,是无条件的认可。无条件的尊重孩子,尊重他人。有了我的尊重,孩子才能接纳自己并找回自立的勇气。

  书中说到什么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干涉你,就是帮助孩子自立。自立,是孩子相信“我有能力”“我可以”“我自己可以选择决定”。

  过度的干涉,保护,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成为一个过度依赖,什么都不会做决定,什么都得被你牵着,什么事都要等着你发出“指令”,什么也决定不了的孩子。

  不否定,不强迫,不斥责,不大声吼叫,不高高在上,不俯视,不仰视,不批评,不表扬。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无条件的尊重,尊重“你最真实的样子”。对,书里面讲到,孩子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她们是人,正因为是人,才必须给予最大的尊重。孩子可能还不成熟,如果不知道,就告诉他,不需要责备性的语言。

  书中讲到的三菱柱的概念,两面永远是“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真的是这样的不是吗,我们的不如意都是在指责他人,控诉万恶的他人,表达自己的可怜,但却忽略了最最最重要的“以后怎么做”,可以改变智慧,这才是我们该关注的。

  书里面分析了所谓的问题儿童的阶段目的:

  1、称赞的要求,想要表扬,没有表扬不做好事,没人惩罚就干坏事。

  2、引起关注,恶作剧是为了“与众不同,博人眼球”获取关注。

  3、权利斗争,通过坚定不移的“反抗”“拒绝”“不顺从”来证明自己的“力量”。这个时候的我们,最重要的事是“退出球场”。

  4、复仇,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反复做让对方讨厌的事,通过伤害自己或贬低自己而让对方觉得愧疚。

  5、证明自己无能,这是孩子最绝望的声音“别再对我有所期待了”,她们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她们装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时间久了,连自己都会相信“我就是傻瓜”。

  所有问题儿童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求助的声音。在对待这些问题的行为,我们通常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发怒,责骂,权威,评判,这是我们的解决办法。自责不会带来改善去,发怒是使人与人变得疏远的感情。我们要关注的,是以后应该怎么做。

  教会孩子自立,这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很多时候而我们都无意识的将孩子置身于“依赖依存”的境地。书里面有一个例子,孩子和你说,想出去和朋友一起玩,你会怎么回答:“当然可以啦”“做好作业再去玩。”不,你应该和孩子说:“这事儿你自己决定”。告诉你的孩子,你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由自己决定。也许我们会担心,她们有这个判断力吗,这才是尊重,放手让其决定自己的一切,因为最后要承担责任的也是孩子自己,尊重孩子的判断,帮助孩子做决断,这是我们可以做的。也许她们决断后以失败告终,但孩子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由自己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选择的勇气,自立的尝试。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篇9

  家有七岁小儿。在对孩子未来的畅想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希望他能够幸福。幸福应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吧?回顾自己的生活,特别是翻过《幸福的勇气》后,不得不承认幸福并非易事。获得幸福是需要勇气的。

  《幸福的勇气》是继《被讨厌的勇气》后,岸见一郎、古贺史健阐述阿德勒哲学的第二本书。本书继续沿用上一本的风格,以对话方式,在青年与哲人的一问一答之间,结合青年的教育实践困惑,引导读者思考如何获得“幸福”。划分“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平等尊重地看待他人,接受“不完美”,自我认同,主动信赖,主动去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立,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最终体会到幸福(“共同体感觉”)。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真要做起来,何其艰难。我们大多数人在意他人评价,无法遵从内心;担心背叛,不敢信赖;害怕伤害,不能全心全意去爱。这本书中犀利地指出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动机,特别是“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此外,指明了教育的目的,让我这位在育儿道路上“精疲力竭”的妈妈萌发了不少感悟。

  周四晚从托班接到小儿,得知其未完成大部分作业。待十点,由于第一遍课文读得磕磕绊绊,要求再来一遍,他不乐意,陷入僵局。僵持了半小时后,放弃作业,让去睡觉,他亦不同意。换成他爹,两三分钟过后,娃哭得一塌糊涂。娘亲再上,终于在十一点十分完成。

  第二天早六点起床后,坐在沙发上发呆时,想起了《幸福的勇气》。初次接触了阿德勒哲学的青年满怀希望地辞去图书馆的工作,成为了一名教师,奉行“不批评不表扬”的观点实践教育(平等尊重地看待他人),却陷入困局。就像我自己,本着“尊重”孩子、不打骂的原则,但常常沮丧于温和的词语没有力量。

  书中哲人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自立,给青年开出名为尊重的“药方”。自立的入口是尊重。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为和发展自己;尊重就是不能强迫,要关心“他人兴趣”。

  我,真正尊重孩子吗?

  回顾那天,老师发了数学小测试表扬名单,娃榜上无名。尽管我装作“云淡清风”地看着测试单,努力“摆出”温和的样子,“轻声”询问他为什么会犯错,但实际上,面上无光,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他唠叨过那天在校被催着“快点!快点!”赶作业,喘不过气来;围棋变成了一个半小时的写字课,太累。至于数学小测试成绩,虽只字未提,但真不在意吗?

  思索过后,点了孩子喜欢的外卖早餐。在他起床后,给了个大大的拥抱。晚上临睡前:“妈妈,告诉你一件事情,我既开心又担心。”

  “什么事情?”

  “开心是因为语文、数学又测试了(有机会证明自己);担心是怕考得不好。”

  ……

  《幸福的勇气》中,提倡“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从而要实事求是地尊重那个五分钟都安静不下来的孩子、那个痴迷游戏的孩子、那个粗心做错题的孩子、那个喜欢和你顶嘴的孩子。通过尊重这个入口,在孩子“自立”后,他会学会自己做出恰当的选择。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篇10

  《幸福的勇气》是继被讨厌的勇气后阐述阿德勒哲学的第二本书。

  以前接触到哲学类的书,就一种感觉头痛,但在老公的极力推荐下强迫自己读了起来,虽然还有几分“头痛”,但是真心的喜欢。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在青年与哲人的一问一答之间,结合青年的教育困惑,引导人们思考如何获得幸福。因为平时看此类型的书比较少,写不出很系统的内容,只能简单的把自己所喜欢的,认同的一些内容和观点记录下来。

  “平等尊重的看待他人,接受“不完美”,自我认同,主动依赖,主动去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实现自律,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最终会体会到幸福。‘’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真正做起来何其艰难,我们大多数人太在意他人评价,无法遵从我们内心的内心世界,从而找不到幸福的意义。

  在他们的对话中,我在不断的问我自己“我接纳我自己吗?我认可我自己吗,我尊重我自己吗?”在我看来人需要自省,反省自己的不足,但是反省不是为了自我否定,更不是强迫自己去改变,在反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察觉到自己的不足,但是要学会接受这种不足的存在。实事求是地看待我们自己。与其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地探索多次失败的原因,不如去总结那一次是如何成功的!那一次成功的方法,可以更好地鼓励我们获得解决问题的力量。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处“”的你自己。在于自己的关系中好好的练习爱自己,用爱自己的勇气,使自己变得幸福。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篇11

  幸福是什么?是家庭?是地位?还是金钱?尽管意义迷茫,却促使成千上万人在虚无飘渺中寻找看似更飘渺的幸福。主人公克里斯正是这茫茫人群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影片的开头,是克里斯在茫茫人群,拎着一个大家伙,去到托儿所接儿子。其间,他在托儿所的墙上发现,“幸福”的英语单词中,“I”写成了“Y”,这正好说明:生活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而奔波。

  在事业衰败的那天,他看见了一个股东经纪人,问后得知,想要从事这种职业,并不需要高深的学识,只需要头脑灵活就行了。于是,他给了自己一个新梦想:成为股东经纪人。他勇敢地迈向新业务,也是成功和幸福的第一步。勇气才能促使幸福的开始。

  回家后不久,妻子的举动令他备受打击。可是,他倚靠梦想挺了过去。最终,成为了一位正选经纪人。

  梦想,有人说,要成为大商人。没多久,失败了。有人说,要成为宇航员,没一会儿,失败了。有何不对?有人说。可没有勇气支持的梦想不算梦想。正如主人公所言:“我们要捍卫梦想。”

  幸福,是通过努力,建立正确的梦想才能造就的。生活如同大山,我们无法使它移动,那么就用勇气与梦想翻过生活的大山,那我们就能看见幸福与成功在门口微笑着迎接你。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相关文章: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04-02

勇气铸造幸福——《你不知道的我》读后感08-01

勇气读后感04-04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03-11

《教学勇气》读后感03-18

《船长的勇气》读后感10-17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08-17

花的勇气读后感03-31

《花的勇气》读后感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