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3篇
引导语:当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1
近日有幸读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作者李希贵是山东省淮坊市教育局局长,其人是从一线教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正是因为如此,他很善于从一线的课堂和教师、学生等方面入手开展常态下的学校、课堂。应该说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和枯燥的高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教育的思考者每天日记式的真实感受,不掩饰、不做作、不奉承、不盖瑕,直抒胸臆,记录当时真实的感受和反思,对于我们老师就是真实的、可接受的。
本文是通过36天的研究,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和纽约的中小学教师一起,通过对常态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进行点评和分析,启发教师们自我反思,并以此构建一个教师培训的模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课堂听课,自然天差地别。
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一文指出五花八门的结论本身就是教学资源,错误的回答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跳板,让学生更多地暴露一些他们原本就应该有的美丽的错误。值得我们老师深思,现在有多少公开课是追求完美无瑕,如同一个个模具,丝毫不会有错,也不给学生机会犯错,这样的课堂有何意义,师生折腾又折腾,上给谁看呢?
说得实在,才能做得实在一文指出,美国的课堂评估表虽然有二十几项内容,但大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要求,可操作性非常强,可以照着做。又如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对比,也是让人感到美国的更加实在,都是可以见诸行动的细节,要求非常具体明确。而我们的守则却是有点好高骛远境界高了点,超出了小学生应具有的思想水平和领悟能力,是需要好好思量一下了。到底什么该修,什么该继承值得深思。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2
寒假期间,我有幸读了李希贵校长写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不过遗憾的是因为儿子生病这本书只读了一半,另一半还需要我慢慢去品读。不过虽只是读了一半,也让我了解到中美教育的差异。书中写的教育现象,多半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上的差异。了解美国的基础教育,和中国教育做下比较,知道作为教师的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在哪里?很多教育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刻的反思。
比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 这个问题。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以至于到今天,大家感到已经无需再提了。但在看中国教师的课堂实录和点评中,直率的美国同行戴维先生却发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相悖:录像师只摄教师,很少摄学生。老师说话有字幕,而学生的发言却没有;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得到老师的批准才能站起来,坐下去;点评课上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
学生如果是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还用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受重视吗?如果我没有看到李老师这真实的美国教育之旅,自认为能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能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足以把学生当成是课堂的主人了,因为我们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没想到老外却如此关注细节,如此关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我甚感惊讶。我们评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是对教师的教大加评论,很少关注学生的学,只注意教师要怎样教,分几个环节,哪些是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一步步引导学生走上我们设计好的路程,然后我们圆满无误地直奔目的地,最后我们以学生的成绩一锤定音。这就是我听到的,看到的,也是这么一路走来的中国式的教育。虽然现在我们也在试图改变这种现象,进行着各种改革的尝试“高效课堂”“生本课堂”……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因为中西教育方式的不同,我们无法比较谁优谁劣。比如说学生在课堂上需得到教师的许可才能起立或坐下。这是中国教育文明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因为我们的课堂是一个有七八十人组成的大课堂,和美国的小班化教学远不能相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学生岂不乱作一团,课堂教学一定无法正常进行。
我无法改变什么,更不可能象李希贵校长全身心把心思放在教育制度的研究上来。但我开始审视自己,思考教育,努力将这种思考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靠近,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做一名好老师。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3
2016年寒假读了李希贵校长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该书记录了我国著名教育工作者李希贵校长在2005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与那里的教授和中小学的老师们一起开展研究的36天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悟。自己读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关注课堂教学方面的,下面就谈谈自己读这本书的感受。
一、“我只有说,才能想”。
李希贵校长在于戴维先生商讨学生合作学习中如何保证小组成员有效学习时,戴维先生表示“我只有说,才能想。”意思是说只有在表达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更多、更好或者更有价值的想法。也就是让学生进行公开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说、写或者其他学习活动在同学的视野下进行,向同伴展示。书中的“公开活动”与我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兴致,会倾听;有交流,会思考,有主见,会表达”学生标准不谋而合。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积极的开展小组合作,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这其实也是建立了学生大胆发言的基础上,很多时候合作的成果就是在一个同学抛砖引玉引发其他同学思维碰撞交流下产生的。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学会了梳理自己的思维,也等于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思我们的教学,虽然已经在朝着“公开活动”的方向发展,但还是有些畏首畏脚,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让每个人都能充分的在组内发发言,让每个人将来都能上讲台发言,梳理收获。这还需我们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公开活动”的开展。
二、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中传递
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基本停留在教师精细的预设中,教师就像排球中的二传,橄榄球中的四分卫那样起着场上核心和决定比赛胜负的角色。正如书中写了一节中国的《可能性》的课中一样,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讨论,然后就一直在耐心的等待正确答案的出现,等进入到教师的预设和节奏中来,变迫不及待的进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中。对教师来说,课堂讨论的着眼点是解决问题,不是寻找正确答案,应认真关注大部分学生中隐藏的困惑和问题。如果我们还是站在传授知识的角度,一味地由教师为学生解答问题,讨论肯定陷入“以教师为中心“的泥沼。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在真正的课堂讨论中,”讨论之球“的特色应是“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进行。教师只有当讨论陷入僵局或者陷入歧途时,才做一些引导性的介入或者修正。
这其实与我们学习的生本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我们一直期待的课堂学习状态。学生在彼此的补充、建议、质疑中使发言相互编织在一起,而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讨论和发言,促进了学生思维并真正关注了问题的解决。这时的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简单的了解了美国的教育,更多的反思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就像李希贵校长在书中写到,对于希望“凿壁借光”的人们来说,也许更多地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3篇】相关文章:
我的新加坡之旅08-27
孤独之旅读后感04-06
爱德华奇妙之旅读后感04-03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范文02-14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04-13
《马小跳发现之旅》读后感04-07
大学,自我教育的逐梦之旅励志文章02-14
大学自我教育的逐梦之旅励志文章12-18
我来过美国的富人区散文02-28
读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通用11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