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的告别》读后感(通用11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影的告别》读后感(通用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影的告别》读后感 篇1
这是一首构思非常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诗。流连于影的世界里,我担心被“黑暗”所吞并,或者被“光明”所消灭。
因为影“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所以它“不想跟随你了”。然而现实又是那样的无奈,处于一种生存困境中,它“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这样,不管是人,或者是影,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抗。于是,它反抗黑暗,因为反抗黑暗,故为黑暗所不容“黑暗又会吞并我”,可它的生命价值正在于反抗黑暗中。当黑暗被消灭时,光明真正来临之日,却又是影消亡之时,“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鲁迅先生写道“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鲁迅先生当时处于历史的生存困境中,而笔下的影之价值在于反抗黑暗,当自己辛苦奋斗得到的光明来临之时,却又甘愿于消亡。这是何等的生命境界,怎能不让我感动呢?最后,我想说,即便“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我还是愿意如鲁迅先生那样“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就是《影的告别》带给我的最大的生命启示。
《影的告别》读后感 篇2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或许,总有那么一个不知道时候的时候,我们看见了,或者忘记了;或者,就这么上了天堂,下了地狱。天堂也罢,地狱也罢。既然已经忘记,已经逃离,又何必苛求。但至少,影曾经追随过,在那浮浮沉沉之中,总有那么一抹倩影成为心中拂之不去的美丽。听说灵魂是个个体,再无影的陪伴,这道路,终是伶仃一人,那么,可曾设想,有多少时光,留给那抹倩影,做最后的告别。
打开书的扉页,已不知是谁用狂草写下“劲草之美”,也不知何时曾认真读过。细想来,年少不经事的心看着那苍白的字眼,只觉一丝枯燥。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以至于我平淡的读完此书,再无勇气打开。现如今,若不是某些偶然和必然,它早已成为尘封已久的秘密了。打开书,看到的是别样的风景,想必这就是经典。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阅历下,看到的是不一样作者,听到的是灵魂深处潜藏已久的心。我不知道,下次启程是何时,只是如今,我准备延续这份丢失已久的冷静。
很多人和我一样,认识鲁迅却不了解鲁迅,欣赏鲁迅却不认同鲁迅。诚然,一个时代的背离,下一代的新生,使我们再无法真切的了解他。而我只是想,再多了解他一点,哪怕我所谓的了解只是浮烟。
他说:“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这是一种荷戟独彷徨的毅然,哪怕再苦闷,再无助也仍然选择欢笑。在那“彷徨于无地”之中,也曾有多少决然,那种与生俱来的坚强,让我看到哪怕是哭也不虚无的他。强颜欢笑,独自远行,终是选择了黑暗。确乎如是,黑暗给予的是不同于光明的力量。一杯酒祭奠,又将启程。
也许现时的率真不允许我们伪装坚强,不由,鲁迅文字中的假装,引起我们的不屑。可又曾想过,骄傲独立如他,又怎会用懦弱掩饰自己,只是我们不懂,我们永远承载不了他背后的重压。
那声“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往。”道出了心事,是谁追随者谁,又是谁独自承受,以至于锋芒尽显真情思。又是谁像谁在告别,告别你,灵魂深处孤独的人儿。那一刻,才是真正承担毁灭与虚无。
不过我想,所谓的虚无,也不过是似有却实无的假象,黑暗的代名词而已。“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这是难懂的话。姑且让我认为是一种回应,一种拒绝现有和将有,而毅然选择黑暗和虚无的过程吧!只是面对这世界,那些拒绝变得如此微弱。若不是一颗坚强的心坚守着,谁能设想结局如何。他是一个成功者,发出无从逃避的生命的声音。
最终还是,“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自己。”还是一个人远行,这份选择需要多少的勇气。独自承担,是失去了所有,却也收获了全部。这生命中,所谓的“有”“无”,也不过是一瞬的遐想,或许只是当一个人的时候,才是本我的最高点吧!我并不想真切地感受当一个人选择独行时的心情,许是落寞的,但只相信,有一种骄傲,那是在将要放弃时唯一的动力。
我读《影的告别》,竟再读不出影的虚无,许是鲁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让我不知觉忘记事物表象。诉诸笔端的,已是那个充满灵魂的影。更觉得,鲁迅只是借这份虚无揭露事实罢了。这不仅仅是影的告别。有那么一些人,毅然选择离开这个肮脏的年代,用自己所及的去拒绝浑浊,那种奋斗,有人放开了富贵,有人甚至献出了生命,只有鲁迅,以笔作战。而这一战,打得太久太久,以至于今,再无法忘记。
说他救赎了世界。不然,世界也救赎了他。
鲁迅自己也说:“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鲁迅便是这般爱夜的人。黑暗中的身影,高傲如笔杆挺立着,即使肉体倒下了,脊梁也不会倒。他很成功,毅立在黑暗之上,掀开了一丝光明。当这份光袭下时,一切黑暗安息了。那个爱夜的人,终是光明的使者,而这份光明,便是黑暗的救赎。顾城“说黑暗给了我黑暗的眼睛,而我用他看到了光明”,也许便是这等意味吧!
写到这而,我不敢说我很了解。我想,他是一个大家,一个大家的魅力,在于他给我灵魂深处的震撼。
不仅是《影的告别》,整本《野草》,渗透出的思想境界,许是我一生都无法追逐的。本不需追逐,只是因为鲁迅,我开始思考有些人生,开始明白某些价值。说不上膜拜吧!
我永远无法明白,这个时代塑造的他有多坚强,读他的文字,想象着。不为什么,只为他是鲁迅,一个用生命在思考的革命者。他的记忆深处,有一种繁华落尽的苍凉,有一种乱世无争的坦然,一种不甘心。有时候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的时候,他依然抱着最初的理想。沉下去而又浮上来,这些,又怎是一个普通人做得到的。若是生在现代,必成大事,将是一代伟人。只是这一切又怎么能说,已是生于那个时代,他才是鲁迅,铮铮傲骨下一个不屈的灵魂。
《影的告别》读后感 篇3
“人在睡着的时候就会有影来该别。”这句话让我感受到其实人从来不是孤独的,因为至少还会有影的相伴。我不愿去地狱,天堂,黄金世界,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一种无奈,一种彷徨,一种淡然,一种释然。其实,我们不用时时刻刻地拼命去追求那是人认为无所不能的财富,权利。
我们只要能活得感受到生命每个阶段不同美感就好。我们不必随波逐流,死心塌地的追求着我们被世俗化了的梦想。像影一样,即使愿望只剩下彷徨于无地,我觉得才是最真切的。影只有在人们睡着的时候,才能够表达自己的梦想,自己内心的想法,而那时候已是黑夜。其实影一直都在不自由的环境下生活,它被时间控制,被人所在的位置所控制。它已经没有自我选择的留下或者离去的权利。
因此,即使我们心中一直相随的形影的概念也要被打破了,影要告别体,它不要再象曾经那样追随体了。但告别了体后却没有找到要去的地方,无论是地狱,天堂,还是黄金世界,都不想。因此,它只能彷徨于无地,要问无地是什么?我想这是作者能够意会的吧!不管无地是怎样一个地方或者不是地方,我想我都极其佩服影的勇敢。
《影的告别》读后感 篇4
鲁迅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从小到大听的最多的作家,最最熟悉的作家就是他了。佩服他在那样的一个残破的中国要挣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的时代,是为数不多的清醒者,满怀激情,用笔杆子去唤醒愚昧的国民,你也曾经彷徨,曾经呐喊,曾经伤逝,为的是激励一代代的有志青年,为的是追寻那一片光明。
人们把《野草》给予了很高的艺术地位。在五四落潮后反思思想上对人生,对人的存在价值,以及社会的现状让他有了一定程度的质疑,他感到烦闷和痛苦。在这样的条件下创作的《野草》,便赋予了自己的那种微妙的感觉、心理、情感,是对绝望的反抗的一种艺术的再现。
鲁迅的作品,初次的品读,我的第一感觉是晦涩的,很难捉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但他的作品就像烈酒,初入可能是顺着喉咙流下去就象是一团火一路烧下去的感觉,但细细的品味有一股浓浓的香醇味,回味在身体里的一种舒适感。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于《影得告别》的赏析,纯属我个人的看法。正如鲁迅曾经说过的:“真的勇士敢于面队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淋的鲜血。”“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面对激情消退的青年,他呼吁,他呐喊。在面对明与暗之间,他选择了坚持,选择面对黑暗的现实。人的影子,在完全黑暗与完全光明的情况下,都要消灭,它只能存在于半明半暗之中。反抗黑暗,黑暗会吞并我;而光明真正到来之时,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这是怎样的一种境地。但作者宁愿被黑暗沉没,也不愿苟活于明暗之间。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影的告别》读后感 篇5
闲暇读鲁迅先生的这首构思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诗,感觉是那样地深入我的内心,影的告别读后感。我竟然也担心被“黑暗”所吞没,或者被“光明”所消灭。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既不愿沉溺于黑暗之中,却又没有勇气去寻找光明了,因为我是那样地不想和自己的影子告别。我似乎也看到了影“彷徨于无地”的凄凉,内心似有一种东西在涌动,内心一次次地被打动,深深地发颤。
我为鲁迅先生的那种无边的孤独感而哀伤;更为我自己那深无边际的孤独感而哀伤。
一直以来,感觉自己一直在黑暗里独行,无论怎样都感受不到有别的影的存在,或许,没有更多的人会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仿佛是一潭深深的黑水,无数次地把你淹没,仅管无数次地挣扎着爬上来,但那黑潭仿佛有种不可抗拒的魔力,无论你怎样地小心躲避和逃离,然而总在不覚间又被深陷进去,沉溺……身处在“黑暗”与“光明”的交接点,无疑就陷入了生存的困境之中,然而,现实却真是那样的无奈,于是我想,或许真的只有沉没,世界才会真正的属于自己
鲁迅的文字很深邃,让人看不透,却总会让人有新的收获。我读《影的告别》也能够强烈感受到鲁迅文字的魅力,以为自己读懂了,好像又没有读懂,处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中。
读《影的告别》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首诀别诗,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被抛弃的凄恨。影子在控告抛弃它的“人”。天堂,地狱,甚至黄金世界,影子都不肯去,却一直跟随着“人”,为什么,因为是人把影子带到这个世界上,赋予影子的灵魂,所以在影子的世界里,人就是它的全部。可是在人的世界里,影子却可有可无。最后,影子决定离开,离开便是灭亡。“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很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终究是生命之重无法承受生命之轻。
这首诗让我想到了鲁迅笔下子君的命运,是涓生唤起子君解脱禁锢的勇气和激情,一旦被“生命全部”抛弃的子君最后的结局便是灭亡,读后感《影的告别读后感》。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千千万万的子君——把生命附属在男性身上的薄命女子。这究竟是男权社会下造成的悲剧,还是女子性格的悲剧,谁又能说得清楚呢?联想到现在,女权解放运动提倡了那么久的当代社会,可是如今又有多少的子君能够摆脱男权,得到真正的解放。
开始读《影的告别》我毫不犹豫地将其看成是绝恋诗,可是读多几遍,我又不以为然了。再次读的时候,觉得鲁迅大概说的是人的悲剧吧。人没有办法脱离社会寻找绝对的自由,不得不在“黑暗”和“光明”中寻找自己的生存之地。
人本来就是一个双重体,在光明的白天,总是以一种“自我”的形态出现在社会,可是到了黑暗的夜里,“本我”的欲望就是显现出来,总“彷徨于明暗”之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影子想找到“那全属于我自己的世界”,人又何尝不是呢?最求个体的自由,从社会的各种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可是谁又能做到呢?《影子的告别》大概说的就是人对自由最求却无法实现的彷徨吧。像顾城,海子,海明威,追求自由不得便是灭亡。
《影子的告别》还让我读出一种人生的无奈。在历史的浩淼中,个人本身就无足挂齿,轻得就像影子,“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给你什么呢?”历史是要在人的推动,可是作为个人的人又能对历史起到多大的作用,到头来人生就是一场空,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鲁迅想到表达的意思,可是我总是会想到自己,我不是伟人,只是一个平凡得再不能平凡的人,在庸碌的社会中生存着,最终像影子一样,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更不会被世人和历史记住,那究竟生存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影的告别》读后感 篇6
我一直以为,中国的现代新诗,有着两部奠基之作,一是郭沫若的《女神》,一是鲁迅的《野草》。而不同于《女神》的是,作为散文诗体裁的《野草》,既是奠基之作,同时亦是巅峰之作,无论是在文体的创造性上,还是在现代诗性所抵达的深度与广度上,至今都未见有作品超越。即使置于鲁迅先生的全部创作中,《野草》亦堪称皇冠上的明珠,或将是他最具时间穿透力的作品。
然而,如同李商隐的无题诗一般,《野草》虽为经典,却隐晦难解,众说纷纭。诗集中的《影的告别》《墓碣文》《死火》等篇,诗思诗境,尤显复杂,使得大多的批评文字,沦入鲁迅思想的考证,索隐,于文本所固有的诗思诗境之美,终显隔靴搔痒。因此,我的这篇赏析文章,主要试图进入散文诗《影的告别》的文本内部,进行一番诗性的巡游。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中,“形”与“影”可谓须臾不可分离,无论是“影”告别“形”,还是“形”抛弃“影”,似乎都是难以发生的现象。然而,“形”为实,“影”为虚,由这种虚实相伴相随的关系,人们可以引发无数的联想,比如,人的生存、生活为实,人的思想 、理想为虚,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一种“形”与“影”的关系。人的思想 、理想依附于生存、生活,但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思想 、理想又确可以借助于如言语、纸张、影视等媒介,别离了一个人的生存、生活,而独立地在另一个世界生发影响。我举这样一个例子,是想说明,在诗性的空间,鲁迅的“影”来向“形”告别,自有其理趣所在,并非表象的不可思议。并且,鲁迅在“影”的告别时,预设了一个“人”——即“形”,“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亦颇有意味:本来,在人的梦境中,就允许出现任何荒诞的场景,况人在深酣的睡眠中,是不会关注现世的时间的,自然也不会关注到光线中的影子,一直相随的影子,此时似乎已不存在了。因此,在睡到这个恍兮忽兮的梦中时分,出现影子告别的独白,读者是不会感到突兀的。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由诗篇的布局,我们可以把“影”告别的独白,看着是一种梦呓,然而,它们却不是那种不知所云的梦呓,而是每一句都隐含着现实逻辑的支撑,这样,它们就成了诗,神奇的超现实的诗。在人的视觉经验中,“影”往往是陪着“人”——“形”,盘桓于大地之上,它既不会脱离人的脚步的牵系,向上飞升到所谓天堂,亦不会破开泥土的屏障,向下潜至所谓地狱。至于有些人类允诺的未来的黄金世界,对“影”也不会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影”无论是落到黄金还是白银上,都不能改变其灰黑的性质。因此,作为“影”的这一段开场白,并不会令人感到意外。然而,读者们都知道,在“影”的独白中,还寄喻着鲁迅先生的一种精神世界,这就值得深入探究一番了。不乐意去“地狱”,似乎好理解,《野草》中的《失掉的好地狱》篇,即表达了鲁迅对那种人间“地狱”的一种鄙视。但不乐意去“天堂”,去将来的“黄金世界”,于一般人而言,就有些惊世骇俗的意味了,因为那都是一般人所梦寐以求的地方。对于天堂,天性就是一个深刻的怀疑主义者的鲁迅,实际上从未信任过,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似乎就没有出现过一丝出离人间的天堂光亮,而散文诗集《野草》的主色调,就是一种炼狱的灰暗,衬着影子的彷徨。至于将来,不错,鲁迅曾相信过“进化论”,相信新的必然战胜旧的,青年一定胜于老年,但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嘲弄了他,终使他对“将来”幻灭——一个本身即充满局限、缺陷的人类,显然是不可能生发出纯粹纯净的未来的“黄金世界”的。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早已先知般洞悉了民族,洞悉了历史,洞悉了未来的大孤独者鲁迅,以一连串的“不”,把自己推向孤独的极地。
这里,我想着重探讨一下“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的“你”,也就是与“影”相对的“形”。对此,论者们历来各有所见,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曾经并肩奋进而终于颓唐的战友,有的认为是指围绕鲁迅身边的青年朋友们,有的认为是指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或所背负的历史。为了使对《影的告别》的赏读更为流畅,更为一般的读者所理解,我们不妨暂取这样一种说法,即诗中的“形”与“影”,都是来自鲁迅自己的分裂,“形”是现实生存着的鲁迅,“影”是另一个希翼中的鲁迅,是诗人与自己的纠缠,辩白,构成了这首诗的流动。然而,循着诗意的发展,读者有理由发问,这个拒绝了“天堂”“地狱”“将来的黄金世界”,同时又不乐意相伴“形”的“影”,它将如何存在呢?因为日常的经验中,实难以想象。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这一句诗中,诗人为“影”寻找了一个地方——彷徨于无地。关于“无地”,我以为,可以理解为虚无之地,不存在之地。对于现实生存的人来说,要描摹它的特征,似不可为,它似乎是如陶渊明的“桃花源”之类的虚幻存在,但还要遥远还要消极,它没有陶渊明的那些鲜活的场景,版图上涂满了白色的孤独,似乎正好适应着虚幻的“影”的彷徨。“彷徨”二字,在这里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字眼,它不仅是《影的告别》这首诗的主调,更已成为鲁迅一个时期的精神世界的符号。《影的告别》创作于1924年9月24日,而这一年,也是鲁迅重要的小说集《彷徨》开始创作的时间,鲁迅在精神上,正处于他的第二个寂寞苦闷期。《新青年》团体已分裂,“五四”已退潮,曾经的战友们“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遗下孤独的他,成了布不成阵的游勇,“依然在沙漠上走来走去”《〈自选集〉自序》。与此同时,鲁迅的个人生活也不顺意,与章士钊的官司,与现代评论派的笔战,尤其是家庭内部,与二弟周作人的失和,都使得鲁迅的情感受到深深的伤害,由此大病了一场。因此,这一时期,鲁迅的心境是灰暗的,幻灭的,而本来就有着灰黑性质的“影”,无疑与他的彷徨着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某种合拍。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影”告别“形”之际,是“形”正睡得“不知道时候的时候”,显然亦是黑暗正浓厚的时候。在这浓厚的黑暗中,本身即是灰黑的“影”,自然无法使自己显现,而最终为黑暗吞并。那么,去那纯然一片光明的世界呢?灰黑的“影”同样无法寻到自己的处所,而只能为光明消解。这两个处境,反映了告别“形”之后,“影”所面临的矛盾,悖论。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在“黑暗”与“光明”之外,“影”还有一个选择的处所,就是“明暗之间”。在日常经验中,我们知道,“影”是来自于“形”对光的遮蔽,而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因此,影子最显著的存在,是在黎明或黄昏这样明暗交织的时间。然而,“影”又不愿彷徨于这最能彰显自己存在的时刻,因为明暗交织的暧昧,于诗人所挚爱的人类,或友人们,并非是理想的生存场所。因此,他宁愿“在黑暗里沉没”,“肩住黑暗的闸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放他们走向纯然的光明处。但能否得到这样的结果,诗人自己并无把握,他只能苦闷而彷徨。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这一段出现了与诗篇前面的句子结构相近的两个句子:“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与上一段的“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与诗篇开始的“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它们的前后呼应,不仅在一种相近句式的复沓中,增强了诗意的浓度,更是在一种节奏的回环中,突出了“影”彷徨的效果,令人回味不已。这一段诗中,“影”新出现的一个动作亦令人关注,“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表现了试图有所行动而又无奈的“影”,竟想以虚无的酒,来麻醉自己虚妄的存在,麻醉虚妄的存在中的苦闷,希翼能模模糊糊地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然而,别离了“形”的“影”的悲剧是,它无法远行,行不了多远。如果所处的是黄昏,行程的尽头便是吞没它的“黑夜”;如果所处的是黎明,行程的尽头便是使它消失的“白天”。这一段诗意,可谓是对诗篇前面的“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这一段诗意的变奏,回旋,同样是以一种诗的语言艺术,表现了“影”彷徨不已,难以告别的情景。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朋友”的呼唤,在这里显得伤感,绝望。由于“时候近了”,“影”不得不做出自己的最终选择,如果说在前面的诗境中,“影”曾面临着“光明”“黑暗”“明暗之间”等多种选择,现在,它终于决定选择“黑暗”。“影”之所以选择“黑暗”,从“影”的角度说,或许是由于“影”的性质也是属于相近的灰黑,或许是“影”考虑到,在“黑暗”里,“影”虽会被吞没,但至少还可以以某种虚无的方式存在,而在光明的包围中,“影”将会彻底的消失。当然,这一段诗意,还可以与下一段诗意一起,联系到鲁迅的社会思想,作范围更为广阔的解读。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这一段诗思颇为复杂,似乎可越出诗人自己分裂出的“形”与“影”的关系来理解,它令人联想到鲁迅与他的青年朋友们,及所处的时代之间的关系。这里,我想引入鲁迅先生的两段原话,来作为某种参考:
“我终于还不想劝青年一同走我所走的路;我们的年龄,境遇,都不相同。思想的归宿大概总不能一致的罢。”《北京通信》
“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总是有多少中间物的……他的任务,实在有些警觉之后,喊出一种新声;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的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致强敌的死命。但仍应该和光阴偕逝,逐渐消亡,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写在〈坟〉后面》
因此,在鲁迅的诗意中,“影”的赠品决不仅仅是字面上的“黑暗”“虚无”,而是愿与“光阴偕逝”,沉没于过去的“黑暗”之中,成为引往未来的“桥梁中的一木一石”。
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我愿意这样,朋友——”与前面的“朋友,时候近了”的伤感、绝望相比,有着最终作了选择之后的坚定,坦然。
现在,卸去了所有牵系的“影”,成了一个彻底的孤独者,它别离了“形”,别离了“天堂”“地狱”“将来的黄金世界”,甚至它赶赴的“黑暗”中,亦没有别的影存在——这是一种何等纯粹的“黑暗”,使得“黑暗”本身似乎亦泛出了一种神奇的光亮。许多读者曾经阅读过这样的诗意:一滴雨水落进了大海,在符合逻辑的想象中,这滴雨水将与大海在一种无限中相互溶解,直至微小的躯体遍及了大海,从而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了大海。一条影子的沉入黑暗,亦可作如是观,并有了诗篇的最后,“影”这样满意的独白:“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然而,作为鲁迅的读者,我们应不仅止于此,应将诗篇的诗意继续延伸下去,就是“影”不仅拥有了这“黑暗”的世界,而且由于它的让出了未来的光明,从而使得这光明是如此纯粹,透澈,实际上成为了“影”另一种意义上的建设,拥有。
一首杰出的诗篇,应有着多重的解读,《影的`告别》自然也不会例外。这篇赏析文章到此,只是在《影的告别》这首意象丰富、意境丰厚的诗中艰难地踏出了一条小路,以助读者领略小路两侧那目不暇接的风光。而要探险得更多的风景,读者自可离开这条小路,探入路侧的那蓊蓊郁郁、广阔深邃如原始森林一般的鲁迅的世界中去。
《影的告别》读后感 篇7
人说,山水总是长在心脏的位置,淌过时间的河流,就能寻觅到那个有梦的地方。我从隔世的遥远里,踩着命运深浅不测的纹络,仍走不出一段成熟的岁月。 ——白落梅
等待忆城的三月烟雨,如待字闺中的人儿等情郎一般焦灼而羞涩。当所有的花儿都在夜里蠢蠢欲动,河岸嫩柳的风情万种开始弥漫,忆城的烟雨和花开才开始纷纷踏至……
古语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中桃花始盛开”,那是循律而开的四月芬芳,花满山涧,想来,也是挺有诗意的!而忆城,就不那么循规蹈矩了。
当缕缕炊烟从某个寂静而寒冷的早晨升起,倏忽间,便把三月的烟雨给招来了,这时,整座小镇都变得寂静而深沉了。没有雨打芭蕉的沉重,也没有竹叶萧萧的寒瑟。它就这样朦胧而羞涩地沉寂着,宛如江南小巷里,撑着油伞踏烟雨而来的妙龄一般柔情,细腻。 这样温情的流光里,我仿佛忘记了季节的尺度,不,不是忘了,而是从未记得。我辗转于忆城变幻莫测的季节,行走于冬与春的缝隙里,而当烟雨散尽,山间野桃含笑,鸟语遍野时,我才恍然从烟雨里醒来,哦,原来山间隐逸着“人间的四月天”。
淡看山间花开,闲适走过温情的须臾,转身,一片片油菜花竞相开放,更迭了所有寂静的时光。漫步于田间小埂,踩着童年留下的脚印,去捕捉在油菜花上炫舞的蝴蝶蜜蜂。低下头来,把洒在油菜花上的芬芳细细咀嚼,把残留在菜叶上的烟雨悄悄装进行囊里,于某个寂静无声的夜晚里,把它们拿出来装点异乡的窗。 于某个寂静的雨夜里,我把昨日忆城的烟雨柔情、“四月芳菲”摊开,任它在时间流浪的夜晚游走、别离!而那忆城的三月烟雨和芬芳,也终有人挂念,终有人在,等……
《影的告别》读后感 篇8
这是一首构思非常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诗。在鲁迅先生的所有散文诗中,《影的告别》最能深入我的内心。流连于影的世界里,我竟然也会担心被“黑暗”所吞并,或者被“光明”所消灭。我似乎也看到了影“彷徨于无地”的凄凉,内心似有一股什么东西在涌动。于是,我明白,影其实就是鲁迅先生本人内心的象征与写照。
无疑,《影的告别》的构思是奇妙的。他在开篇时候,就设置一个场景打开诗意的表述空间:“人在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出来说些告别的话”。接着,他一共用了连续十一个“我不”,四个“然而”,三个“我愿意”来完成文章的构思结构,并通过这一结构,使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遍遍地读着《影的告别》,我的内心就一遍遍地被打动,深深地发颤。我仿佛看到了鲁迅先生在暗夜里独行的情景。曾经多少次,我为鲁迅先生那种无边的孤独感而哀伤。“我”在黑暗里独行,“不但没有你”在身边,并且连别的影都没有。我甚至不敢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因为每次想起,内心就不由得沉重。我们都知道,影与黑暗是一个“共体”,没有黑暗,就没有他们。所以“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是影做出的无奈选择。因为只有沉没,世界才会属于自己。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影说出的“那些话”。即便是天堂、地狱、你们未来的黄金世界,我都不愿意去,甚至说“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因为我只不过一个影而已,要真跟随你,我只能够“彷徨于无地”。可是,影怎么会彷徨于无地呢?这是《影的告别》留给读者的思索空间。我们都知道,人的影子,在完全黑暗(黑夜)与完全光明(正午12点)的情况下,都要消灭;它只能存在于“半明半暗”之中。身处在“黑暗”与“光明”两个世界的交接点,这是一个生存的困境。
因为影“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所以它“不想跟随你了”。然而现实又是那样的无奈,处于一种生存困境中,它“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它竟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这样,不管是人,或者是影,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抗。于是,它反抗黑暗,因为反抗黑暗,故为黑暗所不容“黑暗又会吞并我”,可它的生命价值正在于反抗黑暗中。当黑暗被消灭时,光明真正来临之日,却又是影消亡之时,“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鲁迅先生写道“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读着这样的文字,你能不感动吗?鲁迅先生当时处于历史的生存困境中,只求贡献,不求回报。而笔下的影之价值在于反抗黑暗,当自己辛苦奋斗得到的光明来临之时,却又甘愿于消亡。这是何等的生命境界,怎能不让我感动呢?最后,我想说,即便“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我还是愿意如鲁迅先生那样“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就是《影的告别》带给我的最大的生命启示。
《影的告别》读后感 篇9
《影的告别》这首诗歌,写于1924年9月,收入鲁迅散文诗集《野草》。
《影的告别》与《野草》集中的《墓碣文》、《死后》、《死火》等篇什一样,写离奇诡谲的梦境,读来晦涩难懂。我们只有了解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和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态,就不难体味诗歌所蕴含的意义。正如鲁迅晚年所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1924年,正是鲁迅在精神上处于第二个寂寞苦闷的时期。“1920年末《新青年》团体的分裂,标志着‘五四’退潮时期的开始。……那些在‘五四’高潮中一度热血沸腾,勇于反抗旧社会、旧礼教的新式青年,在‘五四’退潮后,却变得消沉、颓唐。”“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面对依旧“太平”的街市,日渐沉默的青年,作为主张战斗要带“獸性”的革命斗士鲁迅,自然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的寂寞,他不得不发出:“新的战友在哪里呢?”的呼唤!《影的告别》,正是诗人孤独,彷徨心境的写照。诗歌以象征手法,写影与人告别时的一席话。这个“影”无疑是诗人自己的象征,这个“人”(“朋友”)当是将来的黄金世界里”的热血青年。
诗歌开篇对那些曾经意气风发,如今却“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沉默、颓唐的青年发出了激越地呼喊:“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我不愿意!”,“天堂”我不愿去,“地狱”我不愿去,对幻想中的“黄金世界”我也不愿去。我甘愿面对黑暗的现实,直面惨淡的人生,那怕“彷徨于无地”。然而,面对现实,诗人的思想又是矛盾的。现实社会将向何处去?诗人感到茫然。但是,诗人并不沉默,仍奋然而前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这是一个深感孤独、寂寞的斗士的心声。最后两节,表达了诗人勇于自我牺牲、义无反顾地上下求索的坚定信念。“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我愿意只是黑暗”,“我愿意只是虚空”,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正如鲁迅在他的杂文《这个与那个》里曾说的:孤独的精神的战士,虽然为民众战斗,却往往反为这‘所为’而灭亡。”
诗人宁愿与黑暗、虚空战死,也决不像“朋友”那样“睡到不知道时候”,这正是顶天立地的伟丈夫风范。鲁迅这种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影的告别》读后感 篇10
时代造就伟人,别样的时代总能给人别般的思索!鲁迅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者属于弱势的资产阶级政府,于是民主的思想到处开花。
这样的社会现实,这样的战争年代,需要一面镜子,照着自己,以清醒的头脑,解放的思想,坚定自我,面对现实,直面人生的惨淡,正视淋漓的鲜血,向着光明前行!而鲁迅《影的告别》一文,正是鲁迅从直面现实中获得深切感受,充满思想。他告诉了我们,虽生不逢时,但活得价值,有意义的活着!在彷徨行走中,定位自我,正是自我思考认识和价值取向的生动诠释和理性展示。
影子,不言而喻,是徜徉于黑暗和光明之间的产物。“天堂里,我不愿意去,地狱里我不愿意去,黄金世界里,我也不愿去”,“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可见此时的鲁迅,已对生活彷徨开来,大千世界,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没有自己想去的地方,心灵得不到栖息和一丝的满足,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历史也这么无情,命运甚至不能由着自己掌握,生活更是无奈,彷徨也达到无地的阶段!在彷徨中,却折射着影子独立不倚的精神光芒,又可以给人一种隐形的力量:影子是冷静的,更是理智的,正寻找新的前进中的出路。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因为黑暗会吞并它,光明会使它消失,所以,它宁愿“在黑暗里沉没”。是是非非,孰轻孰重,显然,鲁迅已经思考了其中的分量和程度,在“黑暗”和“光明”的双重压迫下,作出明智的的选择。影子能正确审视自己,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它立场坚定,是非明辨,以至刚强。或许,在“黑暗”里,它只能忍耐一时之痛去“沉没”,而在沉没中积聚力量,影子相信自己,终究会在沉没中爆发的!
“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这时,将影子的内涵,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射着影子独立不倚的精神光芒,要为光明而付出牺牲和努力:那就是战斗,那也正是前进道路的酝酿,它之所以要远行,因为黑夜给了它黑色的眼睛,它要用黑色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光明是可以在前进中寻求的到的!
一步步彷徨,思想灵魂也就一步步升华前进着,“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革命年代,黑暗统治,影子也会消失,这是对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解剖,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那是为争取和平、民主、自由的暂时消失,
总之,《影的告别》一文是由此及彼和层层递进深入开来,是鲁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精神文化的角度的分析(国民思想的麻木劣根性正是阻碍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最大根源),对探求和思索着中华民族过去的历史与未来的命运是深切思考。 我们坚信,道路是曲折的,走过那道坎坷,那道黑暗,前途就是一片光明的,前行中的彷徨显得更有价值,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因为那将是一片艳阳天!
《影的告别》读后感 篇11
形影一直相随,现在影要告别,启程独自远行,为什么?那么它又要前往哪一站呢?
天堂和地狱是宗教编出来的结果,可望而不可即,影不愿去;辉煌的黄金世界它也不乐于去,因为那只不过是一种空洞的希望。所以,它愿意执着于现实,绝不在虚无缥缈的世界中徘徊、停留。影感到孤独、寂寞,它厌恶形体,不愿无助地跟随,决心背上行囊,追求自己的梦想,绽放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总是最孤独的人。影要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不依附于别人,独立思考、行动。即使在黑暗里沉没也在所不惜,只要白天能够降临,决不放弃。 然而,这探索的过程极其辛苦,是半途而废,还是勇往直前,都取决于影的一念之间。在决心为战胜光明之前,必须做好自我牺牲的准备,这其中的内心煎熬非常痛苦。于是,它为难地踌躇着,内心仍有留恋,放不下形的好,不愿轻易说再见,默默地承受着心里的压抑。不管迎接的是明或暗,白天与黑夜,只要影付出过,便不会后悔,已把最灿烂的笑容留在来时的路上。
在前往知识的殿堂中,我们也不得不和玩乐挥手道别,抛弃童年的欢声笑语,时不时也会犹豫驻足。但不久又振作起来,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在这条蜿蜒的小道上闯荡,难免磕磕碰碰,阻碍我们前进,总要撒手放弃,但一想起胜利的终点在对岸对自己微笑,又不顾一切,加入这场持久战中,直到看到胜利的曙光照耀在自己的身上。成功之奉献给努力过的人。让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
【《影的告别》读后感】相关文章:
影的告别散文11-16
读《影的告别》有感范文11-02
《幽梦影》读后感04-10
《影之翼》读后感03-15
《雪域豹影》读后感03-26
迷影追踪读后感04-02
《雪域豹影》读后感10-08
《雪域豹影》读后感09-06
《雪域豹影》读后感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