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时间:2022-10-11 01:01: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篇1

  近日,品读了北京大学王力教授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想起了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

  这本书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等十四个方面。而我以为,如果按文化这个大系统分的话,本书也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它紧紧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优秀和卓越的一面。

  《诗经》曰“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在古代,金星曰明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中才会呈现出这样的意境。正是有了古人详细的天文记录,发生在三千年前的武王克商,才得以通过当时的天象记载而推断出精确的年月日。学习古代天文学,了解古书中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我们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也早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一年有许多节日,可这些节日并不是一个时代的,而是许多时代积累下来的。正是因为古人注重“天、地、人,三位一体,一而三,三而一,三合一,天地人和”思想,才得以让这种思想体系在历法中得到最好体现。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情况复杂。但有一点不变,那就是中央官制的变化趋势是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官员的权力越来越小。地方官制的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权归中央。古人做官的途径也是一步步变化的,先秦时代,人才是诸侯推荐给天子的,汉代的察举制度,也需要通过地方推荐。由其在魏晋,人才的推荐被控制,列为“上品”的'人才中根本没有寒门子弟。一直到了隋代,朝廷开始举办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之后唐宋明清都通过科举选士,对于国家而言是提供一种比较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对于个人而言提供了一条“摆脱贫困、飞黄腾达”的途径。在今天全国统一高考中,我们多少仍能看到古代科举制度的形象。

  古人的姓名也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但古代“用来代表个人符号”又要比我们今天复杂得多,古人不仅有姓,还有氏;不仅有名、字、号,还有各种各种各样的别称,如官称、爵称等。我们学习古代文化,就得与一个一个的古人打交道,因此弄清楚古人的姓名字号以及不同的称呼,是我们进入古代文化之园的一把钥匙。而此书中姓名这一章就向我们详细讲述了这些内容,让我们了解了姓氏的主要来历及发展历程,名、字、号的讲究。这对于我们学习古诗,了解古人有很大的帮助。

  成人礼对于中国古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对于男子而言,在周代被叫做“冠礼”,举行过了成人礼,就可以结婚了。结婚的对象需要年满15岁,举行过女性成人礼“笄礼”的女孩。古人结婚,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迎亲。这六礼当时就贵族而言,一般百姓对这六礼往往精简合并。直到今天,六礼中的很多环节,仍然能在现代中国家庭的婚礼中找到痕迹。

  古人的饮食、起居、衣饰与今天的也有所不同,读者朋友们想要了解就得好好看看这本书。车马这一章看的我是眼花缭乱,马车上精妙的设计,这漂亮的装饰,还有这造车水平,简直是太伟大了。还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的自然观。古人经常把天象和人间的灾害联系在一起,把自然看的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叫做上帝。各种自然现象都有主持者,比如为太阳驾车的天神叫羲和,为月亮驾车的叫望舒。除了日月以外,风雨这种自然现象也由天神掌管。

  这本书吸引我的还有里面的插图,图是从浩如烟海的文物照片、地图、解构图、复原图中精心遴选出来的,近两百帧,每帧配有简明的图注,为读者更全面、深刻、直观、明晰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实足的方便。文化总是源远流长,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和过去产生碰撞,所以有必要阅读这本难得的文化说明书。愿喜欢此书的你,在同我一起感受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能在我们所处的平凡世界里感知到生命的质朴和生活的可爱。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篇2

  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当然不能够说懂得一点古代文化的常识就掌握了其精髓,那只不过是五千年文明古国里的苍海一舀,但我们不防把学习古代文化常识作为重新读“中国古文化”这一浩大课程的入门,认真汲取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和氧份,并将它们传承下云,发扬下云,那是留给子孙厚重的精神财富。

  “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这是歌曲《龙文》里的一句歌词,我开始不懂什么叫做“宫商角徵羽”,只觉得谭晶唱得婉转动听,充满中华古风的诗情画意,以为只是作词人为了押韵而卖弄的文字把戏。

  后来,我看了一本叫《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书,才恍然大悟,原来“宫商角徵羽”就是我们音乐课上的“12356”,属于古代文化里有关乐律方面的常识。通过深入阅读才知道,作为中国人,自己对中华古文化常识的认识居然还十分肤浅,很多以往接触过的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阶段的专用古字、古词,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里面都可以找到出处,令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已故古汉语专家马汉麟先生编注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作者早年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别听书名叫《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就觉得这一定是本枯燥无味的书,其实能否找到当中乐趣,全在乎读者对这本书的定位和用法。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把这本书作为一本古文化说明书来读较为合适。当然,我们没必要一口气把它读完,只需要像查字典一样,当在阅读其它书籍中遇到有关古文化常识上的疑问时,再找出相关的内容出来查对一下就可以了。这是一个细嚼慢咽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真相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就是阅读这本书的最大乐趣所在。

  首先,是内容的全面性。该书涵盖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共14个范畴的古代文化内容,几乎是无所遗漏地将日常生活里碰到的'常识项目都能一一列举。其次,是内容叙述的简要性。该书的每一章节内容的叙述都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对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不加冗长的修饰、不作繁复的推敲。如在历法篇当中,它就很简单: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的“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早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最后,是解释说明的直观性。该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取用了很多插图和列表去解释所讲的内容,再配合一些专用词汇、术语的注释,令人一目了然。如很多人都知道一年内有二十四气节,但具体是哪些呢?它们的名字又是怎么得来的?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书中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表》内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名字和自然界在这时候的对应征兆。

  我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与其说是研究,更像是一种“扫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刻,真正感悟绝非一朝半夕之事。了解未知领域或不精通的领域,是一种自我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读书多一点,发现多一点,懂得多一点,仅希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或课题研究中有所价值,有所运用。这是一种责任,需要坚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篇3

  “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这是歌曲《龙文》里的一句歌词,我开始不懂什么叫做“宫商角徵羽”,只觉得谭晶唱得婉转动听,充满中华古风的诗情画意,更误认为是作词人为了押韵而卖弄的文字把戏。近期,我看了一本叫《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书,方知“宫商角徵羽”就是我们上学时音乐课上的“12356”,此乃古代文化里有关乐律方面的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涵盖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共14个范畴的古代文化内容,几乎是无所遗漏地将日常生活里碰到的常识项目一一列举。

  常识,百度百科给出了如下定义。普通知识,即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作技能、基础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一切基于敬畏自然。此书封面上“常识”字,给很多人造成一种直觉:“‘常识’?我百度一下就知道了,还要花钱买吗?”但是,我要说,不读这本书,中国古代文化里的很多东西,我们永远都不得知。

  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成年人,一个自诩为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智能社会的成年人,在读完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后,内心如打翻的调味瓶,五味杂陈。咱在古人的常识面前,就是一个无知的孩子,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神奇、那么有趣。只能忽闪着双眼,连连发出一声声的喟叹!

  在天文、历法两章中,看着二十八星宿那陌生而又怪异的名字,捧着厚厚的古代汉语词典,像是在啃一个风干了五千年的烧饼,硌牙!但在坚持不懈的咀嚼中,一个被遗忘了的世界慢慢在心中复活,在宗法、礼俗、职官、科举几章里,为我们呈现了远古的礼乐之邦,礼崩乐坏后的百家争鸣,以及在儒道思想维系了两千多年的皇权时代。随着阅读的深入,却发现古代先祖在天文、历法、地理、乐律上的常识,与我却是犹如天书,除了对祖先的高山仰止,内心悄然升起一丝惴惴不安。自己作为一个年近不惑的中国人,对祖先的常识竟然只剩惊叹和叹服,不得不反思是什么模糊甚至抹掉了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常识。

  王力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中,行文非常朴实平静,不疾不徐的罗列着遥远过去的点滴常识,但这种罗列,竟然有一种考古般的仪式感和庄严感,慢慢的清理着那层历史的尘土,给我们证实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的璀璨,这璀璨的历史之光,逼视着我们的眼神,拷问着我们的灵魂。让口口声声号称自己是那个伟大民族的后裔的我们,实在羞愧难当,除了方方正正的汉字字型以外,还有哪一点传承证明今与古的的联系?祖先生活的常识竟能以陌生的美感让我惊讶;时光流转的太快总是把后人的记忆匆匆填满。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每一步都好象踩在前人的脚印上,俯身就能撷取昔日的生活片断,看真切了,才发现自己也不曾偏离片刻。

  反观当今大数据时代,信息之光让我们一个个都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忘却了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就我而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与其说是求知,更像是一种“扫盲”,了解未知领域或不精通的领域,是一种自我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作为新时期的检察人应该读书多一点,发现多一点,懂得多一点,学有所用,学有所悟,然后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下去,这是一种责任,需要坚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篇4

  因为在做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研究》这一课题,所以最近多接触关于传统文化、中外文化、节日文化等类似的书籍,而我对传统文化尤为感兴趣,所以就打开了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徜徉书中,趣味多多。

  读传统文化的书一般都感觉比较枯燥晦涩,甚至会有大量的生僻字不知其音其意。这本书涉及天文地理、衣食住行,传统文化涵盖面之广自不用说,且文笔风趣诙谐,插图精美,图文结合,穿插故事、文献等,配有相关注释,读来不觉无味深奥,通俗易懂,趣味横生。书中的插图,或是关于器皿,或是关于建筑,或是关于丝帛……线条清晰,真实可感,触摸上去好像在和中国古代的这些精品做最亲密的接触,不禁感慨传统文化的美好和厚重。

  本书简介中就是一连串的发问“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真想做一位学识渊博、旁征博引的老师,如果真能在语文教学中,必要之时,将这些知识、故事、文献信手拈来,延伸引用,我的课堂肯定颇受欢迎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能给予学生最好的文学渗透。

  关于传统节日书中也有涉及。比如中元节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亲人的节日,又叫“盂兰盆节”或“河灯节”。盂兰盆是梵文音译,原意为“从苦难中拯救”。这个故事和目犍连(也就是中国民间目连戏的男主角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传说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欲度化父母,以报生养哺育之恩。结果送给母亲的饭食一递到母亲手上就化成火炭。佛陀说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我们都要集结佛法僧三宝的力量,超度我们的七世父母。这个故事的内涵,其实还远比它表面上看要来得深刻。实际上,佛教界内的人大多认为盂兰盆的故事讲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化的原因。

  其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小说中关于中元节的描写并不少。中元节作为寄托哀思,为已逝亲人祈福的传统节日,历史甚至比清明节更为悠久,意义也不在清明节之下。它已被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活动,类似的传统节日还有上巳节和寒衣节。

  仅以中元节为例,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的运用需要筛选、提取、比对、舍弃。关于节日文化中的消极思想是糟粕,需要摒弃,涉及的诗词文化、哲学思想、节日意义则是精华,可以酌情保留。同一节日的不同资源需要深思熟虑,找准切入口;不同节日的文化资源,也要需要对比和取舍。这要看这种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必要,是否有意义,是否有积极意义。这是一个长期研究和思考的命题。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大全08-20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10-19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07-18

古代时间的文化常识09-04

常见古代文化常识08-01

关于古代的文化常识介绍03-22

经典古代文化常识(精选55句)08-19

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识大全08-26

古代称谓文化常识08-27

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