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二首阅读理解答案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观书有感二首阅读理解答案

时间:2023-07-25 19:15:16 雪桃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书有感二首阅读理解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书有感二首阅读理解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观书有感二首阅读理解答案

  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描述了“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闪耀浮动,情态毕现。

  B、“问渠”的“渠”,是指方塘。方塘清澈就因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

  C、“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是说,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滚滚滔滔,汇人大江,“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浮了起来。

  D、“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是说突然发现不用枉费力气去推移,巨舰本就能自由自在地漂行在水流中。

  15、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评价这两首诗“借物以明道”。请结合作品,赏析这一特点。(6分)

  阅读答案:

  14、D(这两句诗意为: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漂行在水流中。)

  15、其一:借清澈的方塘需要“源头活水”来阐明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或者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3分)

  其二:借“春水生”让巨舰得以“自在行”来阐明灵感的勃发(或情感一旦触发,或思考一旦茅塞顿开,或基本功夫到家),足以使创作(或写作)文思泉涌,驾轻就熟,流畅自如。(3分)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河水啊。

  【其二】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拓展:观书有感阅读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4-16题。(8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3分)上面的诗或写□或写□,但都借景写理,所以人们称这类诗为□□诗。

  15.(2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诗中的理是由塘而□,见□觉清,由清思源,自然天成。

  16.(3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仅供参考:

  14 水,山,哲理(理趣)

  15 水 水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观书有感二首阅读理解答案】相关文章:

求《榜样》的阅读理解及答案11-12

南齐书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01-17

求阅读理解《壶口壶口》的答案11-11

《观舞记》的阅读理解11-04

求席慕容《乡愁》阅读理解的答案11-19

谁有阅读理解《最后一美元》的答案?11-12

哪里有《淡竹》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11-12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2-07

关于观舞记的阅读理解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