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有感750字
当前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重视阅读量的积累。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开阔。读书的好处不胜枚举,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在匆忙之中静下心来,我不断问自己:你引导学生读书得法了吗?真正帮助学生把读书所得转化为能力了吗?这里的能力我认为不单指学习方面,还应包括学生的生存能力。
这样的想法是源于我教过的学生,读了很多书,很爱读书,可书面和口头表达都成问题,与人交往也不通畅,有一点自我封闭的状态。那么书读哪儿去了呢?很遗憾,任教两年,虽使他的学习状态有改观,但我一直无法走进他的内心,没有机会去了解这现象的本质原因。
可见,如放任孩子去读,仅提供书目或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越来越多的学者、教师在研究读书的方法指导、思想引领等等,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就好比吃一顿自助餐,美食琳琅,个个营养,是否随意吃进去都有益处呢?在程序上也有先后之分,讲究吃的科学。
在《叶圣陶教育文集》中,我找到了源头。且看叶老的原文:
“教师指定一本书教学生阅读,要他们从书中得到何种知识或领会,必须有个预期的标准;那个标准就是判定成绩的根据。完全达到了标准,成绩很好,固然可喜;如果达不到标准,也不能给他们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就了事,必须研究学生所以达不到标准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指导不完善呢,还是学生的资质上有缺点,学习上有疏漏?——竭力给他们补救或督促,希望他们下一次阅读的成绩比较好,能渐近于标准。一般指导自然愈完善愈好;对于资质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的个别指导,尤须有丰富的同情与热诚。总之,教师在指导方面多尽一分力,无论优等的'次等的学生必可在阅读方面多得一分成绩。单是考查,给分数,填表格,没有多大意义;为学生的利益而考查,依据考查再打算增进学生的利益,那才是教育家的存心。”
看,读书不是漫无目的,教师一定要有所思考。定标准,否则学生无所是从;做研究,否则学生读无所获。分数、量化表格都是数据,目的在于帮助分析,找出更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是教育家与语文老师的区别。
【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有感750字】相关文章:
读《教育的威力》有感09-22
读情商教育童话有感02-08
读《爱的教育》有感_650字01-24
读朱自清散文集有感04-06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09-23
读《朱自清散文集》有感08-31
无私的爱——读《爱的教育》有感09-22
读《爱的教育》有感(精选14篇)05-31
读《父亲》有感08-31
读《基地》有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