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情境教学策略》有感
诗歌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到《离骚》再到诗歌演绎的极致—唐诗,这些文学瑰宝至今被人们敬仰。然而盛极必衰,诗歌随着唐朝的衰亡一齐走向了没落,虽然现在古体诗早已演变为新诗,可现代诗歌的文学地位仍旧一蹶不振,现代诗歌的文学价值也不为人们所重视,在教育教学中是被边缘化甚至被别忽视的内容。
在整个社会浮躁不安的今天,现代诗歌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实质变得重要,它没有古代诗歌中文字理解的差异性困境,没有长篇巨著上阅读时间的延续性要求,它以凝练的语言,适合的长短,丰富的意象,隽永的思想情感出现,能给被铺天盖地的物质化、影像化包围了头脑和心灵的人们带来慰藉,让大众日渐枯萎的想像力和情感荒地重现生机。
诗歌的美学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扔几首诗歌给某人看一遍就能达成的。这种审美的培养像一切美学素养或价值观的培养一样,必须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能浸润在一个充满诗歌之美的氛围中,这不是说要孩子们整天去阅读诗歌,而是让他们从小能感受到这种诗歌之美,培养一些对诗歌的兴趣,只有在幼小的心灵中洒下诗歌之美的种子,并让种子有破土发芽的机会,我们才有可能见到诗歌的参天大树,才有可能见到名为诗歌的森林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怎么才能让现代诗歌之美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呢?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教育中有童谣,初中教学中现代诗歌的篇目比例极小,一些诗歌还是在初三语文篇目中,而现代诗歌不是升学考试范围的内容,由于课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现代诗歌的教与学都陷入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就是前面提到过的被边缘化和忽视了。打破现在的教学体制并不现实,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必须最大化现代诗歌之美的影响力,让现代诗歌之美在学生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认为教师从课堂上营造现代诗歌美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特别重要。要营造现代诗歌美的氛围不是找几张美的图片让学生看一遍就能完成的任务,必须让他们感同身受。现代诗歌不仅有画面感,它非常出众的一点是具有音乐之美。我们通过听和读都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美,从音乐美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其中的画面美,感受诗歌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我们一般可以寻找经典的配乐朗诵在课堂上反复播放,让学生先听再自由的跟读,反复几遍的播放中通常会出现第一遍播放时一部分学生专心听,第二遍播放时全部学生专心听,第三遍播放时大部分学生小声跟读的情况,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在第一遍朗读后教师可以指点一下重轻音,语气的停顿,然后让学生再次尝试,第二遍朗读后不仅要表扬还要进一步指出不足之处,并再次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把自身的读与配乐朗诵像比较,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的情绪已被充分调动,对诗歌不仅从是从内容上熟悉了,更是从心灵上接受了它,并在朗读中取得了对学习欣赏诗歌的自信。这对学生有兴趣往下学习,教师往下的教学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欣赏诗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所以诗歌教学,特别是对初中生的现代诗歌教学,由听读和朗读入手感受诗歌之美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