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成语优选(15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书的成语

时间:2024-07-17 11:50:21 成语 我要投稿

读书的成语优选(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的成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书的成语优选(15篇)

读书的成语1

  书乡浸淫日久,则心胸玲珑,见识广阔,自然语言有味,气质高雅,此书卷气也。形容喜欢读书的'成语及解释:

  博学多闻: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不学无术: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才疏学浅: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道山学海: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调嘴学舌: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斗酒学士: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笃实好学: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笃信好学: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笃学不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笃学好古: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读书的成语2

  画荻教子

  欧阳修,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4岁那年,父亲调任泰州判官,不久便去世了。父亲生前为官清廉,喜欢交结朋友,乐于接济穷人,死后家里没有留下任何财物,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地。转眼间,欧阳修到了上学的.年龄,其他同龄孩子都进书馆读书去了,可母亲郑氏却没钱送欧阳修读书,心里非常着急。怎么办呢?郑氏非常清楚,连纸张笔墨都买不起,私塾先生就更加请不起了,所以还是决定自己来教儿子读书写字。没有课本,郑氏就把自己学过的诗文逐一回忆起来,教儿子读,教儿子背。

  就在郑氏为没有笔墨纸砚发愁时,有一天,她在河边洗衣服,飕飕的霜风吹得沙滩上的芦苇七零八落,被折断的芦苇杆把一片平整的沙地划得沟沟壑壑,似字非字,这给郑氏启发很大,她灵机一动,用衣蔸从河滩上捞取了些许细沙,又折来几根芦苇杆,回家后,她把细沙装进一个大盘里抹平,就用沙盘当纸,用芦杆代笔,手把手地开始教儿子写字习文。欧阳修就这样在沙盘上跟着母亲一笔一画地学,反反复复地练,每字每句都要一丝不苟地读熟写好才肯罢休。

  在母亲的辛勤培育下,欧阳修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专心读书,终成“一代文宗”,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经学家、金石学家、目录学家和谱牒学家。

读书的成语3

  我读的书是《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里有许很多多的成语故事,就是这些成语故事登记了中华五千年的辉煌成就。虽然,那些现在被我们仰慕的古人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流芳百世的故事流传了下来。所以我们要当一次传香火的人,把这些成语故事像传香火一样传下去。

  此外,我还选了很多我喜爱的成语故事,我来介绍一下吧。

  程门立雪:告知我们要像杨时和游酢一样,恳切好学,敬重师长。

  前车可鉴:告知我们假如犯了错误,以后要谨慎一些,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重蹈覆辙也是这个意思)打草惊蛇:告知我们以后做事要谨慎,不要惊动对方,免得打草惊蛇。

  宠辱不惊:告知我们被别人得宠或屈辱时,不要过于表现自己或记恨别人。

  我觉得这的的确确是一本好书,以后假如还有这类的书的话,我肯定还会看的,另外,我举荐大家也来看这类的书。

读书的成语4

  我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里面讲的是以成语为标题再讲这个故事最后给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我读到《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故事,里面讲了王羲之在水塘边刻苦练字,练到整个池塘都一片乌黑,害的那些小鱼小虾都无法生存,为了练好字,王羲之还经常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时刻想着这些字体的构架,偏旁,领会字的气势。王羲之还经常在自己的衣襟上笔画书写,久而久之,他的.衣襟都破了。有一次当朝的皇帝要到北郊祭祀,就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木板上,再让工匠刻下来,工匠刻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墨迹渗入木头中,刀子刻进3分字迹依然清晰。这位工匠不禁感叹道:王羲之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啊!

  入木三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钻研某项技能,都要刻苦用功,全身心投入,仔细琢磨,积年累月,一定学有所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书法笔力有劲,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我觉得王羲之的字可以说是绝世好字,千古佳作,他练字的精神让我钦佩不已,值得我学习。

读书的成语5

  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学而不厌、废寝忘食、博览群书、勤学苦

  凿壁偷光的释义

  文言文语法现象

  文中”怪“字,多做意动用法。意为感到奇怪。

  文中最后一句“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中,后俩分句均为省略句,前面省略宾语(匡衡),后面省略主语(匡衡)

  ”资给以书“ 除了是省略句还是介词结构后置句,解释为“以书资给(匡衡)”,即把书借给匡衡读

  含义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外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出处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用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辨析

  【词义】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

  【同义】囊萤映雪、焚膏继晷、凿壁借光

  【反义】不学无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示例

  【造句】 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用例】(元·乔吉《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则学 《金钱记》。”

  启示

  由于匡衡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我们要学习凿壁借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与毅力。

  凿壁偷光造句

  一、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二、韦编三绝,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圆木警枕。

  三、后来人们总结了一个成语叫做“凿壁偷光”,其实我们读书人的是不能说“偷”,读书人的事…

  四、古时有凿壁偷光、挂角读书的穷苦学者,今有十五六岁便腰缠万贯不读书而去泡妞的"小皇帝"。可见读不读书,不取决于外部环境,而在于内心立志与不立志耳。

  五、凿壁偷光表面上的意思是把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六、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已经大大改善,再也不用凿壁偷光了。

  七、大家还记得那位凿壁偷光的车胤吗?

  八、凿壁偷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

  九、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十、古人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骨的学习精神,实在令我们敬佩。

  十一、我被他凿壁偷光的学习精神感动了,我走过去同他谈起来了,一番话语又把我给感染了他的求知精神。

  十二、古人凿壁偷光的攻读精神,激励我们更加勤奋地读书学习。

  十三、不过,蹭网这种做法在晓艳看来是一种"凿壁偷光"。

  十四、我们要学习匡衡凿壁偷光的读书精神,对学习孜孜以求。

  十五、山东没什么可NB的,只是出了个"小偷"会凿壁偷光的宰相叫匡衡而已!

  十六、我们要借鉴古人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切不可囫囵吞枣,应该厚积薄发,如老马识途一般循序渐进。

  十七、在读书中,我又来到了凿壁偷光的少年家中。

  十八、现在人们一般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十九、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

  二十、第五段故事说的是,匡衡凿壁偷光。

  二十一、我们不需要凿井耕食,我们不需要凿壁偷光,我们需要杞人忧天,我们担心蓝天不蓝,我们担心河水太咸,我们担心肆意污染。地球一小时,熄灯沉思吧,我亲爱的朋友!

  二十二、老师也常说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故事鼓励学生认真读书,还是第一次听师傅说切不可废寝忘食目不窥园的怪诞理论。

  二十三、本报汉中讯(记者陈卫平贺龙)古有匡衡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故事,如今汉中市却出现了一幕“凿门偷石”的举动。

  二十四、公子好雅兴啊,在这等景色下读书,不逊于古人凿壁偷光,囊萤积雪。

  二十五、有评论指出,比之“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照读”的车胤,地铁中的阅读者应该是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华民族的新形象。

  二十六、我国古代有“车胤囊荧、孙康映雪、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他们都是激励后辈发奋苦读之典范。

  二十七、青春属于积极向上的人;青春属于力争上游的人;青春属于发奋图强的人;青春属于锲而不舍的人;那你就凿壁偷光、笨鸟先飞、悬梁刺骨吧,那样就可以永葆青春了。呵呵,青年节快乐!

  二十八、小雪到了,我能想到最浪漫的是踏雪寻梅淡香盈袖,最温暖的是雪中送炭围炉夜话,最刻苦的是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让我用最浪漫的形式,最温暖的祝福,送给最刻苦奋斗的你。祝:小雪快乐。

  二十九、榴园南部匡衡祠内,西汉著名经学家、“一代名相”匡衡凿壁偷光、发奋读书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勤学奋进。

  三十、即便是寒门子弟,也谨记耕读传家,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

读书的成语6

  我读了《成语故事》,它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成语共有82个,它是按第一个字的音序归类的。有的成语比较好理解,例如胸有成竹,有的成语则需要探明出处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例如近水楼台,有的甚至失去原来的意义,例如朝三暮四。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成语是“八仙过海”。这个故事讲的是八个神仙过东海去参加蟠桃盛会。八个神仙有的把葫芦变成一叶扁舟,有的把花篮当船,其他几位神仙也把自身的宝物投入大海,最有趣的要算张果老,他从一只小箱子里拿出一只纸驴,吹了口仙气,它就变成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毛驴了,他倒着骑在驴背上渡海。在渡海的过程中,他们各显神通,最终都顺利地渡过了东海。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各自显示自身的能力和本领。

  成语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符号。读完这本成语故事,我说话的时候就会用到我读过的这些成语,妈妈经常会说我:“你还挺会用词的。”写文章的时候,我也会用到这些成语,我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老师也夸我的作文水平提升了,文章词句很生动。这就是我读《成语故事》这本书的收获。希望大家也抽空多学成语,这样就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成语故事》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两个成语故事,它的名字叫《铁杵磨成针》和《画蛇添足》。

  《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古时候,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放下书包就出去玩。有一天,他在外面玩耍时,看见一位老婆婆拿着铁棒在石头上磨呀磨。李白问她干什么?她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老婆婆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李白,他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他不再贪玩,认真读书了。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的'人。这个成语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要退缩,勇敢向前,就一定会成功的!

  《画蛇添足》讲的是古代祭祀活动结束后,主人要把一壶酒奖励给有功劳的喝。但参加祭祀的人很多,这酒每个人都喝一口的话,那就不够喝了!大家安静下来,其中有一个人说:“让大家都画一条蛇吧,谁先画好就让谁喝 ”。大家都同意了,一个人很快就画好了。他看看了看四周,没有一个人画好。于是,他就自作聪明给蛇画了脚。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他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说完,一口喝了美酒。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做到位就行了,不要弄巧成拙,反而坏这件事。

读书的成语7

  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里》中的盲人摸象,故事讲的是有几个盲人摸一头大象,他们每个人摸的部位都不一样,结果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的人说像柱子,有的人说像蛇,有的'人说像扇子,有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看到事物的全面,不要只看到事物的一面。我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仔细观察,不要象盲人摸象一样只看到事物的一面。

读书的成语8

  1: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2: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3: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4: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5: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6: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7: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8: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来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9: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10:士农工商:〖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11: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2: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领悟勤奋。

  13:道学先生:〖解释〗指思想作风个性迂腐的读书人。

  14: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5: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16: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好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17: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18: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19: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20: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21: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22: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23: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24:文弱书生:〖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25: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26: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27: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28: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29: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30: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一样而实则一。

读书的成语9

  谜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打一成语)

  谜底:开卷有益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语出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处】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全文为: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用法】

  形容读的书多,学识渊博,作文写得精彩。

  【理解】

  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解释】

  “读书破万卷”当何解?”

  所谓:“突破”,即多读而“胸罗万卷”,就是说要博览群书。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大学,无一不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者。王充本人一生读书近一万三千卷,“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所以他才能写出《论衡》这部伟大著作。

  所谓“磨破”,即熟读而致“书破”。孔子晚年读《周易》,竟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多次磨断,即所谓“韦编三绝”。根据实际需要,先出一部分书籍反复阅读,深入理解,加深记忆,这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苏东坡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经验之谈。有书不读,束之高阁,书无异于废纸;读书囫囵吞枣,一览而过,“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读得再多又有何益?

  所谓“识破”,即精读而透彻理解书中之理。精读,一要抓住重点,宁精勿杂;二要深入钻研,务求精通。“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取其精华,不可滥读。先好了重点,确定了主攻方向,就要深入、刻苦钻研,直到真正弄懂弄通为止。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学必无所蔽而后可”。意思是说,学习一定要达到没有迷惑不解的地步才可以。如果读书不注意识理,漫无目的,一味多读,必然如郑板桥所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

  不论取“破”字的何种含义,“读书破万卷”都是适用于专门搞学术研究的人。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是“万卷虽多当俱眼”。唐代的'书,一卷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万卷书不过一亿字。这个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杜诗中的“万”字应取其非常多之意,即“多读胸有本”。

读书的成语10

  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把《成语故事》读完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滥竽充数》的故事。

  故事主要讲,古代有一种乐器叫竽,吹起来十分动听,齐宣王特别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便下令邀请三百人来为自己演奏,并且有很高的'工资。一个叫南郭先生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但他根本不会吹,只能跟着别人装着会吹竽。后来,齐宣王去世了,齐泯王继位,不过他爱听独奏,南郭先生知道后,便悄悄的溜走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在学英语是发生的故事。那天,妈妈一如既往地把我送去学英语。不一会儿,老师走了过来对我们说:“同学们,下面我来检查一下你们在家的预习情况。”我心想:这下死定了,我在里没有预习。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可以张开嘴巴,不用发出声音,反正老师也听不出我的声音。于是,我便和同学们一起“读”了起来。可是到了后来,老师发现我没有发出声音便问:“金禹晨,你是不是没有预习?”“是,是的。”我低下头吞吞吐吐地说。“在学英语时,你回家一定要做好课前预习,这样学起来才轻松。”“我明白了!”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滥竽充数了!

读书的成语11

  1、[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2、[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3、[稳吃三注]四人赌博,一个人赢三个人的赌注。比喻凭空的大量收获。

  4、[俯拾仰取]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5、[仰取俯拾]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6、[仰拾俯取]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同“仰取俯拾”。

  7、[树上开花]“三十六计”之一。亦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

  8、[以蚓投鱼]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9、[宝山空回]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10、[日计不足,岁计有余]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获。

  11、[一得之功]一得:一点心得,一点收获;功:成绩。一点微小的成绩。

  12、[不虚此行]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13、[先难后获]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14、[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15、[年谷不登]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读书的成语12

  1、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3、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4、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5、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6、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7、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8、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9、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10、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11、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2、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13、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14、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15、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16、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17、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18、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19、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20、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21、挂席为门——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2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23、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24、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25、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26、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27、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28、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29、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30、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31、白面儒生——〖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32、白面儒冠——〖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33、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34、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35、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36、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37、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38、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39、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4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41、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42、道学先生——〖解释〗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43、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44、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45、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46、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47、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48、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49、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50、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51、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52、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53、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54、臧穀亡羊————〖解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读书的成语13

  温故知新

  事半功倍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学而不倦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关于读书的成语

  1、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2、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3、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4、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6、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8、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0、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11、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1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3、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14、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5、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16、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17、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8、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19、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20、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1、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22、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3、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4、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5、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策,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读书的成语14

  悬梁刺股

  悬梁的故事发生在楚国一位名叫孙敬的贤士,到洛阳求学,为了勤於学习,怕受睡眠困扰,因而把头发绑住悬於梁上,如果读书疲累,眼睛一合上,头低下 来,那悬在梁上的头发一拉,必定痛得醒过来,而后他苦读有成。

  刺股的故事发生在战国苏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儿学合纵连横之术,学成后 到秦国游说,不被采用。旅费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很羞愧难过, 於是发愤苦读。读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锥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赶跑,又继续苦 读。后来,再出发游说诸侯时,无不成功,身挂六国相印,好不威风。

  凿壁偷光

  古时有一个读书人名叫匡衡,家贫,买不起蜡烛,而隔壁人家却经常灯火辉 煌,他便偷偷凿穿墙壁,借隔壁透过来的'光而读书。

  囊萤读书

  车胤,晋代南平人,年轻时就爱读书,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苦,没钱买油 点灯。日子久了,车胤觉得长久下去,将不知浪费多少宝贵时光,一定要想办法 解决才行。一晚,他见一群萤火虫,一闪一闪的飞来飞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 几只萤火虫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们所发出的光来读书吗?此后,他就每晚靠 著萤火虫的光来读书,有时甚至看到天明。

  映雪读书

  古时有一读书人名叫孙康,也因家贫,冬夜经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来读书。

  随月读书

  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 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 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 ,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 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牛角挂书

  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 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 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丝毫不觉。勤学专注之功 令人敬佩。

读书的成语15

  《成语故事》这本书,内容丰富,平且配有插图,使我更容易理解。

  里面的成语故事有300多条,例如有不可救药,爱屋及乌,初出茅庐,南柯一梦……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黔驴技穷》,故事讲的是在古时候,贵州这地方没有毛驴,有一个人就从其他地方呆了一头毛驴来到贵州,并且把它放在山底下,当地的老虎看见驴驴子长得比自己还高大,以为是什么怪物,不敢接近它,只是藏在树林深处偷看。有一天,老虎正在偷看驴子,驴子突然大叫一声,老虎以为驴子发怒了,要咬自己,吓得赶紧逃走了,后来,老虎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便一步步靠近驴子,驴子大怒,并用蹄子踢它,这时,老虎终于看透了驴子,原来驴子的本领不过如此啊!于是,跳起来把驴子吃掉了。这个故事比喻只有一点本领也用完了。所以,我们在做事情时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必须要经过长时间观察和深入了解,才能获得成功。

  成语故事中的成语有很多有利于我们在写作文时用它。我对大公无私的成语意思记得很牢我来给你说说:春秋时,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少一个县长,应该谁当比较适宜?祁黄羊说:叫解狐去最适宜,他能行的.。平公惊奇的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上任,谁最适宜,你并没有问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上任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是个好县令。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能算是大公无私啊!还有千钧一发拔苗助长等我也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

  这些故事深受人们的品读和利用,成语真是妙不可言啊!读了这本成语书,我不仅学会了许多成语还学会了许多成语的意思并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本书中包含了战国时期人们会用的许多成语,表示了许多的意思。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和最熟悉的有:班门弄斧、乐极生悲、人杰地灵、暗箭伤人、草船借箭、千钧一发等许多成语都得到我的喜爱,我觉得这本书有精英的,深沉而有博大的知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品读它。

【读书的成语】相关文章:

读书的成语01-09

读书的成语02-05

含不的成语 有关读书的成语04-03

有关读书的成语07-06

有关读书的成语02-05

【精华】读书的成语06-07

读书的成语(通用)03-22

【通用】读书的成语07-01

形容读书的成语04-03

关于读书伤心的成语_关于读书的成语有哪些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