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自在的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逍遥自在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4-07-05 18:12:15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逍遥自在的成语故事

  逍遥自在,汉语成语,释义:无拘无束,安闲自得。出自白居易《菩提寺上方远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逍遥自在的成语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逍遥自在的成语故事

  逍遥自在成语何来

  凤姐儿道:“太太必来这屋里商议。依了还可,若不依,白讨个躁,当着你们,岂不脸上不好看。你说给他们炸鹤鹑,再有什么配几样,预备吃饭。你且别处逛逛去,估量着去了再来。”平儿听说,照样传给婆子们,便逍遥自在①的往园子里来。

  逍遥自在成语解读

  ①逍遥自在:意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王熙凤说:“太太必然来这屋里商议。要是鸳鸯答应了还好,如果不答应,白讨没脸,当着你们,她脸上岂不是不好看。你就告诉大家炸鹤鹑,再有什么配几样,预备吃饭。你先到别处逛逛去,估量着她走了再回来。”平儿听了以后,把王熙凤的命令传给婆子们,自己便逍遥自在地往园子里来。

  逍遥自在成语故事

  邢夫人来到鸳鸯的卧房,见鸳鸯正坐在那里做针线。于是她进去先赞鸳鸯扎花的针线好,又上下打量鸳鸯,拉鸳鸯手为之道喜,说明贾赦要娶她做妾之事,并要拉鸳鸯去察告老太太,但是鸳鸯并不说话。

  另一边,知道这事的王熙凤悄悄把事情告诉了平儿。平儿摇头笑道:“据我看,此事未必妥当。平常我们私下里聊天,听鸳鸯的口气,未必是肯做小妾的。这事也只说着瞧罢了。”

  王熙凤道:“太太一会肯定会来这屋里商议。要是鸳鸯答应了还好,若不依,太太白讨个没趣,当着你们,岂不脸上不好看。你告诉大家炸鹤鹑,再有什么配几样,预备吃饭。你且到别的地方逛逛去,估量着太太走了再回来。”

  平儿听后,安排婆子们去做事,随后便逍遥自在地往园子里来。

  逍遥自在成语史例

  康熙初年,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卒后其子耿精忠嗣)在自己的藩国里设立税卡,私行铸钱,圈占土地,吴三桂还自行选派官员。康熙帝为强化皇权,下令撤藩。

  撤藩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京城里有杨起隆举事,宫内有太监内应,京城附近察哈尔叛乱,同时,先后发生京师大地震、太和殿火灾,康熙帝爱后赫舍里氏崩;吴三桂起兵云南,尚可喜、耿精忠接应,三藩军队势如破竹人四川、湖南、湖北;而山西王辅臣坐山观虎斗,不听朝廷调遣。真可谓朝里朝外,外叛内变,雷火地震,天灾人祸。一时间人心惶惶,京师不少官员甚至将家眷送到江南乡里。

  康熙帝的撤藩面临最困难的时期,孝庄太后激励他:“大清最大的危难不在边关和内乱的太监,而是在你的心里。”于是,康熙帝为了安定惊恐的军心、慌乱的民心,每天游景山,观骑射,显得十分逍遥自在。有人对此进行讽谏,康熙帝置若阁闻。

  经过前方将士多年奋斗,终于平定“三藩”。康熙帝才解释说:“当时我要是表现出一丝惊恐来,就会人心动摇,说不定会出现意外的情况!

  逍遥自在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发音:xiāo yáo zì zài

  成语解释:逍遥:悠闲自得的样子;自在:自由;舒适。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远眺》:“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在,不能读作“zhài”。

  近义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反义词: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成语例句:倒不如院长,放下名心,逍遥自在。(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

  顺接:在三之谊 在在皆是 在所不免 在三之礼 在谷满谷 在色之戒 在劫难逃 在陈之厄

  逆接:逍遥物外 逍遥法外 逍逍停停 逍遥自在 逍遥事外 逍遥自得 逍遥自娱

【逍遥自在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形容人逍遥自在的句子简单点160句03-20

成语故事06-12

经典成语故事05-23

成语故事09-10

经典成语故事07-05

成语故事11-19

成语故事05-15

古代成语故事 代成语故事集锦02-16

如鱼得水成语故事07-28

攀龙附凤成语故事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