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的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患得患失的成语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汉字书写】:患得患失
【汉语注音】:huàn dé huàn shī
【成语出处】:春秋·孔丘及弟子《论语·阳货篇》:“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何晏集解:“‘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楚俗言。”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偏重于计较个人利益。
【患得患失的意思】:患:忧虑、担心。既忧虑得到,得到后又忧虑失去。形容过多地考虑个人的成败得失。
【患得患失的近义词】:斤斤掰两、斤斤计较、自私自利、锱铢必较;
【患得患失的反义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宠辱不惊;
【患得患失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曾经跟他的学生讨论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得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孔子要跟学生们说的`道理是:对于那些可鄙的庸俗低级的人来说,怎么能跟他们共事呢?在他还没有权利或者利益的时侯,他总是想着怎么样才能得到;而当他已经拥有这些的时侯又害怕失去。像这样利欲熏心的人,总是害怕失去已经得到的好处,总是时时刻刻为自已打算,像这样的人总是不择手段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
【患得患失例句】
宋·方勺《泊宅编·青溪寇轨》:“《容斋逸史》曰:‘甚哉,小人患得患失,贻祸之深也。初,元祐间,宣仁太后临朝,天下大政事,皆太后与二三大臣议可而行。’”
宋·文天祥《御试策》:“奔兢于势要之路者,无怪也;趋附于权贵之门者,无怪也;牛维马絷,狗苟蝇营,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者,无怪也。”
鲁迅《两地书》六:“既无‘患得患失’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
傅雷《傅雷家书·1962年2月21日》:“你要是患得患失,就只能听人宰割;要是怕难为情,剥削者更是正中下怀。”
【患得患失造句】
个人利益在大局面前往往都是轻于鸿毛,因此不必为了九牛一毛而怀有患得患失之心。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杞人忧天,只在意自已的患得患失,那么幸福对你来说就是海市蜃楼。
【患得患失的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目乱精迷的成语解释05-25
涸思干虑的成语解释05-19
画蛇著足的成语解释05-19
分而治之的成语解释05-19
凤毛龙甲的成语解释05-19
观往知来的成语解释05-19
不瞽不聋的成语解释05-19
狐兔之悲的成语解释05-19
狐朋狗友的成语解释05-19
买犊卖刀的成语解释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