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风俗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秋节的风俗

时间:2024-09-20 18:26:14 蔼媚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中秋节的风俗

  导语:中秋节的风俗说来也很简单,大家最常见的就是赏月,吃月饼。但是这样简单的事情其实也有大学问,而且我国是实在的地大物博,再加上中秋节的历史悠久,一个中秋节就能玩出n种花样,因而在我国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其实还是挺复杂的。闲话少叙,现在就给大家铺开中秋节习俗的宏大画卷。

中秋节的风俗

  中秋节的风俗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风俗中秋福建风俗是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中秋节的风俗中秋夜烧塔在广东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江南一带的风俗和美食有关。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天府之国的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中秋夜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结语:中秋节的风俗可以说涉及到我们的吃住行各个方面,要展开来说全国36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怎么也说不完的。

  中秋节的起源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天的中间,所谓中秋节。中国古代的法律把八月放在秋天的中间,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也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光明媚,古人把满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八月十五也被称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是以月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考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耀等诗,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皇帝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社会制度,民家也有中秋祭月的风格。赏月比祭月更重要,严肃的祭祀变得轻松欢娱。唐代中秋赏月的习俗非常盛行,许多诗歌名篇中有咏月诗,宋、明、清朝宫廷和民间拜月活动更加规模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地都有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历史遗迹。北京的月坛是明嘉靖年为皇家祭月修建的房间。每当中秋节月亮升起,露天设案,桌子上都会提供月饼、石榴、枣子等水果。拜月后,全家人围着桌子坐着,边吃边聊,赏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经规模化了盛大多彩的群众赏月游乐被取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种习俗。月饼象征团圆。自唐代以来,月饼的制作越来越受到考验调查。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焦,清代杨光辅写道:月饼充满桃肉馅,冰淇淋甜蔗糖霜。月饼和现在很像。

  据史书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魏晋时期,有记载神书镇牛迷,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中秋节直到唐初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八月十五中秋节》记载太宗记。从宋代到明清时期,中秋节的盛行已经与元旦同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还说:八月十五祭月,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称团圆节。中秋节晚上,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团圆的习俗,即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糖、芝麻、桂花、蔬菜、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的小蛋糕。祭月后,家里的老人根据人数把蛋糕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果有人不在家,他们会留下一个,这意味着家庭团聚。

  中秋节,云稀雾少,月光明亮。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外,一些地方还有舞草龙、建宝塔等活动。除了月饼,各种时令新鲜水果和干果也是中秋节的美味佳肴。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句话是:农历八月十五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候,每个家庭都崇拜土地神。中秋节可能是秋报的遗传。

  中秋习俗:

  1、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就记载了秋暮夕月,意思是拜月神,此时要举行迎寒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迎寒祭月将在中秋夜举行。设置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对不可或缺,西瓜要切成莲花状。月下,把月亮的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上,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月,然后家庭主妇切团圆月饼。切割的人应该提前计算全家有多少人。在家和其他地方的人应该一起计算。他们不能切得更多或更少。大小应该一样。祭月的习俗也在少数民族中盛行。

  据说齐国古代丑女无盐,小时候虔诚拜月。长大后,她以超群的品德入宫,但没有受到青睐。一年8月15日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女王,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所以女孩拜月,愿看起来像嫦娥,脸像明月。中秋之夜,云南傣族也盛行拜月的习俗。

  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在唐代非常流行,许多诗人的著名作品都有咏月的诗。到了宋代,中秋节赏月的风格更加繁荣。每当这一天,你的家人装饰着台榭,人们争夺餐厅玩月亮。明清宫廷和民间拜月活动规模较大。到目前为止,中国各地都有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历史遗迹。

  文人医生对赏月情有独钟,他们要么登楼揽月,要么泛舟邀月,喝酒赋诗,留下许多流行的千古绝唱。例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月反映了他在异国他乡漂泊的羁旅思绪;宋代作家苏轼在中秋节喝了达旦,醉醺醺地写了《水调歌头》,用月圆来形容离合器。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明月当空的美景,仍然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观潮

  在古代,除了中秋节赏月,浙江地区的观潮是另一个中秋节活动。中秋节观潮的习俗历史悠久,早在汉代的《七发》中就有相当详细的描述。汉朝以后,中秋节的观潮风格更加繁荣。明朱廷焕的《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的《梦》也有观潮记载。

  3、燃灯

  中秋节之夜,有燃灯助月的习俗。如今,湖光地区仍然有用瓦片叠塔在塔上燃灯的习俗。江南地区有制灯船的习俗。现代中秋节燃灯的习俗更加繁荣。今天的人周云锦和何湘妃在《闲情试季节》一文中说:广东的灯笼最盛。节前十天,每个家庭都用竹条扎灯笼。制作水果、鸟兽、鱼虫形、庆祝中秋节等字样,用粘贴纸绘制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蜡烛用绳子绑在竹竿上,高竖在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做成字形或各种形状,挂在家里的高处,俗称树中秋节或垂直中秋节。富裕家庭悬挂的灯可以高几丈。家人聚在灯下喝酒。普通人竖起旗杆和两盏灯,享受自己的乐趣。城市里的灯光就像玻璃世界。从古至今,中秋节灯笼的习俗似乎仅次于元宵节。

  4、猜谜

  中秋节月圆夜,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聚在一起猜灯笼上写的谜语。因为这是大多数年轻男女最喜欢的活动,爱情故事也在这些活动中传播,所以中秋节猜灯谜也衍生出男女相爱的形式。

  5、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圆,中秋月饼香甜。月饼这个词起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当时只是一种小吃。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和月饼结合起来,意味着家庭团聚,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朋友接触感情的重要礼物。

  福建厦门也有博饼的习俗,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赏桂花,喝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节吃月饼赏桂花,吃桂花做的各种食物,蛋糕和糖果最常见。

  中秋之夜,仰望月中的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着一杯桂花蜜酒,庆祝家庭的甜蜜,成了节日的美好享受。在现代,人们大多用红酒代替。

  7、玩花灯

  中秋节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元宵节。玩灯笼主要是在家庭和孩子之间举行的。早在北宋的《武林旧事》中,就记载了中秋节的习俗,有把一点红灯放进河里漂流和玩耍的活动。中秋节玩灯笼,主要集中在南方。例如,在佛山秋季会议上,有各种各样的灯笼: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鸟兽花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开展中秋活动,树也要竖起来,即将灯火通明。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们用竹纸扎成兔子灯、杨桃灯或方形灯,水平挂在短杆上,然后竖起在高杆上,高科技,闪耀着光芒,为中秋节增添了另一个场景。孩子们互相竞争,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光最精致。此外,还有天灯,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灯,灯下燃烧蜡烛,热气腾腾,使灯在空中飞翔,引起欢笑和追逐。此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种灯笼在月下游玩耍。

  在广西南宁,除了用纸竹扎各种灯笼让孩子们玩耍外,还有非常简单的柚子灯、南瓜灯。所谓的葡萄柚灯,是清空葡萄柚,雕刻一个简单的图案,穿上绳子,点燃蜡烛,光线安静而优雅。南瓜灯和橙色灯也是从果肉中取出的。虽然简单,但制作简单,非常受欢迎,一些孩子也把葡萄柚灯漂到池河里玩游戏。

  广西有一盏简单的秋灯,用六根竹条扎成灯,外面贴着白纱纸,里面插着蜡烛。挂在祭月桌旁祭月,也可以给孩子玩。

  8、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灯(或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比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江西中秋之夜,孩子们通常在野外捡瓷砖,堆成一个圆形的塔形,有多孔。黄昏时分,在明月下面的木柴塔里燃烧。瓷砖烧红后,倒煤油,火上加油。突然,四个野火变红,像白天一样照耀。

  直到夜深,没人看,开始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用砖砌成空心塔,填满树枝烧火。还燃烟堆,就是把草柴堆成堆,拜月后燃烧。广西边疆的烧番塔也类似于这样的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著名的抗法将军刘永福烧死的英雄战斗。福建晋江也有烧塔仔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建立后,汉人血腥统治,于是汉人不屈不挠地反抗。他们在中秋节到处见面,并在宝塔顶部点火。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虽然这种抵抗被压制,但烧宝塔的习俗是遗留的。

【中秋节的风俗】相关文章: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09-25

中秋节风俗作文六年级11-18

风俗的日记02-09

风俗的作文07-07

家乡的风俗02-25

风俗的近义词及解释07-21

水族的风俗与习惯07-30

西班牙的风俗介绍09-30

惊蛰传统风俗03-06

匈牙利风俗与禁忌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