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代治水与现代治水
中国作为一个傍水而生、水流丰富的国家,自古至今治水防灾都是头等大事。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到都江堰工程的美谈,再到明清几代帝王倾力整治黄河水患,反映出治水问题的重要性。水灾作为“天灾”之一,是不可能避免和彻底根除的,但历史积累下来的许多经验和智慧,可为今天我们防治水患提供借鉴。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治水与现代治水,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代治水与现代治水
人是离不开水的,但有时水也能泛滥成灾,比如:海啸、洪水······人们从古至今都在想方设法的治水。
远古时有大禹治水,大禹采取开凿梁道的办法,把水排到远方,一直到大海里。都江堰是世界上第一个无水坝泄洪工程,它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我去过都江堰,哪里的人们用江水煮饭、洗衣······可是生活并不是那么平静,有时河流干涸,有时发狂。那是时北方干旱,颗粒无收。南方常发洪灾,疾病肆虐老百姓叫苦连天。望着缓缓流淌的江水往往让人忘记它的危险。水少了人们就会渴死,多了又会把人冲走。都江堰以它那巧妙的结构解决了北方缺水南方多水的状况,让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到都江堰一游写出了很多诗句。
望着都江堰,听着水声,让我想起“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孱湲一夜声。
古代治水是为了不受干旱与洪水的危害,而现代科技发展,水不仅用来洗衣、做饭、灌溉,还可以用水发电,当切割工具。
现代治水还是一些老套路有堵又塞,但水坝附近修了泄洪闸,知道什么时候放水、该放多少。大坝还能通过水的流速来发电,这是一个绝对环保的方案。我们在大坝的保护下也有很多的弊端,大坝在放水的同时也造成了江河流域生态不平衡,还有一些大坝正在受白蚁危害等等。
从古到今人类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治水,期望让水成为人类的朋友。兴利除弊在治水的同时也要保护生态平衡。
治水起源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历代中原王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持续频发、损失重大的水患对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民生乃至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河殇"一词就是人民拿来喻指黄河在孕育中华文明的同时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避免洪水灾难是人类活动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面对洪水困扰,大多会“择丘陵而处之”来避免洪水的威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在河畔低洼地区筑堤成泽,通过预留泛洪区来减少洪水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面对生产生活的需要,平原地区虽然遭遇洪水的风险大,但是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们开始尝试治理洪水的理念。有史可考的治水活动当推上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当时处于部落联盟时期,“汤汤洪水,浩浩滔天”,大禹受命治水,终于使九川归海,洪水不再泛滥,人们能在平原地区安居乐业。
由于大禹治水有功,他的儿子启借此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夏。
自大禹开始,便开启了中华民族治水的序幕,直到今天
由堵到疏
国人最熟悉的“大禹治水”的传说,这也是我国最早记载且可考的一段治水佳话。
上古时代,洪水滔天,河水泛滥,对以农业为主的古代先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九年,采用围、堵、障的方式,“水来土挡”,却未能阻止水患。尧于是委任大禹继续领导和组织治水。禹总结和吸取了父亲的经验与教训,亲自赴各地考察,制订了顺乎水性,改堵为疏,引流入海的治水方案,终于解决了水患难题。他坚持在治水一线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历史佳话。
遂公盨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关于大禹治水的实物载体。盨是用来盛黍稷的青铜祭祀礼器。遂公盨内底有铭文10行98字,开篇即言:“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川……”记述了大禹削平山岗、堵塞洪水、疏导河流的治水方法。
关于大禹治水是不是真的依然存在争议,但从《山海经》、《尚书》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先民就已经产生了先进的治水思想,那就是改堵为疏、引水分流。
由疏到导
“疏”也是"导”的一种,这里说的“导”,主要指借助工程措施的“导”包括堤防、分流鱼嘴、溢流堰等。
大禹采取“疏”的办法成功解除了水患,但光靠“疏”还不够,当洪水超过自然河道承受能力时,也会泛滥成灾。人们开始修建水利工程来防御洪水,进一步开发洪泛区,如长江中游云梦泽的消亡、荆江大堤的修筑和江汉平原的形成。
堤防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有“疏导”的含义,但它实现了人们由利用自然到改造自然,由被动治水到主动治水的飞跃。
战国末期,铁质农具的出现和航运的发展,使得国家的生产力有了快速提升,也促进了水利工程的产生,灵渠修建于秦始皇时期,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此后又经过多个朝代的修理补充,整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等许多部分组成。其中铧嘴用于分水,大天平、小天平和堰坝用于拦水,水涵用于灌溉,所用原理与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完全相同,却比巴拿马运河早了两千多年。
在古代水利工程这顶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当属“千古一堰”都江堰。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以来,成都平原从“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旱涝频发之地逐渐变为郦道元《水经注》中描绘的“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关键的渠首枢纽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引水口组成。鱼嘴位于三大工程之首,是岷江上的分水堤,因头部状如鱼嘴而得名;右侧外江为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泄洪排沙,左侧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
利用岷江弯道和沿江地形,枯水期时内江自然分水六成,外江约分四成,洪水期时,内外江进水比例自动颠倒,这就是都江堰“分四六、平潦旱”的神奇功效。
宝瓶口长 40米,底宽17米,是从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进水口,其形前窄后宽状如大瓶,控制流向成都平原的内江水流量,确保成都平原防洪安全,故名“宝瓶口”。其中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调节水流并引流灌溉土地。直到今天,都江堰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秦朝以后,历代王朝都注重兴修水利。关中的郑国渠、隋唐大运河以及元朝的京杭大运河、新疆的坎儿井(井渠)、滚水坝等等,都是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
治水到治沙
古人在治水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防沙、治沙。
在防沙方面,一是利用沙比水重、沉积在水体下层的特性,在表层布置取水口;二是利用螺旋流吸沙排沙。在治沙方面,利用细颗粒、高营养的河流泥沙来淤灌盐碱地,同时实现了水土改良,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达到以沙治水、以沙洽生、变害为宝的效果。
战国末期的郑国渠不仅具有引水灌溉的作用。更有淤灌压碱的效果。《史记·河渠书》记载:“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钟。郑国渠的修建对秦国富强、卒并诸侯贡献巨大。淤灌技术是我国传统治水中的一个重要创举,并一直沿用至今。
黄河泥沙堆积,水土流失严重,加上战争频发,期间有以河流抵御敌人的观念,治河工作缓慢。明朝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治理黄沙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治水思想也转变成为“束水攻沙”。
著名治河专家潘季驯在总结前人经验和实地考察后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冲刷乎河底”,也就是筑堤蓄洪,在遇洪时适度蓄水,以达到泄洪时同时泄沙的目的。经过潘季驯治理后,黄河“清口方畅,清连数年”。
全面治理
对于大江大河的治理,采用单一的治理方法往往不够,还需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多法并举,全面治理。
明清时期,黄河与淮河二河归一,东流入海而京杭大运河需借道黄河,黄河、淮河、运河交织在一起,问题错综复杂,至今仍为世界级难题。
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通过总结前人教训,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治河之法,当观其全”,其次在理论上认识到“水之为性也,专则急,分则缓;河之为势也,急则通,缓则淤”,然后抓住了“以堤束水,以水攻沙,蓄清刷黄”的关键措施,并综合运用了“堵”“疏”“防”、“分”“淤”等多种手段,提出了系统的治水方略。
“防”,修筑堤防,使黄河水不南侵;“堵”,大筑高家堰,将淮河之水蓄于洪泽湖内:“疏”,利用淮河下来的清水冲刷黄河下游淤塞的水道;“分”开新河、复古道,分流黄河洪水;“淤”,将缕堤开口。引水淤滩,加固堤防。通过综合治理,最终达到“使黄淮力全,涓滴悉趋于海则力强且专,下流之积沙自去,海不浚而辟,河不挑而深"效果。
【古代治水与现代治水】相关文章:
李冰治水08-10
大禹治水09-15
大禹治水说课稿11-05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1-10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6-07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9-28
《治水必躬亲》原文及翻译09-26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新版09-11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精品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