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古代印章的简介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种古代印章的简介

时间:2022-08-02 13:40:02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种古代印章的简介

  印章亦称图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种古代印章的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薛令之印”铜印

  “薛令之印”铜印,印面2.2×2.2cm,通高2.4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薛令之印”四字。

  薛为县名,《汉书·地理志·鲁国下》:“薛,夏车正奚仲所国,后迁于邳,汤相仲虺居之。”又《续汉书·郡国志·鲁国下》:“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此为东汉时官印。

  “太尉之印”印

  “太尉之印”印,北元,印面10.0×10.0cm,通高9.5cm。

  印铜铸,柄钮。印台3层,逐层上敛。印文为八思巴文字体,朱文,左上起顺读。印背有楷书体刻款“太尉之印。宣光元年十一月 日,中书礼部造”。

  此为北元政权官印。元朝担任太尉之职见于史籍记载者皆为元政权在中原统治时期。此印有“宣光”年款,表明是元政权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后北走塞外,蒙古贵族孛儿只斤爱猷识礼达腊的北元政权时期的官印。据《元典章》载,太尉为正一品,印银质,橛钮,边长三寸。此印形制皆同史载,唯用铜铸,可能与北元政权的物质经济条件有关。

  “鹰坊之印”印

  “鹰坊之印”印,金,印面6.3×6.3cm,通高6.5cm。

  印铜铸,柄钮。印文朱文,叠篆字体,右上起顺读。此为金政权官印。中国古代皇室贵族历来喜欢赛马走狗、放鹰狩猎之类的活动,唐代对猛禽的管理分类很细,设置有雕坊、鹘坊、鹞坊、鹰坊和狗坊,以供皇帝狩猎活动之用。到了辽、金时期,仍袭唐制设置鹰坊,一方面北方盛产各类猛禽,游猎民族素好鹰猎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战事频繁,此项活动也有训练军队之用。此印即为金代殿前都典检司下设的鹰坊官署印。

  “副统之印”印

  “副统之印”印,金,印面6.5×6.3cm,通高4.0cm。

  印铜铸,柄钮。印文朱文,叠篆字体,右上起顺读。

  此为金政权官印。金代的军职开始是都元帅府总掌军事大权,后改为枢密院,与尚书省对掌文武。地方最高军事长官是五京留守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再下是府尹兼都总管,州一级的军事长官是节度使。此外又于边境地区设统军司与招讨司。此印即为统军司副官之印。

  “唐安县之印”印

  “唐安县之印”印,唐,印面5.7×5.9cm,通高3.6cm。

  印铜铸,高鼻钮,朱文,印文部分出现重叠的笔画,右上起顺读“唐安县之印”。

  此印为县官署印。自南齐开始,官印印身明显变大,改用朱文,鼻钮加高,钮孔增大,印绶加粗。唐代地方行政区域的设置分“道(府)、州、县、乡、里”5级。其中县又分为京县、畿县、诸州县三类。京县有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六县;畿县是京兆、河南、太原三府所辖诸县;诸州县按辖区户口的多少、地区的好坏分上中下三等。此件“唐安县之印”与故宫藏唐官印“中书省之印”印的制造方法相同。

  “中书省之印”印

  “中书省之印”印,唐,印面5.7×5.6cm,通高3.9cm。

  印铜铸,高鼻钮,印文部分出现重叠的笔画,朱文,右上起顺读“中书省之印”。印背有楷书体刻款“中书省之印”。

  隋唐时期的印章制作有以铜片叠成文字后再与印面凹槽焊成整体者,是此时新出现的造印方法,其成印字口较深。此法在部分宋代印章的制造上仍有保留。此件“中书省之印”即以此种方法制成,因印文是以薄铜片折成,故钤盖后有铁线阳文之感,为少见的唐代官印遗物。

  拓展:

  中国古代印章的起源

  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镌刻印章的通称。因印章字体大都采用篆书,先书后刻,故称。金属印章,一般先刻印模,随后浇铸;晶玉印章,古代用手工琢成,现用金刚砂琢蚀,即‘电刻’;石、牙、角、木等印章,直接用刀镌刻。

  篆刻是书法艺术通过刀刻以后的再现,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综合的艺术。种类有秦印、汉印、半通印、象形印、套印、六面印、回文印、花押印、关防、闲章等。秦汉及魏晋时期,印章由印工镌刻,艺术水准颇高。隋唐以来,亦

  各有其时代特征及风格。北宋米芾、元代赵孟俯、王冕均为篆刻名家。

  相传王冕始用花乳石(青田石之类)刻印,因镌刻方便,流行更广。到明代文彭、何震,印学日渐发展。因明清以来,出土文物中印章渐多,参考资料大增,研讨篆刻之风日盛,涌现很多篆刻家,形成各种流派。如院派(何震等)、浙派

  (丁敬等)、邓派(邓石如)、赵派(赵之谦)、吴派(吴昌硕)、齐派(齐白石)等。

  古‘玺’。先秦印章之通称。古铃玺印面文字为当时六国的篆书,风格奇特,章法多变,不易辨识。秦统一六国后,皇帝所用称‘玺’,官、私所用均改称‘印’。大都以铜制作,亦有用银、玉等;浑穆古朴,形式多样。

  历代玺印名称的变迁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死’同音,改称为‘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玺印的起源或说三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在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盘点近年来出土的中国古代印章

  滇王之印

  滇王之印在1956~1957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金质,蛇钮,,通高2厘米,印台边长2.4、厚0.7厘米,重90克。汉武帝时期,汉军临滇,滇举国归顺,汉武帝赐滇王王印,还让滇王管理当地人。

  皇后之玺

  1968年被陕西省一名小学生捡到,经陕西博物馆专家鉴定,这是一枚汉代的玉玺,吕后的印章,高2厘米,长2.8厘米,重33克,是和田羊脂白玉雕刻而成。据说当时江青听说了这件事,要求拿给她看一下,一借不还,1976年后印章才又回到陕西博物馆。

  汉倭奴国金印

  1979年日本一个家族的后人把它捐献给了福冈市博物馆。金印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长宽各2.3厘米,高二厘米,蛇纽。这枚印章表明,至少自东汉光武帝时期,日本就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

  海昏侯刘贺印章

  2016年在江西出土,海昏侯刘贺墓出土。

【六种古代印章的简介】相关文章:

古代印章介绍03-24

关于对古代屏风的简介10-11

古代诗人孟郊的简介11-23

古代诗人简介:罗贯中02-07

古代诗人苏轼的简介04-21

古代诗人孙思邈简介03-04

古代诗人简介徐霞客12-27

屈原古代诗人简介03-30

郦道元(古代诗人简介)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