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十册《白杨》教学反思
《白杨》一文,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首先要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的性格品质;其次要注意抓住物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喻恰当、得体。本文取材于六十年代支边一事,写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儿需要,就哪儿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
教学中我坚持: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教材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
1、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
2、抓课文中的联系点,即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如:
(1)在描述了白杨的特点之后的内容:“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那么,爸爸表白的是什么心意?这又是用的什么写作方法呢?
爸爸的心意,就是希望孩子们也像小白杨一样,坚强、不软弱,迎着风沙成长。)
(2)文章结尾:“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沉思,看到白杨树,他又微笑了。”(这是又一次由树联想到人,托物寄意,借物喻人。)
3、读、说、写的训练。
要让语文课成为语言文字训练课,
(1)突出“读”的训练。课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甚至成诵,这样大大的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了理解,促使了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逐渐渗透学生的心灵深处。
(2)进行思维训练。如:根据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通过抓关键词句理解白杨的特点。找出“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两个句式归纳出白杨的特点,并相机用这两个句式练说;
(3)让学生仿照以上两组句式去写话,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如,让学生畅谈“你父母对你的希望是什么?你如何去实现它?”从而潜移默化,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活学活用,学习应用以托物寄意,借物喻人方法习作,如写《木棉树》,由树联想到人。
【语文第十册《白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白杨教学反思10-12
《白杨》语文教学反思11-03
语文白杨教学反思13篇10-13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学反思05-31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反思02-04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学反思05-29
初三《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与反思06-24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学反思6篇06-03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05-03
白杨教学课件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