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的方法
一、备课出新,主动为语文教学添味
语文课堂有味还是无味,备课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对于老师而言,备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要备出不失语文特色,且能增添新鲜感的语文课,更是难上中难。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紧扣语文及语文的原味展开,首先就应当下力气搞好自己的备课。但是,并不是只要我们下足力气备课了,我们的语文的特色就会在语文课堂上自觉涌现。要使语文的原味及时涌现,我们的备课一定要下力争出新。只有头脑中常有出新的意识,我们才不会人云亦云,我们才能避免照本宣科,我们才能赶走盘踞在心灵的懒惰,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经常思考,我们才能心存学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我们才会在不断地探讨与摸索中最大程度地接近语文教学的本真,这样语文的原味才会在语文课堂上象潺潺的小溪一样不断流淌,喷涌。比如,我在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一单元课文时,我就对《蜀相》与《书愤》的备课进行了大胆的摸索与创新。首先,我打破诗歌一首接一首的教学模式,把两个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作品放到一堂上进行教学。其次,我改变以往学生看课文看注释的'预习模式,改由自己精心搜寻“两作者,一人物,三典故”的资料,提前分发给学生,当作预习,以此加强学生课前对作者及历史人物诸葛亮的了解。最后,我改变课堂教学贪多的一般做法,整个教学只定一个重点教学目标,即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只贯穿一种方法指导,即知人论世,从而很好地把印发资料与教学内容从方法与内容上紧密结合起来,既添了味,又还原了语文的本真。
二、紧扣文本,自觉深挖教材出味
语文教学是以文本为依托的教学。笔者个人认为,如果语文教学在执行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脱离了文本,或者说架空了文本,其教学就很难说得上具有语文的原味了。因为语文离不开品味,而对语文的品味当然离不开语文文本。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文本如果是语文课文,则我们的教学就应当紧扣语文课文,如果是选自课外的某一文章,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当紧扣课外某一文章。我们不能总是在“挂羊头卖狗肉”中寻找所谓的语文本真与趣味。当然,语文课堂要出味,光扣文本肯定是不够的。只有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深挖文本,才会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不断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才有可能进一步启迪学生,进而领悟文章的真美及其耐人寻味的真味。
三、抓住朗读,深情呵护语文的情味
语文之美在文字,文字之美在情感,情感之美在朗诵。这是我对语文真味的另一重理解。正是因为这样,笔者个人认为,语文教学是离不开朗读的,特别语文课堂更是不能没有朗朗书声。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见,古人是十分重视读书之声的。的确,语文缺少朗读,特别是缺少动情地朗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面目可憎”,同时也会失去语文原有的趣味与情味。比如,《陈情表》的教学,如果我们只注重从内容上去深挖的话,我们是很容易让学生明白,其中表现出亲情与孝情以及忠情与感恩之情。但是,对于这篇文章的了解,并不是说带领学生分析出文章所表现的这些情感,就等于学生真正读懂了全文,把握了全文。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学生不一定读得出,读得合适!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老师文章都讲完了,但学生读得还是“一马平川”“波澜不惊”。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把握住文章。只有当我们真正地与文章融为一体,情从文出,情随文动时,动情之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我们才能说我们触摸了一把作者的脉搏,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对于语文学习而言,读得好,能合适地读出情与味,反过来是可以反哺语文的,是有利于培养出学生化繁为简、走“捷径”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是我们保持语文课堂真味与情味的捷径。
对语文的追求是永恒的,对语文课堂真味、趣味与情味的探讨与追求也是没有止境的,愿我们广大教师都能不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