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遗的成语典故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路不拾遗的成语典故

时间:2023-06-01 16:04:58 王娟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路不拾遗的成语典故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知道经典的成语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路不拾遗的成语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名称:

  路不拾遗

  成语拼音:

  lù bù shí y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社会风气好。

  实用性:

  常用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年代:

  古代

  成语解释:

  遗:遗失。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把它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语法:

  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社会风气好。

  路不拾遗的意思:

  遗:失物。社会秩序好,在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会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路不拾遗的近义词:

  夜不闭户、路无拾遗;

  路不拾遗的反义词:

  世风日下;

  路不拾遗例句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

  《续小五义》第四十八回:“知县说:‘今有你太爷所属的地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除了你之外,并无不法之徒。’”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因为他办强盗办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宫保赏识非凡。”

  路不拾遗造句

  学校毕业初出茅庐刚进大城市的那几年,也可以说是路不拾遗,现在干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的。

  通过五年来的努力后,虽然做不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是家家户户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成语举例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成语来源:

  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成语造句: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二回:“有他一人,在三河县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的成语故事

  秦孝公任用商鞅为重臣,听从他的建议,制定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实行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贡献,就应该予以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按军功的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等级。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愿意去打仗。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社会秩序安定,民风也变,得淳朴起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意思就是说人们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窗,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捡走。秦国一天天强大起来,各诸侯国都开始畏惧它的国力。

  路字开头的成语

  路遥知马 路见不平 路不拾遗

  包含有路字的成语

  路不拾遗 筚路蓝缕 道路以目 走投无路 路见不平 路遥知马 褴褛筚路 司马昭之 行不由西

  成语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枣之荫于街者莫援也,锥刀遗道三日可反。”

【路不拾遗的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成语路不拾遗的典故04-18

路不拾遗的解释及成语典故02-10

肝脑涂地成语的典故-成语典故素材12-24

成语典故04-15

成语典故07-25

成语典故05-22

螳臂当车的成语典故04-06

成语班门弄斧的典故04-07

塞翁失马成语典故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