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通讯,报道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科学事业艰苦卓越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文章构思巧妙,线索清晰。在组材时,没有逐年逐月地悉数照录女画家生活的全过程,而是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强烈感情为线索,将南极战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突出了各自的侧重点。本文修辞手法运用巧妙得体,如写南极的冰雪世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运用,描绘女画家眼中的南极冰原壮观,或生动形象,或情满行间,或深化中心,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文中“南极精神”的内涵;理解 “三个太阳”的含义。
2.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3.能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
1.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2.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和创造性的体会“三个太阳”的含义。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了解南极洲:
1.设题讨论:依据教材和你所收集的资料,谈谈你所了解的“南极”有哪些特点?
(最孤立的大陆、最寒冷的大陆、风最大的大陆、最高的大陆、最干燥的大陆、河流最少的大陆……海浪、冰山、雪原、暴风雪:极其恶劣、艰苦)
2.观赏南极探险记录片
二、本课时学习目标
1.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2.把握本文作者构思、选材上的巧妙之处。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三、标题与作品
1.观赏图片:南极的雪、山和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2.这是一篇通讯,一篇以描写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文艺通讯。
四、初读识音义
1.填字:吞shì cù眉 步lǚ 翩xiān
2.注音:亘( )古 伫( )立 粗犷( ) 俯瞰( )
3.改错别字:喜出忘外 沤心沥血 晶荧剔透
五、再读知人事
1.本文主要写的是女画家,而叙事线索是什么?(属人、物、事、情的哪一种)
2.记叙顺序是什么?
[提示:线索-——画家的切身感受。时间顺序,部分结合插叙。 ]
六、感知品标题
浏览全文,找出并概括有关女画家的主要经历事情;并与文中小标题比较优劣。
1.历尽周折,申请成功。
2.投放漂流瓶。
3.踏上南极,参加建设。
4.生日之夜,感慨良多。
5.艰苦创作“三个太阳”壁画。
领起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部分的文字。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强烈感情为线索,将南极战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了各部分主要内容,突出了各自的侧重点。
七、探究课题义
“三个太阳”既紧扣女画家的长城站壁画内容,又突出南极的特点:这里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
作用: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想像、思考的空间。
八、想像与创造
朗读第15、16段,体会女画家临近南极后,向大海投下一个漂流瓶的情景;请你以此为开头,展开想像,创作一个故事。比一比,看谁的更精彩。
九、课后作业题
1.笔头完成续写《漂流瓶的故事》。
2.用复述的方法完成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述课文内容。
2.本文体裁是什么?叙事线索是什么?
二、出示目标:
1.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
2.领会 “三个太阳”的含义。
3.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三、阅读品味
(一)品味内容:
1.踏上雪原,女画家看到了什么样的南极?为什么“迟迟不敢迈步”?
[提示:纯洁、宁静、可爱的南极。\不敢相信自己真到了南极。 ]
2.第44段描写南极雪原的文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提示:运用三个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南极这个雪世界的奇异风光。]
(二)品味南极人
1.仔细阅读第24--27段对南极考察队员的描述,小组讨论、分析他们各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
(1)队长—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有巧妙的鼓动艺术
有丰富的情感世界(40段)
其他队员也各具以苦为乐、幽默、自豪的良好品质。
(2)文章为什么不更具体地写这些人物呢?
①本文是写女画家的南极之行;
②每个南极人身上都有着太多的动人故事,一篇文章无法完成。
2.课文的哪些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女画家
献身事业的执著追求,吃苦耐劳、自我砥砺的高贵品格,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良好气质,(从漂流瓶中字条的语言描写,从她同暴风雪搏斗后的心理活动,从她过生日接受同伴们祝贺时的情感流露……都可见一斑。)
四、深入探究:
(一)仔细研读第57—59段,小组讨论南极精神的内涵。
1.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
2.献身事业、代代追求的民族胆略 和气概。
(二)探究“三个太阳”的含义
读了这篇通讯,你对画中的“三个太阳”作何理解?小组讨论、交流。
言之有理即可。
五、写作特点
学生讨论、归纳:
1.线索清楚,构思巧妙
问: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提示:组材没有逐日逐事地悉数照录,而是抓住典型事例——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贵品质,中国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
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多处运用比喻,并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富有表现力。
3.语言准确、凝练,富有感情,表现力很强。
(1)对考察队长用个性化的描述
(2)善于运用女画家的真情流露、画画前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
(3)还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女画家的心理感受。
六、总结全篇
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 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七、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53—61段,回答下列问题:
1.女画家创作壁画运用了哪些手法?
2.你认为她赋予了这幅画什么内涵?
3.作画之前,女画家有哪些构思上的表现?你在创作诗、文、画等之前有没有类似经历?请举一个亲身事例谈谈。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通讯,报道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科学事业艰苦卓越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文章构思巧妙,线索清晰。在组材时,没有逐年逐月地悉数照录女画家生活的全过程,而是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强烈感情为线索,将南极战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突出了各自的侧重点。本文修辞手法运用巧妙得体,如写南极的冰雪世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运用,描绘女画家眼中的南极冰原壮观,或生动形象,或情满行间,或深化中心,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文中“南极精神”的内涵;理解 “三个太阳”的含义。
2.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3.能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
1.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2.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和创造性的体会“三个太阳”的含义。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了解南极洲:
1.设题讨论:依据教材和你所收集的资料,谈谈你所了解的“南极”有哪些特点?
(最孤立的大陆、最寒冷的大陆、风最大的大陆、最高的大陆、最干燥的大陆、河流最少的大陆……海浪、冰山、雪原、暴风雪:极其恶劣、艰苦)
2.观赏南极探险记录片
二、本课时学习目标
1.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2.把握本文作者构思、选材上的巧妙之处。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三、标题与作品
1.观赏图片:南极的雪、山和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2.这是一篇通讯,一篇以描写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文艺通讯。
四、初读识音义
1.填字:吞shì cù眉 步lǚ 翩xiān
2.注音:亘( )古 伫( )立 粗犷( ) 俯瞰( )
3.改错别字:喜出忘外 沤心沥血 晶荧剔透
五、再读知人事
1.本文主要写的是女画家,而叙事线索是什么?(属人、物、事、情的哪一种)
2.记叙顺序是什么?
[提示:线索-——画家的切身感受。时间顺序,部分结合插叙。 ]
六、感知品标题
浏览全文,找出并概括有关女画家的主要经历事情;并与文中小标题比较优劣。
1.历尽周折,申请成功。
2.投放漂流瓶。
3.踏上南极,参加建设。
4.生日之夜,感慨良多。
5.艰苦创作“三个太阳”壁画。
领起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部分的文字。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强烈感情为线索,将南极战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了各部分主要内容,突出了各自的侧重点。
七、探究课题义
“三个太阳”既紧扣女画家的长城站壁画内容,又突出南极的特点:这里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
作用: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想像、思考的空间。
八、想像与创造
朗读第15、16段,体会女画家临近南极后,向大海投下一个漂流瓶的情景;请你以此为开头,展开想像,创作一个故事。比一比,看谁的更精彩。
九、课后作业题
1.笔头完成续写《漂流瓶的故事》。
2.用复述的方法完成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述课文内容。
2.本文体裁是什么?叙事线索是什么?
二、出示目标:
1.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
2.领会 “三个太阳”的含义。
3.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三、阅读品味
(一)品味内容:
1.踏上雪原,女画家看到了什么样的南极?为什么“迟迟不敢迈步”?
[提示:纯洁、宁静、可爱的南极。\不敢相信自己真到了南极。 ]
2.第44段描写南极雪原的文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提示:运用三个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南极这个雪世界的奇异风光。]
(二)品味南极人
1.仔细阅读第24--27段对南极考察队员的描述,小组讨论、分析他们各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
(1)队长—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有巧妙的鼓动艺术
有丰富的情感世界(40段)
其他队员也各具以苦为乐、幽默、自豪的良好品质。
(2)文章为什么不更具体地写这些人物呢?
①本文是写女画家的南极之行;
②每个南极人身上都有着太多的动人故事,一篇文章无法完成。
2.课文的哪些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女画家
献身事业的执著追求,吃苦耐劳、自我砥砺的高贵品格,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良好气质,(从漂流瓶中字条的语言描写,从她同暴风雪搏斗后的心理活动,从她过生日接受同伴们祝贺时的情感流露……都可见一斑。)
四、深入探究:
(一)仔细研读第57—59段,小组讨论南极精神的内涵。
1.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
2.献身事业、代代追求的民族胆略 和气概。
(二)探究“三个太阳”的含义
读了这篇通讯,你对画中的“三个太阳”作何理解?小组讨论、交流。
言之有理即可。
五、写作特点
学生讨论、归纳:
1.线索清楚,构思巧妙
问: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提示:组材没有逐日逐事地悉数照录,而是抓住典型事例——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贵品质,中国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
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多处运用比喻,并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富有表现力。
3.语言准确、凝练,富有感情,表现力很强。
(1)对考察队长用个性化的描述
(2)善于运用女画家的真情流露、画画前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
(3)还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女画家的心理感受。
六、总结全篇
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 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七、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53—61段,回答下列问题:
1.女画家创作壁画运用了哪些手法?
2.你认为她赋予了这幅画什么内涵?
3.作画之前,女画家有哪些构思上的表现?你在创作诗、文、画等之前有没有类似经历?请举一个亲身事例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