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求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4-19

  木心《林肯心中的鼓声》高二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

  ②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我躺着听,边吃边喝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来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地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然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

  ③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样心态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④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叉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

  ⑤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肆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严峻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的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这鼓声引醒的不是一向由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人,除了历来习惯于被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之外,还却有非管乐、弦乐、声乐所能引醒的因素,它们一直沉睡着,淤积着,荒芜着,原始而古老。在尚无管乐、弦乐、声乐伴随时,这些因素出现于打击乐,在漫长的遗弃废置后,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显得陌生新鲜。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更接近宇宙的本质。这鼓声接近于无声,最后仿佛只剩下鼓手一个人,而这人必定是遒强美貌、粗犷与秀丽浑然一体的无年龄的人——真奇怪,单单鼓声就可以这样顺遂地把一切欲望击退,把一切观念敲碎,不容旁骜,不可方物,把它们粉碎得像基本粒子一样分裂飞扬在宇宙中……

  ⑥我扑向窗口,猛开窗子,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作激战后的喘息,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圆号捧上了桂冠,鼓声也就息去--我心里发急,鼓掌呀!为什么不鼓掌,涌上去,把鼓手抬起来,抛向空中,摔死也活该,谁叫他击得这样好啊!

  ⑦我激动过分,听众是在剧烈鼓掌,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只听得他在扬声致谢……掌声不停……但鼓声不起,他一再致谢,终于道晚安了,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人影幢幢,无疑是散场。

  ⑧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冒着大雨我也步行而去的。

  ⑨我不能荏弱 ①

  ⑩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见过鼓声,我是向来注意各种鼓手的,非洲的,印度的,中国的……然而这个鼓手怎么啦,单凭一只鼓就使人迷乱得如此可怜!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注释】①荏弱:柔弱、怯弱。

  14.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2)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15. 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鼓声?请简要分析。(6分)

  16 .林肯中心的鼓声唤起了“我”的哪些感性?请简要分析。(6分)

  17 .对林肯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 、(1)①现场鼓手的演奏结束了,我因不能再次听到鼓声和听众一起疯狂而失落;②受到鼓声的鼓舞,我希望能过上一种新鲜有力的生活。( 每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意思答对即可)

  (2)①鼓声让我相信,这个鼓手近于自然的,因而也是幸福的;②作为听众,我被鼓手的鼓声吸引,却不能分享他击鼓时的愉悦,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 每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意思答对即可 )

  15 、①用排比的手法,表现鼓声的节奏和声音由缓转急、不断强化的过程;②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鼓手技艺的高超,极大地渲染鼓声非凡的感染力;③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我”的感情激动和失落的变化,以此突出对“我”的影响。(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6 .①鼓声打破了“我”所习惯的管弦乐和声乐的表现方法,让“我”重新感受到打击乐的原始魅力;②鼓声唤醒了“我”精神中一直沉睡着、淤积着和荒芜着的因素,让“我”认识到它们的陌生和新鲜;③鼓声打破了欲望和观念的束缚,让“我”体会到重回自然的自由和幸福,表达了“我”寻求精神动力的愿望。(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

  17 .① 初来曼哈顿,“我”对能够免费享受林肯中心丰富多样的音乐而感到舒心惬意;②不久,“我”对从林肯中心传出的、不合意愿却又不得不听的音乐感到痛苦和厌恶;③最后,“我”被林肯中心的鼓声所吸引,震撼,甚至为之疯狂。

  (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

  【试题解析】

  14 、第一句话出现于文章的倒数第二段。这句话独立成段,蕴涵丰富,具有非常强的抒情色彩,只有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才能体会其中的含意。理解这句话含意,首先要抓住其中的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荏弱,一个是遗弃。为什么“我”会有荏弱和被遗弃的感觉?从字面上来看,前面并未涉及荏弱和被遗弃的问题,所以只能从上下文的文意来推断作者说这句话的意思。前文提供的线索有两个,一个是自己远远听到林肯中心鼓手现场演出时的情景,在倒数第四、第五段,作者详细地描写了自己听到鼓声时激动兴奋、难以自抑的心情,而当鼓声结束时,“我”懊丧地伏在窗口,甚至有了要冒雨追随鼓手的想法。这些关于情绪的描写表明鼓声对“我”的影响力是极其强大的。在第五段中,作者对鼓声印象的详细描述,表明“我”已经被鼓声所吸引,甚至忘却了自身的存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幸福。鼓声给了“我”以强大的力量,也把我和宇宙自然融合为一体。作者说“我”的“荏弱”和“被遗弃”,是对“我”在鼓手演出结束之后的感觉的描述。“我”的荏弱和被遗弃,只能是相对于听鼓时的感觉而言的。这意味着,“我”刚才在鼓声中获得的新鲜力量,随着鼓手演出的结束,鼓声的停止而失去,经由听鼓前后的感觉对比,从而显现出“我”的荏弱和被遗弃。而结合前面作者所说的懊丧之情,表明他在感受到自身软弱的同时,也为失去刚被唤起的新鲜力量而深感失落和遗憾。结合自己对鼓声、鼓手的极尽赞美之意,对原始而古老的力量的极尽膜拜之情,这句话第二个难点在于理解“我不能”这个说法。“我不能”尽管在字面上是否定句式,但从具体的使用语境上来看,它表达的则是相反

  的意思,它表达的不是“不能”,而是与“荏弱”和“被遗弃”相对而言的,一种经由鼓声鼓舞之后产生的对未来人生的期盼之情,蕴含着“应然”之意。所以,这句话需要从体验和价值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表达了“我”在听鼓前后的真实感受;一方面通过一种肯定性的语气表达出“我”对未来生活的盼望之情。

  第二句出现于文章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在文章中具有总结文章主题、提升思想的作用。理解这一句的难度在于对幸福的理解。幸福在这句话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击鼓者的幸福。第五段提供的信息表明,鼓手在击鼓时因为接近宇宙本质,接近自然而感受到幸福;一个是作为听鼓者的我的幸福。幸福是体验性的,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都是独特的,我听鼓声的幸福和鼓手击鼓时所感受到的幸福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从鼓声中感受到听觉的愉悦,而感受不到击鼓者击鼓时身心合一的幸福,所以“我分不到他的幸福”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幸福的两重含意决定了这句话的含意,“我承认他的幸福”,表明的是鼓手因接近宇宙本质而幸福的事实,而“我分不到他的幸福”则在表明听鼓和击鼓的幸福感不同的同时,也表明自己因无法分享鼓手击鼓的愉悦而深感遗憾,从而反衬出鼓手的魅力。

  15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考查内容主要出现在文章的第五段。掌握文章的修辞手法,主要看考生是否能够从文段中分析出最具有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归纳总结。修辞手法不是孤立的,它是配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需要来使用的。对于文段修辞手法的考查,可以遵循着思想由浅入深的规律进行梳理和总结。按照第五段描写鼓声的先后顺序,作者用了比较明显的排比手法,先是通过一组四字词语的使用,如“恣意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表达了鼓声的震撼力,继之又重复运用“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的句式,强调鼓声的节奏感和纯粹感。作者运用排比,但同时又突出鼓声由缓转急的变化过程,强调鼓声加快升强的进程。作者对于鼓声的描写,不仅通过排比的方法,表达了鼓声的客观的声音效果,也表现了听鼓者的感情色彩,而为了进一步突出这个感情色彩,作者接着使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鼓声对“我”精神上的作用。作者想象这个鼓手是一个非凡的人,他用自己的技艺否定了人们习惯的音乐表达方式,使听众感受到了原始而古老的力量,想象着自己的精神和宇宙融为一体。作者甚至想象鼓手是一个无年龄的完美的人,他的力量可以把一切欲望和观念击碎。鼓手的非凡力量只有用在和平凡的对比中才能显现其超越性的力量,为了证明鼓声的这种超凡入化的能力,作者又在夸张的手法中加入了对比的手法,把鼓声视为无声,和人们习惯的音乐形式相对比,把鼓手的表演和一般演出相对比,表现了鼓手技艺的超绝和大音稀声之美。从鼓声到对鼓手击鼓的想象,再到宇宙本质的思考,作者沿着这个思路运用了上述手法,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整个认知过程。

  16 、本题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第五段。与第 15 题不同的是,尽管材料同是源于第五段,但该题考查的重心不在形式上,而在考生对文段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和归纳能力。该题的重心是感悟,其中既包括感受,也包括认识。感悟表达的只能是相对而言的东西,因此,回答该题的重心在于找到能够发现与人们习惯的感受和认识的不同之处。在第五段的后半部分提供了“我”的感悟内容。在这一部分,作品按照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逻辑,表达了鼓声对自己精神上的影响。首先从音乐认知层面上,鼓声打破了“我”所熟悉的音乐形式,不经意间就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感受到了打击乐的原始魅力。其次从心理层面,鼓声让“我”感受到了习惯意识层面之下被埋藏着的因素,尽管这些因素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但这却让“我”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实际存在,与现代人充满欲望的现实相比,这种力量显得陌生而新鲜。最后,在科学的层面,作者运用了现代量子力学的理论,或者是佛教的认识论,把人的经验现象视为观念和欲望的表现形式,鼓声打破了古典物理学观念,打破了心理和物理之间的界限,使人意识到超越经验现象的宇宙本质,这个本质既是真,是善,也是美。在鼓声的实际体验中,作者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也抒发了自己深受鼓声鼓舞的情感,表达了“我”超越现实,对鼓声所象征的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17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归纳和概括思想感情线索的能力。考生需要从全文整体出发,发现情感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贯穿文章始终的情节线索。从文章整体来看,作者是以自己听林肯中心音乐演出经验的先后顺序来抒情叙事的。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自己从喜欢到厌倦,再到被鼓声震撼的情感经历。第一个阶段的内容,出现于文章的第二段前半部分。在这部分中,作品描写了他初次来到曼哈顿的经历。“我”为能够免费欣赏到丰富的音乐而颇感惬意。第二个阶段的内容出现于文章的第二段后半部分,以及第三、四两段。在这些段落中,作者开始表现出对林肯中心音乐演出的厌倦和对抗的情绪,以至于希望下暴雨使演出停止,或者关紧窗户,放自选音乐来寻求平衡,然而事与愿违。这部分的情感色彩与初到曼哈顿时显得截然不同。第三个阶段来自一次偶然的听鼓经历。对这个经历的描写出现在文章的第五段,且情感的余韵一直延续到文章结束。作为文章最重要的一部分,作品给予鼓声以极其详细的描写,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我”的情感力度,点明了整个文章的主旨。整个文章的情感内涵丰富,从新鲜到厌倦到亢奋,文章情绪的转换给人以跌宕起伏、富于变化的美感。


扩展资料

  王安忆《风筝》高二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②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③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

  ④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1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1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1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只能跳脚了。

  ⑤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⑥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时候,我已年过二十,大局已定,身无所长,半路出家学的大提琴终不成器。妈妈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之后,我闲来无事,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⑦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让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⑧然后,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一头栽了下来,不过,风筝自己也无须有什么怨言了。

  ⑨长大以后,说话行事,人家总夸:“你爸爸妈妈教养得好。”有所不满,总说:“给你爸爸妈妈宠坏了。”似乎,对于我们,自己是一点功绩也没有的。或许也对。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老师总说:“和你姐姐一点不像。”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每周上3次英语课。只能敷衍应付。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做着搏斗,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倒是这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写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选自新星出版社《空间在时间里流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母亲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需要照顾,作者由此赞美天下的母亲,揭示了她们最爱操心、最疼爱子女的共性。

  B.母亲就像牵着风筝一样,将子女牢牢地牵在手中。作者和姐姐远到农村插队,仍觉得没有离开母亲温暖的视线。

  C.作者走上创作之路源于“我”身无所长,无所事事,而母亲的耳濡目染促成了一篇散文,开始有了当作家的梦想。

  D.母亲对“我”的教育和管理,促使“我”转向了创作,作者由此生发出“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的感悟,再次扣题。

  E.文章选取了一系列普通的生活素材,写得一波三折,富有戏剧性,鲜明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11.结合文本,概括作者成为作家的缘由。

  12.作者为自己的文章取名“风筝”,结合全文,说说“风筝”在文中有何作用。

  13.王安忆是知名的当代文学作家,这篇文章发自真情,感人至深。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母爱的认识。

  参考答案:

  10.B.D

  11.(1)源于母亲的正确引导:“我”在生活中看到一座大理山,山上有许多大理石,母亲就引导“我”思考写一篇散文,逐渐引起“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2)母亲对“我”作品的严格要求与悉心纠正:当“我”从事创作后,母亲总是先翻看“我”的每一篇东西,然后提出修正意见,而那些意见都提得极其具体、细微,这对“我”创作水平的提高也有着潜在的影响。

  12.(1)“风筝”是文章的线索,起着联系材料,穿针引线的作用。(2)风筝不仅是一种事物,它更是母爱的象征,突出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13.(1)母爱是无私的,母亲总是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甘愿为了子女付出一切。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母亲时时刻刻都牵挂着我们。(2)母爱是伟大的,母亲最爱自己的孩子,是我们成长中最强有力的后盾,是我们最可以依靠的港湾;她为我们无怨无悔的遮风挡雨,同时她的一言一行也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影响着我们的成长。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对小说内容、行文特点的理解与分析。A项,“赞美天下的母亲,揭示了她们最爱操心、最疼爱子女的共性”,主题有意拔高,不恰当。C项,“身无所长,无所事事”只是作者的谦虚之语。E项,“写得一波三折,富有戏剧性”不恰当,文章主要是内容充实,表现力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类试题,这类试题的特点一般都是从文章中寻找答题的角度,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可以得出:作者成为作家的缘由——(1)源于母亲的正确引导:“我”在生活中看到一座大理山,山上有许多大理石,母亲就引导“我”思考写一篇散文,逐渐引起“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2)母亲对“我”作品的严格要求与悉心纠正:当“我”从事创作后,母亲总是先翻看“我”的每一篇东西,然后提出修正意见,而那些意见都提得极其具体、细微,这对“我”创作水平的提高也有着潜在的影响。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标题的`艺术效果类试题,小说标题一般是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线索作用、突出主题作用、塑造人物形象作用。所以考生从这几方面考虑可以得出答案:1)“风筝”是文章的线索,起着联系材料,穿针引线的作用。(2)风筝不仅是一种事物,它更是母爱的象征,突出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结合主题、内容、情节来探究小说的深层意蕴。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准确把握小说的情感主旨和作家的创作意图,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对文本进行在创造的理解和分析。通过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结合现实的理解可以得出以下参考:(1)母爱是无私的,母亲总是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甘愿为了子女付出一切。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母亲时时刻刻都牵挂着我们。(2)母爱是伟大的,母亲最爱自己的孩子,是我们成长中最强有力的后盾,是我们最可以依靠的港湾;她为我们无怨无悔的遮风挡雨,同时她的一言一行也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影响着我们的成长。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