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悟空在第八十六回念出了乌巢大师《多心经》中的四句:“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山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手指头能够指出月亮的方向和位置,但手指头不是月亮。佛只是像接生婆那样,帮助产妇把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接生出来。佛心的修行只能是靠自己的慧根和悟性来完成。对自己的心境修行有了真正理解的时候,就是取得了真经的时候。
2、“怨”是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恨”是得到的东西之失去。有僧问大龙禅师(达摩大师后第十四代祖师):“师父,难道宇宙中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吗?”大龙禅师答道:“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如果我们能把大龙禅师的这两句偈语纳入心中,我们自然就会感觉到:所谓的“怨”、“恨”,都是我们在心中自己跟自己较劲的一种愚昧和混沌罢了。
3、孙悟空讲:“见恶必除,除恶必尽。”唐僧讲:“微生而不杀,见苦必救。”孙悟空对唐僧讲:“师父,西天取经路上妖怪险恶,像你这样悲悯,早就被妖怪捉去吃了,是无法到达西天取经的。”唐僧对孙悟空宣讲:“徒儿,如果没有了悲悯之心,我们取得了真经有什么用。”
民国时期的胡适给《西游记》重新写了一个结尾,基本解决了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问题。大意是说“唐僧一行西天取经归来之后,召开一个大会,唐僧向全天下宣布:“我已从西天取经归来,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从现在开始,谁想吃我的肉都可以!我佛慈悲为怀,我的身体还有什么不可以献出来的呢?”
细细品味,胡适老先生给出的'这样的结尾,让《西游记》这部小说的境界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
4、“因果”是原因和结果。“因果报应”是指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有着必然的联系。哲学上对原因、结果有这样的定义:原因是引起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现象引起的现象。因为孙悟空不知道天高地厚地大闹天宫,结果被西方如来判了五百年有期徒刑压在五行山下,又因为孙悟空“恶贯满盈身受困,善根不绝气还升”,观音菩萨给孙悟空指明了西天取经的修行之路,一路上的艰难困苦,使孙悟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懂得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幡然悔悟之后,改正了过去的许多错误,最后修成了斗战胜佛。佛法无边,佛心宽厚,无论是谁,什么时候开始修行善的因,善的果就什么时候开始在彼岸等着他。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也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在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愿望和要求。
在我看来,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但盲目慈悲、是非不分、固执迂腐的,而孙悟空则是敢于斗争、有勇有谋、积极乐观,但争强好胜、心高气傲的。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建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